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136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结构零件应用十分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在产品制备过程中,其碳纤维预制体需要经过多次化学气相沉积、浸渍、碳化等工艺过程。在每个工序加工完成后,碳纤维预制体表面会产生很多毛刺、碳瘤、碳粉等附着物,因此必须进行表面打磨清理。

由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工件大多为圆筒结构,在打磨加工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型号规格不同,一些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体型较大,工作人员需要手动将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提升搬运至装夹机构,工作难度大,提升搬运的效率低下,导致企业工作人员十分辛苦,难以满足企业大批量的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的打磨操作需求,因此,本司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实用,能够辅助工作人员将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进行提升和运输操作,从而实现将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输送至指定地点进行装夹和打磨,极大地节省了企业员工的体力,提高了运输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从而间接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包括支架座,支架座顶部内壁间距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伸缩轴端部连接升降台,升降台上间距设置有输送电机,且输送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杆,丝杆与输送框架上的丝杆螺母匹配设置,且丝杆远离输送电机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安装座内,输送框架下表面安装设置有用于夹紧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的夹紧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夹紧机构包括管筒,管筒上端部通过第一螺钉固定于输送框架的下表面,管筒侧壁上环形阵列设置螺纹杆体,且螺纹杆体与管筒侧壁螺纹配合,螺纹杆体伸入管筒内的端部通过第二螺钉与壳体连接,壳体内设置连接杆,且连接杆远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紧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的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连接杆与壳体间隙配合,连接杆的端部且于壳体内设置有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卡块呈弧形板状结构,且卡块远离连接杆的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安装座与丝杆之间设置有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升降台中部且于丝杆正下方设置有用于输送框架通过的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升降台的底部间距设置有导杆安装座,导杆安装座之间水平设置有导杆,导杆与输送框架内固定设置的滑块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实用,能够辅助工作人员将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进行提升和运输操作,从而实现将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输送至指定地点进行装夹和打磨,极大地节省了企业员工的体力,提高了运输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从而间接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螺纹杆体与管筒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支架座;2、液压缸;3、升降台;4、输送电机;5、联轴器;6、导杆安装座;7、导杆;8、丝杆;9、丝杆螺母;10、输送框架;11、第一螺钉;12、夹紧机构;13、滑块;14、安装座;15、轴承;301、通槽;1201、管筒;1202、螺纹杆体;1203、第二螺钉;1204、壳体;1205、连接杆;1206、卡块;1207、防滑垫;120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包括支架座1,支架座1顶部内壁间距设置有液压缸2,液压缸2伸缩轴端部连接升降台3,升降台3上间距设置有输送电机4,且输送电机4输出端通过联轴器5连接丝杆8,丝杆8与输送框架10上的丝杆螺母9匹配设置,且丝杆8远离输送电机4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安装座14内,输送框架10下表面安装设置有用于夹紧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的夹紧机构12。

优选的,为了有利于实现夹紧机构12将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进行夹持,夹紧机构12包括管筒1201,管筒1201上端部通过第一螺钉11固定于输送框架10的下表面,管筒1201侧壁上环形阵列设置螺纹杆体1202,且螺纹杆体1202与管筒1201侧壁螺纹配合,螺纹杆体1202伸入管筒1201内的端部通过第二螺钉1203与壳体1204连接,壳体1204内设置连接杆1205,且连接杆1205远离壳体120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紧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的卡块1206,工作人员拧动螺纹杆体1202,三个环形阵列设置的卡块1206能够相互合拢并卡紧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外壁,从而实现将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卡紧的操作。

优选的,为了有利于实现卡块1206能够相互合拢并卡紧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外壁,连接杆1205与壳体1204间隙配合,连接杆1205的端部且于壳体1204内设置有限位块1208,限位块1208能够在壳体1204内转动,工作人员通过拧紧管筒1201侧壁上的螺纹杆体1202,三个环形阵列设置的卡块1206对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外壁进行夹紧。

优选的,为了增大卡块1206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外壁的摩擦力,防止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下滑脱落,卡块1206呈弧形板状结构,且卡块1206远离连接杆1205的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垫1207,防滑垫1207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为了有利于实现丝杆8做水平旋转运动,安装座14与丝杆8之间设置有轴承15。

优选的,为了有利于实现输送框架10做水平直线的往复运动,升降台3中部且于丝杆8正下方设置有用于输送框架10通过的通槽301。

优选的,为了有利于实现输送框架10做水平直线的往复运动,提高输送框架10水平运动的平稳性和可靠性,升降台3的底部间距设置有导杆安装座6,导杆安装座6之间水平设置有导杆7,导杆7与输送框架10内固定设置的滑块13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座(1),支架座(1)顶部内壁间距设置有液压缸(2),液压缸(2)伸缩轴端部连接升降台(3),升降台(3)上间距设置有输送电机(4),且输送电机(4)输出端通过联轴器(5)连接丝杆(8),丝杆(8)与输送框架(10)上的丝杆螺母(9)匹配设置,且丝杆(8)远离输送电机(4)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安装座(14)内,输送框架(10)下表面安装设置有用于夹紧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的夹紧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12)包括管筒(1201),管筒(1201)上端部通过第一螺钉(11)固定于输送框架(10)的下表面,管筒(1201)侧壁上环形阵列设置螺纹杆体(1202),且螺纹杆体(1202)与管筒(1201)侧壁螺纹配合,螺纹杆体(1202)伸入管筒(1201)内的端部通过第二螺钉(1203)与壳体(1204)连接,壳体(1204)内设置连接杆(1205),且连接杆(1205)远离壳体(120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夹紧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的卡块(1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05)与壳体(1204)间隙配合,连接杆(1205)的端部且于壳体(1204)内设置有限位块(120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206)呈弧形板状结构,且卡块(1206)远离连接杆(1205)的端面上设置有防滑垫(1207),防滑垫(1207)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4)与丝杆(8)之间设置有轴承(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3)中部且于丝杆(8)正下方设置有用于输送框架(10)通过的通槽(3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3)的底部间距设置有导杆安装座(6),导杆安装座(6)之间水平设置有导杆(7),导杆(7)与输送框架(10)内固定设置的滑块(13)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打磨的上料装置,包括支架座,支架座顶部内壁间距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伸缩轴端部连接升降台,升降台上间距设置有输送电机,且输送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杆,丝杆与输送框架上的丝杆螺母匹配设置,且丝杆远离输送电机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安装座内,输送框架下表面安装设置有用于夹紧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的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实用,能够辅助工作人员将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进行提升和运输操作,从而实现将碳碳复合材料回转体输送至指定地点进行装夹和打磨,极大地节省了企业员工的体力,提高了运输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从而间接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