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7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板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板一般分为:金属复合板,木材复合板,彩钢复合板,岩棉复合板;其中聚氨酯复合板是广泛用于冶金、石油、汽车、选矿、水利等方面的材料,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在对复合板进行加工处理时需要进行挤压、抛光、剪切以及转运。

现有对复合板进行抛光处理时会出现如下问题:一是,抛光处理时产生的碎屑大多散落到设备周围进行集中处理,而部分碎屑会分散到空气中,会对长久在厂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二是,传统的抛光机只能对复合板表面进行单面的抛光处理,在需要进行双面抛光处理时,需要将复合板翻转,再次送入到设备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

底座,其上方架设式安装有用于输送复合板的传送机构,所述底座的底侧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和用于操控装置内电器元件的控制面板;

支架,其焊接于底座的上表面,且支架表面位于传送机构正上方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顶箱体和负压发生器,所述顶箱体内装配有抛光刷辊,且抛光刷辊一端装配的轮轴与驱动电机配套的传动端通过设置皮带连接,所述负压发生器与顶箱体之间通过设置气管连接;以及

架杆,其分布于支架一侧,所述传送机构的顶侧对称式设置有侧板,所述架杆架设式设置到两组侧板之间,所述架杆的下方装配有用于对复合板进行阻挡的挡框。

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传送轮以及传送电机,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抛光刷。

优选的,所述顶箱体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顶箱体底端的两侧均卡装有截面呈半球形的侧箱体。

优选的,所述顶箱体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含滑动式装配于滑槽内壁的调节块、定位螺杆以及扣盖,且调节块用于支撑抛光刷辊,所述扣盖翻转式设置于滑槽底端的开口处,所述定位螺杆螺旋设置到扣盖内,且定位螺杆的一端与调节块之间通过设置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框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正常状态下,所述插槽的内部插装有插件,且挡框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60-80°。

优选的,所述挡框的截面呈“匚”字形,且挡框与架杆之间通过设置两组转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是通过在顶箱体一侧设计负压发生器,并结合侧箱体使用,利用负压发生器产生的吸附力,对抛光刷辊进行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碎屑进行吸附,部分质量较大的碎屑可掉落到侧箱体进行收集,可避免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碎屑发生散落现象;

二是通过在架杆下方设计挡框,并结合插件和传送带进行使用,将复合板进行阻挡后,可对复合板的下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而后进入到抛光刷辊下方对其上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从而实现对复合板的全面抛光处理,可大大提高抛光处理时的工作效率;

三是通过在顶箱体两侧设计调节组件,可实现对整个抛光刷辊进行高度调节的处理工作,同时也便于对抛光刷辊进行灵活的更换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框与插件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局部结构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支架;3、顶箱体;31、滑槽;4、控制面板;5、传送机构;51、传送带;6、侧板;7、驱动电机;8、轮轴;9、负压发生器;10、侧箱体;11、架杆;12、挡框;121、插槽;13、插件;14、调节组件;141、调节块;142、定位螺杆;143、扣盖;15、抛光刷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

底座1,其上方架设式安装有用于输送复合板的传送机构5,底座1的底侧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7和用于操控装置内电器元件的控制面板4;

该处的控制面板4可采用的型号为plc226。

支架2,其焊接于底座1的上表面,且支架2表面位于传送机构5正上方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顶箱体3和负压发生器9,顶箱体3内装配有抛光刷辊15,且抛光刷辊15一端装配的轮轴8与驱动电机7配套的传动端通过设置皮带连接,负压发生器9与顶箱体3之间通过设置气管连接;以及

架杆11,其分布于支架2一侧,传送机构5的顶侧对称式设置有侧板6,架杆11架设式设置到两组侧板6之间,架杆11的下方装配有用于对复合板进行阻挡的挡框12。

如图1和2所示,传送机构5包括传送带51、传送轮以及传送电机,传送带5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抛光刷。

如图1所示,顶箱体3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顶箱体3底端的两侧均卡装有截面呈半球形的侧箱体10。

