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吊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
背景技术:
工业大吊扇是一种在工厂车间、仓库越来越流行的大型风扇,主要包括风叶、电机和吊装支架几大部分。其电机作为其核心部件一般包括上端盖、电机轴、轮毂、定子铁芯、铁芯绝缘架、磁钢、转子外壳、下端盖。
目前市面上的工业大吊扇电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电机上端面没有设置风叶安装位置,需要另外安装一个风叶支架圆环才能安装风叶,难度大,步骤多,结构复杂,风叶安装的稳定性较差;
2)电机散热差,温升高,使用材料多,体积大;
3)安全性能差,意外保护结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风叶安装的工业大吊扇电机,而且能够保证风叶安装稳定,安全性能高,结构简单,还具有散热性能好、防尘性能好等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包括上端盖、转子外壳、下端盖,所述上端盖设置在所述转子外壳的上端,所述下端盖设置在所述转子外壳的下端,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上均设置有散热孔,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风叶的风叶安装槽,所述转子外壳内部设置有轮毂、有绕组定子铁芯,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上设置有绝缘防尘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凸台,所述第一轴承凸台与所述凹槽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凸台在所述上端盖的下端面形成第一轴承槽,所述第一轴承槽的外部环绕设置有第一圆周加强筋,所述第一圆周加强筋与所述第一轴承槽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风轮。
进一步地,所述下端盖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槽,所述第二轴承槽的外部环绕设置有第二圆周加强筋,所述第二圆周加强筋与所述第二轴承槽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风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机轴,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均设置有电机轴孔,所述电机轴的下端设置有轴端压盖,所述轴端压盖的外圆直径大于所述下端盖的电机轴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的下端设置有轴肩,所述轴肩的直径大于所述电机轴的直径,所述轴肩与所述电机轴连接的一端表面抵接所述轮毂。
进一步地,所述轮毂上设置有若干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之间形成若干散热口。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外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筋。
进一步地,所述轮毂的下端面延伸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抵接在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防尘机构包括铁芯绝缘板,所述铁芯绝缘板上设置有防尘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通过在电机的上端盖上直接设置用于连接风叶的风叶安装槽,以使得上端盖可以直接与风叶进行安装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增加一个风叶支架圆环的结构才能实现风叶与电机的连接。通过将传统设计上的电机上端盖和风叶支架圆环结合成一个整体,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时出现同轴度偏差的问题。而且只需要压铸一个整体的上端盖,不需要单独为风叶支架圆环开模,有利于降低生产的成本和效率。再者,单独一个上端盖,相对于传统技术上采用电机上端盖外接风叶支架圆环的结构,强度更大,有利于提高电机的整体稳定性。
其次,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分别设置散热孔,有利于电机吸入外部的冷空气,而且上下端盖之间能够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空气将电机内的热量带出电机,达到有效的散热效果。更优地,在有绕组定子铁芯上还设置有绝缘防尘机构,能够有效防止散热孔中进入电机的粉尘飘到定子铁芯与电机磁铁之间的气隙中,而导致电机烧坏。使得电机在能够实现良好散热效果的前提下,还能够有效防止粉尘对电机的损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端盖的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端盖的下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下端盖的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下端盖的下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和轮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绝缘防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工业大吊扇局部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电机;110-电机轴;120-电机轴孔;130-轴端压盖;140-轴肩;150-安全压板;200-上端盖;210-风叶安装槽;220-凹槽;230-第一轴承凸台;240-第一加强筋;250-第一轴承槽;260-第一圆周加强筋;270-第一散热风轮;280-第一连接筋;290-第一散热孔;300-转子外壳;310-轮毂;311-支撑筋;312-散热口;313-台阶;320-有绕组定子铁芯;330-散热筋;340-磁铁;400-下端盖;410-第二轴承槽;420-第二圆周加强筋;430-第二散热风轮;440-第二连接筋;450-第二散热孔;460-第二轴承凸台;500-绝缘防尘机构;510-铁芯绝缘板;520-防尘环;600-吊装支架;700-固定件;800-风叶;810-风叶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如图1-12所示,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包括上端盖200、转子外壳300、下端盖400,上端盖200设置在转子外壳300的上端,下端盖400设置在转子外壳300的下端,上端盖200和下端盖400上均设置有散热孔,上端盖200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风叶800的风叶安装槽210,转子外壳300内部设置有轮毂310、有绕组定子铁芯320,有绕组定子铁芯320上设置有绝缘防尘机构50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端盖200上设置风叶安装槽210以使得上端盖200可以直接与风叶800进行安装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增加一个风叶支架圆环的结构才能实现风叶800与电机100的连接。通过将传统设计上的电机100上端盖200和风叶支架圆环结合成一个整体,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安装时出现同轴度偏差的问题。而且只需要压铸一个整体的上端盖200,不需要单独为风叶支架圆环开模,有利于降低生产的成本和效率。再者,单独一个上端盖200,相对于传统技术上采用电机100上端盖200外接风叶支架圆环的结构,强度更大,有利于提高电机100的整体稳定性。
更优地,风叶安装槽210的两个侧边呈八字形,且风叶安装槽210由端盖本体的内部向外变宽,即风叶安装槽210向外的开口更大,从而能够更加方便风叶支架810的安装。而且采用侧边呈八字形的风叶安装槽210结构,能够将风叶800受到的离心力分解一部分,使得风叶800的转动更加稳定。
如图3-8所示,上端盖200和下端盖400上均设置有散热孔,用于供电机100的散热,避免电机100工作时内部温度过高而影响电机100的正常工作,有利于提高电机100的使用寿命。其中,散热孔包括设置在上端盖200上的第一散热孔290和第二散热孔450,第一散热孔290环绕上端盖200中心轴均匀分布,第二散热孔450环绕下端盖400中心轴均匀分布。
