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电缆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220kv接头铜壳。
背景技术:
220kv接头铜壳是作为电缆连接时使用的保护部件,其安装在接头外面。通常为二段铜管通过绝缘件拼接而成,每段铜管的拼接端头为大圆管,另一头为小直管,大圆管与小直管间以梯形管连接,大圆管顶面设置有灌胶孔,用于注入绝缘料。使用中存在的不足是:1,现场施工时,需要安装接地引线,通常从套接在连接中间管端的电缆上引出接头铜管,受现场施工环境的影响,引线接头处容易进水,影响电缆连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2,电缆引出的接地引线也是从接头铜壳顶端引出,和灌胶孔位于同一操作平面上,施工时受限;3,两段铜管的小直管直径,一个为600mm,一个为100mm,相对稍短,封铅时铜管高温容易传递至里面的电缆,可能对电缆造成不良影响;4,小直管端口为平口,由于需要应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连接,电缆与小直管间存在空隙,电缆插入应力锥内的中间连接管后,套上接头铜壳,需将小直管端口包上热缩性绝缘防水材料,因空隙的存在,要达到良好的防水绝缘效果,对端口包扎绝缘防水材料的操作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的220kv接头铜壳,主要创新在于在铜壳上直接设计接地引管,接地引线从铜壳接地引管插入连接内部的电缆,端口包覆绝缘防水料,现场施工方便,绝缘防水封闭好,不会受环境因素影响电缆性能。
具体是这样实施的:220kv接头铜壳,由二段铜管通过绝缘件拼接而成,每段铜管的拼接端头为大圆管,另一头为小直管,大圆管与小直管间以梯形管连接,大圆管顶面设置有灌胶孔,其特征在于每段铜管靠近梯形管的大圆管端头上设计有接地引管,接地引管连通铜管内腔。
为了现场施工时不相互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接地引管设计在灌胶孔前后的大圆管侧壁上,为便利操作与实用美观,两段铜管的接地引管同水平轴布设。
为了避免封铅高温对电缆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对两段铜管的小直管加长,各加长50mm,即一段小直管长650mm,另一段小直管长150mm,保证足够的搭接距离。
本实用新型将小直管的外端口管壁上沿圆周均匀开设若干个燕尾槽,较好的个数为10-12个,当在小直管端口包封绝缘防水材料前,先向小直管内敲击相邻燕尾槽间的管壁,使燕尾槽间的管壁均紧贴住插入的电缆,然后再封包绝缘防水材料,封闭效果更佳,也更易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是:
1.铜壳上直接添加接地引管,提高防水性能和接地可靠性。
2.接地引管与灌胶孔不设计在同一平面上,便利操作,更实用而且美观。
3.增加总体长度,提高与电缆的搭接尺寸。
4.小直管外端口管壁上开设燕尾槽,提高封包绝缘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0kv接头铜壳,由二段铜管通过绝缘件1拼接而成,每段铜管的拼接端头为大圆管2,另一头为小直管3,一段铜管的小直管长650mm,另一段小直管长150mm,小直管3的外端口管壁上沿圆周均匀开设10-12个燕尾槽7。每段铜管的大圆管2与小直管3间以梯形管4连接,大圆管2顶面设置有灌胶孔5,每段铜管靠近梯形管4的大圆管2端头、灌胶孔5前后的大圆管侧壁上设计有接地引管6,接地引管6连通铜管内腔,两段铜管的接地引管6同水平轴布设。
1.220kv接头铜壳,由二段铜管通过绝缘件拼接而成,每段铜管的拼接端头为大圆管,另一头为小直管,大圆管与小直管间以梯形管连接,大圆管顶面设置有灌胶孔,其特征在于每段铜管靠近梯形管的大圆管端头上设计有接地引管,接地引管连通铜管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20kv接头铜壳,其特征在于接地引管设计在灌胶孔前后的大圆管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20kv接头铜壳,其特征在于两段铜管的接地引管同水平轴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20kv接头铜壳,其特征在于两段铜管的小直管各加长50mm,即一段小直管长650mm,另一段小直管长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20kv接头铜壳,其特征在于小直管的外端口管壁上沿圆周均匀开设若干个燕尾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220kv接头铜壳,其特征在于开设的燕尾槽个数为10-12个。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