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16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抛光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是一种用于对汽车模具的顶面和底面进行抛光处理的辅助装置,其在模具抛光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底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横板、第一气缸和移动板,底板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顶端分别与横板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底端分别与底板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横板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伸缩孔,第一气缸安装在横板顶端中央区域,第一气缸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底端穿过伸缩孔并与移动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横板顶端纵向设置有四组滑动孔,移动板顶端设置有四组导向柱,四组导向柱顶端分别穿过四组滑动孔,移动板底端设置有横向平移机构,横向平移机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底端设置有抛光轮;现有的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汽车模具放置于底板顶端,并进行外界固定,通过第一气缸控制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带动第一电机和抛光轮向下运动,抛光轮与汽车模具顶面接触,横向平移机构带动抛光轮横向移动,对汽车模具顶面进行抛光,顶面抛光处理完成之后,抛光轮复位,反转汽车模具,使汽车模具底面朝上,再次通过抛光轮进行抛光;现有的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使用中发现,工作人员手动对汽车模具进行翻转,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导致其使用便利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通过机械手段辅助工作人员对汽车模具进行翻转,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使用便利性的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底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横板、第一气缸和移动板,底板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顶端分别与横板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底端分别与底板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横板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伸缩孔,第一气缸安装在横板顶端中央区域,第一气缸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底端穿过伸缩孔并与移动板顶端中央区域连接,横板顶端纵向设置有四组滑动孔,移动板顶端设置有四组导向柱,四组导向柱顶端分别穿过四组滑动孔,移动板底端设置有横向平移机构,横向平移机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底端设置有抛光轮;还包括左转动板、右转动板、托板、螺纹杆、转盘、固定架和第二电机,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左侧壁下半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左转动孔和右转动孔,左转动板右端和右转动板左端分别穿过左转动孔和右转动孔并与左转动孔和右转动孔内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左转动板右端和右转动板左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左气缸和第二右气缸,第二左气缸右部输出端和第二右气缸左部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左伸缩杆和第二右伸缩杆,第二左伸缩杆右端和第二右伸缩杆左端分别设置有左压板和右压板,底板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螺纹孔,螺纹杆顶端螺装穿过螺纹孔并与托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螺纹杆底端与转盘顶端中央区域连接,第二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右支撑板右端,第二电机左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左端与右转动板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左安装杆和右安装杆,左安装杆和右安装杆顶端分别与第一气缸左端和右端连接,左安装杆和右安装杆底端分别与横板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摇杆,摇杆顶端与转盘底端左半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左压板右侧壁和右压板左侧壁分别设置有左防滑垫和右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四组挡板,四组导向柱顶端分别与四组挡板底端中央区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稳定板,稳定板横向安装在四组支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四组滚轮,四组滚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四组支腿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托板顶端设置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工作人员首先将汽车模具放置于托板顶端,通过第二左气缸和第二右气缸控制左压板和右压板做相对运动,通过左压板和右压板对汽车模具进行压