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104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



背景技术:

在隧道工程、止水帷幕或支护桩的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钻孔注浆,目前通常采用单液或双液旋喷钻具。现有技术中,双液旋喷钻具内通过单独设置输送管道,完成对加固用流体的输送,通过一个或两个管道将加固材料输送到钻头处,再通过旋喷完对钻孔的加固。但是,当输送的是高压流体时,需要所设置的高压管道能够承受相应的高压,对管道要求高;同时,当管道出现堵塞时,需要将管道从钻具有取出进行更换,设备维修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双液旋喷钻具的流体输送问题,提出了一种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以传输动力的钻杆为基础,将钻杆同时作为输送双液的管道,同时预留双液的喷射口,保证了承受双液的超高压力及压力的均匀传递,提高旋喷及加固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所述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包括外管连接件、内管连接件、中空内钻杆、外钻头连接件、中空外钻杆、内钻头连接件;其中,

中空外钻杆与中空内钻杆同轴,且套接于所述中空内钻杆外;

所述外管连接件一端与钻具驱动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空外钻杆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连接件一端与第一流体注入端的内管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中空内钻杆相连,所述内管与所述中空内钻杆内腔相连通,同时所述中空内钻杆和所述中空外钻杆形成的环形间隙与外管连接件和内管连接件形成的环形间隙相连通,所述外管连接件和内管连接件形成的环形间隙与第二流体注入端相连;

所述外钻头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中空外钻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钻头固定连接;所述内钻头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中空内钻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钻头固定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连接,为可拆卸的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可拆卸连接,固定连接的两个端均具有锯齿状卡槽,通过锯齿咬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钻头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外钻头定位槽;所述内钻头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内钻头定位槽。

上述方案中,第一流体为高压水,第二流体为高压水泥浆。

上述方案中,所述高压,为10~40mpa。

综合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中空外钻杆与中空内钻杆同轴,且套接于中空内钻杆外;外管连接件一端与钻具驱动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空外钻杆固定连接;内管连接件一端与第一流体注入端的内管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中空内钻杆相连,内管与所述中空内钻杆内腔相连通,同时所述中空内钻杆和所述中空外钻杆形成的环形间隙与外管连接件和内管连接件形成的环形间隙相连通,所述外管连接件和内管连接件形成的环形间隙与第二流体注入端相连;所述外钻头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中空外钻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钻头固定连接;所述内钻头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中空内钻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钻头固定连接。本实施例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通过将钻杆设置为中空式,在为钻头传输动力的同时,还作为双液的输送管道,通过内外环形的输送,内管的流体压力一部分与外管的流体压力相互抵消,实现超高压输送,可达40mpa;同时保证了压力均匀传递,提高了旋喷效率及加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管连接件;2.内管连接件;3.中空内钻杆;4.外钻头连接件;5.中空外钻杆;6.内钻头连接件;7.外钻头定位槽;8.内钻头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详细阐明。以下所述示范性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在这里进行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用于双液旋喷钻具中。图1所示为所述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包括外管连接件1、内管连接件2、中空内钻杆3、外钻头连接件4、中空外钻杆5、内钻头连接件6,中空外钻杆5与中空内钻杆3同轴,且套接于所述中空内钻杆3外。其中,所述外管连接件1一端与钻具驱动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空外钻杆5固定连接;所述内管连接件2一端与第一流体注入端的内管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中空内钻杆相连,所述内管与所述中空内钻杆3内腔相连通,同时所述中空内钻杆3和所述中空外钻杆5形成的环形间隙与外管连接件1和内管连接件2形成的环形间隙相连通,所述外管连接件1和内管连接件2形成的环形间隙与第二流体注入端相连。所述外钻头连接件4一端与所述中空外钻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钻头固定连接;所述内钻头连接件6一端与所述中空内钻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钻头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所述外钻头连接件4的下端,设置有外钻头定位槽7;所述内钻头连接件6的下端,设置有内钻头定位槽8。

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均为可拆卸的连接。优选地,固定连接的两个端均具有锯齿状卡槽,通过齿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可拆卸连接的中空内钻杆和中空外钻杆,可方便的进行拆卸。当其中的流体发生堵塞时,通过拆卸清洗,可完成设备的维修,不需要进行更换。

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流体为高压水,第二流体为高压水泥浆。这里的高压,为大于标准大气压。通过内外环形的输送,内管的流体压力一部分与外管的流体压力相互抵消,实现超高压输送,可达40mpa。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通过将钻杆设置为中空式,在为钻头传输动力的同时,还作为双液的输送管道,内外环形实现了双液的超高压输送,同时保证了压力均匀传递,提高了旋喷效率及加固效果。

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凡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或者对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保护范围之内。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进行表述,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中省略了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无直接明显的关联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述。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包括外管连接件、内管连接件、中空内钻杆、外钻头连接件、中空外钻杆、内钻头连接件;其中,

中空外钻杆与中空内钻杆同轴,且套接于所述中空内钻杆外;

所述外管连接件一端与钻具驱动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中空外钻杆固定连接;

所述内管连接件一端与第一流体注入端的内管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中空内钻杆相连,所述内管与所述中空内钻杆内腔相连通,同时所述中空内钻杆和所述中空外钻杆形成的环形间隙与外管连接件和内管连接件形成的环形间隙相连通,所述外管连接件和内管连接件形成的环形间隙与第二流体注入端相连;

所述外钻头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中空外钻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钻头固定连接;所述内钻头连接件一端与所述中空内钻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钻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为可拆卸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的两个连接端面上设置有相对应的锯齿状卡槽,通过锯齿咬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钻头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外钻头定位槽;所述内钻头连接件的下端,设置有内钻头定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流体为高压水,第二流体为高压水泥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和高压水泥浆的压力为10~40mpa。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液旋喷钻具双液输送管道不便于维修的问题。所述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中空内、外钻杆同轴且套接,并同时连接注入第一流体的内管和注入第二流体的外管,内管和中空内钻杆形成第一流体通道,外管和内管的环形间隙与外钻杆和内钻杆的环形间隙形成第二流体通道,完成双液输送。本实施例输送双液的钻杆装置,通过将钻杆设置为中空式,在为钻头传输动力的同时,还作为双液的输送管道,通过内外环形的输送,内管的流体压力一部分与外管的流体压力相互抵消,实现超高压输送,可达40MPa;同时保证了压力均匀传递,提高了旋喷效率及加固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宗文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光大锐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3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