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手盆抛光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洗手盆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洗手盆加工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最终出厂的洗手盆内壁的光洁度,减少在使用过程中附着在洗手盆内壁上的污渍,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对洗手盆内壁进行抛光,减小洗手盆内壁的粗糙度。
现有的洗手盆抛光工艺当中,为了保证对洗手盆内壁圆角的打磨效果,一般需要采用电机驱动的皮带轮带动抛光皮带,利用抛光皮带的打磨面对洗手盆内壁;由于电机和驱动轴的结构限制,在打磨过程中,常常发生电机与洗手盆本体干涉的情况,影响抛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洗手盆磨削装置,能够减少磨削时磨削设备干涉洗手盆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洗手盆磨削装置,包括:机架;摆臂,设置在机架上,能够相对于机架摆动;磨削驱动轮,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磨削轮,转动连接在摆臂下方的末端;磨削皮带,两端分别连接磨削驱动轮和磨削轮,能够在磨削驱动轮的作用下联动。
进一步地,机架上设置有摆动支架,摆动支架能够相对于机架摆动,摆臂可伸缩的设置在摆动支架上,磨削驱动轮转动设置在摆动支架上。
进一步地,摆动支架上设置有磨削电机,磨削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磨削驱动轮转动。
进一步地,摆动支架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摆动支架滑动连接,磨削驱动轮转动设置在滑块上。
进一步地,摆动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丝杠,丝杠与滑块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丝杠一端连接有手轮。
进一步地,摆臂上端转动连接有从动带轮,从动带轮与磨削皮带连接。
进一步地,摆动支架上设置有张紧辊,张紧辊抵接磨削皮带。
进一步地,摆动支架上设置有两个张紧辊,两个张紧辊分别位于磨削驱动轮的上端和下端。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洗手盆磨削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控制摆臂相对于机架摆动至合适位置,使得磨削轮在摆臂的带动下沿圆弧运动至洗手盆内壁的凹面处,然后控制磨削驱动轮,带动磨削皮带转动,使得磨削皮带能够对洗手盆内壁的凹面进行磨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升降的方式使得磨削轮靠近凹面,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摆动方式使得磨削轮接近凹面能够有效减少磨削设备与洗手盆发生干涉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削装置的轴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削装置另一视角的轴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削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ⅰ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洗手盆的轴测图;
上述附图包含以下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参考图1至图5,给出了一种摆动伸缩式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摆动支架200,设置在机架100上,摆动支架200能够相对于机架100摆动;摆臂220,可伸缩的设置在摆动支架200上;磨削组件,设置在摆臂220下方的末端。
应用本实施例第一方面的摆动伸缩式磨削装置,在对洗手盆400内壁的凹面进行磨削抛光时,可以控制摆动支架200摆动至对应洗手盆400内壁的凹面位置,使得磨削组件能够对凹面进行磨削,减少通过平动方式移动磨削组件带来的干涉问题;在对洗手盆400内壁的平面进行磨削抛光时,可以在摆动支架200摆动的同时,伸缩摆臂220,使得摆臂220末端的磨削组件的运动轨迹尽可能的沿平面,相对于不可伸缩的摆臂220式磨削装置而言,大大提高了对平面的磨削效果,对平面和凹面都能够起到良好的磨削抛光效果。
其中,摆动支架200既可以通过手动驱动的方式相对于机架100摆动,也可以通过设置电机偏心轮驱动装置,或者液压缸往复驱动装置等方式,实现摆动支架200的自动摆动。
可以理解的是,摆臂220既可以通过设置气缸或者直线电机等方式相对于摆动支架200主动伸缩,也可以不设置驱动装置,将摆臂220设置为相对于摆动支架200浮动设置,当摆臂220划过洗手盆400内壁的平面时,摆臂220受到洗手盆400本体的抵接后,能够自动伸缩。
值得注意的是,磨削组件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洗手盆400内壁进行磨削,例如通过固定设置在摆臂220下方末端的砂纸或者磨轮等,对洗手盆400内壁进行磨削,也可以在摆臂220下方的末端处设置轮毂电机,并在轮毂电机外周套设磨轮,通过磨轮的转动对洗手盆400内壁进行磨削抛光。
