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杆,特别涉及一种石油井下钻杆。
背景技术:
钻杆是一种尾部带有螺纹的钢管,用于连接钻机地表设备和位于钻井底端钻磨设备或底孔装置。钻杆的用途是将钻探泥浆运送到钻头,并与钻头一起提高、降低或旋转底孔装置。钻杆必须能够承受巨大的内外压、扭曲、弯曲和振动。在油气的开采和提炼过程中,钻杆可以多次使用。钻杆分为方钻杆、钻杆和加重钻杆三类。
专利号cn201810891360.3公布的一种刮泥机构能够对经过的钻杆外壁进行刮泥处理,使得钻杆外壁的泥土与钻杆快速分离,无需后期再人工清理
上述专利方案虽解决了传统石油钻杆的不足,但该方案仍存在一些不足1、现有的石油钻杆由于采用螺纹连接,导致钻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松动,严重影响了钻杆使用寿命;2、现有的石油钻杆钻头与钻杆之间大多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导致钻头损坏需要更换时需要更换一定长度的钻杆,严重增加了钻头的使用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石油井下钻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槽内部沿着螺纹a旋转连接杆b从而可以连接杆a和连接杆b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再通过沿着通孔a旋转螺栓a并延伸至卡槽a内部,从而可以将连接杆a和连接杆b之间进行进一步连接,避免了连接杆a和连接杆b之间发生松动,装置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石油井下钻杆,包括连接杆a,所述连接杆a外侧壁开设有通孔a的一端,且所述通孔a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槽内侧壁,所述连接槽内侧壁通过开设有的螺纹a与连接杆b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通孔a内侧壁插接有螺栓a的一端,且所述螺栓a的另一端与连接杆b外侧壁开设有的卡槽a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a底面外壁通过开设有的螺纹b与钻头上表面开设有的凹槽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b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钻环。
可选的,所述钻头外侧壁开设有通孔b,所述通孔b内侧壁插接有螺栓b的一端,且所述螺栓b的另一端与连接杆b外侧壁开设有的卡槽b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槽开设在连接杆a上表面,且所述连接杆b与连接杆a的外表面结构相同,所述连接杆a位于连接杆b和钻头中间位置。
可选的,所述凹槽开设在钻头上表面,且所述螺栓a和螺栓b的数目均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在连接槽内部沿着螺纹a旋转连接杆b从而可以连接杆a和连接杆b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再通过沿着通孔a旋转螺栓a并延伸至卡槽a内部,从而可以将连接杆a和连接杆b之间进行进一步连接,避免了连接杆a和连接杆b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提高了钻杆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a和连接杆b外表面的钻环可以将钻孔过程中产生的泥土及时运输出钻孔,再通过沿着凹槽旋转连接杆a从而可以将连接杆a与钻头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紧接着沿着通孔b旋转螺栓b并延伸至卡槽b内部,从而可以将钻头与连接杆a之间进一步进行可拆卸连接,连接稳定而可靠,通过采用组合式的连接方式实现了钻头损坏时只需单独更换钻头,减少了钻头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石油井下钻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石油井下钻杆的连接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石油井下钻杆的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杆a;2、钻环;3、钻头;4、连接杆b;5、连接槽;6、螺纹a;7、螺栓a;8、通孔a;9、卡槽a;10、凹槽;11、螺纹b;12、通孔b;13、螺栓b;14、卡槽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石油井下钻杆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油井下钻杆,包括连接杆a1,所述连接杆a1外侧壁开设有通孔a8的一端,且所述通孔a8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槽5内侧壁,所述连接槽5内侧壁通过开设有的螺纹a6与连接杆b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通孔a8内侧壁插接有螺栓a7的一端,且所述螺栓a7的另一端与连接杆b4外侧壁开设有的卡槽a9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a1底面外壁通过开设有的螺纹b11与钻头3上表面开设有的凹槽10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b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钻环2,通过沿着通孔a8旋转螺栓a7并延伸至卡槽a9内部,从而可以将连接杆a1和连接杆b4之间进行进一步连接,避免了连接杆a1和连接杆b4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
参照图1和图3所示,所述钻头3外侧壁开设有通孔b12,所述通孔b12内侧壁插接有螺栓b13的一端,且所述螺栓b13的另一端与连接杆b4外侧壁开设有的卡槽b14可拆卸连接,通过沿着通孔b12旋转螺栓b13并延伸至卡槽b14内部,从而可以将钻头3与连接杆a1之间进一步进行可拆卸连接,连接稳定而可靠。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槽5开设在连接杆a1上表面,且所述连接杆b4与连接杆a1的外表面结构相同,所述连接杆a1位于连接杆b4和钻头3中间位置,通过在连接槽5内部沿着螺纹a6旋转连接杆b4从而可以连接杆a1和连接杆b4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1和图3所示,所述凹槽10开设在钻头3上表面,且所述螺栓a7和螺栓b13的数目均为多个,通过沿着凹槽10旋转连接杆a1从而可以将连接杆a1与钻头3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石油井下钻杆,使用时,首先沿着凹槽10旋转连接杆a1,从而可以将连接杆a1与钻头3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紧接着沿着通孔b12旋转螺栓b13并延伸至卡槽b14内部,从而可以将钻头3与连接杆a1之间进一步进行可拆卸连接,连接稳定而可靠,通过采用组合式的连接方式实现了钻头3损坏时只需单独更换钻头3,随后通过在连接槽5内部沿着螺纹a6旋转连接杆b4从而可以连接杆a1和连接杆b4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再通过沿着通孔a8旋转螺栓a7并延伸至卡槽a9内部,从而可以将连接杆a1和连接杆b4之间进行进一步连接,避免了连接杆a1和连接杆b4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与此同时通过连接杆a1和连接杆b4外表面的钻环2可以将钻孔过程中产生的泥土及时运输出钻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石油井下钻杆,包括连接杆a1、钻环2、钻头3、连接杆b4、连接槽5、螺纹a6、螺栓a7、通孔a8、卡槽a9、凹槽10、螺纹b11、通孔b12、螺栓b13、卡槽b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1.一种石油井下钻杆,包括连接杆a(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a(1)外侧壁开设有通孔a(8)的一端,且所述通孔a(8)的另一端延伸至连接槽(5)内侧壁,所述连接槽(5)内侧壁通过开设有的螺纹a(6)与连接杆b(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通孔a(8)内侧壁插接有螺栓a(7)的一端,且所述螺栓a(7)的另一端与连接杆b(4)外侧壁开设有的卡槽a(9)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a(1)底面外壁通过开设有的螺纹b(11)与钻头(3)上表面开设有的凹槽(10)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b(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钻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井下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3)外侧壁开设有通孔b(12),所述通孔b(12)内侧壁插接有螺栓b(13)的一端,且所述螺栓b(13)的另一端与连接杆b(4)外侧壁开设有的卡槽b(14)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井下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5)开设在连接杆a(1)上表面,且所述连接杆b(4)与连接杆a(1)的外表面结构相同,所述连接杆a(1)位于连接杆b(4)和钻头(3)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井下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开设在钻头(3)上表面,且所述螺栓a(7)和螺栓b(13)的数目均为多个。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