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是现代高层建筑常用的而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撑结构体系组成,是不承担主体结构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现代化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通常采用中空玻璃,可实现隔音、隔热和防潮等效果;而为了实现幕墙的通风作用,通常会在幕墙上设置可相对幕墙进行启闭的幕墙窗体。
幕墙窗体通常包括窗框和窗页;其中,窗框与幕墙的支撑结构相连接,用于为窗页提供支撑。窗页与窗框相适配,且窗页的一侧与窗框转动连接,同时,在窗页与窗框之间还安装有锁合件,以使得窗页能够相对窗框进行启闭,从而实现幕墙窗体的通风作用。
参照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窗页结构,包括窗扇、压线和双面玻璃,其中,窗扇与压线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具体的,卡接组件包括设于压线上的第一卡臂、第二卡臂以及设于窗扇上的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一卡臂与第一卡槽、第二卡臂与第二卡槽分别形成卡接配合,从而实现窗扇与压线之间的相对固定。此外,窗扇远离压线的一侧设有挡边,挡边与压线相配合形成有安装槽;双面玻璃设于安装槽内,且双面玻璃厚度方向的两侧面与挡边、压线之间均设有弹性胶条,用于实现双面玻璃与窗扇、压线之间的紧配与密封。
在窗页中各部件的装配过程中,先将双面玻璃安装于窗扇上,使双面玻璃的一表面与挡边相抵,而后将压线抵接于双面玻璃背离挡边的表面,并接着沿双面玻璃的表面移动压线以使得第一卡臂与第一卡槽、第二卡臂与第二卡槽实现卡接配合。而后,需要依次完成双面玻璃其他边缘处压线的安装,以实现窗页的装配,整个装配过程繁琐,无疑会影响到实际安装过程中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该结构具有安装便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包括窗框和窗页,所述窗页的一侧与窗框转动连接,所述窗页包括窗扇、压线和双面玻璃,所述窗扇朝向压线的一侧沿双面玻璃的厚度方向设有卡边,所述卡边与窗扇的内框壁具有间隔,形成有插槽;所述卡边靠近插槽的侧壁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远离插槽槽底的一侧设有抵接斜面,所述抵接斜面与卡边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插槽槽底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压线靠近窗扇的一侧沿双面玻璃的厚度方向设有卡接沿,所述卡接沿用于伸入所述插槽;所述卡接沿远离压线的一侧设有凸沿,所述凸沿用于卡接沿伸入插槽过程中与限位条的抵接斜面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所述凸沿靠近压线的表面用于与限位条背离抵接斜面的表面抵接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窗扇的卡边沿双面玻璃的厚度方向设置,从而使得卡边与窗扇形成的插槽的深度方向也沿双面玻璃的厚度方向设置,相应的,压线的卡接沿也沿双面玻璃的厚度方向设置;在安装卡边以对双面玻璃进行抵紧的过程中,只需将压线沿垂直于双面玻璃的方向靠近窗扇,在卡接沿伸入插槽的过程中,凸沿朝向插槽槽底的表面与卡边的抵接斜面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使得卡接沿沿远离卡边的方向偏移;继续驱使压线沿垂直于双面玻璃的方向靠近窗扇,令卡接沿继续伸入插槽,至凸沿与限位条相互错位,卡接沿恢复为与卡边相平行的状态,此时,凸沿远离插槽槽底的表面与限位条背离抵接斜面的侧壁相抵,即实现压线与窗扇之间的卡接固定;在将压线安装至窗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持续将压线沿垂直于双面玻璃的方向靠近窗扇,至凸沿远离插槽槽底的表面与限位条背离抵接斜面的侧壁相抵,即实现压线与窗扇之间的相对固定,整个安装过程方便快捷;此外,安装过程中压线只需沿垂直于双面玻璃的方向靠近窗扇,还可以预先将压线拼接成与窗扇相适配的框状,以使得压线与窗扇之间的安装更加便捷。
