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板倒角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地板,即房屋地面或楼面的表面层,由木料或其他材料做成;地板的分类有很多,按结构分类有:实木地板、强化复合木地板、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竹木地板、防腐地板、软木地板以及最流行的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等;按用途分类有:家用,商业用,防静电地板,户外地板,舞台舞蹈专用地板,运动馆场内专用地板,田径专用地板等,其中地板的加工制作过程中常需要对沿边进行倒角抛光,但现有市场上大多通过人工刨削打磨进行地板的倒角抛光,较为费力和不便,不能方便的进行地板倒角抛光的自动化进行,市场少数用于地板倒角的机床结构较为复杂,不能进行刨削倒角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板倒角抛光装置,其优点在于能够自动方便的进行地板倒角抛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板倒角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压持固定组件和倒角抛光组件,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两侧外壁上设置有压持固定组件;
所述压持固定组件包括安装架、第一螺孔、第一螺杆和压持座,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两侧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的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一侧外壁上贯通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内部螺合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外壁上转动连接有压持座,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一侧外壁上设置倒角抛光组件;
所述倒角抛光组件包括移动槽、移动块、第二螺孔、第二螺杆、第一电机、转动槽、转动杆、转动轴、外螺纹、压持螺母、安装槽、磨砂轮和第二电机,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端一侧外壁上贯通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的内部螺合连接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的两端与移动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位于移动槽一侧的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与第二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的两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两端与转动槽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一端的外壁上分布开设有外螺纹,且外螺纹的外壁上螺合连接有压持螺母,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一端与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磨砂轮,所述转动杆位于安装槽上方的外壁上镶嵌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磨砂轮的转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杆与移动槽和转动轴与转动槽的转动连接处均镶嵌安装有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的设置使第一螺杆和转动轴转动更平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轮方便的带动第一螺杆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持座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配合槽,且配合槽的内部安装有转动块,所述第一螺杆的底端贯穿于配合槽的内部与转动块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块和配合槽的配合使用,实现后期第一螺杆的独立转动,带动压持座下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持螺母呈锥形,所述移动块位于转动轴一端的外壁上对应压持螺母开设有压持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拧紧压持螺母,通过压持螺母压持压持凹槽,实现后期磨砂轮倾角调节后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电机为一种步进正反转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后期移动块和磨砂轮的往复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整体结构较为完善合理能实现地板生产过程中的半自动化倒角抛光,解决了传统通过人工刨削打磨进行,较为费力和不便的问题;
2、其中压持固定组件的设置,能方便的进行地板的压持固定,其中倒角抛光组件的设置,能实现地板的倒角抛光,相对与市场上的地板倒角机床结构较为简单,且能进行刨削倒角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压持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2、压持固定组件;3、倒角抛光组件;4、手轮;5、配合槽;6、转动块;7、压持凹槽;21、安装架;22、第一螺孔;23、第一螺杆;24、压持座;31、移动槽;32、移动块;33、第二螺孔;34、第二螺杆;35、第一电机;36、转动槽;37、转动杆;38、转动轴;39、外螺纹;310、压持螺母;311、安装槽;312、磨砂轮;313、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地板倒角抛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压持固定组件2和倒角抛光组件3,工作台1的顶端两侧外壁上设置有压持固定组件2。
如图1、2、4所示,压持固定组件2包括安装架21、第一螺孔22、第一螺杆23和压持座24,工作台1的顶端两侧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的有安装架21,安装架21的顶端一侧外壁上贯通开设有第一螺孔22,第一螺孔22的内部螺合连接有第一螺杆23,第一螺杆23的底端外壁上转动连接有压持座24,通过转动第一螺杆23在第一螺孔22的配合作用下带动压持座24下移对工作台1上放置的加工地板进行压持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工作台1的顶端一侧外壁上设置倒角抛光组件3,倒角抛光组件3包括移动槽31、移动块32、第二螺孔33、第二螺杆34、第一电机35、转动槽36、转动杆37、转动轴38、外螺纹39、压持螺母310、安装槽311、磨砂轮312和第二电机313,工作台1的顶端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移动槽31,移动槽31的内部安装有移动块32,移动块32的底端一侧外壁上贯通开设有第二螺孔33,第二螺孔33的内部螺合连接有第二螺杆34,且第二螺杆34的两端与移动槽31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工作台1位于移动槽31一侧的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35,第一电机35的输出轴一端与第二螺杆34的一端固定连接,移动块32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转动槽36,转动槽36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37,转动杆37一端的两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8,且转动轴38的两端与转动槽36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转动轴38一端的外壁上分布开设有外螺纹39,且外螺纹39的外壁上螺合连接有压持螺母310,第一电机35的输出轴一端与转动轴38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37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311,安装槽311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磨砂轮312,转动杆37位于安装槽311上方的外壁上镶嵌安装有第二电机313,第二电机313的输出轴与磨砂轮312的转轴固定连接,实现地板端角处的倒角打磨。
