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1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然气的排水采气设备的附件,具体涉及一种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天然气的排水采气过程中,需要通过泵将井液排出,以便降低天然气的生产阻力,从而提高天然气的生产速度和生产总量。由于排水采气井的产水量通常比较少,因此所用排水设备以容积泵为主,主要有抽油机、螺杆泵、潜油螺杆泵、直线电机泵及潜油隔膜泵等。但是,由于排水采气井的气液比非常高,容积泵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气锁问题。一旦容积泵发生气锁,不仅无法继续排水从而导致产气量下降,而且还会因不同泵型的特点产生额外的影响,如螺杆泵空载运行容易导致烧泵等,因此容积泵发生气锁所产生的损失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它可以自动解除容积泵的气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油管短节,油管短节的上端与过渡接头的下端相配合,油管短节的下端与所述容积泵的出口端相配合;过渡接头,过渡接头的上端与生产管道相配合;过渡接头将油管短节的内腔与生产管道的内腔相连通,从而实现容积泵的出口端与生产管道的连通;单向阀,固定设置于所述过渡接头内;单向阀的上游为所述油管短节的内腔,单向阀的下游为所述生产管道的内腔,单向阀使流体只能从油管短节的内腔流向生产管道的内腔;以及泄压孔,开设于所述过渡接头的侧壁;泄压孔位于所述单向阀的上游,从而将油管短节的内腔与油套环空连通。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积泵的排量大于泄压孔的流体通过流量。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孔的流体通过流量不大于容积泵的排量的70%。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孔的流体通过流量不大于容积泵的排量的10%。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接头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生产管道,过渡接头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油管短节。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油管短节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容积泵的出口端。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容积泵的出口上端增设单向阀和泄压通道,能够实现快速解除气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能够有效解决容积泵的气锁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泄压孔的孔径或流通面积,能够控制泄压孔的流体通过流量,一方面使容积泵所排出绝大部分井液不会泄漏到油套环空中,从而保证容积泵的实际排量;另一方面能够迅速降低容积泵的出口压力从而快速解除气锁,大幅度降低气锁对产气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单向阀,能够防止容积泵的出口泄压时生产管道内的井液回流,从而避免油套环空液面大幅变化所引起的产气波动。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说明仅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所述原理可按多种方式应用,以实现许多不同的可替代实施方式。这些说明仅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内容的一般原理,不意味着限制在此所公开的实用新型构思。

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且与上文的总体说明和下列附图的详细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过渡接头,2为泄压孔,

3为单向阀,4为油管短节,

10为容积泵,20为生产管道,

11为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包括过渡接头1,过渡接头1的上端与生产管道20相配合,过渡接头1的下端与油管短节4相配合;过渡接头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生产管道20,过渡接头1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油管短节4的上端,油管短节4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容积泵10的出口端11;

过渡接头1将油管短节4的内腔与生产管道20的内腔相连通,从而实现容积泵10的出口端11与生产管道20的连通;

过渡接头1内固定设置有单向阀3,单向阀3的上游为油管短节4的内腔ii,单向阀3的下游为生产管道20的内腔i,单向阀3使流体只能从油管短节4的内腔ii流向生产管道20的内腔i;

过渡接头1的侧壁开设有一泄压孔2作为泄压通道;泄压孔2位于单向阀3的上游,从而将油管短节4的内腔ii与油套环空iii连通,使流体能够从油管短节4的内腔ii流向油套环空iii。

作为一实施例,泄压孔2的流体通过流量(泄漏量)不大于容积泵10的排量q的70%。优选地,泄压孔2的流体通过流量不大于容积泵10的排量q的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正常工作状态下,容积泵10的出口端11能够输出足够的排量q,将油套环空iii内的井液从油管短节4的内腔ii经过单向阀3泵入生产管道20的内腔i,从而将井液举升至地面;在此过程中,容积泵10所泵出的部分井液会从油管短节4的内腔ii经泄压孔2返回油套环空iii;显然,容积泵10的排量q大于泄压孔2的流体通过流量,容积泵10的实际排量(即进入生产管道20的流量)为容积泵10的排量q-泄压孔2的流体通过流量;

当井液的高气液比导致容积泵产生气锁时,油管短节4的内腔ii的较大压力导致容积泵10的出口端11无法继续排出井液,由于油管短节4的出口端设置有单向阀3,生产管道20的内腔i中的井液不会向下回流,而此时油管短节4的内腔ii内的井液能够从泄压孔2排至油套环空iii,从而使油管短节4的内腔ii的压力下降,最终将油管短节4的内腔ii的压力降低至与油套环空iii的压力相等;在此过程中,由于容积泵10的出口压力下降,容积泵10能够将导致气锁的气体排出,从而解除了气锁,容积泵10恢复正常工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管短节,油管短节的上端与过渡接头的下端相配合,油管短节的下端与所述容积泵的出口端相配合;

过渡接头,过渡接头的上端与生产管道相配合;过渡接头将油管短节的内腔与生产管道的内腔相连通,从而实现容积泵的出口端与生产管道的连通;

单向阀,固定设置于所述过渡接头内;单向阀的上游为所述油管短节的内腔,单向阀的下游为所述生产管道的内腔,单向阀使流体只能从油管短节的内腔流向生产管道的内腔;以及

泄压孔,开设于所述过渡接头的侧壁;泄压孔位于所述单向阀的上游,从而将油管短节的内腔与油套环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积泵的排量大于泄压孔的流体通过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的流体通过流量不大于容积泵的排量的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的流体通过流量不大于容积泵的排量的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接头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生产管道,过渡接头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油管短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短节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容积泵的出口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潜油容积泵的气锁自动解除装置,包括油管短节,油管短节的上端与过渡接头的下端相配合,油管短节的下端与所述容积泵的出口端相配合;过渡接头,过渡接头的上端与生产管道相配合;过渡接头将油管短节的内腔与生产管道的内腔相连通,从而实现容积泵的出口端与生产管道的连通;单向阀,固定设置于所述过渡接头内;单向阀的上游为所述油管短节的内腔,单向阀的下游为所述生产管道的内腔,单向阀使流体只能从油管短节的内腔流向生产管道的内腔;以及泄压孔,开设于所述过渡接头的侧壁;泄压孔位于所述单向阀的上游。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容积泵的出口上端增设单向阀和泄压通道,能够实现快速解除气锁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聚乐;丁学光;艾纯峰;房其飞;邹明华;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飞舟博源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犋马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