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16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储能系统逐步应用到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中,传统的储能充电站主要由电池系统(bess)、功率转换系统(pcs)、电池管理系统(bms)、监控系统和充电系统五部分组成,根据充电站功率需求,一般会选用匹配的功率转换系统(pcs),充电站整体的建设成本较高。

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由功率转换系统(pcs)完成,充电系统只负责电动汽车的充电服务,当晚上无电动汽车充电时,充电设备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导致充电设备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充电系统,以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能充电系统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储能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机,所述充电机的输入引脚连接有为充电机提供交流输入电源的市电,充电机的引脚连接有主控箱,主控箱与电池组相连接,充电机通过主控箱给电池组充电,电池组通过主控箱给充电机提供直流输入电源,充电机连接充电终端组,为充电终端组提供直流电源供电动汽车充电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机包括充电主控,充电主控通过can通信与功率模块相连,用于控制功率模块的输出,充电主控通过rs232通信与显示模块相连,用于显示充电机运行状态、储能电池信息、充电信息、市电输入信息及充电参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主控与市电三相电表相连,通过rs485通信,采集电表数据,用于充电机输入模式的切换条件判断。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主控通过两路can通信与主控箱相连。

进一步的,其中一路can通信与bms内部can通信,实时采集电池组信息,用于充电机输入模式的切换条件判断和工作模式的切换控制。

进一步的,另一路can通信与bms充电can通信,用于储能补电。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终端组包括多个充电终端和充电从控,充电主控与充电从控相连,通过can通信,实时监控各充电终端的运行状态及接收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信息,用于充电机工作模式的切换条件判断及充电模式下功率模块的输出控制。

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充电机可以自动切换电动汽车充电和电池组补电两种工作模式,当电池组电量不足,充电机处于空闲状态并且电网为低谷时段时,充电机切换为电池组补电工作模式为电池组补电;在电池组补电过程中,有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时,自动切换为电动汽车充电模式,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模块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电路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市电1、充电机2、功率模块21、充电主控22、显示模块23、主控箱3、电池组4、充电终端组5、充电终端51、充电从控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

一种储能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机2,充电机2的输入引脚连接有为充电机2提供交流输入电源的市电1,充电机2的引脚连接有主控箱3,主控箱3与电池组4相连接,充电机2通过主控箱3给电池组4充电,电池组4通过主控箱3给充电机2提供直流输入电源,充电机2连接充电终端组5,为充电终端组5提供直流电源供电动汽车充电使用。

充电机2包括充电主控22,充电主控22为plc控制器,型号为adm202型号的单片机,plc控制器内部的光电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共同构成plc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接口电路,通过输入接口电路将can信号传递至plc控制器内部的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将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主控箱3传递,充电主控22通过can通信与功率模块21相连,用于控制功率模块21的输出,充电主控22通过rs232通信与显示模块23相连,用于显示充电机2运行状态、储能电池信息、充电信息、市电1输入信息及充电参数设置,充电主控22与市电1三相电表相连,通过rs485通信,采集电表数据,用于充电机2输入模式的切换条件判断。

充电主控22通过两路can通信与主控箱3相连,其中一路can通信与bms内部can通信,实时采集电池组4信息,用于充电机2输入模式的切换条件判断和工作模式的切换控制,另一路can通信与bms充电can通信,用于充电机2储能补电。

充电终端组5包括多个充电终端51和充电从控52,充电主控22与充电从控52相连,通过can通信,实时监控各充电终端51的运行状态及接收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信息,用于充电机2工作模式的切换条件判断及充电模式下功率模块21的输出控制。

工作原理:储能充电系统包括市电1、充电机2、主控箱3、电池组4及充电终端组5。市电1与充电机2相连,为充电机2提供输入电源;电池组4经过主控箱3与充电机2相连,主控箱3控制充电机2的充放电工作模式;充电机2可以实现市电1输入和电池组4输入两种模式的自动切换,当电池组4电量充足时,充电机2切换为电池组4输入模式,当电池组4电量不足时,充电机2切换为市电1输入模式,通过内部功率模块21转换为充电终端51提供直流电源,可以同时为多台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储能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2)的输入引脚连接有为充电机(2)提供交流输入电源的市电(1),充电机(2)的引脚连接有主控箱(3),主控箱(3)与电池组(4)相连接,充电机(2)通过主控箱(3)给电池组(4)充电,电池组(4)通过主控箱(3)给充电机(2)提供直流输入电源,充电机(2)连接充电终端组(5),为充电终端组(5)提供直流电源供电动汽车充电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2)包括充电主控(22),充电主控(22)通过can通信与功率模块(21)相连,用于控制功率模块(21)的输出,充电主控(22)通过rs232通信与显示模块(23)相连,用于显示充电机(2)运行状态、储能电池信息、充电信息、市电(1)输入信息及充电参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控(22)与市电(1)三相电表相连,通过rs485通信,采集电表数据,用于充电机(2)输入模式的切换条件判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主控(22)通过两路can通信与主控箱(3)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一路can通信与bms内部can通信,实时采集电池组(4)信息,用于充电机(2)输入模式的切换条件判断和工作模式的切换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另一路can通信与bms充电can通信,用于储能补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终端组(5)包括多个充电终端(51)和充电从控(52),充电主控(22)与充电从控(52)相连,通过can通信,实时监控各充电终端(51)的运行状态及接收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信息,用于充电机(2)工作模式的切换条件判断及充电模式下功率模块(21)的输出控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机,所述充电机的输入引脚连接有为充电机提供交流输入电源的市电,充电机的引脚连接有主控箱,主控箱与电池组相连接,充电机通过主控箱给电池组充电,电池组通过主控箱给充电机提供直流输入电源,充电机连接充电终端组,为充电终端组提供直流电源供电动汽车充电使用。充电机可以自动切换电动汽车充电和电池组补电两种工作模式,当电池组电量不足,充电机处于空闲状态并且电网为低谷时段时,充电机切换为电池组补电工作模式为电池组补电;在电池组补电过程中,有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时,自动切换为电动汽车充电模式,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生;邓文聪;黄兆秋;何学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3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