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9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以下简称“lcdi”)是一种用电火灾安全保护装置,其主要结构是带有插头的电源线,主要功能是检测供电插头到负载电器(例如空调机、除湿机)之间的电源线火线、零线等与导线防护层(屏蔽)之间发生泄漏电流,切断用电设备电源,阻止火灾的产生,以提供安全保护。防止因电源线中的火线、零线、地线老化、磨损、挤压或动物啃咬等造成的电源线损伤、绝缘强度下降引起的电弧故障火灾。

现有的lcdi装置(见图1)存在以下缺陷:当电源线(图1中的2)中l(图1中的21)或n(图1中的22)的漏电检测线(或屏蔽线)(图1中的24)开路、断路不具有保护功能时,产品仍能正常工作。存在发生火灾或其它用电安全的隐患。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漏电检测线进行有效检测的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包括:开关模块,其被配置为控制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漏电检测模块,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漏电检测线和第二漏电检测线,分别用于检测第一供电线和第二供电线是否存在漏电电流信号;检测监控模块,其与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和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串联连接后耦接到第一供电线和第二供电线,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和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是否存在开路故障信号;和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耦接到所述开关模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和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并且所述驱动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漏电电流信号和/或所述开路故障信号以驱动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阻和/或至少一个二极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极耦接到所述第二供电线和第一供电线的另一个供电线相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到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二极管为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检测监控模块的共用二极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驱动模块耦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并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所述第二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一二极管耦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所述第二电阻经由所述驱动模块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一二极管耦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并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所述第二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并且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并且经由第三电阻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所述第二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连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相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耦接到所述驱动模块。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包括全波桥式整流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全波桥式整流器被所述监控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共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全波桥式整流器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所述全波桥式整流器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所述全波桥式整流器的第三端耦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所述全波桥式整流器的第四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测试模块,所述测试模块包括测试开关,所述测试开关耦接到所述开关模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和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当所述测试开关闭合且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和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正常工作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现检测第一漏电检测线和第二漏电检测线是否完好来保证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示出并阐明实施例。这些附图用于阐明基本原理,从而仅仅示出了对于理解基本原理必要的方面。这些附图不是按比例的。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特征。

图1为传统的lcdi装置技术原理图;

图2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插头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外置电源线的横截面视图;

图4a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4b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5a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5b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6a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6b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7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8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9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10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及类似术语应该被理解为是开放性的术语,即“包括/包含但不限于”,表示还可以包括其他内容。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等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包括:开关模块,其被配置为控制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漏电检测模块,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漏电检测线和第二漏电检测线,分别用于检测第一供电线和第二供电线是否存在漏电电流信号;检测监控模块,其耦接到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并且与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和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串联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和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是否存在开路故障信号;和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半导体元件,所述驱动模块耦接到所述开关模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和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并且所述驱动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漏电电流信号和/或所述开路故障信号以驱动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包括带有开关模块的插头部1和外置电源线2,其中,插头部1还设置有测试开关test和复位开关reset。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电源线2包括火线(l)21、零线(n)22、地线(g)23、漏电检测线(屏蔽线)241和242、绝缘外被27。电源线2的外形可以是圆形,火线21、零线22和地线23分别包覆有绝缘层21a、22a和23a(如图3所示),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漏电检测线241和漏电检测线242分别包围绝缘层21a、22a,应理解的是,电源线2也可以是并排扁线,或者电源线2可以是其它可以加工完成的外形。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源线2中还可以仅包括其它信号线。如图3所示,电源线2中还可包括电线填充物(或者填料)26。漏电检测线241的外面包覆有绝缘结构28而漏电检测线242的外面不包覆绝缘结构28(如图所示),应理解的是,也可以是漏电检测线242的外面包覆有绝缘结构28而漏电检测线241的外面不包覆绝缘结构28(附图中未示出),也可以是漏电检测线241和漏电检测线242外分别包覆有绝缘结构28(附图中未示出)。漏电检测线241和242可以是金属(如铜、铝等)编织结构(如图3所示),可以是至少一根金属线所组成的缠绕结构(图中未示出),可以是金属箔包覆结构(图中未示出),还可以是其中任意结构的组合。绝缘结构28可以用塑料材料一体成型,也可以用绝缘纸、棉等符合电气绝缘特性的材料包覆形成。漏电检测线241和242可以选用单面绝缘的材料(即一面为导电材料,另一面为绝缘材料)包覆形成,而不需要单独的绝缘结构28(图中未示出)。漏电检测线241至少包覆一根供电线(诸如火线(l)21、零线(n)22等的载流芯线),漏电检测线241可以同时包裹火线21和零线22,结缘结构28包裹漏电检测线241和地线23并且漏电检测线242包围结缘结构28,应理解的是,漏电检测线241或者漏电检测线242可以同时包裹多根供电线(载流芯线)。

