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36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时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



背景技术:

临时建筑是指单位和个人因生产、生活需要临时建造使用,结构简易并在规定期限内必须拆除的建(构)筑物或其他设施,比如窝棚、工棚等棚屋及短期性质的展示用房(样板房、展览房)等,在结构上不得超过两层,在建筑用材上除工程特殊需要外,一般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等耐久性结构形式。

在专利号为cn201820477867.x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该装置在墙体外和隔音窗上设置套筒,并通过螺杆、螺母等结构的配合,以此将隔音窗安装在临时建筑墙体上,但在安装时十分繁琐,固定结构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且拆下时较为吃力,实际使用效果不理想,另外,该装置通过可转动盖体以打开盲槽,以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但盖体封闭盲槽时难以保持固定,容易发生晃动,从而导致盲槽无法封闭,影响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隔音窗拆装效果不佳,以及盖体封闭盲槽时难以保持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安装有隔音窗本体,所述隔音窗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通风槽,且隔音窗本体的侧壁靠近通风槽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壁安装有与通风槽相匹配的卡板,所述隔音窗本体的内部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二腔槽,四个所述第二腔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远离滑块的一端延伸至隔音窗本体的外部,所述开口的内壁顶端两侧与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隔音窗本体的侧壁四个拐角处均贯穿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延伸至第二腔槽内部的一端与滑块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音窗本体的内部两端靠近通风槽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腔槽,所述第一腔槽的内部安装有两个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延伸至通风槽内部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卡板的外壁安装有密封垫,且密封垫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凸纹。

优选的,所述通风槽的内部靠近卡板的一侧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内部设置有双层过滤网层。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壁安装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远离隔音窗本体的一端呈球形,所述定位柱远离滑块的一端圆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杆、滑块、第一弹簧和定位柱等结构的配合,可快速将隔音窗本体固定在开口内,从而快速将隔音窗本体安装在墙体上,无需其它繁琐操作,占用空间小,且便于拆卸,有利于反复使用,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硅胶垫、第二弹簧和第一腔槽的配合,使得硅胶垫能够将卡板的两侧抵紧,从而可将卡板夹紧在通风槽内,进而使挡板保持牢固,防止了挡板发生晃动,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隔音窗本体的侧视图;

图4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图中:1-墙体;2-开口;3-隔音窗本体;4-固定杆;5-挡板;6-第一腔槽;7-第二腔槽;8-通风槽;9-定位柱;10-第一弹簧;11-硅胶垫;12-第二弹簧;13-滑块;14-定位槽;15-卡板;16-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包括墙体1,墙体1的侧壁开设有开口2,开口2的内部安装有隔音窗本体3,隔音窗本体3的内部开设有通风槽8,且隔音窗本体3的侧壁靠近通风槽8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挡板5,挡板5的侧壁安装有与通风槽8相匹配的卡板15,隔音窗本体3的内部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二腔槽7,四个第二腔槽7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一端固定有滑块13,滑块13远离第一弹簧10的一端安装有定位柱9,定位柱9远离滑块13的一端延伸至隔音窗本体3的外部,开口2的内壁顶端两侧与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柱9相匹配的定位槽14,隔音窗本体3的侧壁四个拐角处均贯穿有固定杆4,固定杆4延伸至第二腔槽7内部的一端与滑块13相连接,使用时可提拉固定杆4,使固定杆4带动滑块13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10,而后定位柱9进入第二腔槽7内,之后将隔音窗本体3插在开口2内,松开固定杆4后在第一弹簧10的作用下使定位柱9弹入定位槽14内,从而快速将隔音窗本体3安装在墙体1上,无需其它繁琐操作,占用空间小,且便于拆卸,使用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隔音窗本体3的内部两端靠近通风槽8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腔槽6,第一腔槽6的内部安装有两个第二弹簧12,两个第二弹簧12延伸至通风槽8内部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硅胶垫11,转动挡板5将通风槽8封闭,使卡板15插入通风槽8内,此时卡板15挤压硅胶垫11并将第二弹簧12抵入第一腔槽6内,当挡板5停止转动后,在第二弹簧12的作用下使硅胶垫11抵紧卡板15,从而将卡板15夹紧在通风槽8内,进而使挡板5保持牢固,防止了挡板5发生晃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卡板15的外壁安装有密封垫,通过密封垫能够进一步的减小卡板15与通风槽8内壁之间的间隙,且密封垫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凸纹。