优选的,所述限位条背离抵接斜面的表面为卡位斜面,所述卡位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抵接斜面相同;所述凸沿设有与卡位斜面相适配的卡位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位面与卡位斜面之间的配合,能够提高凸沿与限位条之间的抵接状态的稳定性,以使得凸沿与限位条之间的限位效果更加优良,保持压线与窗扇之间的稳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沿朝向插槽的表面边沿处设有倒角,所述倒角用于与抵接斜面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沿上倒角的设置,能够用于与抵接斜面相抵,当卡接沿插入插槽的过程中,便于实现凸沿与抵接斜面之间的相对抵接与相互滑移;同时,可减少凸沿边缘存在棱边而在与抵接斜面抵接过程中对限位条造成磨损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压线与卡接沿之间具有间隔,形成有避位槽,所述避位槽用于容置所述卡边;所述压线设有抵接条,所述抵接条用于与卡边远离插槽的侧壁抵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位槽用于容置卡边,并利用压线上的抵接条对卡边远离插槽的侧壁抵接限位,减少卡边受力出现弯折的情况,使凸沿与卡边上的限位条保持稳定的抵接限位作用,从而提升压线与窗扇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抵接条用于与卡边抵接的表面为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圆弧面对卡边的侧壁进行抵接,可减少棱边与卡边相抵而使得卡边磨损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压线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与卡边相对的窗扇侧壁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与卡边相对的窗扇侧壁相抵,实现卡接沿与插槽之间的粗定位,即实现压线与窗扇之间的初步定位,为工作人员驱使压线靠近窗扇的过程中提供对位的便利。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与窗扇侧壁的抵接面设为圆弧抵接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圆弧抵接面与窗扇侧壁相抵以实现压线与窗扇之间的初步定位,可减少棱边与窗扇侧壁相抵而使得窗扇外壁磨损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卡边远离窗扇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抵接斜面相同;所述导向斜面的一侧与抵接斜面相连接,且所述导向斜面用于与凸沿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接沿插入插槽之前,利用导向斜面对凸沿的抵接与滑移作用,可对卡接沿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令卡接沿与插槽的位置相对齐,实现卡接沿与插槽之间初步对位。
优选的,所述窗扇与双面玻璃之间设有粘接胶,所述粘接胶用于实现双面玻璃与窗扇之间的相对固定;所述压线与双面玻璃之间设有弹性胶体,所述压线朝向双面玻璃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弹性胶体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粘接胶实现双面玻璃与窗扇之间的相对固定,便于工作人员后续直接将压线安装于窗扇上,提升安装过程的便捷性与效率;利用凸块与凹槽之间的配合,可增加弹性胶体与压线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在将压线安装于窗扇的过程中,减少弹性胶体受力变形后与压线相脱离的情况,从而保持弹性胶体对压线与双面玻璃之间良好的缓冲与密封效果。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窗页,所述固定窗页包括玻璃安装框和安装于玻璃安装框内的玻璃;所述窗框设有中坚挺,所述固定窗页与活动窗页分别设于中坚挺的两侧;所述中坚挺沿固定窗页厚度方向的一侧壁朝向室外,另一侧壁朝向室内;所述中坚挺朝向室外的侧壁沿中坚挺长度方向设有方槽,所述方槽靠近活动窗页的侧壁与压线远离方槽的侧壁之间的水平间距设为间距a,所述方槽靠近固定窗页的侧壁与玻璃安装框内框壁的水平间距设为间距b,所述间距a与间距b的尺寸之差的绝对值小于3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设置方槽的尺寸与位置,将间距a与间距b的尺寸之差的绝对值控制在3mm以内,从室外看时,活动窗页与固定窗页位于中坚挺两侧的凸沿看起来尺寸相近,且能够相对中坚挺呈对称状,从而使得窗体的外观更为美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将压线安装至窗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持续将压线沿垂直于双面玻璃的方向靠近窗扇,至凸沿远离插槽槽底的表面与限位条背离抵接斜面的侧壁相抵,即实现压线与窗扇之间的相对固定,整个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2、凸沿与限位条抵接稳定,使凸沿与限位条之间具有良好的限位效果,可保持压线与窗扇之间的稳定连接;