图4a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原理图。如图4a所示,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100包括开关模块141、漏电检测模块142、检测监控模块143和驱动模块144,开关模块141包括复位开关reset,开关模块141被配置为控制输入端line和输出端load之间的电力连接,漏电检测模块142至少包括漏电检测线241和242,漏电检测线241和漏电检测线242通过漏电检测线241的c端和漏电检测线242的d端形成串联连接,分别用于检测供电线l和供电线n是否存在漏电电流信号,检测监控模块143被配置为检测漏电检测线241和漏电检测线242是否存在开路故障信号,检测监控模块143包括二极管d4a、d4b和电阻r6a、r6b,二极管d4a的阳极与电阻r6a的一端串联连接,二极管d4a的阴极连接到供电线l并经由供电线l耦接到开关模块141的复位开关reset,并且电阻r6a的另一端连接到漏电检测线241的b端,二极管d4b的阴极与r6b的一端串联,r6b的另一端连接到漏电检测线242的a端并且连接到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4b的阳极连接到驱动模块144的可控硅scr的阳极和螺线管sol的一端,螺线管sol的另一端连接到供电线n并经由供电线n耦接到开关模块141的复位开关reset,驱动模块144还包括二极管d1和d2、电容c1、r2和r3,scr的阴极和控制极分别与电容c1的两端连接,电容c1与电阻r3并联,并且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和电阻r3并联后的一端连接并连接到scr的控制极,二极管d1的阳极与scr的阴极相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到供电线l并经由供电线l线连接到开关模块141。

图4a所示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漏电检测线241、242正常工作(未开路)时,通过对电阻r6a、r6b进行设置,a点被限制在较低电位,可控硅scr不会被触发,lcdi接通输出电源,将正常工作。当漏电检测线241和/或242上的任一位置开路或断路时,形成自n线-sol-d4b-r6b-r2-r3-d1至l线的电流通路,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上升,进而触发可控硅scr导通,形成n线-sol-scr-d1到l线的电流回路,sol产生磁场使复位开关reset脱扣,从而切断电源。

如图4a所示,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100还包括测试模块145,测试模块145包括电阻r4和测试开关test,电阻r4的一端与测试开关test的一端形成串联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到供电线l并经由供电线l耦接在开关模块141,测试开关test的另一端耦接在电阻r6a与漏电检测线241之间。平时测试开关test打开,当漏电检测线241和242正常工作(未开路)时或供电线21、22、23与漏电检测线241、242之间没有发生电流漏电电时,可控硅scr不会被触发,产品将正常工作。当闭合测试开关test时,模拟漏电电流从l线通过电阻r4、测试开关test、漏电检测线241、242和电阻r2、r3、二极管d2、螺线管sol到n线形成测试回路。该模拟漏电电流将使得电阻r3两端电压升高,进而驱动可控硅scr导通。由图4a可知,当可控硅scr导通时,n线、螺线管sol、可控硅scr、二极管d1到l线形成脱扣回路,螺线管sol上将产生较大的电流,形成足够大的磁场,使得reset开关脱扣,进而切断电源。如果测试回路中任意的线路或元件开路,闭合测试开关test时,产品将不会脱扣。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测试开关test来检测电源线的漏电检测线241、242是否完好。可以理解的,根据应用的不同,可以检测测试回路中任意的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图4b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原理图。与图4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检测监控模块143不包括二极管d4a和d4b,检测监控模块143包括电阻r6a、r6b和二极管d1,其中,r6a的一端连接到漏电检测线241的b端,r6a的另一端连接到可控硅scr的阴极,并且电阻r6b连接在可控硅scr的阳极与漏电检测线242的a端之间。二极管d1为驱动模块144和监控检测模块143的共用二极管。