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摆动支架200摆动的自动化控制,便于精确控制摆动支架200的摆动位置,机架100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摆动支架200转动。
如图6所示,洗手盆400内壁面有凹面部分和平面部分组成,在生产时,凹面部分和曲面部分都需要抛光。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上的摆动电机110,摆动电机110驱动连接有驱动齿轮120,摆动支架200连接有从动齿轮130,从动齿轮130和驱动齿轮120啮合;其中,当电机正反交替转动时,摆动支架200可以在齿轮的驱动下相对于摆动支架200摆动,采用齿轮传动能够有效保证传动的准确性。
如图2所示,在此,由于摆动支架200仅需要相对于机架100摆动,无需整圈转动,在此从动齿轮130无需设置整圈完整的齿轮,仅需如图所示采用齿轮的部分,满足摆动行程即可,还可以起到节约齿轮自重,减小电机负荷的作用。
当然,也可以在摆动电机110上驱动连接偏心轮,并将偏心轮与摆动支架200连接,通过驱动偏心轮转动,带动摆动支架200摆动,此时仅需驱动电机单向转动即可,无需控制电机交替正反转。
处于便于控制电机位置和正反转状态的需求,可以采用步进电机充当摆动电机110。
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主动控制摆臂220相对于摆动支架200的伸缩状态,摆动支架200上设置有伸缩气缸210,伸缩气缸210能够带动摆臂220伸缩。
如图3、图4所示,为了使得摆臂220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深度的洗手盆400,可以在摆臂220下方设置延长臂230,延长臂230下端的末端设置有磨削组件,延长臂230与摆臂220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调整延长臂230的延长距离,延长臂23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螺钉穿过其中一个固定孔并与延长臂230螺纹连接;当需要调整延长距离时,可以通过将螺钉穿过不同的固定孔并与摆臂220螺纹连接来实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洗手盆400磨削装置,包括:机架100;摆臂220,设置在机架100上,能够相对于机架100摆动;磨削驱动轮320,转动设置在机架100上;磨削轮380,转动连接在摆臂220下方的末端;磨削皮带340,两端分别连接磨削驱动轮320和磨削轮380,能够在磨削驱动轮320的作用下联动。
应用本实施例第二方面的洗手盆400磨削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控制摆臂220相对于机架100摆动至合适位置,使得磨削轮380在摆臂220的带动下沿圆弧运动至洗手盆400内壁的凹面处,然后控制磨削驱动轮320,带动磨削皮带340转动,使得磨削皮带340能够对洗手盆400内壁的凹面进行磨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升降的方式使得磨削轮380靠近凹面,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摆动方式使得磨削轮380接近凹面能够有效减少磨削设备与洗手盆400发生干涉的情况。
其中,磨削驱动轮320能够通过多种方式驱动磨削皮带340转动,例如通过手动转动磨削驱动轮320的方式驱动磨削皮带340转动,或者通过电机或者旋转气缸驱动磨削驱动轮320转动等。
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磨削皮带340能够更好的对洗手盆400内壁的平面进行磨削,机架100上设置有摆动支架200,摆动支架200能够相对于机架100摆动,摆臂220可伸缩的设置在摆动支架200上,磨削驱动轮320转动设置在摆动支架200上;此时,磨削驱动轮320能够通过摆动加伸缩的方式,尽可能的沿平面运动,大大提高了对平面的磨削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驱动磨削驱动轮320转动的同时,便于布置驱动装置的位置,摆动支架200上设置有磨削电机300,磨削电机300通过同步带310带动磨削驱动轮320转动,此时磨削电机300可以与磨削驱动轮320异轴布置。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磨削皮带340的张紧度,摆动支架200上设置有滑块360,滑块360与摆动支架200滑动连接,磨削驱动轮320转动设置在滑块360上;此时,只需通过调节滑块360的位置,即可起到调节皮带张紧度的作用。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在调节滑块360位置后锁定滑块360,摆动支架200上转动连接有丝杠,丝杠与滑块360螺纹配合;此时,可以利用丝杠的反向自锁性能锁定滑块360位置。
为了便于转动丝杠,丝杠一端连接有手轮370。
如图2所示,摆臂220上端转动连接有从动带轮350,从动带轮350与磨削皮带340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磨削皮带340在磨削轮380处的张角过大,造成影响摆臂220的可摆动范围,摆动支架200上设置有张紧辊330,张紧辊330抵接磨削皮带340。
