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水龙头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老式铸铁工艺发展到电镀旋钮式的,又发展到不锈钢单温单控水龙头、不锈钢双温双控龙头、厨房半自动龙头。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购水龙头,都会从材质、功能、造型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
在水龙头的加工过程中,为提升水龙头的质感,需要对水龙头进行抛光处理。但是水龙头表面主要为曲面,对于夹角较小的位置,无法利用现有的抛光装置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抛光装置无法处理夹角较小位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还包括旋转结构和抛光组件,旋转结构设置在底板的上端,且用于固定水龙头并带动其旋转,抛光组件包括抛光带、主支架和调整导轮,主支架通过顶支座和底支座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主支架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主支架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调整杆,调整杆的一端为空心结构,且另一端固定有不完全齿轮,调整杆的远离不完全齿轮的一端芯部固定有弹簧,且外围套设有调节套,调节套与调整杆滑动连接,弹簧远离不完全齿轮的一端与调节套固定连接,两组调节套之间转动设置有调整导轮,抛光带套设在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调整导轮外围,且通过调整导轮张紧,调整杆上转动设置有调节齿轮,调节齿轮与不完全齿轮啮合,且通过调整电机驱动。
优选地,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滑座、转台、翻板、夹具和进给电机,进给电机固定在底板的上端,滑座滑动设置在底板的上端,进给电机的转动轴上连接有丝杆,丝杆与滑座配合连接,滑座上端嵌入设置有旋转电机,且上端通过止推轴承连接有转台,转台上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旋转座,翻板与旋转座转动连接,转台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用于驱动翻板旋转,夹具固定在翻板的上端,且用于固定水龙头。
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动推杆,翻板远离旋转座的一侧设置有滑槽,电动推杆一端与转台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保护罩。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轮直径小于第二导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首先利用旋转结构将水龙头固定,然后根据需要旋转调整杆,从而控制位于第一导轮、第二导轮之间的连线与第一导论和调整导轮之间的连线的夹角大小,通过改变该夹角,能够适应不同加工需求的水龙头,打磨效果好,无死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底板;2、顶板;3、顶支座;4、底支座;5、进给电机;6、滑座;7、丝杆;8、旋转电机;9、止推轴承;10、转台;11、旋转座;12、翻板;13、夹具;14、主支架;15、抛光带;16、第一导轮;17、第二导轮;18、调整导轮;19、调整杆;20、不完全齿轮;21、调节齿轮;22、弹簧;23、调节套;24、电动推杆;25、滑槽;2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底板1和顶板2,所述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还包括旋转结构和抛光组件,旋转结构设置在底板1的上端,且用于固定水龙头并带动其旋转,抛光组件包括抛光带15、主支架14和调整导轮18,主支架14通过顶支座3和底支座4分别与顶板2和底板1固定连接,主支架14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导轮16和第二导轮17,主支架14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调整杆19,调整杆19的一端为空心结构,且另一端固定有不完全齿轮20,调整杆19的远离不完全齿轮20的一端芯部固定有弹簧22,且外围套设有调节套23,调节套23与调整杆19滑动连接,弹簧22远离不完全齿轮20的一端与调节套23固定连接,两组调节套23之间转动设置有调整导轮18,抛光带15套设在第一导轮16、第二导轮17和调整导轮18外围,且通过调整导轮18张紧,调整杆19上转动设置有调节齿轮21,调节齿轮21与不完全齿轮20啮合,且通过调整电机驱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在使用时,先利用旋转结构将水龙头固定起来并带动水龙头旋转,第二导轮17上连接有电机,通过电机驱动第二导轮17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抛光带15运动,在此过程中对水龙头易于清理的位置进行旋转抛光;对于难清理的死角,则可通过旋转结构调整水龙头的位置,并且通过调整电机带动调节齿轮21旋转,通过调节齿轮21驱动不完全齿轮20旋转,从而控制调整杆19与主支架14之间的夹角,进而实现对第一导轮16、第二导轮17之间连线与第一导轮和调整导轮18之间连线夹角大小的控制,使得抛光带15能够伸入水龙头上的缝隙中,对其进行抛光,在此过程中,弹簧22驱使调整导轮18远离主支架14,从而保证了抛光带15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如图1、2和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滑座6、转台10、翻板12、夹具13和进给电机5,进给电机5固定在底板1的上端,滑座6滑动设置在底板1的上端,进给电机5的转动轴上连接有丝杆7,丝杆7与滑座6配合连接,滑座6上端嵌入设置有旋转电机8,且上端通过止推轴承9连接有转台10,转台10上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旋转座11,翻板12与旋转座11转动连接,转台10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用于驱动翻板12旋转,夹具13固定在翻板12的上端,且用于固定水龙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在使用时,通过进给电机5带动丝杆7旋转,丝杆7驱动滑座6滑动,从而能够实现分层抛光的目的,也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抛光的厚度;然后通过旋转电机8带动转台10发生旋转,并且通过夹具13夹紧水龙头,夹具13还用于带动水龙头升降,因此可以对水龙头进行旋转抛光,另外对于难处理的抛光位置,可通过升降组件驱动翻板12发生转动,从而改变翻板12的倾角,以便于进行抛光处理。
如图1、2和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动推杆24,翻板12远离旋转座11的一侧设置有滑槽25,电动推杆24一端与转台10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滑块26,滑块26滑动设置在滑槽25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在使用时,利用电动推杆24向上顶升,从而驱使滑块26在滑槽25内滑动,进而带动翻板12相对与旋转座11旋转,以实现带动水龙头旋转的目的。
如图1、2和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底板1上端设置有保护罩。
如图1、2和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导轮16直径小于第二导轮1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在使用时,用于避免碎屑伤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包括底板(1)和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还包括旋转结构和抛光组件,旋转结构设置在底板(1)的上端,且用于固定水龙头并带动其旋转,抛光组件包括抛光带(15)、主支架(14)和调整导轮(18),主支架(14)通过顶支座(3)和底支座(4)分别与顶板(2)和底板(1)固定连接,主支架(14)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导轮(16)和第二导轮(17),主支架(14)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调整杆(19),调整杆(19)的一端为空心结构,且另一端固定有不完全齿轮(20),调整杆(19)的远离不完全齿轮(20)的一端芯部固定有弹簧(22),且外围套设有调节套(23),调节套(23)与调整杆(19)滑动连接,弹簧(22)远离不完全齿轮(20)的一端与调节套(23)固定连接,两组调节套(23)之间转动设置有调整导轮(18),抛光带(15)套设在第一导轮(16)、第二导轮(17)和调整导轮(18)外围,且通过调整导轮(18)张紧,调整杆(19)上转动设置有调节齿轮(21),调节齿轮(21)与不完全齿轮(20)啮合,且通过调整电机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包括滑座(6)、转台(10)、翻板(12)、夹具(13)和进给电机(5),进给电机(5)固定在底板(1)的上端,滑座(6)滑动设置在底板(1)的上端,进给电机(5)的转动轴上连接有丝杆(7),丝杆(7)与滑座(6)配合连接,滑座(6)上端嵌入设置有旋转电机(8),且上端通过止推轴承(9)连接有转台(10),转台(10)上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旋转座(11),翻板(12)与旋转座(11)转动连接,转台(10)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用于驱动翻板(12)旋转,夹具(13)固定在翻板(12)的上端,且用于固定水龙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动推杆(24),翻板(12)远离旋转座(11)的一侧设置有滑槽(25),电动推杆(24)一端与转台(10)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的两侧设置有滑块(26),滑块(26)滑动设置在滑槽(2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设置有保护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龙头生产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轮(16)直径小于第二导轮(1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