3、压线上的抵接条对卡边远离插槽的侧壁抵接限位,减少卡边受力出现弯折的情况,使凸沿与卡边上的限位条保持稳定的抵接限位作用;
4、卡边上的导向斜面可对卡接沿起到导向作用,令卡接沿与插槽的位置相对齐,实现卡接沿与插槽之间初步对位;
5、定位块与卡边相对的窗扇外壁相抵,实现卡接沿与插槽之间位置的粗定位;
6、能够减少弹性胶体受力变形后与压线相脱离的情况,保持弹性胶体对压线与双面玻璃之间良好的缓冲与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窗页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窗页、中坚挺和固定窗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窗框;11、中坚挺;11a、方槽;21、窗扇;211、抵接安装部;211a、限位挡边;212、卡边;212a、导向斜面;2121、插槽;2122、限位条;2122a、抵接斜面;2122b、卡位斜面;22、双面玻璃;23、压线;23a、抵接条;23b、凸块;231、卡接沿;2311、避位槽;2312、凸沿;2312a、倒角;2312b、卡位面;2313、定位块;2313a、圆弧抵接面;3、空腔;3a、内密封胶条;3b、中间密封胶条;3c、外密封胶条;4、粘接胶;5、弹性胶条;5a、凹槽;6、幕墙支撑架;71、第一卡槽;72、第二卡槽;81、第一卡臂;82、第二卡臂;9、玻璃安装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包括窗框1、活动窗页和固定窗页,其中,窗框1为铝合金型材拼接而成的框体,同时,窗框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幕墙支撑架6上。活动窗页的形状与大小均与窗框1相适配,且活动窗页的一侧与窗框1通过铰链实现转动连接,以使得活动窗页可相对窗框1进行开启和关闭。此外,活动窗页与窗框1之间还安装有锁合件,锁合件用于实现活动窗页与窗框1之间的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锁合件可以使用市面中任意一种窗锁。
参照图2,活动窗页包括窗扇21、双面玻璃22和压线23,其中,窗扇21为铝合金型材拼接而成的框体。窗扇21朝向窗框1的一侧呈类l状;相应的,窗框1朝向窗扇21的一侧也呈类l状,使得安装于窗框1内的窗扇21与窗框1相闭合时,能够窗扇21与窗框1之间的连接处形成空腔3,空腔3的设置能够提升窗扇21与窗框1连接处之间的隔热与隔音效果。同时,窗框1与窗扇21之间还安装有内密封胶条3a、中间密封胶条3b和外密封胶条3c,以保持窗扇21与窗框1连接处的良好密封性能,实现窗扇21与窗框1相闭合时室内与室外的良好隔离。
参照图2,窗扇21的内侧一体成型有抵接安装部211,抵接安装部211的内部呈中空状;同时,抵接安装部211沿幕墙厚度的方向一侧在窗扇21与窗框1相闭合时平齐于窗框1的侧壁,另一端用于供双面玻璃22抵接限位。双面玻璃22与抵接安装部211之间安装有粘接胶4,具体的,粘接胶4可以使用硅酮结构胶,用于实现双面玻璃22与抵接安装部211之间的相对固定。此外,抵接安装部211用于安装双面玻璃22的侧壁还沿靠近双面玻璃22的方向延伸有限位挡边211a,限位挡边211a位于抵接安装部211侧壁远离窗扇21的一侧。利用限位挡边211a可以对硅酮结构胶进行限位,减少硅酮结构胶自抵接安装部211与双面玻璃22连接处脱离的情况。
参照图2和图3,压线23为铝合金型材,且压线23位于双面玻璃22背离抵接安装部211的一侧,同时,压线23与窗扇21之间安装有卡接组件,用于实现压线23与窗扇21之前的相对固定。具体的,卡接组件包括卡边212和卡接沿231;其中,卡边212沿双面玻璃22的厚度方向一体成型于窗扇21靠近压线23的一侧,且卡边212与窗扇21的内框壁之间具有间隔,以使得卡边212与窗扇21配合形成有插槽2121。
参照图3,卡边212朝向插接槽的侧壁的设置有限位条2122,限位条2122远离插槽2121槽底的表面为抵接斜面2122a,抵接斜面2122a与卡边212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插槽2121槽底的方向逐渐减小。同时,卡边212靠近插槽2121的侧壁远离插槽2121槽底的一侧也倒有导向斜面212a,导向斜面212a的倾斜方向与抵接斜面2122a的倾斜方向相同,且导向斜面212a靠近抵接斜面2122a的一侧与抵接斜面2122a相连接。限位条2122靠近插槽2121槽底的表面为卡位斜面2122b,卡位斜面2122b的倾斜方向也与抵接斜面2122a的倾斜方向相同。
