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阴雨地区的智能化配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较大面积的农村输配电网采用电线杆配置横担的方式承载电力线路,由于我国农村面积广阔,电线杆在空旷地区的比例很大,电线杆往往成为较大区域的孤立高体,在雷雨季节,容易受到雷击,损害电力设施和设备,威胁线路的正常供电,目前的市面上虽存在在一些电线杆用的避雷设备,但是存在着安装不便的问题,而且在进行固定时需要在电线杆上进行打孔固定,会对电线杆的内部整体性造成破坏,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阴雨地区的智能化配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无需进行打孔即可在电线杆的顶端进行避雷设备的安装,不会对电线杆的内部结构造成损伤,安装方式较为简单,便于人们进行安装作业。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阴雨地区的智能化配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电线杆和攀线,所述电线杆的顶端拆卸式的安装有避雷结构安装端,所述避雷结构安装端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安装环,所述固定结构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拆卸式的安装有避雷针,所述安装环的底端对应电线杆外壁的位置处设置有紧固翘板,所述紧固翘板的外部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外部套接有绳索,所述绳索上安装有绳索纽紧转管,所述绳索纽紧转管的内部拆卸式的安装有固定内管;
所述避雷结构安装端通过导电结构与大地连通设。
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管底端的导线,所述导线的底端与攀线连接。
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设置在避雷针底端的引线,所述引线的底端贯穿且延伸至电线杆的底端并连接有底卡盘,所述底卡盘表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部拆卸式的安装有固定柱。
所述安装环的顶端设置为锥形面。
所述安装环的底端对应避雷针底端的位置处焊接有内衬垫,所述内衬垫的内部开设有锥形开口,所述锥形开口的最大开口设置在最小开口的上方,且锥形开口的最大开口位置处与安装环的内环底端重合设置。
所述紧固翘板对应电线杆的面上设置有锥形凸柱,所述紧固翘板与紧固翘板之间设置有缝隙。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阴雨地区的智能化配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通过把紧固翘板套接在电线杆的外部,然后通过转动绳索纽紧转管,由此通过绳索对紧固翘板进行固定,使其能够较为牢固的固定在电线杆的外部,安装结构较为简单,而且无需在电线杆上进行打孔,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而且由于避雷针能够拆卸的安装在安装孔的内部,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对避雷针的种类进行选择,满足了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1端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2端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形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使用形态示意图;
1、电线杆;2、攀线;3、避雷结构安装端;4、固定结构;5、安装环;6、紧固翘板;7、凹槽;8、锥形面;9、绳索;10、绳索纽紧转管;11、固定内管;12、导线;13、安装孔;14、避雷针;15、内衬垫;16、锥形开口;17、引线;18、底卡盘;19、连接孔;20、固定柱;21、锥形凸柱。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实施例1,结合附图1~7的一种多阴雨地区的智能化配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电线杆1和攀线2,电线杆1的顶端拆卸式的安装有避雷结构安装端3,避雷结构安装端3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4;
固定结构4包括安装环5,固定结构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3,安装孔13的内部拆卸式的安装有避雷针14,安装环5的底端对应电线杆1外壁的位置处设置有紧固翘板6,紧固翘板6的外部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7,凹槽7的外部套接有绳索9,绳索9上安装有绳索纽紧转管10,绳索纽紧转管10的内部拆卸式的安装有固定内管11;避雷针14的拆卸式结构设置,便于使用者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使用;通过转动绳索纽紧转管10,由此使得绳索9紧密的与凹槽7的面贴合,可以把紧固翘板6紧紧的压在电线杆1上,从而完成无需打孔的固定;
避雷结构安装端3通过导电结构与大地连通设置。
优选的导电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管11底端的导线12,导线12的底端与攀线2连接,在一些野外地区借用攀线2用作于导地线,由此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量。
优选的安装环5的顶端设置为锥形面8,可以防止鸟类在避雷针14的附近搭窝。
优选的紧固翘板6对应电线杆1的面上设置有锥形凸柱21,增加紧固翘板6与电线杆1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安装的牢固性,紧固翘板6与紧固翘板6之间设置有缝隙,使得紧固翘板6能够较为紧密的与电线杆1贴合。
