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敷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沟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沟是用以敷设和更换电力或电讯电缆设施的管道,通常预埋在地下,包括具有电缆敷设凹腔的电缆沟本体和盖合设置在电缆沟本体上用于将电缆敷设凹腔的上部封盖住的电缆沟盖板,电缆沟本体在盖合上电缆沟盖板后处于封闭状态,其内敷设的电缆在通电后会散发出热量,这些热量难以快速排出,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和太阳照射会使地表升温,地表的温度同样会传导给电缆沟,使得电缆沟内的温度较高,电缆沟内的温度过高,且其内积聚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会导致其内敷设的电缆的载流量下降,达不到额定载流量,对电缆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同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及时散热以确保其内敷设的电缆正常且安全使用的电缆沟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缆沟装置,包括电缆沟本体,所述的电缆沟本体具有上部开口且前后贯通的用于敷设电缆的电缆敷设凹腔,所述的电缆沟本体上盖合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的上部开口封盖住的电缆沟盖板,所述的电缆沟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内热气向外排出的排气机构。
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电缆沟盖板上的多个排气管,多个所述的排气管自前向后间隔设置,所述的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相连通,所述的排气管的上端露出设置在地面上。通过排气管可实现将电缆敷设凹腔内的热气向外排出,保证电缆具有良好的载流量。
所述的排气管的下端竖向设置,所述的排气管的上端水平弯折设置。排气管的上端水平弯折,下端竖向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部的水通过排气管进入到电缆敷设凹腔内。
还包括用于降低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内的温度的降温机构。通过降温机构用于降低电缆敷设凹腔内的温度,以进一步确保电缆的稳定安全使用。
所述的降温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电缆沟本体外部的多个降温箱,多个所述的降温箱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的降温箱内设置有内部充设有降温气体的降温瓶,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与所述的降温瓶之间通过气体输送管道相连接。上述降温机构结构简单,打开降温瓶上的启闭阀门,通过气体输送管道可实现向电缆敷设凹腔内输送降温气体,实现快速降温,以确保电缆的稳定安全使用。
所述的降温箱包括具有一内腔的箱体,所述的箱体上可拆卸地盖合设置有箱盖,所述的降温瓶设置在所述的内腔中,所述的气体输送管道的一端穿过所述的箱盖与所述的降温瓶的出气口密封连接,所述的气体输送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电缆沟盖板与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相连通,所述的气体输送管道与所述的电缆沟盖板之间密封连接。上述降温箱结构简单,箱体和箱盖分离设置便于降温瓶的更换,气体输送管道的两端分别与降温瓶和电缆沟盖板之间密封连接,确保气体能够完全不浪费地进入到电缆敷设凹腔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所述的降温气体为低温二氧化碳。低温二氧化碳具为显著的冷却效果。
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内设置有温度监测仪。利用温度监测仪用于检测电缆敷设凹腔内的温度,并将实时监测到的温度值向外传输,实现电缆敷设凹腔内温度的实时监控,便于及时对电缆敷设凹腔进行降温处理。
所述的电缆沟本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的底板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左侧板和所述的右侧板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的底板与所述的左侧板和所述的右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所述的电缆沟盖板盖合设置在所述的左侧板和所述的右侧板上,所述的左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缆的电缆支架,所述的温度监测仪设置在所述的电缆支架的上方。上述电缆沟本体结构简单,电缆支架用于电缆的敷设安装;温度监测仪设置在电缆支架上方,便于监测到较为准确的电缆所在之处的温度值。
还包括设置在外部的控制系统,所述的温度监测仪将实时监测到的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内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所述的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的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降温瓶上的启闭阀门的打开或关闭,实现降温气体向电缆敷设凹腔内输送,实现快速降温。整个电缆沟装置外部配备有控制系统,温度监测仪将实时监测到的电缆敷设凹腔内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内会设定温度上限值,通过控制系统内设置的比较器将实时监测反馈到控制系统的温度值与设定的温度上限值进行比较,当实时温度值大于设定的温度上限值时,控制系统发出警报,可人工或通过自动控制将降温瓶上的启闭阀门打开,实现降温气体向电缆敷设凹腔内输送,实现快速降温,以便抢修人员进行抢修,缩短抢修时间,更早恢复电力;当实时温度值小于设定的温度上限值时,控制系统的警报关闭,此时可人工或通过自动控制实现降温瓶上的启闭阀门的关闭,以节约降温气体的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电缆沟盖体上设置排气机构,可实现电缆敷设凹腔内热气向外排出,实现及时散热以确保其内敷设的电缆正常且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电缆沟装置,包括电缆沟本体1,电缆沟本体1具有上部开口且前后贯通的用于敷设电缆的电缆敷设凹腔11,电缆沟本体1上盖合设置有用于将电缆敷设凹腔11的上部开口封盖住的电缆沟盖板2,电缆沟盖板2上设置有用于实现电缆敷设凹腔11内热气向外排出的排气机构。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排气机构包括设置在电缆沟盖板2上的多个排气管21,多个排气管21自前向后间隔设置,排气管21的下端与电缆敷设凹腔11相连通,排气管21的上端露出设置在地面上。通过排气管21可实现将电缆敷设凹腔11内的热气向外排出,保证电缆具有良好的载流量。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排气管21的下端竖向设置,排气管21的上端水平弯折设置。排气管21的上端水平弯折,下端竖向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部的水通过排气管21进入到电缆敷设凹腔11内。