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隔热内开窗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11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热内开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隔热内开窗。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隔热内开窗是由多个铝型材组装而成,但是隔热内开窗不便于组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隔热内开窗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隔热内开窗,具备便于组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隔热内开窗不便于组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隔热内开窗,包括第一铝型材,所述第一铝型材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铝型材,所述第一铝型材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载板,所述载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载板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铝型材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表面与空心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杆的右端延伸至空心管的内部与滑柱的左侧接触,所述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隔板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顶部的右侧与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块配合使用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铝型材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背面的顶部与旋转板的正面活动连接。

所述横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左侧与载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滑柱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空心管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杆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所述压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右侧与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滑杆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底部与滑套的顶部接触。

所述滑杆的底部贯穿至第二铝型材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压盘,所述压盘与滑杆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隔热内开窗不便于组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备便于组装的优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隔热内开窗的组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板,能够增加横板与载板的稳定性,防止横板倾斜与载板分离。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向杆和导向槽,能够增加滑柱滑动的稳定性,防止滑柱滑动时转动。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加强板,能够增加压板与隔板的稳固性,防止压板倾斜与隔板分离。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环,能够对滑杆下降的位置进行限位,起到对滑杆定位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盘,能够增加手部与滑杆的接触面积,便于通过压盘按压滑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空心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第一铝型材的结构立体图。

图中:1、第一铝型材;2、第二铝型材;3、载板;4、压杆;5、横板;6、第一卡块;7、隔板;8、空心管;9、第一弹簧;10、滑柱;11、压板;12、第二弹簧;13、固定块;14、旋转板;15、第二卡块;16、滑套;17、滑杆;18、连板;19、第一加强板;20、导向杆;21、导向槽;22、第二加强板;23、定位环;24、压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铝型材1,第一铝型材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铝型材2,第一铝型材1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载板3,载板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杆4,载板3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5,横板5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6,第二铝型材2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隔板7,隔板7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管8,空心管8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柱10,滑柱10的表面与空心管8的内壁滑动连接,压杆4的右端延伸至空心管8的内部与滑柱10的左侧接触,隔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压板11,压板11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隔板7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旋转板14,旋转板14顶部的右侧与第二弹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旋转板14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块6配合使用的第二卡块15,第二铝型材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套16,滑套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17,滑杆1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板18,连板18背面的顶部与旋转板14的正面活动连接。

参考图1,横板5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19,第一加强板19的左侧与载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板19,能够增加横板5与载板3的稳定性,防止横板5倾斜与载板3分离。

参考图2,滑柱10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0,空心管8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导向槽21,导向杆20与导向槽21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导向杆20和导向槽21,能够增加滑柱10滑动的稳定性,防止滑柱10滑动时转动。

参考图1,压板1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22,第二加强板22的右侧与隔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加强板22,能够增加压板11与隔板7的稳固性,防止压板11倾斜与隔板7分离。

参考图3,滑杆17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23,定位环23的底部与滑套16的顶部接触。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定位环23,能够对滑杆17下降的位置进行限位,起到对滑杆17定位的目的。

参考图3,滑杆17的底部贯穿至第二铝型材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压盘24,压盘24与滑杆17配合使用。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压盘24,能够增加手部与滑杆17的接触面积,便于通过压盘24按压滑杆17。

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盘24按压滑杆17在滑套16的内部滑动上升,滑杆17上升带动定位环23上升与滑套16分离,滑杆17上升通过连板18带动旋转板14以固定块13为中心顺时针转动,旋转板14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卡块15与第一卡块6分离,旋转板14顺时针转动与压板11配合压缩第二弹簧12,第一铝型材1向左移动带动载板3向左移动,载板3向左移动带动横板5向左移动,横板5向左移动带动第二卡块15向左移动与第一卡块6分离,载板3向左移动带动压杆4向左移动与空心管8分离,当压杆4向左移动时,通过第一弹簧9的弹力带动滑柱10在空心管8的内部向左滑动,滑柱10向左滑动带动导向杆20在导向槽21的内部向左滑动,达到便于拆分的目的,操作相反时,达到便于组装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组装的隔热内开窗,包括第一铝型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型材(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铝型材(2),所述第一铝型材(1)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载板(3),所述载板(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杆(4),所述载板(3)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5),所述横板(5)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6),所述第二铝型材(2)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隔板(7),所述隔板(7)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管(8),所述空心管(8)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柱(10),所述滑柱(10)的表面与空心管(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压杆(4)的右端延伸至空心管(8)的内部与滑柱(10)的左侧接触,所述隔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压板(11),所述压板(11)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2),所述隔板(7)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旋转板(14),所述旋转板(14)顶部的右侧与第二弹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14)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卡块(6)配合使用的第二卡块(15),所述第二铝型材(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套(16),所述滑套(1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板(18),所述连板(18)背面的顶部与旋转板(14)的正面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隔热内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5)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19),所述第一加强板(19)的左侧与载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隔热内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10)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0),所述空心管(8)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导向槽(21),所述导向杆(20)与导向槽(2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隔热内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1)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22),所述第二加强板(22)的右侧与隔板(7)的左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隔热内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7)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23),所述定位环(23)的底部与滑套(16)的顶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隔热内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7)的底部贯穿至第二铝型材(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压盘(24),所述压盘(24)与滑杆(17)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隔热内开窗,包括第一铝型材,所述第一铝型材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铝型材,所述第一铝型材内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载板,所述载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载板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铝型材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柱。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隔热内开窗不便于组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备便于组装的优点,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隔热内开窗的组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熊勇;韩鹏;马玉生;马小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新铝铝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