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20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材料磨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



背景技术: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因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对环境友好、良好的安全性与适应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其中的电解质陶瓷材料的优劣则直接关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性能,其也是科研人员研究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实验室采用陶瓷烧结工艺制备得到的电解质陶瓷样品往往较厚,因此需要对所制成的陶瓷样品进行磨薄处理,传统的磨薄方式大多是手动磨薄,直接手持样品在砂纸上来回运动实现磨薄,磨薄效率低,同时实验样品较小,难以稳定手持且磨薄过程中也容易伤着操作者的手;现在市面上样品磨薄装置主要是电动装置,利用抛光机之类的装置进行电动磨薄,其将砂纸固定在抛光机的转盘上,手持样品接触转动的砂纸以实现磨薄,这种方式在样品较小时也存在安全隐患,样品较小时无法稳定手持,易导致样品飞出,导致伤人事件或者样品丢失,因而需要开发一种磨薄装置以有效解决较小样品磨薄过程中手持难、磨薄效率低、操作不安全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通过双圆柱形滑轨与杆架的配合,可以方便胜利的快速打磨实验样品,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包括底板、圆柱形滑轨、滑动装置、矩形垫片、提拉圆柱和样品连接筒,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通过方形螺丝均设有圆柱形滑轨,且底板前后两侧均匀设有多组螺丝孔,底板前后两侧螺丝孔通过相对应的方形螺丝与矩形垫片连接,两组圆柱形滑轨与滑动装置的梯形支撑架连接,滑动装置中的套筒内设有提拉圆柱,提拉圆柱下端通过螺纹与样品连接筒连接。

进一步的,圆柱形滑轨两端上表面设有多组螺丝孔,且圆柱形滑轨两端的螺丝孔通过相对应的矩形螺丝与限位器连接,限位器外表面设有橡胶保护壳。

进一步的,滑动装置包括梯形支撑架,两组梯形支撑架上方设有杆架,杆架上通过方形螺丝与套筒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梯形支撑架上设有与圆柱形滑轨相对应的弧形凹槽,梯形支撑架弧形凹槽外边缘设有圆形轨道,且梯形支撑架的弧形凹槽内壁设有球形钢珠,右侧的梯形支撑架对应的杆架下表面设有多个螺丝孔。

进一步的,提拉圆柱内设有砝码柱,且提拉圆柱半径与滑动装置中的套筒内径一致。

进一步的,样品连接筒底部设有圆形孔洞,且样品连接筒的圆形孔洞内设有载物片。

进一步的,矩形垫片上设有十字形孔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均匀打磨样品片,利用右侧的梯形支撑架与杆架的活动连接,杆架右端设有多个螺丝孔,用于调整右侧的梯形支撑架与杆架相固定位置以适应不同圆柱形滑轨间距,利用梯形支撑架弧形凹槽边缘处的圆形轨道,使得圆形轨道高度高于梯形支撑架,用于防止在移动过程中梯形支撑架与圆柱形滑轨之间的摩擦,且通过梯形支撑架弧形凹槽内部设有球形钢珠,有利于滑动,使用过程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梯形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圆柱形滑轨、201限位器、3滑动装置、301梯形支撑架、302杆架、303套筒、304圆形轨道、305球形钢珠、4矩形垫片、5提拉圆柱、6样品连接筒、7砝码柱、8载物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包括底板1、圆柱形滑轨2、滑动装置3、矩形垫片4、提拉圆柱5和样品连接筒6,底板1上表面左右两侧通过方形螺丝均设有圆柱形滑轨2,且底板1前后两侧均匀设有多组螺丝孔,用于调整矩形垫片4和右侧的圆柱形滑轨2的位置,以适用于不同砂纸大小,底板1前后两侧螺丝孔通过相对应的方形螺丝与矩形垫片4连接,两组圆柱形滑轨2与滑动装置3的梯形支撑架301连接,滑动装置3中的套筒303内设有提拉圆柱5,提拉圆柱5下端通过螺纹与样品连接筒6连接,圆柱形滑轨2两端上表面设有多组螺丝孔,且圆柱形滑轨2两端的螺丝孔通过相对应的矩形螺丝与限位器201连接,限位器201外表面设有橡胶保护壳,通过多个螺丝孔调整限位器201位置以及防止使用过程中滑动装置3中杆架302滑落、碰撞损坏,滑动装置3包括梯形支撑架301,两组梯形支撑架301上方设有杆架302,杆架302上通过方形螺丝与套筒303滑动连接,套筒303通过方形螺丝沿着杆架302左右移动,梯形支撑架301上设有与圆柱形滑轨2相对应的弧形凹槽,梯形支撑架301弧形凹槽外边缘设有圆形轨道304,通过圆形轨道304高度高于梯形支撑架301,以此用于防止在移动过程中梯形支撑架301与圆柱形滑轨2之间的摩擦,且梯形支撑架301的弧形凹槽内壁设有球形钢珠305,有利于梯形支撑架301沿着圆柱形滑轨2的移动,使用过程更加省力,右侧的梯形支撑架301对应的杆架302下表面设有多个螺丝孔,用于调整右侧的梯形支撑架301与杆架302相固定的位置,以改变圆柱形滑轨2之间的间距,提拉圆柱5内设有砝码柱7,用于在使用过程中增加砝码以此改变摩擦速度,且提拉圆柱5半径与滑动装置3中的套筒303内径一致,以此使得在使用过程中严丝合缝,防止摩擦过程中出现晃动打磨不均匀,样品连接筒6底部设有圆形孔洞,且样品连接筒6的圆形孔洞内设有载物片8,载物片8使样品突出壳外,更便于对样品在砂纸上的打磨,同时对样品上端无需打磨处具有一个保护作用,矩形垫片4上设有十字形孔洞,通过矩形垫片4固定砂纸以对样品进行打磨,且当砂纸较小时,可使用多个矩形垫片4通过十字形孔洞交错叠加,最后使用较长的矩形垫片4对砂纸进行固定。