如图1、3所示,第一螺杆23与移动槽31和转动轴38与转动槽36的转动连接处均镶嵌安装有轴承,轴承的设置使第一螺杆23和转动轴38转动更平稳。
如图1、2所示,第一螺杆23的顶端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手轮4,通过手轮4方便的带动第一螺杆23进行转动。
如图4所示,压持座24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配合槽5,且配合槽5的内部安装有转动块6,第一螺杆23的底端贯穿于配合槽5的内部与转动块6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通过转动块6和配合槽5的配合使用,实现后期第一螺杆23的独立转动,带动压持座24下移。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压持螺母310呈锥形,移动块32位于转动轴38一端的外壁上对应压持螺母310开设有压持凹槽7,通过拧紧压持螺母310,通过压持螺母310压持压持凹槽7,实现后期磨砂轮312倾角调节后的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电机35为一种步进正反转电机,实现后期移动块32和磨砂轮312的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在进行地板倒角抛光过程中,将需要处理的地板放置到工作台1上,再通过手轮4转动第一螺杆23,在第一螺孔22的螺合作用下带动压持座24下移,通过压持座24对地板进行放置固定,再通过拧松压持螺母310,使转动杆37在转动轴38的作用下在转动槽36内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一端磨砂轮312倾角的调节,根据需要调节转动杆37使磨砂轮312与地板的端角处进行接触,可以根据需要在磨砂轮312的外壁上设置圆弧凹槽,利于后期的圆弧倒角;调节后通过拧紧压持螺母310进行固定,通过控制第一电机35工作带动第二螺杆34进行转动,在第二螺孔33的配合作用下带动移动块32在移动槽31内进行横移,从而带动磨砂轮312进行移动,过程中通过第二电机313带动磨砂轮312进行自转,更实现地板的倒角抛光的自动化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地板倒角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1)、压持固定组件(2)和倒角抛光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两侧外壁上设置有压持固定组件(2);
所述压持固定组件(2)包括安装架(21)、第一螺孔(22)、第一螺杆(23)和压持座(24),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两侧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的有安装架(21),所述安装架(21)的顶端一侧外壁上贯通开设有第一螺孔(22),所述第一螺孔(22)的内部螺合连接有第一螺杆(23),所述第一螺杆(23)的底端外壁上转动连接有压持座(24),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一侧外壁上设置倒角抛光组件(3);
所述倒角抛光组件(3)包括移动槽(31)、移动块(32)、第二螺孔(33)、第二螺杆(34)、第一电机(35)、转动槽(36)、转动杆(37)、转动轴(38)、外螺纹(39)、压持螺母(310)、安装槽(311)、磨砂轮(312)和第二电机(313),所述工作台(1)的顶端一侧外壁上开设有移动槽(31),所述移动槽(31)的内部安装有移动块(32),所述移动块(32)的底端一侧外壁上贯通开设有第二螺孔(33),所述第二螺孔(33)的内部螺合连接有第二螺杆(34),且第二螺杆(34)的两端与移动槽(31)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1)位于移动槽(31)一侧的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第一电机(35),所述第一电机(35)的输出轴一端与第二螺杆(3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32)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转动槽(36),所述转动槽(36)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37),所述转动杆(37)一端的两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38),且转动轴(38)的两端与转动槽(36)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38)一端的外壁上分布开设有外螺纹(39),且外螺纹(39)的外壁上螺合连接有压持螺母(310),所述第一电机(35)的输出轴一端与转动轴(3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37)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安装槽(311),所述安装槽(311)的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磨砂轮(312),所述转动杆(37)位于安装槽(311)上方的外壁上镶嵌安装有第二电机(313),所述第二电机(313)的输出轴与磨砂轮(312)的转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板倒角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3)与移动槽(31)和转动轴(38)与转动槽(36)的转动连接处均镶嵌安装有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板倒角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3)的顶端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手轮(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板倒角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座(24)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配合槽(5),且配合槽(5)的内部安装有转动块(6),所述第一螺杆(23)的底端贯穿于配合槽(5)的内部与转动块(6)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板倒角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螺母(310)呈锥形,所述移动块(32)位于转动轴(38)一端的外壁上对应压持螺母(310)开设有压持凹槽(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板倒角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35)为一种步进正反转电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