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梯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
背景技术:
铁路建设或者地铁修建中,需要修建大量隧道,在“四电”施工或者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建设,需要在隧道内壁架设多种光电缆、照明设备、以及接触网的回流线。为了安装这些设备,需在隧道侧壁进行打孔、安装支架、线缆敷设及调整施工。现在的一些施工,施工工队考虑到经济成本,其工具主要是使用普通竹梯、铝合金伸缩梯或者接触网施工梯车,一人搬运梯子,一人手拿工具爬梯施工,每个隧道壁挂点都需要挪动一次梯子,需要工人多次爬梯,费时费力,降低了作业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方便、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用的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设置有升降调节杆,所述升降调节杆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转动设置在所述顶板底部,所述升降调节杆的下端内侧固定设置有限位调节杆,所述升降调节杆和所述限位调节杆的长度均可调节,所述顶板底面一侧固定设置有斜板,所述限位调节杆抵在所述斜板的内侧,所述底板顶部左右滑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位置可固定,所述限位板抵在所述斜板的外侧,所述底板底面四角分别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底部开设有支腿凹槽,所述支腿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支腿气缸,所述支腿气缸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支腿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调节杆包括柱形体,所述柱形体顶部纵向开设有腔道,所述腔道内滑动设置有升降支杆,所述腔道内底部固定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顶端与所述升降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杆顶端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支杆下端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两个所述限位滑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滑道槽内,所述限位滑块与所述滑道槽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滑道槽纵向开设在所述腔道内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底部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转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底板顶面,所述定位滑块顶部一侧设置有松紧螺杆,所述松紧螺杆与所述定位滑块螺纹配合,所述定位滑块通过旋紧所述松紧螺杆抵住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调节杆包括限位杆体,所述限位杆体与所述柱形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体远离所述柱形体的一侧横向开设有限位腔道,所述限位腔道内滑动设置有推杆,所述限位腔道内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腿气缸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万向轮,所述安装块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支腿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升降调节杆、限位调节杆和斜板等结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节顶板的安装角度,启动限位气缸带动推杆左右移动使其抵在斜板的内侧,调节限位板至适当位置使其抵在斜板的外侧,即可对顶板的安装位置及角度进行固定,启动顶升气缸工作带动顶板向上移动至所要的高度,工人无需爬梯,通过顶板高度和角度的合理调节,更便于工人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的支腿气缸和万向轮等结构,启动支腿气缸伸长带动万向轮向下移动,万向轮将固定块顶起,在万向轮的作用下推动梯车即可移动,省时省力,工人可以一直站在顶板上,启动支腿气缸收缩使得万向轮位于支腿凹槽内,此时梯车放置稳定,解决了每个隧道壁挂点都需要挪动一次梯子,费时费力,降低了作业的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从整体上而言,结构简单、易于制作,成本不高,也利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中顶板的侧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中限位调节杆的剖视图。
图中:1-顶板、2-升降支杆、3-柱形体、4-滑道槽、5-腔道、6-限位滑块、7-顶升气缸、8-转槽、9-转杆、10-斜板、11-限位板、12-定位滑块、13-支腿气缸、14-松紧螺杆、15-滑槽、16-限位调节杆、161-限位杆体、162-限位气缸、163-限位腔道、164-推杆、17-底板、18-固定块、19-转轴、20-万向轮、21-支腿凹槽、22-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4,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包括底板17和顶板1,底板17顶面固定设置有升降调节杆,升降调节杆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杆9,转杆9转动设置在顶板1底部,升降调节杆的下端内侧固定设置有限位调节杆16,升降调节杆和限位调节杆16的长度均可调节,顶板1底面一侧固定设置有斜板10,限位调节杆16抵在斜板10的内侧,底板17顶部左右滑动设置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的位置可固定,限位板11抵在斜板10的外侧,升降调节杆包括柱形体3,柱形体3顶部纵向开设有腔道5,腔道5内滑动设置有升降支杆2,腔道5内底部固定设置有顶升气缸7,顶升气缸7顶端与升降支杆2固定连接,升降支杆2顶端与转杆9固定连接,顶板1底部开设有转槽8,转槽8内设置有转杆9,转杆9两端分别通过转轴19转动设置在转槽8内,限位板11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滑块12,定位滑块12滑动设置在滑槽15内,滑槽15开设在底板17顶面,定位滑块12顶部一侧设置有松紧螺杆14,松紧螺杆14与定位滑块12螺纹配合,定位滑块12通过旋紧松紧螺杆14抵住固定,限位调节杆16包括限位杆体161