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扶正器,尤其涉及一种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
背景技术:
管道检测体扶正器是一种用于将检测体如超声探头保持于管道中心以使其精确地对管道进行检测的装置。现有的储气井管道检测装置,包括筒体及设于筒体上的支撑引导组件,支撑引导组件包括滑环,滑环通过连杆组件与筒体连接,连杆组件包括两根端部铰接的连杆,其中一个连杆的另一端与滑环铰接,另一根连杆的另一端与筒体固连,滑环上部还设置弹簧,这种结构的扶正器,在遇到管道内的接箍处时,由于支撑引导组件的一端固定,这样就容易出现卡阻现象,检测体无论是在管道中上升还是下降,在遇到管道接箍处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使得检测体在管道中通过性效果不佳,进而导致检测体不能稳定地在管道内移动,进而影响检测的精确度。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接箍处时不易发生卡阻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
本实用新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包括筒体,筒体上设置有两组支撑引导组件,每组支撑引导组件均包括两个滑环、位于两个滑环之间的多组连杆组件,每个连杆组件包括端部铰接于一起的两根连杆,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与其相邻的滑环上,所述滑环套在筒体外侧,并且滑环的内侧及筒体的两端均设有与筒体固连的限位环,两组支撑引导组件之间及筒体的两端均设有弹性件,位于筒体中部的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与相邻滑环连接,位于筒体两端的弹性件,其一端与相邻滑环连接且另一端与固设于筒体端部的限位环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所述筒体上还设有衬套,所述限位环固设于衬套的两端,所述弹性件套在衬套上,衬套通过螺钉与筒体固连。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连杆组件的两根连杆端部均设有铰接座,铰接轴分别穿过两连杆上的铰接座,铰接轴上还设置有主轴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连杆组件中其中一根连杆的铰接座上还设有两个辅轴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通过两组支撑引导组件及弹性件的设置,使得筒体及设于筒体内的检测体能够平稳地通过管道内的接箍处而不会出现卡组现象。同时,两组支撑引导组件的设置使得筒体在运行时更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经过接箍处时不易发生卡阻。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制成引导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衬套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筒体1,滑环2,连杆组件3,连杆4,限位环5,弹性件6,衬套7,螺母8,铰接座9,铰接轴10,主轴承11,辅轴承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包括筒体1,筒体上设置有两组支撑引导组件,每组支撑引导组件均包括两个滑环2、位于两个滑环之间的多组连杆组件3,每个连杆组件包括端部铰接于一起的两根连杆4,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与其相邻的滑环上,滑环套在筒体外侧,并且滑环的内侧及筒体的两端均设有与筒体固连的限位环5,两组支撑引导组件之间及筒体的两端均设有弹性件6,位于筒体中部的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与相邻滑环连接,位于筒体两端的弹性件,其一端与相邻滑环连接且另一端与固设于筒体端部的限位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通过两组支撑引导组件及弹性件的设置,使得筒体及设于筒体内的检测体能够平稳地通过管道内的接箍处而不会出现卡组现象。同时,两组支撑引导组件的设置使得筒体在运行时更稳定。具体地,当筒体在管道内运行时,由于弹性件均具有一定的预压缩量,两组支撑引导组件的滑环在筒体中部弹性件及两端弹性件的压力下相向移动,从而使连杆组件的两根连杆之间的张角被压缩,直至连根两根的交接处与管壁接触,从而将筒体及筒体内的检测体保持于筒体及管道的中心。当筒体上升并遇到接箍处时,位于上方的支撑引导组件的连杆交接处首先与接箍相遇,两连杆的铰接处在接箍的压迫下向内移动,进而使两连杆之间的角度加大,由于连杆交接处是从下方与接箍处相遇,接箍对连杆交接处产生向下的压力,进而使连杆驱动其下方的滑环压缩筒体中部的弹性件,待其通过接箍处后,该支撑引导组件回复原位,而位于下方的支撑引导组件以与上述类似的方式通过该接箍处。当筒体下降并遇到接箍时其工作工程与筒体上升时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弹性件为具有弹性的连接件,其可以是弹性橡胶块或弹簧等,优选为弹簧,此外,附图中两组支撑引导组件中的连杆组件在限位环的限制下呈不同的初始角度,以使连杆组件能够与不同管径的管道适应,实际实施时,两组支撑引导组件的连杆组件具有相同的初始角度,操作人员可通过调整限位环固定于筒体上的位置来调整连杆组件的初始角度。其中,滑环的内侧至滑环靠近连杆组件的一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筒体上还设有衬套7,限位环固设于衬套的两端,弹性件套在衬套上,衬套通过螺钉与筒体固连。
该设计实现了弹性件及限位环的安装。具体实施时,衬套一端的限位环与衬套一体成型,衬套另一端的限位环为与衬套螺纹连接的螺母8。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连杆组件的两根连杆端部均设有铰接座9,铰接轴10分别穿过两连杆上的铰接座,铰接轴上还设置有主轴承11。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连杆组件中其中一根连杆的铰接座上还设有两个辅轴承12。
主轴承及辅轴承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扶正器的通过性。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弹性件为弹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筒体上设置有两组支撑引导组件,每组支撑引导组件均包括两个滑环(2)、位于两个滑环之间的多组连杆组件(3),每个连杆组件包括端部铰接于一起的两根连杆(4),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与其相邻的滑环上,所述滑环套在筒体外侧,并且滑环的内侧及筒体的两端均设有与筒体固连的限位环(5),两组支撑引导组件之间及筒体的两端均设有弹性件(6),位于筒体中部的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与相邻滑环连接,位于筒体两端的弹性件,其一端与相邻滑环连接且另一端与固设于筒体端部的限位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还设有衬套(7),所述限位环固设于衬套的两端,所述弹性件套在衬套上,衬套通过螺钉与筒体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其特征在于:连杆组件的两根连杆端部均设有铰接座(9),铰接轴(10)分别穿过两连杆上的铰接座,铰接轴上还设置有主轴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其特征在于:连杆组件中其中一根连杆的铰接座上还设有两个辅轴承(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井管道检测体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