在使用的时候,根据需求选择相应规格的避雷针14,然后把避雷结构安装端3下方的紧固翘板6套接在电线杆1的顶端,然后通过转动绳索纽紧转管10,通过绳索9把紧固翘板6紧紧的固定在电线杆1的外部,然后在绳索纽紧转管10的内部安装固定内管11,最后把避雷针14安装在安装孔13的内部,把固定内管11的底端通过导线12与攀线2进行连接,由此完成安装。
实施例2,结合附图1~7的一种多阴雨地区的智能化配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电线杆1和攀线2,电线杆1的顶端拆卸式的安装有避雷结构安装端3,避雷结构安装端3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4;
固定结构4包括安装环5,固定结构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3,安装孔13的内部拆卸式的安装有避雷针14,安装环5的底端对应电线杆1外壁的位置处设置有紧固翘板6,紧固翘板6的外部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7,凹槽7的外部套接有绳索9,绳索9上安装有绳索纽紧转管10,绳索纽紧转管10的内部拆卸式的安装有固定内管11;避雷针14的拆卸式结构设置,便于使用者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使用;通过转动绳索纽紧转管10,由此使得绳索9紧密的与凹槽7的面贴合,可以把紧固翘板6紧紧的压在电线杆1上,从而完成无需打孔的固定;
避雷结构安装端3通过导电结构与大地连通设置。
优选的:导电结构包括设置在避雷针14底端的引线17,引线17的底端贯穿且延伸至电线杆1的底端并连接有底卡盘18,底卡盘18表面开设有连接孔19,连接孔19内部拆卸式的安装有固定柱20,引线17设置在电线杆1的内部,由此可以避免引线17与固定在电线杆1上的导线进行接触。
优选的:安装环5的顶端设置为锥形面8,可以防止鸟类在避雷针14的附近搭窝。
优选的:安装环5的底端对应避雷针14底端的位置处焊接有内衬垫15,内衬垫15的内部开设有锥形开口16,锥形开口16的最大开口设置在最小开口的上方,且锥形开口16的最大开口位置处与安装环5的内环底端重合设置,通过向下的转动避雷针14,由此可以把内衬垫15向外顶出,使其紧密的贴合在电线杆1的内壁上,提高了避雷针14的安装牢固性。
优选的:紧固翘板6对应电线杆1的面上设置有锥形凸柱21,增加紧固翘板6与电线杆1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安装的牢固性,紧固翘板6与紧固翘板6之间设置有缝隙,使得紧固翘板6能够较为紧密的与电线杆1贴合。
在使用时:需要先在电线杆1的顶端进行通孔,通孔大小对应内衬垫15的外壁设置,把底卡盘18通过通孔安装在电线杆1的内部,通过下压的方式把底卡盘18压在电线杆1的底端,然后把内衬垫15插入到通孔的内部,同时把底卡盘18上表面安装的引线17从内衬垫15内部的锥形开口16中穿过,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避雷针14的底端,然后把避雷针14安装在连接孔19的内部,最后通过转动绳索纽紧转管10,由此使得绳索9紧密的与凹槽7的面贴合,可以把紧固翘板6紧紧的压在电线杆1上,从而完成无需打孔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多阴雨地区的智能化配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电线杆(1)和攀线(2),其特征是:所述电线杆(1)的顶端拆卸式的安装有避雷结构安装端(3),所述避雷结构安装端(3)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4);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安装环(5),所述固定结构(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的内部拆卸式的安装有避雷针(14),所述安装环(5)的底端对应电线杆(1)外壁的位置处设置有紧固翘板(6),所述紧固翘板(6)的外部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7),所述凹槽(7)的外部套接有绳索(9),所述绳索(9)上安装有绳索纽紧转管(10),所述绳索纽紧转管(10)的内部拆卸式的安装有固定内管(11);所述避雷结构安装端(3)通过导电结构与大地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阴雨地区的智能化配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设置在内管(11)底端的导线(12),所述导线(12)的底端与攀线(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阴雨地区的智能化配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设置在避雷针(14)底端的引线(17),所述引线(17)的底端贯穿且延伸至电线杆(1)的底端并连接有底卡盘(18),所述底卡盘(18)表面开设有连接孔(19),所述连接孔(19)内部拆卸式的安装有固定柱(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阴雨地区的智能化配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环(5)的顶端设置为锥形面(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阴雨地区的智能化配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环(5)的底端对应避雷针(14)底端的位置处焊接有内衬垫(15),所述内衬垫(15)的内部开设有锥形开口(16),所述锥形开口(16)的最大开口设置在最小开口的上方,且锥形开口(16)的最大开口位置处与安装环(5)的内环底端重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阴雨地区的智能化配电网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紧固翘板(6)对应电线杆(1)的面上设置有锥形凸柱(2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