具体地,摆动支架200上设置有两个张紧辊330,两个张紧辊330分别位于磨削驱动轮320的上端和下端。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用于洗手盆400的摆动式磨削装置,包括:机架100;摆动支架200,设置在机架100上,摆动支架200能够相对于摆动支架200摆动;摆臂220,可伸缩的设置在摆动支架200上;磨削驱动轮320,转动设置在摆动支架200上;磨削轮380,转动连接在摆臂220下方的末端;磨削皮带340,两端分别连接磨削驱动轮320和磨削轮380,能够在磨削驱动轮320的作用下联动。
应用本实施例第三方面的用于洗手盆400的摆动式磨削装置,在对洗手盆400内壁的凹面进行磨削时,可以控制摆臂220相对于机架100摆动至合适位置,使得磨削轮380在摆臂220的带动下沿圆弧运动至洗手盆400内壁的凹面处,然后控制磨削驱动轮320,带动磨削皮带340转动,使得磨削皮带340能够对洗手盆400内壁的凹面进行磨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升降的方式使得磨削轮380靠近凹面,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摆动方式使得磨削轮380接近凹面能够有效减少磨削设备与洗手盆400发生干涉的情况;在对洗手盆400内壁的平面进行磨削抛光时,可以在摆动支架200摆动的同时,伸缩摆臂220,使得摆臂220末端的磨削组件的运动轨迹尽可能的沿平面,相对于不可伸缩的摆臂220式磨削装置而言,大大提高了对平面的磨削效果,对平面和凹面都能够起到良好的磨削抛光效果。
如图1、图2所示,为了实现摆动支架200摆动的自动化控制,机架100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摆动支架200转动。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上的摆动电机110,摆动电机110驱动连接有驱动齿轮120,摆动支架200连接有从动齿轮130,从动齿轮130和驱动齿轮120啮合。
为了减少摆动电机110的交替正反转,延长电机寿命,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00上的摆动电机110,摆动电机110驱动连接有偏心轮,偏心轮与摆动支架200连接;此时,摆动电机110仅需单向转动即可,无需交替正反转。
出于便于控制摆动的目的,摆动电机110为步进电机。
如图1所示,为了自动控制摆臂220的伸缩,更好的磨削洗手盆400内壁的平面,摆动支架200上设置有伸缩气缸210,伸缩气缸210能够带动摆臂220向下伸出,摆臂220上端转动连接有从动带轮350,从动带轮350与磨削皮带340连接。
如图1所示,为了避免磨削轮380处磨削皮带340的张角过大,影响摆臂220的摆动范围,摆动支架200上设置有张紧辊330,张紧辊330抵接磨削皮带340。
进一步地,摆动支架200上设置有两个张紧辊330,两个张紧辊330分别位于磨削驱动轮320的上端和下端。
为了便于调节磨削驱动轮320的位置,进一步调节磨削皮带340的张紧度,摆动支架200上设置有滑块360,滑块360与摆动支架200滑动连接,磨削驱动轮320转动设置在滑块360上。
进一步地,摆动支架200上转动连接有丝杠,丝杠与滑块360螺纹配合,丝杠一端连接有手轮370。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1.一种洗手盆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0);
摆臂(22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100)摆动;
磨削驱动轮(320),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
磨削轮(380),转动连接在所述摆臂(220)下方的末端;
磨削皮带(340),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磨削驱动轮(320)和所述磨削轮(380),能够在所述磨削驱动轮(320)的作用下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手盆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上设置有摆动支架(200),所述摆动支架(200)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100)摆动,所述摆臂(220)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摆动支架(200)上,所述磨削驱动轮(320)转动设置在所述摆动支架(200)上;所述摆臂(220)上端转动连接有从动带轮(350),所述从动带轮(350)与所述磨削皮带(34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手盆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支架(200)上设置有张紧辊(330),所述张紧辊(330)抵接所述磨削皮带(3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手盆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支架(200)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张紧辊(330),两个所述张紧辊(330)分别位于所述磨削驱动轮(320)的上端和下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