紧固定,通过第一气缸控制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带动第一电机和抛光轮向下运动,抛光轮与汽车模具顶面接触,横向平移机构带动抛光轮横向移动,对汽车模具顶面进行抛光,顶面抛光处理完成之后,抛光轮复位,工作人员转动转盘,使得托板向下移动,之后通过第二电机控制左转动板和右转动板同时转动,进而带动汽车模具反转,使汽车模具底面朝上,再次通过抛光轮进行抛光,可通过机械手段辅助工作人员对汽车模具进行翻转,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1、底板;2、左支撑板;3、右支撑板;4、横板;5、第一气缸;6、移动板;7、支腿;8、第一伸缩杆;9、导向柱;10、横向平移机构;11、第一电机;12、第一传动轴;13、抛光轮;14、左转动板;15、右转动板;16、托板;17、螺纹杆;18、转盘;19、固定架;20、第二电机;21、第二左气缸;22、第二右气缸;23、第二左伸缩杆;24、第二右伸缩杆;25、左压板;26、右压板;27、第二传动轴;28、左安装杆;29、右安装杆;30、摇杆;31、左防滑垫;32、右防滑垫;33、挡板;34、稳定板;35、滚轮;3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底板1、左支撑板2、右支撑板3、横板4、第一气缸5和移动板6,底板1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7,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顶端分别与横板4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底端分别与底板1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横板4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伸缩孔,第一气缸5安装在横板4顶端中央区域,第一气缸5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8,第一伸缩杆8底端穿过伸缩孔并与移动板6顶端中央区域连接,横板4顶端纵向设置有四组滑动孔,移动板6顶端设置有四组导向柱9,四组导向柱9顶端分别穿过四组滑动孔,移动板6底端设置有横向平移机构10,横向平移机构10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12,第一传动轴12底端设置有抛光轮13;还包括左转动板14、右转动板15、托板16、螺纹杆17、转盘18、固定架19和第二电机20,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左侧壁下半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左转动孔和右转动孔,左转动板14右端和右转动板15左端分别穿过左转动孔和右转动孔并与左转动孔和右转动孔内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左转动板14右端和右转动板15左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左气缸21和第二右气缸22,第二左气缸21右部输出端和第二右气缸22左部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左伸缩杆23和第二右伸缩杆24,第二左伸缩杆23右端和第二右伸缩杆24左端分别设置有左压板25和右压板26,底板1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螺纹孔,螺纹杆17顶端螺装穿过螺纹孔并与托板16底端中央区域连接,螺纹杆17底端与转盘18顶端中央区域连接,第二电机20通过固定架19固定在右支撑板3右端,第二电机20左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27,第二传动轴27左端与右转动板15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工作人员首先将汽车模具放置于托板顶端,通过第二左气缸和第二右气缸控制左压板和右压板做相对运动,通过左压板和右压板对汽车模具进行压紧固定,通过第一气缸控制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带动第一电机和抛光轮向下运动,抛光轮与汽车模具顶面接触,横向平移机构带动抛光轮横向移动,对汽车模具顶面进行抛光,顶面抛光处理完成之后,抛光轮复位,工作人员转动转盘,使得托板向下移动,之后通过第二电机控制左转动板和右转动板同时转动,进而带动汽车模具反转,使汽车模具底面朝上,再次通过抛光轮进行抛光,可通过机械手段辅助工作人员对汽车模具进行翻转,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左安装杆28和右安装杆29,左安装杆28和右安装杆29顶端分别与第一气缸5左端和右端连接,左安装杆28和右安装杆29底端分别与横板4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安装杆和右安装杆可对第一气缸进行固定,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摇杆30,摇杆30顶端与转盘18底端左半区域连接;通过摇杆对转盘进行转动,提高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左压板25右侧壁和右压板26左侧壁分别设置有左防滑垫31和右防滑垫32;左防滑垫和右防滑垫可增强对汽车模具的固定效果,提高使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四组挡板33,四组导向柱9顶端分别与四组挡板33底端中央区域连接;四组挡板可分别对四组导向柱进行限位,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稳定板34,稳定板34横向安装在四组支腿7之间;稳定板可对四组支腿进行支撑,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还包括四组滚轮35,四组滚轮35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四组支腿7底端;四组滚轮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使用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托板16顶端设置有橡胶垫36;橡胶垫可对汽车模具进行缓冲保护,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在工作时,工作人员首先将汽车模具放置于托板顶端,通过第二左气缸和第二右气缸控制左压板和右压板做相对运动,通过左压板和右压板对汽车模具进行压紧固定,通过第一气缸控制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带动第一电机和抛光轮向下运动,抛光轮与