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电缆沟本体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101,底板101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并列间隔设置,底板101与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之间形成电缆敷设凹腔11,电缆沟盖板2盖合设置在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3上,左侧板102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缆的电缆支架104。上述电缆沟本体1结构简单,电缆支架104用于电缆的敷设安装。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用于降低电缆敷设凹腔11内的温度的降温机构。通过降温机构用于降低电缆敷设凹腔11内的温度,以进一步确保电缆的稳定安全使用。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降温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电缆沟本体1外部的多个降温箱4,多个降温箱4前后间隔设置,降温箱4内设置有内部充设有降温气体的降温瓶41,电缆敷设凹腔11与降温瓶41之间通过气体输送管道42相连接。上述降温机构结构简单,打开降温瓶41上的启闭阀门,通过气体输送管道42可实现向电缆敷设凹腔11内输送降温气体,实现快速降温,以确保电缆的稳定安全使用。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降温箱4包括具有一内腔401的箱体402,箱体402上可拆卸地盖合设置有箱盖403,降温瓶41设置在内腔401中,气体输送管道42的一端穿过箱盖403与降温瓶41的出气口密封连接,气体输送管道42的另一端穿过电缆沟盖板2与电缆敷设凹腔11相连通,气体输送管道42与电缆沟盖板2之间密封连接。上述降温箱4结构简单,箱体402和箱盖403分离设置便于降温瓶41的更换,气体输送管道42的两端分别与降温瓶41和电缆沟盖板2之间密封连接,确保气体能够完全不浪费地进入到电缆敷设凹腔11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降温气体为低温二氧化碳。低温二氧化碳具为显著的冷却效果。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电缆敷设凹腔11内设置有温度监测仪5。利用温度监测仪5用于检测电缆敷设凹腔11内的温度,并将实时监测到的温度值向外传输,实现电缆敷设凹腔11内温度的实时监控,便于及时对电缆敷设凹腔11进行降温处理。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温度监测仪5设置在电缆支架的上方。温度监测仪5设置在电缆支架上方,便于监测到较为准确的电缆所在之处的温度值。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外部的控制系统(图中未显示),温度监测仪5将实时监测到的电缆敷设凹腔11内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降温瓶41上的启闭阀门的打开或关闭,实现降温气体向电缆敷设凹腔11内输送,实现快速降温。整个电缆沟装置外部配备有控制系统,温度监测仪5将实时监测到的电缆敷设凹腔11内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内会设定温度上限值,通过控制系统内设置的比较器将实时监测反馈到控制系统的温度值与设定的温度上限值进行比较,当实时温度值大于设定的温度上限值时,控制系统发出警报,可人工或通过自动控制将降温瓶41上的启闭阀门打开,实现降温气体向电缆敷设凹腔11内输送,实现快速降温,以便抢修人员进行抢修,缩短抢修时间,更早恢复电力;当实时温度值小于设定的温度上限值时,控制系统的警报关闭,此时可人工或通过自动控制实现降温瓶41上的启闭阀门的关闭,以节约降温气体的使用。
1.一种电缆沟装置,包括电缆沟本体,所述的电缆沟本体具有上部开口且前后贯通的用于敷设电缆的电缆敷设凹腔,所述的电缆沟本体上盖合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的上部开口封盖住的电缆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沟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内热气向外排出的排气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电缆沟盖板上的多个排气管,多个所述的排气管自前向后间隔设置,所述的排气管的下端与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相连通,所述的排气管的上端露出设置在地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的下端竖向设置,所述的排气管的上端水平弯折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降低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内的温度的降温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电缆沟本体外部的多个降温箱,多个所述的降温箱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的降温箱内设置有内部充设有降温气体的降温瓶,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与所述的降温瓶之间通过气体输送管道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箱包括具有一内腔的箱体,所述的箱体上可拆卸地盖合设置有箱盖,所述的降温瓶设置在所述的内腔中,所述的气体输送管道的一端穿过所述的箱盖与所述的降温瓶的出气口密封连接,所述的气体输送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电缆沟盖板与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相连通,所述的气体输送管道与所述的电缆沟盖板之间密封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气体为低温二氧化碳。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缆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内设置有温度监测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缆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沟本体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所述的底板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的左侧板和所述的右侧板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的底板与所述的左侧板和所述的右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所述的电缆沟盖板盖合设置在所述的左侧板和所述的右侧板上,所述的左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缆的电缆支架,所述的温度监测仪设置在所述的电缆支架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缆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外部的控制系统,所述的温度监测仪将实时监测到的所述的电缆敷设凹腔内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所述的控制系统,通过所述的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的降温瓶上的启闭阀门的打开或关闭,实现降温气体向电缆敷设凹腔内输送,实现快速降温。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