当漏电检测线241、242正常工作(未开路)时,通过对电阻r6a、r6b进行设置,a点被限制在较低电位,可控硅scr不会被触发,lcdi接通输出电源,将正常工作。当漏电检测线241和/或242上的任一位置开路或断路时,形成自n线-sol-r6b-r2-r3-d1到l线的电流通路,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上升,进而触发可控硅scr导通,形成n线-sol-scr-d1到l线的电流回路,sol产生磁场使复位开关reset脱扣,从而切断电源。

在该实施例中,测试模块145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测试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作用相同在此不赘述。

图5a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原理图。与图4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检测监控模块143不包括d4b,检测监控模块143包括二极管d4a、电阻r6a和r6b,并且电阻r6b的一端直接连接在供电线n上并经由供电线n耦接到开关模块141,电阻r6b的另一端连接到漏电检测线242的a端。

当漏电检测线241、242正常工作(未开路)时,通过对电阻r6a、r6b进行设置,a点被限制在较低电位,可控硅scr不会被触发,lcdi接通输出电源,将正常工作。当漏电检测线241和/或242上的任一位置开路或断路时,形成自n线-r6b-r2-r3-d1到l线的电流通路,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上升,进而触发可控硅scr导通,形成n线-sol-scr-d1到l线的电流回路,sol产生磁场使复位开关reset脱扣,从而切断电源。

在该实施例中,测试模块145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的测试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作用相同在此不赘述。

图5b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原理图。与图4b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检测监控模块143具有相同的部件,不同之处在于电阻r6b的连接方式,在图5b中,r6b不经过螺线管sol,r6b的一端直接连接到n线并经由n线耦接到开关模块141,r6b的另一端连接到漏电检测线242的a端。

当漏电检测线241、242正常工作(未开路)时,通过对电阻r6a、r6b进行设置,a点被限制在较低电位,可控硅scr不会被触发,lcdi接通输出电源,将正常工作。当漏电检测线241和/或242上的任一位置开路或断路时,形成自n线-r6b-r2-r3-d1到l线的电流通路,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上升,进而触发可控硅scr导通,形成n线-sol-scr-d1到l线的电流回路,sol产生磁场使复位开关reset脱扣,从而切断电源。

在该实施例中,测试模块145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测试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作用相同在此不赘述。

图6a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原理图。与图4a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检测监控模块143不包括d4a,检测监控模块143包括电阻r6a、二极管d4b和r6b,并且电阻r6a的一端连接到n线上并经由n线耦接在开关模块141,电阻r6a的另一端与漏电检测线241的b端相连接,二极管d4b的阳极不经过螺线管sol直接连接到l线并经由l线耦接到开关模块141,二极管d4b的阴极与电阻r6b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6b的另一端连接到漏电检测线242的a端。

当漏电检测线241、242正常工作(未开路)时,通过对电阻r6a、r6b进行设置,a点被限制在较低电位,可控硅scr不会被触发,lcdi接通输出电源,将正常工作。当漏电检测线241和/或242上的任一位置开路或断路时,形成自l线-d4b-r6b-r2-r3-d2-sol到n线的电流通路,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上升,进而触发可控硅scr导通,形成n线-sol-scr-d1到l线的电流回路,sol产生磁场使复位开关reset脱扣,从而切断电源。