,限位杆体161与柱形体3固定连接,限位杆体161远离柱形体3的一侧横向开设有限位腔道163,限位腔道163内滑动设置有推杆164,限位腔道163内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气缸162,限位气缸162与推杆164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的升降调节杆、限位调节杆16和斜板10等结构,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节顶板1的安装角度,启动限位气缸162伸缩,限位气缸162带动推杆164左右移动,推杆164抵在斜板10的内侧,左右调节限位板11至适当位置,并通过旋紧松紧螺杆14对限位板11的位置进行固定,限位板11抵在斜板10的外侧,此时即可对顶板1的安装位置及角度进行固定,工人站在顶板1上,启动顶升气缸7工作,顶升气缸7带动升降支杆2向上移动,升降支杆2带动顶板向上移动至所要的高度,工人无需爬梯,通过顶板1高度和角度的合理调节,更便于工人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底板17底面四角分别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块18,固定块18与底板17固定连接,固定块18底部开设有支腿凹槽21,支腿凹槽21内固定设置有支腿气缸13,支腿气缸13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块22,安装块22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0,安装块22上下滑动设置在支腿凹槽21内,万向轮20位于支腿凹槽21内。
通过设置的支腿气缸13和万向轮20等结构,当需要移动梯车时,启动支腿气缸13伸长,支腿气缸13带动万向轮20向下移动,万向轮20将固定块18顶起,在万向轮20的作用下,推动梯车即可移动,省时省力,工人可以一直站在顶板1上,当梯车移动到适当位置时,启动支腿气缸13收缩使得万向轮20位于支腿凹槽21内,此时梯车放置稳定,解决了每个隧道壁挂点都需要挪动一次梯子,费时费力,降低了作业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升降支杆2下端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6,两个限位滑块6分别设置在两个滑道槽4内,限位滑块6与滑道槽4滑动配合,两个滑道槽4纵向开设在腔道5内两侧。
通过设置的限位滑块6与滑道槽4等结构,保证了升降支杆2能够在腔道5内稳定的上下移动,同时也防止升降支杆2从腔道5滑脱。
使用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节顶板1的安装角度,启动限位气缸162伸缩,限位气缸162带动推杆164左右移动,推杆164抵在斜板10的内侧,左右调节限位板11至适当位置,并通过旋紧松紧螺杆14对限位板11的位置进行固定,限位板11抵在斜板10的外侧,此时即可对顶板1的安装位置及角度进行固定,工人站在顶板1上,启动顶升气缸7工作,顶升气缸7带动升降支杆2向上移动,升降支杆2带动顶板向上移动至所要的高度,工人无需爬梯,通过顶板1高度和角度的合理调节,更便于工人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当需要移动梯车时,启动支腿气缸13伸长,支腿气缸13带动万向轮20向下移动,万向轮20将固定块18顶起,在万向轮20的作用下,推动梯车即可移动,省时省力,工人可以一直站在顶板1上,当梯车移动到适当位置时,启动支腿气缸13收缩使得万向轮20位于支腿凹槽21内,此时梯车放置稳定,解决了每个隧道壁挂点都需要挪动一次梯子,费时费力,降低了作业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设置的限位滑块6与滑道槽4等结构,保证了升降支杆2能够在腔道5内稳定的上下移动,同时也防止升降支杆2从腔道5滑脱。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包括底板和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设置有升降调节杆,所述升降调节杆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转动设置在所述顶板底部,所述升降调节杆的下端内侧固定设置有限位调节杆,所述升降调节杆和所述限位调节杆的长度均可调节,所述顶板底面一侧固定设置有斜板,所述限位调节杆抵在所述斜板的内侧,所述底板顶部左右滑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位置可固定,所述限位板抵在所述斜板的外侧,所述底板底面四角分别设置有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底部开设有支腿凹槽,所述支腿凹槽内固定设置有支腿气缸,所述支腿气缸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支腿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杆包括柱形体,所述柱形体顶部纵向开设有腔道,所述腔道内滑动设置有升降支杆,所述腔道内底部固定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顶端与所述升降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支杆顶端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杆下端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两个所述限位滑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滑道槽内,所述限位滑块与所述滑道槽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滑道槽纵向开设在所述腔道内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底部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转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底板顶面,所述定位滑块顶部一侧设置有松紧螺杆,所述松紧螺杆与所述定位滑块螺纹配合,所述定位滑块通过旋紧所述松紧螺杆抵住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调节杆包括限位杆体,所述限位杆体与所述柱形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体远离所述柱形体的一侧横向开设有限位腔道,所述限位腔道内滑动设置有推杆,所述限位腔道内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侧壁线缆安装电动梯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气缸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万向轮,所述安装块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支腿凹槽内。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