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外壳牢固的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直流电机是指能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的旋转电机,能实现直流电能和机械能互相转换。直流电机主要依靠外壳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保护,然而现有技术中直流电机的外壳并不牢固,在受到撞击后容易变形,使其内部结构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电机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壳牢固的直流电机,使外壳更加牢固,可抵抗撞击,避免其发生变形,从而保护其内部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壳牢固的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外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与电机本体相贴合的连接层、设置在最外层的保护层以及设置在连接层与保护层之间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置为多孔的蜂窝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电机本体外的外壳,来保护电机,其中外壳通过连接层与电机本体相连,并通过保护层以及设置在连接层与保护层之间的支撑层,来增强外壳的结构强度,使外壳更加牢固,可抵抗撞击,避免其发生变形,而支撑层设置为多孔的蜂窝结构,强度很高,还具有隔音的作用,可将电机本体运行过程中的噪音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有可与外壳配合固定电机本体的限位端盖,所述限位端盖对应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设有轴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端盖与外壳配合,将电机固定在外壳内,并将电机本体完全覆盖住,仅剩输出轴露出,可以更好的保护电机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端盖与连接层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使得限位端盖通过旋拧而使其与连接层螺纹配合,操作简单,连接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端盖上设有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为法兰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操作件的设置可便于用手或者工具来旋拧操作件,使限位端盖与连接层之间的螺纹配合相啮合或者解除螺纹间的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端盖对应设有电机本体的一面设有橡胶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橡胶垫可与电机本体相接触,使限位端盖与电机本体挤压橡胶垫,使橡胶垫被压缩变形,由此产生作用于电机本体上的反弹力,可用于固定电机本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外壳牢固的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所述电机本体1外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包括与电机本体1相贴合的连接层21、设置在最外层的保护层23以及设置在连接层21与保护层23之间的支撑层22,所述支撑层22设置为多孔的蜂窝结构。可通过电机本体1外的外壳2,来保护电机,其中外壳2通过连接层21与电机本体1相连,并通过保护层23以及设置在连接层21与保护层23之间的支撑层22,来增强外壳2的结构强度,使外壳2更加牢固,可抵抗撞击,避免其发生变形,而支撑层22设置为多孔的蜂窝结构,强度很高,还具有隔音的作用,可将电机本体1运行过程中的噪音隔离。
所述外壳2上设有可与外壳2配合固定电机本体1的限位端盖3,所述限位端盖3对应电机本体1的输出轴设有轴孔31。所述限位端盖3与外壳2配合,将电机固定在外壳2内,并将电机本体1完全覆盖住,仅剩输出轴露出,可以更好的保护电机本体1。
所述限位端盖3与连接层21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这样设置使得限位端盖3通过旋拧而使其与连接层21螺纹配合,操作简单,连接方便。
所述限位端盖3上设有操作件32,所述操作件32为法兰状。所述操作件32的设置可便于用手或者工具来旋拧操作件32,使限位端盖3与连接层21之间的螺纹配合相啮合或者解除螺纹间的配合。
所述限位端盖3对应设有电机本体1的一面设有橡胶垫4。所述橡胶垫4可与电机本体1相接触,使限位端盖3与电机本体1挤压橡胶垫4,使橡胶垫4被压缩变形,由此产生作用于电机本体1上的反弹力,可用于固定电机本体1。
1.一种外壳牢固的直流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外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与电机本体相贴合的连接层、设置在最外层的保护层以及设置在连接层与保护层之间的支撑层,所述连接层所述支撑层设置为多孔的蜂窝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壳牢固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可与外壳配合固定电机本体的限位端盖,所述限位端盖对应电机本体的输出轴设有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壳牢固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盖与连接层通过螺纹配合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壳牢固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盖上设有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为法兰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外壳牢固的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盖对应设有电机本体的一面设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