在该实施例中,测试模块145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测试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只是电阻r4连接到n线,进行测试时测试回路方向是从n线到l线,测试模块的作用相同在此不赘述。

图6b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原理图。与图6a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检测监控模块143不包括d4b,检测监控模块143由电阻r6a、r6b和二极管d2,其中,电阻r6a的左端(这里的方位左是以图6b为参照的)不连接到n线而是连接到可控硅scr的阴极,并且二极管d2为驱动模块144和检测监控模块143的共用二极管。

当漏电检测线241、242正常工作(未开路)时,通过对电阻r6a、r6b进行设置,a点被限制在较低电位,可控硅scr不会被触发,lcdi接通输出电源,将正常工作。当漏电检测线241和/或242上的任一位置开路或断路时,形成自l线-r6b-r2-r3-d2-sol到n线的电流通路,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上升,进而触发可控硅scr导通,形成n线-sol-scr-d1到l线的电流回路,sol产生磁场使复位开关reset脱扣,从而切断电源。

在该实施例中,测试模块145与图6a的第五实施例中的测试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作用相同在此不赘述。

图7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的原理图。与图5a的第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检测监控模块143不包括d4a,检测监控模块143包括电阻r6a、r6b和二极管d4,二极管d4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耦接在漏电检测线242的a端和电阻r2之间。d4的作用是防止交流电的其中一个半周期放掉c1电容的储能,无法触发scr。

当漏电检测线241、242正常工作(未开路)时,通过对电阻r6a、r6b进行设置,a点被限制在较低电位,可控硅scr不会被触发,lcdi接通输出电源,将正常工作。当漏电检测线241和/或242上的任一位置开路或断路时,形成自n线-r6b-d4-r2-r3-d1到l线的电流通路,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上升,进而触发可控硅scr导通,形成n线-sol-scr-d1到l线的电流回路,sol产生磁场使复位开关reset脱扣,从而切断电源。

在该实施例中,测试模块145与图5a的第五实施例中的测试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作用相同在此不赘述。

图8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例的原理图。与图7的第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二极管d4的连接方式,在图8中,二极管d4为检测监控模块与驱动模块的共用二极管,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在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上,二极管d4的阳极耦接在电阻r2与电阻r3之间。d4的作用与图7的第七实施例的相同。

当漏电检测线241、242正常工作(未开路)时,通过对电阻r6a、r6b进行设置,a点被限制在较低电位,可控硅scr不会被触发,lcdi接通输出电源,将正常工作。当漏电检测线241和/或242上的任一位置开路或断路时,形成自n线-r6b-r2-r3-d1到l线的电流通路,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上升,进而触发可控硅scr导通,形成n线-sol-scr-d1到l线的电流回路,sol产生磁场使复位开关reset脱扣,从而切断电源。

在该实施例中,测试模块145与第八实施例中的测试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作用相同在此不赘述。

图9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例的原理图。检测监控模块143包括全波桥式整流器、电阻r1和r4,全波桥式整流器被检测监控模块和驱动模块共用,全波桥式整流器的上端(即第一端)连接到l线,全波桥式整流器的右端(即第二端)连接到可控硅scr的阳极,全波桥式整流器的下端(即第三端)经由螺线管sol连接到n线全波桥式整流器的左端(即第四端)连接到可控硅scr的阴极,电阻r1连接在scr的阳极和漏电检测线241的b端之间,电阻r4连接在scr的阴极和漏电检测线242的a端之间。

当漏电检测线241、242正常工作(未开路)时,通过对电阻r1、r4进行设置,b点被限制在较低电位,可控硅scr不会被触发,lcdi接通输出电源,将正常工作。当漏电检测线241和/或242上的任一位置开路或断路时,从而形成自l线-d1-r1-r2-r3-d3-sol到n线的电流通路,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上升,进而触发可控硅scr导通,形成n线-sol-d4-scr-d2-l线的电流回路,sol产生磁场使复位开关reset脱扣,切断电源。