上述通过在顶箱体3一侧设计负压发生器9,并结合侧箱体10使用,利用负压发生器9产生的吸附力,对抛光刷辊15进行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碎屑进行吸附,部分质量较大的碎屑可掉落到侧箱体10进行收集,可避免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碎屑发生散落现象。

具体的,在抛光刷辊15对复合板上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时,散落的碎屑可在抛光刷辊15的带动下掉落到可拆卸侧箱体10内。

如图1和4所示,顶箱体3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1,且滑槽31内设置有调节组件14,调节组件14包含滑动式装配于滑槽31内壁的调节块141、定位螺杆142以及扣盖143,且调节块141用于支撑抛光刷辊15,扣盖143翻转式设置于滑槽31底端的开口处,定位螺杆142螺旋设置到扣盖143内,且定位螺杆142的一端与调节块141之间通过设置轴承连接。

上述在顶箱体3两侧设计调节组件14,可实现对整个抛光刷辊15进行高度调节的处理工作,同时也便于对抛光刷辊15进行灵活的更换处理;

具体的,对抛光刷辊15进行高度调节时,需要手动旋转定位螺杆142,使得定位螺杆142的一端对整个抛光刷辊15进行支撑和高度调节。

如图2和3所示,挡框12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121,正常状态下,插槽121的内部插装有插件13,且挡框12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60-80°。

如图2所示,挡框12的截面呈“匚”字形,且挡框12与架杆11之间通过设置两组转轴连接。

上述通过在架杆11下方设计挡框12,并结合插件13和传送带51进行使用,将复合板进行阻挡后,可对复合板的下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而后进入到抛光刷辊15下方对其上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从而实现对复合板的全面抛光处理,可大大提高抛光处理时的工作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其上方架设式安装有用于输送复合板的传送机构(5),所述底座(1)的底侧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7)和用于操控装置内电器元件的控制面板(4);

支架(2),其焊接于底座(1)的上表面,且支架(2)表面位于传送机构(5)正上方的位置处分别安装有顶箱体(3)和负压发生器(9),所述顶箱体(3)内装配有抛光刷辊(15),且抛光刷辊(15)一端装配的轮轴(8)与驱动电机(7)配套的传动端通过设置皮带连接,所述负压发生器(9)与顶箱体(3)之间通过设置气管连接;以及

架杆(11),其分布于支架(2)一侧,所述传送机构(5)的顶侧对称式设置有侧板(6),所述架杆(11)架设式设置到两组侧板(6)之间,所述架杆(11)的下方装配有用于对复合板进行阻挡的挡框(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5)包括传送带(51)、传送轮以及传送电机,所述传送带(5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抛光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箱体(3)的截面呈等腰梯形,且顶箱体(3)底端的两侧均卡装有截面呈半球形的侧箱体(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箱体(3)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1),且滑槽(31)内设置有调节组件(14),所述调节组件(14)包含滑动式装配于滑槽(31)内壁的调节块(141)、定位螺杆(142)以及扣盖(143),且调节块(141)用于支撑抛光刷辊(15),所述扣盖(143)翻转式设置于滑槽(31)底端的开口处,所述定位螺杆(142)螺旋设置到扣盖(143)内,且定位螺杆(142)的一端与调节块(141)之间通过设置轴承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框(12)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121),正常状态下,所述插槽(121)的内部插装有插件(13),且挡框(12)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60-8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框(12)的截面呈“匚”字形,且挡框(12)与架杆(11)之间通过设置两组转轴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软面聚氨酯复合板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底座,其上方架设式安装有用于输送复合板的传送机构,底座的底侧分别安装有驱动电机和用于操控装置内电器元件的控制面板;其技术要点为,通过在顶箱体一侧设计负压发生器,并结合侧箱体使用,利用负压发生器产生的吸附力,对抛光刷辊进行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碎屑进行吸附,部分质量较大的碎屑可掉落到侧箱体进行收集,可避免抛光作业时,产生的碎屑发生散落现象;通过在架杆下方设计挡框,并结合插件和传送带进行使用,将复合板进行阻挡后,可对复合板的下表面进行抛光处理,而后进入到抛光刷辊下方对其上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从而实现对复合板的全面抛光处理,可大大提高抛光处理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苏洋;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德励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