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电路板卡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pcb线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印制电路板在使用时需要配合相应的安装结构。
现有的固定方式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在固定板上设置阴阳螺柱,并在电路板上设置对应的通孔来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需要借助工具操作,装配操作复杂,完成装配需要的零件个数较多,从而导致装配效率较低,反复安装和拆卸时尤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电路板卡装置,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腔底部的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设置有用于将电路板卡固定的卡紧机构,所述支撑柱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将卡紧机构和支撑柱固定连接的连接机构;
所述卡紧机构包括位于支撑柱正上方的外套筒、贯穿外套筒且活动连接的下压杆和插接于下压杆上段的内压杆,所述外套筒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下压杆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下压杆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下压杆进行限位调节的第二限位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支撑柱外壁连接的下连接杆、与外套管外壁连接的上连接杆、套设于上连接杆底端的螺纹管和安装于螺纹管底端的轴承,所述下连接杆顶端插接于轴承的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套筒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压杆插接于第一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一通孔内壁上的第一限位槽、安装于第一限位槽内部的复位弹簧、设置于复位弹簧端部的第一限位块和开设于下压杆外壁上的第二限位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顶部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复位弹簧与外套筒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高度相同,当所述下压杆插接于第一通孔内部时,所述第一限位块倾斜的一端插接于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压杆上段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内压杆插接于第二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二通孔底端高度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通孔底端靠近第二限位槽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第二限位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连通的连接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滑槽内部的第二限位块、设置于连接槽内且与第二限位块连接的感应杆、嵌设于感应杆远离第二限位块一侧端部的第一铷磁石和嵌设于第一限位块靠近连接槽一侧端部的第二铷磁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铷磁石和第二铷磁石的磁场方向相反,所述第二通孔、滑槽、连接槽和第二限位槽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感应杆的一端顶部呈倾斜设置。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压杆与第二通孔底端内壁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连接杆底端外壁设有螺纹,所述上连接杆与螺纹管活动连接,所述下压杆底端和支撑柱顶端均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连接杆外壁上还安装有标识板,所述壳体靠近上连接杆的内壁处设有标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卡紧机构,在对电路板卡进行安装和拆卸时,无需借助外力和操作工具,装配简单,完成装配需要的零件个数少,操作简单便捷,装配效率高,在进行反复安装时能够快速的完成装配工作,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用性强,便于进行推广;
2、可根据安装电路板卡的规格不同,对卡紧机构与支撑柱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且调节距离能够自由设定,操作简单便捷,易上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壳体、2支撑柱、3卡紧机构、4连接机构、5外套筒、6下压杆、7内压杆、8第一限位机构、9第二限位机构、10下连接杆、11上连接杆、12螺纹管、13轴承、14第一通孔、15第一限位槽、16复位弹簧、17第一限位块、18第二限位槽、19第二通孔、20滑槽、21连接槽、22第二限位块、23感应杆、24第一铷磁石、25第二铷磁石、26连接弹簧、27橡胶缓冲垫、28标识板、29标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电路板卡装置,包括壳体1和安装于壳体1内腔底部的多个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上方设置有用于将电路板卡固定的卡紧机构3,所述支撑柱2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将卡紧机构3和支撑柱2固定连接的连接机构4,在使用的过程中,电路板卡置于支撑柱2和卡紧机构3之间;
如图1-2所示,所述卡紧机构3包括位于支撑柱2正上方的外套筒5、贯穿外套筒5且活动连接的下压杆6和插接于下压杆6上段的内压杆7,所述外套筒5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下压杆6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机构8,所述下压杆6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下压杆6进行限位调节的第二限位机构9,当电路板卡置于支撑柱2和卡紧机构3之间时,下压杆6底端底端压合在电路板卡表面,第一限位机构8将下压杆6限位在外套筒5的内部,在需要拆卸时,利用第二限位机构9,对下压杆6的限位进行调节并解除,使下压杆6能够从外套筒5的内部拔出;
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与支撑柱2外壁连接的下连接杆10、与外套管外壁连接的上连接杆11、套设于上连接杆11底端的螺纹管12和安装于螺纹管12底端的轴承13,所述下连接杆10顶端插接于轴承13的内部,所述上连接杆11底端外壁设有螺纹,所述上连接杆11与螺纹管12活动连接,由于上连接杆11和下连接杆10之间采用螺纹管12进行连接,因此可对上连接杆11和下连接杆10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而螺纹管12底部安装的轴承13,使得上连接杆11在调节完高度之间,可进行水平转动,使上连接杆11始终位于下连接杆10的正上方,也可根据电路板的安装需求,对上连接杆11的水平位置进行微调;
所述外套筒5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4,所述下压杆6插接于第一通孔14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机构8包括开设于第一通孔14内壁上的第一限位槽15、安装于第一限位槽15内部的复位弹簧16、设置于复位弹簧16端部的第一限位块17和开设于下压杆6外壁上的第二限位槽18,所述第一限位块17远离复位弹簧16的一端顶部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17通过复位弹簧16与外套筒5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15和第二限位槽18高度相同;
