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
背景技术:
目前,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而且大部分的门窗都需是进行防水排水,避免雨水从窗户进入室内。
现有的门窗主要由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立柱、与立柱顶部固定连接的上横梁、与立柱底部连接的下横梁和滑动安装在下横梁上的门窗板等组成,门窗板上采用封堵的方法进行防水,而下横梁上靠近室外的侧面上开设排水孔进行排水,因此,当雨水被门窗板上的玻璃挡住后,顺着门窗板流到下横梁的表面上,从排水孔流出,能避免积水。而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在一定的压力或日晒雨淋的情况下其密封条容易损坏,容易变形损坏,使门窗发生漏水现象。此外,排水孔的排水能力有限,雨水不能及时从下横梁上排出,且当遇到大风大雨的恶劣天气,雨水还可能发生倒灌,雨水会顺着门窗板和下横梁的连接处、下横梁与立柱的连接处渗透入室内,而且还会造成密封条被水浸泡使其损坏。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已解决现有门窗密封防水效果和排水性能效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能通过疏导进行引流排水,具有密封防水效果和排水性能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立柱和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立柱顶部垂直连接的上横梁,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立柱底部垂直连接的下横梁、与下横梁滑动连接的门窗板和设在下横梁两端面上的防水垫片,所述下横梁包括外排水基座和与外排水基座可拆卸连接的内排水基座,所述外排水基座和内排水基座上设有滑轨,所述外排水基座上设有多个第一引流孔,所述滑轨底部设有第二引流孔;
所述外排水基座内设有与第一引流孔相通的第一腔室,其位于室外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一腔室相通的排水槽;
所述内排水基座上设有与第一腔室通过排水孔相通的第二腔室和一个侧边与内排水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另一个侧边与外排水基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外排水基座上的第一引流孔进入第一腔室内,并从排水槽流到室外,当大风大雨的天气时,雨水不能及时通过第一引流孔进入第一腔室内时,而是通过第二引流孔从外排水基座的上表面上流到其与内排水基座之间的位置,并从二者顶面之间的空隙流入内排水基座内的第二腔室中,再从第二腔室与第一腔室之间的排水孔进入第一腔室内,并从排水槽流出室外,排水效果更好。此外,下横梁的两端的端面上还是设置了防水垫片,能使得下横梁与立柱的连接处密封性更好,避免雨水通过连接处渗入屋内。止水带的设置能避免雨水从外排水基座底部和内排水基座底部之间的连接处渗透到墙体中,进而进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水垫片的形状与下横梁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垫片与下横梁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使得下横梁的两端与立柱的连接处贴合更紧密,因此密封防水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排水基座靠近排水槽的侧面上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底边的位置低于排水槽底边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排水基座上还设置了挡风板且挡风板底边的位置低于排水槽底边的位置,能避免大风对排水槽的排水造成影响,同时不影响排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排水基座上设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排水基座上设置的挡板能避免门窗板跌落,且挡板的设置,使得水只能进入第一腔室然后从排水槽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轨包括设在下横梁顶面上的t型支撑板和垂直设在t型支撑板顶面上的长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窗板的上下侧面与长条板的配合安装,t型支撑板和长条板的设置使得水分和空气要从滑轨处进入室内,需要经过多次变向,防水性能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t型支撑板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面的设置,能避免水分在t型支撑板的上表面上集聚,只能从t型支撑板两侧流走,然后从外排水基座和内排水基座排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和t型支撑板
和长条板的表面均设有防水耐磨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耐磨层,能避免水分和对滑轨的损坏,影响密封性和排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面为倾斜面,其靠近排水槽的侧面位置低于另一平行侧面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腔室的底面为倾斜面,能避免雨水在第一腔室内积聚,同时使得排水速度加快,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性能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引流孔和第二引流孔将水流分别下横梁上的雨水分别引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最后第二腔室中的雨水也会进入第一腔室内,并从排水槽排出。排水性能更好,防水垫层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密封防水性能也更好;
2.外排水基座上还设置了挡风板且挡风板底边的位置低于排水槽底边的位置,能避免大风对排水槽的排水造成影响,同时不影响排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下横梁和防水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立柱,12、上横梁,21、下横梁,31、门窗板,41、防水垫片,22、外排水基座,23、内排水基座,24、滑轨,25、第一引流孔,241、第二引流孔,221、第一腔室,222、排水槽,223、排水孔,232、第二腔室,233、止水带,224、挡风板,225、挡板,242、t型支撑板,243、长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主要由立柱11、上横梁、下横梁21、门窗板31和防水垫片41四部分组成。
两根立柱11相互平行对称放置,其与墙体上预窗孔的两个竖直侧面固定连接,多采用螺栓连接,两根立柱11之间最近的距离等于上横梁12和下横梁21的长度。另外,立柱11的顶部和底部的侧面上均开设了至少三个孔,用于与上横梁12和下横梁21的两个端面进行螺栓连接,螺栓可采用内六角螺栓。
此处为了描述方便,将立柱11与墙体预留孔侧面固定连接的一个侧面称为内侧面,立柱11位于室外的侧面称为左侧面,将立柱11位于室内的侧面称为右侧面。
