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30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



背景技术:

中空玻璃是将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结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玻璃制品。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中空玻璃通常包括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在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之间周向粘接边框,形成中空夹层。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这种中空玻璃在粘结剂强度不足或是粘接剂初粘接时容易出现边框和上玻璃片、下玻璃片之间产生相对滑移的风险,导致后续位置出现偏差,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具有防止边框和上玻璃片、下玻璃片之间产生滑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包括呈矩形的上玻璃片、呈矩形的下玻璃片,以及周向安装于所述上玻璃片、所述下玻璃片之间的边框,所述上玻璃片和所述下玻璃片的尺寸一致,所述边框呈矩形框状,所述边框的上下两表面分别和所述上玻璃片、所述下玻璃片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由所述边框密封的所述上玻璃片、所述下玻璃片之间的空间为中空部,所述边框远离中空部的侧壁的上下两侧延伸有凸沿,所述凸沿垂直于所述边框的上下表面,当所述上玻璃片和所述下玻璃片分别与所述边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抵接,所述上玻璃片和所述下玻璃片的侧壁与所述凸沿的内侧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玻璃片和下玻璃片分别通过粘合剂粘合于边框的上下表面,上玻璃片和下玻璃片的侧壁与凸沿的内侧抵接,周向固设在边框外缘的凸沿能够防止边框和上玻璃片、下玻璃片之间产生滑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边框的上下表面均固设有第一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玻璃片和下玻璃片受到压力时,第一橡胶层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橡胶层远离所述边框的表面设置有粗糙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糙面能够提升第一橡胶层与上玻璃片、下玻璃片的粘结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沿的内侧固设有第二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分别与边框粘合后,第二橡胶层受到挤压变形,从而增强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橡胶层远离所述边框的内侧呈圆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橡胶层内侧的圆角方便上玻璃片和下玻璃片嵌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边框远离所述中空部的一侧表面呈粗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糙设置的边框外表面能够增大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握持,减少打滑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玻璃片和所述下玻璃片相互远离的表面均贴附有抗紫外线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紫外线膜能够延长玻璃的老化时长,同时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防晒、遮光、防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空部填充氩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氩气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充入中空玻璃中,可减缓中空玻璃内的热对流和热传导,从而减弱整体中空玻璃的导热能力,传热系数k值得以降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上玻璃片和下玻璃片分别通过粘合剂粘合于边框的上下表面,上玻璃片和下玻璃片的侧壁与凸沿的内侧抵接,周向固设在边框外缘的凸沿能够防止边框和上玻璃片、下玻璃片之间产生滑移;

2、抗紫外线膜能够延长玻璃的老化时长,同时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防晒、遮光、防爆的效果;

3、氩气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充入中空玻璃中,可减缓中空玻璃内的热对流和热传导,从而减弱整体中空玻璃的导热能力,传热系数k值得以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玻璃片、下玻璃片、第二橡胶层和边框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上玻璃片;2、下玻璃片;3、边框;4、第一橡胶层;5、凸沿;6、第二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参照图1和图2,包括呈矩形片状的上玻璃片1、呈矩形片状的下玻璃片2,以及周向安装于上玻璃片1、下玻璃片2之间的边框3,上玻璃片1和下玻璃片2相互平行,上玻璃片1和下玻璃片2的尺寸一致,上玻璃片1和下玻璃片2相互远离的表面均贴附有抗紫外线膜,在本实施例中,抗紫外线膜优选为采用邦臣玻璃贴膜的re系列,抗紫外线膜能够延长玻璃片的老化时长,同时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防晒、遮光、防爆的效果。

参照图2,边框3呈矩形框状,边框3的上下两表面分别和上玻璃片1和下玻璃片2板面的周侧通过粘合剂粘合,在本实施例中,边框3的上下表面均固定粘接有第一橡胶层4,第一橡胶层4远离边框3的表面设置有粗糙面,粗糙面能够提升第一橡胶层4与上玻璃片1、下玻璃片2的粘结性能。