在使用时:将底板1置于平坦桌面上,通过底板1上的多个螺丝孔调整右侧的圆柱形滑轨2的位置,然后通过使用矩形垫片4固定砂纸,将右侧的梯形支撑架301的弧形凹槽套于右侧的的圆柱形滑轨2上,样品片放置前使用螺旋测微器测出样品厚度,之后将载物片8的底部放少量石蜡后置于热板上,待蜡加热融化之后将样品放于石蜡上,随后冷却,凝固后的石蜡粘牢样品于载物片8上,再使用螺旋测微器测出粘好样品后的载物片厚度,计算需要将样品磨掉多少厚度,也就是需要将粘好样品后的厚度减少的数值,再将提拉圆柱5套于套筒303内,再将样品连接筒6与提拉圆柱5螺纹拧合,之后将套筒303套于杆架302上并且使用方形螺丝固定位置,再将杆架302套设于两组圆柱形滑轨2之上,并且使用矩形螺丝将之与右侧的梯形支撑架301相固定,最后选取合适位置使用矩形螺丝将限位器201与圆柱形滑轨2相固定,使用者通过推拉杆架302便可达到均匀打磨样品片的目的,磨的过程中不时取下测量,查看是否合格,合格后将载物片8放于热板上,融化石蜡取下样品,样品用丙酮之类的溶剂轻轻擦干净即可,本实用新型中未加砝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增添砝码柱7来改变摩擦速度,且底板1、滑动装置3和矩形垫片的分离式设计使装置更便于存放。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包括底板(1)、圆柱形滑轨(2)、滑动装置(3)、矩形垫片(4)、提拉圆柱(5)和样品连接筒(6),其特征在于:底板(1)上表面左右两侧通过方形螺丝均设有圆柱形滑轨(2),且底板(1)前后两侧均匀设有多组螺丝孔,底板(1)前后两侧螺丝孔通过相对应的方形螺丝与矩形垫片(4)连接,两组圆柱形滑轨(2)与滑动装置(3)的梯形支撑架(301)连接,滑动装置(3)中的套筒(303)内设有提拉圆柱(5),提拉圆柱(5)下端通过螺纹与样品连接筒(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柱形滑轨(2)两端上表面设有多组螺丝孔,且圆柱形滑轨(2)两端的螺丝孔通过相对应的矩形螺丝与限位器(201)连接,限位器(201)外表面设有橡胶保护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装置(3)包括梯形支撑架(301),两组梯形支撑架(301)上方设有杆架(302),杆架(302)上通过方形螺丝与套筒(30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梯形支撑架(301)上设有与圆柱形滑轨(2)相对应的弧形凹槽,梯形支撑架(301)弧形凹槽外边缘设有圆形轨道(304),且梯形支撑架(301)的弧形凹槽内壁设有球形钢珠(305),右侧的梯形支撑架(301)对应的杆架(302)下表面设有多个螺丝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拉圆柱(5)内设有砝码柱(7),且提拉圆柱(5)半径与滑动装置(3)中的套筒(303)内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其特征在于:样品连接筒(6)底部设有圆形孔洞,且样品连接筒(6)的圆形孔洞内设有载物片(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其特征在于:矩形垫片(4)上设有十字形孔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式电池材料磨薄装置,包括底板、圆柱形滑轨、滑动装置、矩形垫片、提拉圆柱和样品连接筒,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通过方形螺丝均设有圆柱形滑轨,且底板前后两侧均匀设有多组螺丝孔,底板前后两侧螺丝孔通过相对应的方形螺丝与矩形垫片连接,两组圆柱形滑轨与滑动装置的梯形支撑架连接,滑动装置中的套筒内设有提拉圆柱,提拉圆柱下端通过螺纹与样品连接筒连接,通过将杆架只套一侧圆柱形滑轨,将提拉圆柱落于抛光机的砂纸上,实现电动磨薄;或将滑动装置中的套筒去掉,使用者手持套筒,将提拉圆柱落于抛光机砂纸上进行手动摩擦;或直接手握提拉圆柱,置于抛光机砂纸上摩擦,多种实施方式均可实现。

技术研发人员:路盈盈;梁逸凡;赵雯丽;郭嘉宁;张若雨;史欣楠;尹少骞;尚军;胡艳春;王显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3.05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3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