在上述的基础上,当所述下压杆6插接于第一通孔14内部时,所述第一限位块17倾斜的一端插接于第二限位槽18的内部,即用户将电路板卡置于支撑柱2和外套筒5之间,然后将下压杆6插接至第一通孔14的内部,下压杆6的底端在接触第一限位块17倾斜的顶部时,会将第一限位块17向第一限位槽15一侧推动,继续将下压杆6往下移动,第一限位块17会回缩至第一限位槽15的内部,此时复位弹簧16收缩变形,当第二限位槽18移动至第一限位槽15相同高度时,复位弹簧16会将第一限位块17从第一限位槽15内推出,第一限位块17抵压在第二限位槽18的内部,完成对下压杆6的固定和限位,使下压杆6固定在外套筒5的内部,同时下压杆6底端将电路板卡压在支撑柱2上,该种安装方式简单便捷,安装效率高;
所述下压杆6上段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9,所述内压杆7插接于第二通孔19的内部,所述第二通孔19底端高度与第一限位槽15和第二限位槽18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通孔19底端靠近第二限位槽18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0,所述滑槽20与第二限位槽18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连通的连接槽21,所述第二限位机构9包括设置于滑槽20内部的第二限位块22、设置于连接槽21内且与第二限位块22连接的感应杆23、嵌设于感应杆23远离第二限位块22一侧端部的第一铷磁石24和嵌设于第一限位块17靠近连接槽21一侧端部的第二铷磁石25,所述第一铷磁石24和第二铷磁石25的磁场方向相反,所述第二通孔19、滑槽20、连接槽21和第二限位槽18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22远离感应杆23的一端顶部呈倾斜设置;
当下压杆6被限位在外套筒5的第一通孔14内时,内压杆7插接在第二通孔19的内部,第一限位块17上嵌设的第二铷磁石25会推动感应杆23端部的第一铷磁石24,使第二限位块22倾斜的一侧贴合在内压杆7的底端;
在上述的基础上,当用户需要对下压杆6进行限位解除时,捏住下压杆6向上提的同时,下压内压杆7,使内压杆7底端挤压第二限位块22倾斜的顶部,将第二限位块22向滑槽20一侧推动,第二限位块22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感应杆23移动,感应杆23端部的第一铷磁石24会推动第一限位块17上第二铷磁石25,使第一限位块17向第一限位槽15内移动,且由于两者之间是通过磁力相斥推动的,因此感应杆23端部不会与第一限位块17直接接触,留有间隙,当第一限位块17从第二限位槽18内移出,且间隙正好位于第一限位槽15和第二限位槽18之间时,即可将下压杆6从第一通孔14内移出,该种拆卸方式操作简单便捷,工作效率高;
所述内压杆7与第二通孔19底端内壁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26,设置连接弹簧26能防止内压杆7从第二通孔19内脱落,连接弹簧26将内压杆7向下拉动,作用在第二限位块22倾斜的顶部处,防止第一铷磁石24和第二铷磁石25之间斥力过大,导致第二限位块22直接抵压第二通孔19的内壁上,防止出现内压杆7下压时无法作用在第二限位块22倾斜的顶部;
所述上连接杆11外壁上还安装有标识板28,所述壳体1靠近上连接杆11的内壁处设有标尺29,标尺29具体为下压杆6底端与支撑柱2顶端的距离值,因为在同一个装置中,第一限位槽15、第二限位槽18和下压杆6等部件的高度和规格是不变的,因此当上连接杆11高度调节后,下压杆6底端和支撑柱2顶端之间的距离皆为定值,可在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标尺29,当用户对不同规格的电路板卡进行安装时,根据标识板28对应的标尺29位置进行高度调节;
所述下压杆6底端和支撑柱2顶端均设置有橡胶缓冲垫27,橡胶缓冲垫27用户提供缓冲和绝缘的作用。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1.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电路板卡装置,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腔底部的多个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方设置有用于将电路板卡固定的卡紧机构,所述支撑柱侧壁上安装有用于将卡紧机构和支撑柱固定连接的连接机构;
所述卡紧机构包括位于支撑柱正上方的外套筒、贯穿外套筒且活动连接的下压杆和插接于下压杆上段的内压杆,所述外套筒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下压杆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下压杆内部设置有用于对下压杆进行限位调节的第二限位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支撑柱外壁连接的下连接杆、与外套管外壁连接的上连接杆、套设于上连接杆底端的螺纹管和安装于螺纹管底端的轴承,所述下连接杆顶端插接于轴承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电路板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压杆插接于第一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第一通孔内壁上的第一限位槽、安装于第一限位槽内部的复位弹簧、设置于复位弹簧端部的第一限位块和开设于下压杆外壁上的第二限位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电路板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顶部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通过复位弹簧与外套筒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高度相同,当所述下压杆插接于第一通孔内部时,所述第一限位块倾斜的一端插接于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电路板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杆上段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内压杆插接于第二通孔的内部,所述第二通孔底端高度与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通孔底端靠近第二限位槽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第二限位槽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连通的连接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电路板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滑槽内部的第二限位块、设置于连接槽内且与第二限位块连接的感应杆、嵌设于感应杆远离第二限位块一侧端部的第一铷磁石和嵌设于第一限位块靠近连接槽一侧端部的第二铷磁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电路板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铷磁石和第二铷磁石的磁场方向相反,所述第二通孔、滑槽、连接槽和第二限位槽一体化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感应杆的一端顶部呈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电路板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杆与第二通孔底端内壁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电路板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底端外壁设有螺纹,所述上连接杆与螺纹管活动连接,所述下压杆底端和支撑柱顶端均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卡紧结构的电路板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外壁上还安装有标识板,所述壳体靠近上连接杆的内壁处设有标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