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凿岩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凿岩机转动套总承。
背景技术:
凿岩机的工作原理是:以空压机输出的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主动阀控制活塞往复运动,冲程时,活塞冲击钎杆及钎头凿碎岩石;回程时,活塞带动钎杆及钎头回转一定的角度;连续的冲击、回转使钎杆及钎头在岩石上凿出圆形炮孔;凿岩机的旋转运动是通过转动套中的钎尾套输出到钎杆的钎尾,钎杆带动钎头旋转,从而可在岩石上凿出圆形孔;凿岩机在工作过程中,机头持续工作,温度持续升高,现有的转动套会产生一定的膨胀鼓起,减小了转动套与机头之间的间隙,导致润滑效果不好,增加了零件的磨损,同时现有的转动套与机头的连接处密封效果不好,容易漏油,且外界粉尘容易进入到转动套与机头的接触面,影响润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凿岩机转动套总承;减少机头与转动套之间的磨损,提高转动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凿岩机转动套总承,包括第一连接筒和与第一连接筒同轴设置的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筒的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储油槽,且各储油槽内底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导油槽,所述储油槽内底壁上还开设有环状回油槽;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储油槽位于两个安装槽之间,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安装槽内还设置有收紧机构,所述收紧机构包括弹簧和推板,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的槽底和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位于弹簧上端,所述密封环与推板相接触。
优选为:所述推板与安装槽侧壁的接触面上粘接有橡胶层。
优选为:所述弹簧均匀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两块推板,且该推板为半圆形条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筒上还开设有斜孔。
优选为:所述导油槽的截面为倒三角形状,所述环状回油槽的截面为燕尾槽状,所述环状回油槽向邻近的导油槽延伸且与该导油槽连通。
优选为: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配合安装在机头内,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与机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耐磨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储油槽的设置,减少了机头与转动套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磨损,同时便于对润滑油的储存,在工作时机头发热,转动套膨胀鼓起,提供膨胀空间,减少转动套与机头之间的摩擦,减少热量的产生;同时导油槽的设置,便于润滑油在转动套流动,保证润滑油的均匀分布,环状回油槽的设置,保证润滑液的充分流动,同时对润滑液进行储存,避免润滑液堆积在一处,保证分布的均匀;同时通过收紧机构和密封环的设置,在安装时安装密封环到安装槽内,弹簧推动推板及推板上的密封环,使密封环一直贴近机头,保证密封环的充分密封,密封性能大幅度提高,避免出现漏油现象,避免外界粉尘进入影响转动套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与机头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外表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示例为:1、第一连接筒,2、第二连接筒,3、储油槽,4、导油槽,5、环状回油槽,6、安装槽,7、密封环,8、弹簧,9、推板,10、橡胶层,11、斜孔,12、机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凿岩机转动套总承,包括第一连接筒1和与第一连接筒1同轴设置的第二连接筒2,所述第一连接筒1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筒2的外径,所述第一连接筒1和第二连接筒2配合安装在机头12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筒1和第二连接筒2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储油槽3,所述储油槽3为外圆周槽,且各储油槽3内底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导油槽4,所述储油槽3内底壁上还开设有环状回油槽5,所述环状回油槽5为多个且均匀间隔设置在储油槽3底壁上,所述环状回油槽5位于两个导油槽4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筒1和第二连接筒2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为环状槽体,所述储油槽3位于两个安装槽6之间,所述安装槽6内安装有密封环7,所述安装槽6内还设置有收紧机构,所述收紧机构包括弹簧8和推板9,所述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6的槽底和推板9固定连接,所述推板9位于弹簧8上端,所述密封环7与推板9粘接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储油槽的设置,减少了机头与转动套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磨损,同时便于对润滑油的储存,在工作时机头发热,转动套膨胀鼓起,提供膨胀空间,减少转动套与机头之间的摩擦,减少热量的产生;同时导油槽的设置,便于润滑油在转动套流动,保证润滑油的均匀分布,环状回油槽的设置,保证润滑液的充分流动,同时对润滑液进行储存,避免润滑液堆积在一处,保证分布的均匀;同时通过收紧机构和密封环的设置,在安装时安装密封环到安装槽内,弹簧推动推板及推板上的密封环,使密封环一直贴近机头,保证密封环的充分密封,密封性能大幅度提高,避免出现漏油现象,避免外界粉尘进入影响转动套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推板9与安装槽6侧壁的接触面上粘接有橡胶层1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层的设置,对推板下部进行密封,避免润滑油从缝隙中流入到推板下部与弹簧接触,保证工作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8均匀设置在安装槽6内,所述安装槽6内设置有两块推板9,且该推板9为半圆形条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筒上还开设有斜孔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推板的结构与密封环匹配的弧形半圆结构,便于充分推动密封圈顶紧机头,斜孔的设置,进一步进行储油,保证工作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油槽4的截面为倒三角形状,所述环状回油槽5的截面为燕尾槽状,所述环状回油槽5向邻近的导油槽4延伸且与该导油槽4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导油槽的截面为倒三角形状,便于在转动套活动时润滑油在导油槽内流动,环状回油槽的截面为燕尾槽状,便于对润滑油的充分储存,避免润滑油漏出,将环状回油槽与导油槽连通,便于润滑液的流动交换,保证润滑油分布均匀。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筒1和第二连接筒2配合安装在机头12内,所述第一连接筒1和第二连接筒2与机头12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含有铜基的聚四氟乙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耐磨层的设置,减少转动套与机头之间的摩擦,减低摩擦系数,减少热量产生,避免产生磨损,延长了转动套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凿岩机转动套总承,包括第一连接筒和与第一连接筒同轴设置的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筒的外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储油槽,且各储油槽内底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导油槽,所述储油槽内底壁上还开设有环状回油槽;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储油槽位于两个安装槽之间,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安装槽内还设置有收紧机构,所述收紧机构包括弹簧和推板,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的槽底和推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位于弹簧上端,所述密封环与推板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凿岩机转动套总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与安装槽侧壁的接触面上粘接有橡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凿岩机转动套总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均匀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两块推板,且该推板为半圆形条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筒上还开设有斜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凿岩机转动套总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的截面为倒三角形状,所述环状回油槽的截面为燕尾槽状,所述环状回油槽向邻近的导油槽延伸且与该导油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凿岩机转动套总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配合安装在机头内,所述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与机头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耐磨层。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