上横梁12的两端分别与其两根立柱11顶部的内侧面螺栓连接,上横梁12的上侧面与立柱11上端的端面齐平。上横梁12的两个端面上同样设置有至少三个孔,用于安装螺栓。另外,上横梁12的下侧面设置了用于安装门窗的轨道,与门窗板31的上侧面滑移连接。
请参照图2,下横梁21的两端端面同样通过螺栓与立柱11底部的内侧面连接,下横梁21主要由外排水基座22和与外排水基座22可拆卸连接的内排水基座23两部分组成。
其中,外排水基座22上设有与上横梁12平行的滑轨24,滑轨24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了第二引流孔241,第二引流孔241的形状可以是长条孔。滑轨24则主要由设在下横梁21顶面上的t型支撑板242和垂直设在t型支撑板242顶面上的长条板243组成。
请参照图2,t型支撑板242与下横梁21的上表面垂直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一体成型,且第二引流孔241沿t型支撑板242的长度方向开设在其下沿。此外,t型支撑板242的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面,便于水流动。且t型支撑板242的表面还设置有防水耐磨层,防水耐磨层可采用陶瓷防水耐磨材料涂覆在t型支撑板242的表面上。长条板243竖直设置在t型支撑板242上表面上,二者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二者一体成型。同样的,长条板243上也设置了与t型支撑板242表面上相同的防水耐磨层。
另外,外排水基座22内还设有第一腔室221,且其左侧面上还开设有排水槽222。第一腔室221沿外排水基座22的长度方向贯穿外排水基座22,且外排水基座22上表面上还开设了第一引流孔25,第一引流孔25可以是圆孔或矩形孔,并与第一腔室221连通,雨水通过第一引流孔25流到第一腔室221内。进一步的,第一腔室221的底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靠近排水槽222的侧面位置低于另一平行侧面的位置,倾斜面的排水性能更好,排水槽222沿长度方向开设在外排水基座22的左侧面上。而外排水基座22中的第一腔室221内的右侧面上还设有排水孔223,用于内排水基座23中排出的水流引至外排水基座22中的第一腔室221内。
请参照图1和图2,进一步的,外排水基座22上还设有挡风板224和挡板225。挡风板224可以是l型长条板或弧形板,其底边位置低于排水槽222底边的位置,能防止风直接吹向排水槽,引起水流倒灌现象,影响排水性能。而挡板225垂直于外排水基座22的上表面,其左侧面与外排水基座22的左侧面平行,挡板225与外排水基座22一体成型。
内排水基座23的底部与外排水基座22底部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螺栓连接,内排水基座23内设有第二腔室232,起到了过渡水流和引流的作用,内排水基座23的表面与外排水基座22的上表面之间存在空隙,该空隙直接与第二腔室232连通,雨水从该空隙处进入第二腔室232中,然后通过将第一腔室221和第二腔室232连通的排水孔223进入外排水基座22内,并从排水槽221排出。
进一步的,在内排水基座23上还设置了止水带233,止水带233的一个侧边与内排水基座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另一个侧边则与外排水基座22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胶接加螺栓连接。止水带233用于将内排水基座23上表面的水引流,使其沿着止水带233的上表面流到第一腔室221内,避免雨水对外排水基座22和内排水基座23底部的连接处浸泡甚至有部分水分从连接处渗透入墙体,进入室内。
门窗板31主要由窗框和安装在窗框中的玻璃板组成,二者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并用密封胶条进行密封。门窗板31的上、下侧面上均设有滑槽,与滑轨24配合安装。能沿滑轨24往复滑动。
防水垫片41则设置在下横梁21两端面上,应当理解,如果是气候特别潮湿的时候,也可在上横梁12两端的端面上也加装防水垫片41。防水垫片41可采用复合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板制成的薄板,胶接在下横梁21两端的端面上,且防水垫片41的形状与下横梁2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能做到紧密贴合,防水性能更佳。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下雨时,首先,雨水被门窗板31挡住后,流到下横梁21的上表面上。当雨水量小时,雨水顺着第一引流孔25直接进入第一腔室221内,然后从排水槽222中排出到室外。当雨水量大时,第一引流孔25的排水能力有限时,另一部分雨水依次经过第二引流孔241、止水带233的上表面、第二腔室232最后通过排水孔223再次流入第一腔室221内,并从排水槽222中排出到室外。
当遇到大风的天气时,挡风板224能阻挡大部分吹向排水槽222的风,风要经过挡水板224和外排水基座22的左侧面之间的空隙,才能吹到排水槽222。起到了很好的防风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包括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立柱(11)和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立柱(11)顶部垂直连接的上横梁(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立柱(11)底部垂直连接的下横梁(21)、与下横梁(21)滑动连接的门窗板(31)和设在下横梁(21)两端面上的防水垫片(41),所述下横梁(21)包括外排水基座(22)和与外排水基座(22)可拆卸连接的内排水基座(23),所述外排水基座(22)和内排水基座(23)上设有滑轨(24),所述外排水基座(22)上设有多个第一引流孔(25),所述滑轨(24)底部设有第二引流孔(241);
所述外排水基座(22)内设有与第一引流孔(25)相通的第一腔室(221),其位于室外的侧面上开设有与第一腔室(221)相通的排水槽(222);
所述内排水基座(23)上设有与第一腔室(221)通过排水孔(223)相通的第二腔室(232)和一个侧边与内排水基座(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的止水带(233),所述止水带(233)的另一个侧边与外排水基座(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垫片(41)的形状与下横梁(2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水基座(22)靠近排水槽(222)的侧面上设有挡风板(224),所述挡风板(224)底边的位置低于排水槽(222)底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水基座(22)上设有挡板(2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4)包括设在下横梁(21)顶面上的t型支撑板(242)和垂直设在t型支撑板(242)顶面上的长条板(2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支撑板(242)顶面为向上凸起的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支撑板(242)和长条板(243)的表面均设有防水耐磨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排水功能的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221)的底面为倾斜面,其靠近排水槽(222)的侧面位置低于另一平行侧面的位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