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定子接线结构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改良型定子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定子中绕组的接线方式为:人工将多个绕组的末端依次拉出,再与线材中对应的导体缠绕在一起,再将导体和绕组的末端焊接在一起,最后用绝缘套套于导体外,将多个导体之间隔离开来。这类接线方式复杂,且效率低下,不利于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型定子接线结构,其有效解决了现有之接线方式复杂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型定子接线结构,包括有
一定子本体,定子本体包括有塑胶座和绕制于塑胶座上的绕组;且塑胶座上对应绕组的侧旁凸设有金属定位柱,该绕组末端缠绕金属定位柱上;
一电路板,电路板设置于上述塑胶座上并位于绕组的上方,且电路板与上述绕组之间留有过线空间;电路板的上下表面贯穿有定位孔,上述金属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并与定位孔接触导通;
一线材,线材的一端焊接于上述电路板上,线材的另一端于过线空间向外伸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板针对定位孔位置上设有铜箔层,上述金属定位柱与铜箔层焊锡焊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绕组的上表面上设有一用于隔绝电路板和绕组、线材和绕组的绝缘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路板上凹设有第一定位缺口,对应的,塑胶座上开设有第二定位缺口,该第二定位缺口和第一定位缺口处捆绑有一扎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塑胶座的内侧延伸出有安装板,上述金属定位柱穿过安装板;该电路板的底面抵于安装板的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绕组的末端缠绕于金属定位柱上,且线材焊接在电路板,再将电路板与金属定位柱焊接导通,从而实现了线材与绕组之间的导通,替代了传统线材与绕组之间接线的方式,接线方式简化,生产效率提高了30%,同时,电路板智能化,能更好的控制电压值和电流值。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定子本体11、塑胶座
111、安装板101、第二定位缺口
12、绕组13、金属定位柱
20、电路板201、定位孔
202、第一定位缺口203、接线孔
30、线材40、绝缘膜。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定子本体10、电路板20和线材30。
定子本体10包括有塑胶座11和绕制于塑胶座上的绕组12,在图中只绘制了一组绕组12。且塑胶座11上对应绕组12的侧旁凸设有金属定位柱13,该绕组12末端缠绕金属定位柱13上,从而两者接触导通。
电路板20设置于上述塑胶座11上并位于绕组12的上方,且电路板20与上述绕组12之间留有过线空间。电路板20的上下表面贯穿有定位孔201,上述金属定位柱13插入定位孔201中并与定位孔201接触导通,具体而言,电路板20针对定位孔201位置上设有铜箔层,上述金属定位柱13与铜箔层焊锡焊接在一起。且塑胶座11的内侧延伸出有安装板111,上述金属定位柱13穿过安装板111,该电路板20的底面抵于安装板111的顶面上,使电路板20稳固安装。
所述电路板20上凹设有第一定位缺口202,对应的,塑胶座11上开设有第二定位缺口101,该第二定位缺口101和第一定位缺口202处捆绑有一扎带,扎带将电路板20捆绑固定在塑胶座11上,从而电路板20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塑胶座11上,从而电路板20更加稳固的固定在塑胶座11上。电路板20起到中间桥梁的作用,使接线简化,生产效率提高了30%,同时,电路板20智能化,能更好的控制电压值和电流值。
线材30的一端焊接于上述电路板20上,具体而言,电路板20的上下表面还贯穿有接线孔203,上述线材30内的导体插入接线孔203中并与接线孔203处的铜箔层焊接固定。线材30的另一端于过线空间向外伸出。上述绕组12的上表面上设有一用于隔绝电路板和绕组、线材和绕组的绝缘膜40,避免线材30、电路板20与绕组12接触短路,从而增强安全性。
组装时,首先,将绕组12末端的缠绕在对应的金属定位柱13上;接着,线材30中的导体插入电路板的接线孔203后焊接;然后,将绝缘膜40贴于绕组12的上表面;最后,将电路板20设于塑胶座10上,金属定位柱13插入定位孔201中并焊接在一起,再用扎带将电路板20和塑胶座11捆绑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绕组的末端缠绕于金属定位柱上,且线材焊接在电路板,再将电路板与金属定位柱焊接导通,从而实现了线材与绕组之间的导通,替代了传统线材与绕组之间接线的方式,接线方式简化,生产效率提高了30%,同时,电路板智能化,能更好的控制电压值和电流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改良型定子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定子本体,定子本体包括有塑胶座和绕制于塑胶座上的绕组;且塑胶座上对应绕组的侧旁凸设有金属定位柱,该绕组末端缠绕金属定位柱上;
一电路板,电路板设置于上述塑胶座上并位于绕组的上方,且电路板与上述绕组之间留有过线空间;电路板的上下表面贯穿有定位孔,上述金属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并与定位孔接触导通;
一线材,线材的一端焊接于上述电路板上,线材的另一端于过线空间向外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定子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针对定位孔位置上设有铜箔层,上述金属定位柱与铜箔层焊锡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定子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的上表面上设有一用于隔绝电路板和绕组、线材和绕组的绝缘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定子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上下表面还贯穿有接线孔,上述线材内的导体插入接线孔中并与接线孔处的铜箔层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定子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凹设有第一定位缺口,对应的,塑胶座上开设有第二定位缺口,该第二定位缺口和第一定位缺口处捆绑有一扎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型定子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座的内侧延伸出有安装板,上述金属定位柱穿过安装板;该电路板的底面抵于安装板的顶面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