参照图3,卡接沿231沿双面玻璃22的厚度方向一体成型于压线23上,且卡接沿231与压线23之间具有间距,以使得卡接沿231与压线23之间形成有避位槽2311,避位槽2311用于容置卡边212;相应的,压线23靠近于避位槽2311的边沿处还成型有抵接条23a,抵接条23a的外侧壁均为圆弧面,用于对卡边212远离插槽2121的侧壁进行抵接限位。
参照图3,卡接沿231用于伸入插槽2121内,且卡接沿231靠近插槽2121槽底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凸沿2312,凸沿2312的靠近插槽2121槽底的表面边沿处设置有倒角2312a;在卡接沿231伸入插槽2121的过程中,倒角2312a用于与抵接斜面2122a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同时,凸沿2312远离插槽2121槽底的表面为卡位面2312b,卡位面2312b与卡位斜面2122b相适配。此外,卡接沿231远离压线23的侧壁还安装有定位块2313,定位块2313一体成型于卡接沿231侧壁远离插槽2121槽底的一侧,且定位块2313的延伸方向与双面玻璃22的表面相平行;定位块2313远离卡接沿231的一端为圆弧抵接面2313a,通过圆形抵接面对窗扇21侧壁的抵接作用,实现卡接沿231与插槽2121之间的粗定位。
参照图2和图3,压线23与双面玻璃22之间安装有弹性胶体,本实施例中,弹性胶体可以选用三元乙柄胶条;同时,压线23与弹性胶体的抵接面处形成有若干个凸块23b,相应的,弹性胶体靠近压线23的表面开设有与凸块23b相配合的凹槽5a。利用凸块23b与凹槽5a之间的配合,可减少弹性胶体受力变形后与压线23相脱离的情况。
参照图4,窗框1沿竖直方向安装有中坚挺11,中坚挺11将窗框1分隔为两个框体,其中,活动窗页安装于窗框1其中的一个框体内,固定窗页安装于窗框1的另一个框体内。即使得固定窗页与活动窗页分别位于中坚挺11的两侧。具体的,固定窗页包括玻璃安装款和玻璃;将玻璃固定于玻璃安装框9内,再将玻璃安装框9固定安装于窗框1上,就实现固定窗页的安装;固定窗页与窗框1的安装结构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在赘述。
参照图4,中坚挺11沿固定窗页厚度方向的一侧壁朝向室外,另一侧壁朝向室内中坚挺11朝向室外的侧壁沿中坚挺11长度方向开设有方槽11a,将方槽11a靠近活动窗页的侧壁与压线23远离方槽11a的侧壁之间的水平间距设为间距a,方槽11a靠近固定窗页的侧壁与玻璃安装框9内框壁的水平间距设为间距b,为使得窗体的外观更为美观,通过合理设置方槽11a的尺寸与位置,能够将间距a与间距b的尺寸之差的绝对值小于3mm。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间距a的尺寸设置为54mm,相应的,将间距b的尺寸设置为53mm。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窗扇21的卡边212沿双面玻璃22的厚度方向设置,从而使得卡边212与窗扇21形成的插槽2121的深度方向也沿双面玻璃22的厚度方向设置,相应的,压线23的卡接沿231也沿双面玻璃22的厚度方向设置;在安装卡边212以对双面玻璃22进行抵紧的过程中,只需将压线23沿垂直于双面玻璃22的方向靠近窗扇21,在卡接沿231伸入插槽2121的过程中,凸沿2312上的倒角2312a与卡边212的抵接斜面2122a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使得卡接沿231沿远离卡边212的方向偏移。
继续驱使压线23沿垂直于双面玻璃22的方向靠近窗扇21,令卡接沿231继续伸入插槽2121,至凸沿2312与限位条2122相互错位,卡接沿231恢复为与卡边212相平行的状态,此时,凸沿2312远离插槽2121槽底的表面与限位条2122背离抵接斜面2122a的侧壁相抵,即实现压线23与窗扇21之间的卡接固定。整个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持续将压线23沿垂直于双面玻璃22的方向靠近窗扇21,至凸沿2312远离插槽2121槽底的表面与限位条2122背离抵接斜面2122a的侧壁相抵,即实现压线23与窗扇21之间的相对固定。