由边框3密封的上玻璃片1、下玻璃片2之间的空间为中空部,中空部内填充氩气,氩气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充入中空玻璃中,可减缓中空玻璃内的热对流和热传导,从而减弱整体中空玻璃的导热能力,传热系数k值得以降低。此外,边框3远离中空部的一侧表面呈粗糙设置,粗糙设置的边框外表面能够增大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在握持时减少打滑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2,边框3远离中空部的侧壁的上下两侧均延伸有凸沿5,凸沿5垂直于边框3的上下表面,当上玻璃片1和下玻璃片2分别与边框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抵接,上玻璃片1和下玻璃片2的侧壁与凸沿5的内侧抵接,在本实施例中,与上玻璃片1抵接的凸沿5顶部与上玻璃片1的上表面平齐,与下玻璃片2抵接的凸沿5底部与下玻璃片2的下表面平齐。

参照图2和图3,凸沿5的内侧固设有第二橡胶层6,第二橡胶层6远离边框3的内侧呈圆角设置,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分别与边框3粘合后,第二橡胶层6受到挤压变形,从而增强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上玻璃片1和下玻璃片2分别通过粘合剂粘合于边框3的上下表面,边框3的上下表面固定粘接有第一橡胶层4,第一橡胶层4的表面设置有粗糙面,粗糙面提升了第一橡胶层4与上玻璃片1、下玻璃片2的粘结性能,因此使得上玻璃片1和下玻璃片2能够较为稳固的粘结于边框3上,此时上玻璃片1和下玻璃片2的侧壁与凸沿5的内侧抵接,周向固设在边框3外缘的凸沿5能够防止边框3和上玻璃片1、下玻璃片2之间产生滑移,同时第二橡胶层6受到挤压产生变形,从而增强上玻璃板和下玻璃板之间的密封性,贴附于上玻璃片1和下玻璃片2表面的抗紫外线膜能够延长玻璃的老化时长,且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防晒、遮光、防爆的效果,同时中空部内填充的氩气能够减缓中空玻璃内的热对流和热传导,从而减弱整体中空玻璃的导热能力,传热系数k值得以降低。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包括呈矩形的上玻璃片(1)、呈矩形的下玻璃片(2),以及周向安装于所述上玻璃片(1)、所述下玻璃片(2)之间的边框(3),所述上玻璃片(1)和所述下玻璃片(2)的尺寸一致,所述边框(3)呈矩形框状,所述边框(3)的上下两表面分别和所述上玻璃片(1)、所述下玻璃片(2)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由所述边框(3)密封的所述上玻璃片(1)、所述下玻璃片(2)之间的空间为中空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3)远离中空部的侧壁的上下两侧延伸有凸沿(5),所述凸沿(5)垂直于所述边框(3)的上下表面,当所述上玻璃片(1)和所述下玻璃片(2)分别与所述边框(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抵接,所述上玻璃片(1)和所述下玻璃片(2)的侧壁与所述凸沿(5)的内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3)的上下表面均固设有第一橡胶层(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层(4)远离所述边框(3)的表面设置有粗糙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5)的内侧固设有第二橡胶层(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层(6)远离所述边框(3)的内侧呈圆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3)远离所述中空部的一侧表面呈粗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璃片(1)和所述下玻璃片(2)相互远离的表面均贴附有抗紫外线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部填充氩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应用于高层的耐压中空玻璃,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呈矩形的上玻璃片、呈矩形的下玻璃片,以及周向安装于上玻璃片、下玻璃片之间的边框,上玻璃片和下玻璃片的尺寸一致,边框呈矩形框状,边框的上下两表面分别和上玻璃片、下玻璃片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由边框密封的上玻璃片、下玻璃片之间的空间为中空部,边框远离中空部的侧壁的上下两侧延伸有凸沿,凸沿垂直于边框的上下表面,当上玻璃片和下玻璃片分别与边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抵接,上玻璃片和下玻璃片的侧壁与凸沿的内侧抵接;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止边框和上玻璃片、下玻璃片之间产生滑移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董子忠;吉文科;陈旭;李沁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东玻玻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