具体地,通风槽8的内部靠近卡板15的一侧安装有滤网16,滤网16起到防尘的作用,滤网16的内部设置有双层过滤网层。

具体地,滑块13的外壁安装有橡胶套,橡胶套具有防滑稳固的作用,且橡胶套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

具体地,固定杆4远离隔音窗本体3的一端呈球形,通过固定杆4可控制定位柱9伸缩,定位柱9远离滑块13的一端圆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墙体1上开设出与隔音窗本体3相匹配的开口2,而后将隔音窗本体3安装在开口2内,安装时先提拉四个固定杆4,使固定杆4带动滑块13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10,而后定位柱9进入第二腔槽7内,之后将隔音窗本体3插在开口2内,松开固定杆4后在第一弹簧10的作用下使定位柱9弹入定位槽14内,从而快速将隔音窗本体3安装在墙体1上,无需其它繁琐操作,占用空间小,且便于拆卸,而隔音窗本体3采用透明亚克力材料制作,其能够有效的阻挡大部分的声音,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同时转动挡板5即可打开通风槽8,以便通风散热,不需要通风时可转动挡板5将通风槽8封闭,使卡板15插入通风槽8内,此时卡板15挤压硅胶垫11并将第二弹簧12抵入第一腔槽6内,当挡板5停止转动后,在第二弹簧12的作用下使硅胶垫11抵紧卡板15,从而将卡板15夹紧在通风槽8内,进而使挡板5保持牢固,防止了挡板5发生晃动,提高了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的侧壁开设有开口(2),所述开口(2)的内部安装有隔音窗本体(3),所述隔音窗本体(3)的内部开设有通风槽(8),且隔音窗本体(3)的侧壁靠近通风槽(8)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的侧壁安装有与通风槽(8)相匹配的卡板(15),所述隔音窗本体(3)的内部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二腔槽(7),四个所述第二腔槽(7)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一端固定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远离第一弹簧(10)的一端安装有定位柱(9),所述定位柱(9)远离滑块(13)的一端延伸至隔音窗本体(3)的外部,所述开口(2)的内壁顶端两侧与底端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柱(9)相匹配的定位槽(14),所述隔音窗本体(3)的侧壁四个拐角处均贯穿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延伸至第二腔槽(7)内部的一端与滑块(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窗本体(3)的内部两端靠近通风槽(8)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腔槽(6),所述第一腔槽(6)的内部安装有两个第二弹簧(12),两个所述第二弹簧(12)延伸至通风槽(8)内部的一端之间连接有硅胶垫(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5)的外壁安装有密封垫,且密封垫的外壁设置有防滑凸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槽(8)的内部靠近卡板(15)的一侧安装有滤网(16),所述滤网(16)的内部设置有双层过滤网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3)的外壁安装有橡胶套,且橡胶套的外壁开设有防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远离隔音窗本体(3)的一端呈球形,所述定位柱(9)远离滑块(13)的一端圆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时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临时建筑用的通风隔音窗,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侧壁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安装有隔音窗本体,所述隔音窗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通风槽,且隔音窗本体的侧壁靠近通风槽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壁安装有与通风槽相匹配的卡板,所述隔音窗本体的内部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二腔槽,四个所述第二腔槽的内部均安装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杆、滑块、第一弹簧和定位柱等结构的配合,可快速将隔音窗本体固定在开口内,从而快速将隔音窗本体安装在墙体上,无需其它繁琐操作,占用空间小,且便于拆卸,有利于反复使用,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姚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佳涂乐恒融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3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