在该实施例中,测试模块145与前述几个实施例的测试模块的原理和作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测试模块145只包括测试开关test,测试开关test与漏电检测线242的a端,平时测试开关test打开,当漏电检测线241和242正常工作(未开路)时或供电线21、22、23与漏电检测线241、242之间没有发生电流漏电电流时,可控硅scr不会被触发,产品将正常工作。当闭合测试开关test时,模拟漏电电流从l线通过测试开关test、漏电检测线241、242和电阻r2、r3、二极管d3、螺线管sol到n线形成测试回路。该模拟漏电电流将使得电阻r3两端电压升高,进而驱动可控硅scr导通使得reset开关脱扣,进而切断电源。

图10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例的原理图。与图9所示的第九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全波桥式整流器的上端连接到n线,全波桥式整流器的下端经由螺线管sol连接到l线,测试开关test连接到漏电检测线241的b端。

当漏电检测线241、242正常工作(未开路)时,通过对电阻r1、r4进行设置,b点被限制在较低电位,可控硅scr不会被触发,lcdi接通输出电源,将正常工作。当漏电检测线241和/或242上的任一位置开路或断路时,从而形成自n线-d1-r1-r2-r3-d3-sol到l线的电流通路。电阻r3端的电压上升,进而触发可控硅scr导通,形成l线-sol-d4-scr-d2-n线的电流回路,sol产生磁场使复位开关reset脱扣,切断电源。

在该实施例中,测试模块145与第九实施例中的测试模块的工作原理相同,作用相同在此不赘述。

应理解的是,以上陈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只示出了一个可控硅scr,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路中可以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可控硅scr。并且可控硅scr可以替换为mos管、三极管等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半导体元件。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漏电电流检测装置,能够在漏电检测线中存在开路情况时自动切断电源,从而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因此,虽然参照特定的示例来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其中这些特定的示例仅仅旨在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改变、增加或者删除。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模块,其被配置为控制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

漏电检测模块,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漏电检测线和第二漏电检测线,分别用于检测第一供电线和第二供电线是否存在漏电电流信号;

检测监控模块,其与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和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串联连接后耦接到第一供电线和第二供电线,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和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是否存在开路故障信号;和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耦接到所述开关模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和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并且所述驱动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漏电电流信号和/或所述开路故障信号以驱动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电阻和/或至少一个二极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二极管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极耦接到所述第二供电线和第一供电线的另一个供电线相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耦接到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为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检测监控模块的共用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一二极管和所述驱动模块耦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并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所述第二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一二极管耦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所述第二电阻经由所述驱动模块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一二极管耦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并且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所述第二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之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并且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并且经由第三电阻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所述第二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之间。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连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相连接。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耦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与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所述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极耦接到所述驱动模块。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包括全波桥式整流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全波桥式整流器被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共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波桥式整流器的第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第二供电线中的一个供电线,所述全波桥式整流器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所述全波桥式整流器的第三端耦接到所述第一供电线和第二供电线中的另一个供电线,所述全波桥式整流器的第四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试模块,所述测试模块包括测试开关,所述测试开关耦接到所述开关模块、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和所述检测监控模块,当所述测试开关闭合且所述第一漏电检测线和所述第二漏电检测线正常工作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开关模块断开所述电力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包括:开关模块,其被配置为控制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电力连接;漏电检测模块,其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漏电检测线和第二漏电检测线,分别用于检测第一供电线和第二供电线是否存在漏电电流信号;检测监控模块,其与第一漏电检测线和第二漏电检测线串联连接后耦接到第一供电线和第二供电线,用于检测第一漏电检测线和第二漏电检测线是否存在开路故障信号;和驱动模块,其耦接到开关模块、漏电检测模块和检测监控模块,并且被配置为接收漏电电流信号和/或开路故障信号以驱动开关模块断开电力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实现检测第一漏电检测线和第二漏电检测线是否完好来保证电源线泄漏电流检测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力;聂胜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益而益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