具体地,在上端盖200的上端面中部还设置有凹槽220,用于提供电机100与工业大吊扇的吊装支架600连接的空间,如图12所示。凹槽220中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凸台230,第一轴承凸台230与凹槽220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240,以增加第一轴承凸台230的强度,避免影响第一轴承凸台230内的轴承转动,从而影响电机100的转动。第一轴承凸台230在上端盖200的下端面形成第一轴承槽250,第一轴承槽250的外部环绕设置有第一圆周加强筋260,第一圆周加强筋260与第一轴承槽250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风轮270。下端盖400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槽410,第二轴承槽410的外部环绕设置有第二圆周加强筋420,第二圆周加强筋420与第二轴承槽410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风轮430。在电机100转动时,通过在上端盖200和下端盖400上分别设置第一散热风轮270和第二散热风轮430,第二散热风轮430和第二散热风轮430能够搅动电机100内部空气,使进入电机100内部的冷空气快速扩散到电机100内部空间,带走电机100内部的热量,降低了电机100的温升。
更优地,轮毂310上设置有若干支撑筋311,若干支撑筋311之间形成若干散热口312。在电机100转动时,电机100外部的冷空气从下端的第二散热孔450进入电机100,穿过散热口312,从第一散热孔290穿出,再通过第一散热风轮270和第二散热风轮430的搅动,加快空气流动,使得第一散热孔290与第二散热孔450之间形成空气对流,带走电机100内部的热量,提高电机100的散热效果。此外,如图9所示,转子外壳300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筋330,增大了电机100的散热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机100的散热能力。
在上端盖200和下端盖400上分别设置第一圆周加强筋260和第二圆周加强筋420,能够有效提高上端盖200与下端盖400的强度,而且通过第一散热风轮270将第一圆周加强筋260与第一轴承槽250连接,通过第二散热风轮430将第二圆周加强筋420与第二轴承槽410连接,第一散热风轮270和第二散热风轮430还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使得上端盖200和下端盖400的强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高电机100的整体强度。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圆周加强筋260设置有两道,且两道第一圆周加强筋260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筋280,能够进一步增加上端盖200的强度。类似地,第二圆周加强筋420也设置有两道,且两道第二圆周加强筋420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筋440,能够进一步增加下端盖400的强度。
如图2、3-6、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00还包括电机轴110,所述上端盖200和下端盖400上均设置有电机轴孔120,所述电机轴110的下端设置有轴端压盖130,所述轴端压盖130的外圆直径大于所述下端盖400的电机轴孔120直径。第二轴承槽410在下端盖400的下端面形成第二轴承凸台460以预留轴端压盖130的安装空间。轴端压盖130通过固定件700固定安装在电机轴110的下端,在下端盖400脱落时,轴端压盖130能够对电机轴110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电机轴110的下端设置有轴肩140,轴肩140的直径大于电机轴110的直径,轴肩140与电机轴110连接的一端表面抵接轮毂310,与轮毂310形成倒扣,防止轮毂310脱落。轮毂310的下端面延伸设置有台阶313,台阶313抵接在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320的下端,与有绕组定子铁芯320形成倒扣,防止有绕组定子铁芯320脱落。层层相扣,能够有效提高电机100的安全性能。
如图11所示,绝缘防尘机构500包括铁芯绝缘板510,铁芯绝缘板51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防尘环520,能够有效阻止从散热孔中进入电机100的粉尘飘到有绕组定子铁芯320与电机100磁铁340之间的气隙。有绕组定子铁芯320与磁铁340之间的气隙非常小,在本实施例中,气隙只有0.3mm,如果有较大的粉尘进入气隙里面,容易导致电机100烧坏。使得电机100在能够实现良好散热效果的前提下,还能够有效防止粉尘对电机的损害。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安全压板150,安全压板150抵接在上端盖200的上端面上,通过固定件700固定安装在上端盖200上。安全压板150还能够封闭风叶安装槽210的上部,还可以通过安全压板150与风叶800的风叶支架810进行连接,即安全压板150、上端盖200与风叶800连接在一起,从而有效保证风叶800安装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文所述的固定件700采用的是螺栓,当然,在满足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螺钉、卡扣等常用固定件,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构思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根据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由本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之中。
1.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盖、转子外壳、下端盖,所述上端盖设置在所述转子外壳的上端,所述下端盖设置在所述转子外壳的下端,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上均设置有散热孔,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风叶的风叶安装槽,所述转子外壳内部设置有轮毂、有绕组定子铁芯,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上设置有绝缘防尘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部设置有第一轴承凸台,所述第一轴承凸台与所述凹槽底面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凸台在所述上端盖的下端面形成第一轴承槽,所述第一轴承槽的外部环绕设置有第一圆周加强筋,所述第一圆周加强筋与所述第一轴承槽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风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槽,所述第二轴承槽的外部环绕设置有第二圆周加强筋,所述第二圆周加强筋与所述第二轴承槽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风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轴,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上均设置有电机轴孔,所述电机轴的下端设置有轴端压盖,所述轴端压盖的外圆直径大于所述下端盖的电机轴孔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的下端设置有轴肩,所述轴肩的直径大于所述电机轴的直径,所述轴肩与所述电机轴连接的一端表面抵接所述轮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上设置有若干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之间形成若干散热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外壳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的下端面延伸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抵接在所述有绕组定子铁芯的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大吊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尘机构包括铁芯绝缘板,所述铁芯绝缘板上设置有防尘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