此外,在卡接沿231插入插槽2121之前,利用导向斜面212a对凸沿2312的抵接与滑移作用,可对卡接沿231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令卡接沿231与插槽2121的位置相对齐,实现卡接沿231与插槽2121之间初步对位。同时,利用定位块2313与窗扇21侧壁之间的抵接作用,便于实现卡接沿231与插槽2121之间位置对齐,为工作人员的安装过程提供便利。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包括窗框(1)和活动窗页,所述活动窗页的一侧与窗框(1)转动连接,所述活动窗页包括窗扇(21)、压线(23)和双面玻璃(2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21)朝向压线(23)的一侧沿双面玻璃(22)的厚度方向设有卡边(212),所述卡边(212)与窗扇(21)的内框壁具有间隔,形成有插槽(2121);
所述卡边(212)靠近插槽(2121)的侧壁设有限位条(2122),所述限位条(2122)远离插槽(2121)槽底的一侧设有抵接斜面(2122a),所述抵接斜面(2122a)与卡边(212)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插槽(2121)槽底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压线(23)靠近窗扇(21)的一侧沿双面玻璃(22)的厚度方向设有卡接沿(231),所述卡接沿(231)用于伸入所述插槽(2121);
所述卡接沿(231)远离压线(23)的一侧设有凸沿(2312),所述凸沿(2312)用于卡接沿(231)伸入插槽(2121)过程中与限位条(2122)的抵接斜面(2122a)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所述凸沿(2312)靠近压线(23)的表面用于与限位条(2122)背离抵接斜面(2122a)的表面抵接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2122)背离抵接斜面(2122a)的表面为卡位斜面(2122b),所述卡位斜面(2122b)的倾斜方向与抵接斜面(2122a)相同;
所述凸沿(2312)设有与卡位斜面(2122b)相适配的卡位面(231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2312)朝向插槽(2121)的表面边沿处设有倒角(2312a),所述倒角(2312a)用于与抵接斜面(2122a)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23)与卡接沿(231)之间具有间隔,形成有避位槽(2311),所述避位槽(2311)用于容置所述卡边(212);所述压线(23)设有抵接条(23a),所述抵接条(23a)用于与卡边(212)远离插槽(2121)的侧壁抵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条(23a)用于与卡边(212)抵接的表面为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23)设有定位块(2313),所述定位块(2313)用于与卡边(212)相对的窗扇(21)侧壁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2313)与窗扇(21)侧壁的抵接面设为圆弧抵接面(2313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边(212)远离窗扇(21)的一侧设有导向斜面(212a),所述导向斜面(212a)的倾斜方向与抵接斜面(2122a)相同;所述导向斜面(212a)的一侧与抵接斜面(2122a)相连接,且所述导向斜面(212a)用于与凸沿(2312)相互抵接且相互滑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21)与双面玻璃(22)之间设有粘接胶(4),所述粘接胶(4)用于实现双面玻璃(22)与窗扇(21)之间的相对固定;
所述压线(23)与双面玻璃(22)之间设有弹性胶体,所述压线(23)朝向双面玻璃(22)的一侧设有凸块(23b),所述弹性胶体设有与凸块(23b)相配合的凹槽(5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窗体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窗页,所述固定窗页包括玻璃安装框(9)和安装于玻璃安装框(9)内的玻璃;
所述窗框(1)设有中坚挺(11),所述固定窗页与活动窗页分别设于中坚挺(11)的两侧;
所述中坚挺(11)沿固定窗页厚度方向的一侧壁朝向室外,另一侧壁朝向室内;
所述中坚挺(11)朝向室外的侧壁沿中坚挺(11)长度方向设有方槽(11a),所述方槽(11a)靠近活动窗页的侧壁与压线(23)远离方槽(11a)的侧壁之间的水平间距设为间距a,所述方槽(11a)靠近固定窗页的侧壁与玻璃安装框(9)内框壁的水平间距设为间距b,所述间距a与间距b的尺寸之差的绝对值小于3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