汽车模具顶面接触,横向平移机构带动抛光轮横向移动,对汽车模具顶面进行抛光,顶面抛光处理完成之后,抛光轮复位,工作人员转动转盘,使得托板向下移动,之后通过第二电机控制左转动板和右转动板同时转动,进而带动汽车模具反转,使汽车模具底面朝上,再次通过抛光轮进行抛光,可通过机械手段辅助工作人员对汽车模具进行翻转,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使用便利性;左安装杆和右安装杆可对第一气缸进行固定,提高使用稳定性;通过摇杆对转盘进行转动,提高使用便利性;左防滑垫和右防滑垫可增强对汽车模具的固定效果,提高使用可靠性;四组挡板可分别对四组导向柱进行限位,提高使用安全性;稳定板可对四组支腿进行支撑,提高使用稳定性;四组滚轮可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移动,提高使用灵活性;橡胶垫可对汽车模具进行缓冲保护,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所使用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气缸、第二左气缸、第二右气缸和横向平移机构都是从市面上采购的已经存在的产品或整体结构,可实现所需的功能均可采用,只需按照说明书进行安装使用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包括底板(1)、左支撑板(2)、右支撑板(3)、横板(4)、第一气缸(5)和移动板(6),底板(1)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7),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顶端分别与横板(4)底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底端分别与底板(1)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横板(4)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伸缩孔,第一气缸(5)安装在横板(4)顶端中央区域,第一气缸(5)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8),第一伸缩杆(8)底端穿过伸缩孔并与移动板(6)顶端中央区域连接,横板(4)顶端纵向设置有四组滑动孔,移动板(6)顶端设置有四组导向柱(9),四组导向柱(9)顶端分别穿过四组滑动孔,移动板(6)底端设置有横向平移机构(10),横向平移机构(10)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12),第一传动轴(12)底端设置有抛光轮(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转动板(14)、右转动板(15)、托板(16)、螺纹杆(17)、转盘(18)、固定架(19)和第二电机(20),左支撑板(2)和右支撑板(3)左侧壁下半区域分别横向设置有左转动孔和右转动孔,左转动板(14)右端和右转动板(15)左端分别穿过左转动孔和右转动孔并与左转动孔和右转动孔内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左滚珠轴承和右滚珠轴承,左转动板(14)右端和右转动板(15)左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左气缸(21)和第二右气缸(22),第二左气缸(21)右部输出端和第二右气缸(22)左部输出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左伸缩杆(23)和第二右伸缩杆(24),第二左伸缩杆(23)右端和第二右伸缩杆(24)左端分别设置有左压板(25)和右压板(26),底板(1)顶端中央区域纵向设置有螺纹孔,螺纹杆(17)顶端螺装穿过螺纹孔并与托板(16)底端中央区域连接,螺纹杆(17)底端与转盘(18)顶端中央区域连接,第二电机(20)通过固定架(19)固定在右支撑板(3)右端,第二电机(20)左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27),第二传动轴(27)左端与右转动板(15)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安装杆(28)和右安装杆(29),左安装杆(28)和右安装杆(29)顶端分别与第一气缸(5)左端和右端连接,左安装杆(28)和右安装杆(29)底端分别与横板(4)顶端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摇杆(30),摇杆(30)顶端与转盘(18)底端左半区域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压板(25)右侧壁和右压板(26)左侧壁分别设置有左防滑垫(31)和右防滑垫(3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挡板(33),四组导向柱(9)顶端分别与四组挡板(33)底端中央区域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定板(34),稳定板(34)横向安装在四组支腿(7)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滚轮(35),四组滚轮(35)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四组支腿(7)底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板(16)顶端设置有橡胶垫(3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抛光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模具的表面抛光装置,可通过机械手段辅助工作人员对汽车模具进行翻转,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包括底板、左支撑板、右支撑板、横板、第一气缸和移动板,底板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第一气缸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移动板顶端设置有四组导向柱,移动板底端设置有横向平移机构,横向平移机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底端设置有抛光轮;还包括左转动板、右转动板、托板、螺纹杆、转盘、固定架和第二电机,左转动板右端和右转动板左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左气缸和第二右气缸。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航毅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