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5  116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丝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金属压力加工中,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强行通过模具,金属横截面积被压缩,并获得所要求的横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工具称为拉丝模具。

在拉丝模具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拉丝孔进行打磨工作。传统的打磨装置往往不能有效的对拉丝孔进行抛光工作,导致拉丝孔无法均匀的被抛光,从而影响了拉丝模具后续的生产工作。因此,继续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底座,所述台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外壁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外壁插接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固定框的底部内壁放置有模具本体,且模具本体的顶部外壁开有拉丝孔,所述拉丝孔的内部插接有打磨线。

优选的,所述台体的顶部外壁开有滑槽,且滑槽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外壁开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的一端外壁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夹持环,夹持环的一侧内壁与打磨线的圆周外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板。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支撑竖板,且支撑竖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外壁设置有转动杆,打磨线的一端缠绕在转动杆的圆周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储液箱,且储液箱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泵体,泵体的一侧外壁插接有出液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固定框、电动推杆和夹持板,当人们需要对拉丝孔进行打磨工作时可以先将模具本体放置于固定框内,随后人们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带动夹持板移动可以将模具本体进行紧固固定,从而方便了装置后续对拉丝孔的打磨工作。

2.通过设置的打磨线、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固定螺杆和夹持环,当人们需要对拉丝孔进行打磨时可以先将打磨线从拉丝孔内穿过,同时人们分别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可以将打磨线拉紧,随后第二电机带动固定框和模具本体一同转动,从而使得打磨线能够均匀的对拉丝孔进行打磨工作,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3.通过设置的滑块和滑槽,人们可以滑动滑块来调节支撑板和打磨线的位置,从而能够使装置对不同规格模具和不同位置的拉丝孔进行打磨工作,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4.通过设置的储液箱、泵体和出液管,在打磨线对拉丝孔进行抛光工作时可以启动泵体,通过泵体可以将储液箱内部的切削液喷向打磨线,从而有效的延长了打磨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的转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的储液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台体、2支撑腿、3第一电机、4滑槽、5支撑板、6电动推杆、7夹持板、8第二电机、9打磨线、10顶板、11拉丝孔、12模具本体、13固定框、14滑块、15夹持环、16固定座、17固定螺杆、18储液箱、19泵体、20出液管、21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3,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包括台体1,台体1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腿2,且支撑腿2的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底座,台体1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机3,且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框13,固定框13的一侧外壁插接有电动推杆6,且电动推杆6的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夹持板7,固定框13的底部内壁放置有模具本体12,且模具本体12的顶部外壁开有拉丝孔11,拉丝孔11的内部插接有打磨线9。

本实用新型中,台体1的顶部外壁开有滑槽4,且滑槽4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4,滑块14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固定座16,固定座16的一侧外壁开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17,固定螺杆17的一端外壁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夹持环15,夹持环15的一侧内壁与打磨线9的圆周外壁相接触,固定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5,且支撑板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10,顶板10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竖板,且支撑竖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一端外壁焊接有转动杆21,打磨线9的一端缠绕在转动杆21的圆周外壁上。

工作原理:当人们需要对拉丝孔11进行打磨工作时可以先将模具本体12放置于固定框13内,随后人们启动电动推杆6,电动推杆6带动夹持板7移动可以将模具本体12进行紧固固定,从而方便了装置后续对拉丝孔11的打磨工作,当人们需要对拉丝孔11进行打磨时可以先将打磨线9从拉丝孔11内穿过,同时人们分别启动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转动可以将打磨线9拉紧,随后第二电机8带动固定框13和模具本体12一同转动,从而使得打磨线9能够均匀的对拉丝孔11进行打磨工作,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人们可以滑动滑块14来调节支撑板5和打磨线9的位置,从而能够使装置对不同规格模具和不同位置的拉丝孔11进行打磨工作,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2

参照图4,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顶板10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储液箱18,且储液箱18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泵体19,泵体19的一侧外壁插接有出液管20。

工作原理:在打磨线9对拉丝孔11进行抛光工作时可以启动泵体19,通过泵体19可以将储液箱18内部的切削液喷向打磨线9,从而有效的延长了打磨线9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支撑腿(2),且支撑腿(2)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底座,所述台体(1)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一电机(3),且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一端外壁设置有固定框(13),所述固定框(13)的一侧外壁插接有电动推杆(6),且电动推杆(6)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夹持板(7),所述固定框(13)的底部内壁放置有模具本体(12),且模具本体(12)的顶部外壁开有拉丝孔(11),所述拉丝孔(11)的内部插接有打磨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顶部外壁开有滑槽(4),且滑槽(4)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4)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固定座(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6)的一侧外壁开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17),固定螺杆(17)的一端外壁转动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夹持环(15),夹持环(15)的一侧内壁与打磨线(9)的圆周外壁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支撑板(5),且支撑板(5)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板(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支撑竖板,且支撑竖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一端外壁设置有转动杆(21),打磨线(9)的一端缠绕在转动杆(21)的圆周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0)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储液箱(18),且储液箱(18)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泵体(19),泵体(19)的一侧外壁插接有出液管(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丝模具拉丝孔抛光装置,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底座,所述台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外壁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外壁插接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固定框的底部内壁放置有模具本体,且模具本体的顶部外壁开有拉丝孔。本实用新型当人们需要对拉丝孔进行打磨时可以先将打磨线从拉丝孔内穿过,同时人们分别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可以将打磨线拉紧,随后第二电机带动固定框和模具本体一同转动,从而使得打磨线能够均匀的对拉丝孔进行打磨工作,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于朋彬;赵晓萍;张士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坤伦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