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线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92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线卡。



背景技术:

c型线夹是40.5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中绝缘导线、铝绞线、钢芯铝绞线和铜绞线非承力接续、t接或跳线用金具。

请参阅图1,传统c型线夹包括螺栓01和c型结构体04,以及两块成“人”字形的第一铰接楔块02和第二铰接楔块03,使用时,第一铰接楔块02和第二铰接楔块03之间通过圆弧型面配合,实现相对转动;并且,螺栓01将第一铰接楔块02和第二铰接楔块03在c型结构体04内压平撑开,以达到紧固导线的作用。

但是,上述c型线夹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铰接楔块02和第二铰接楔块03两者之间可旋转角度过小(≤90°),所以其压紧导线时横向移动的范围较小,从而适用范围较小;

传统c型线夹中的螺栓01压紧第一铰接楔块02和第二铰接楔块03时,直接通过平垫圈压紧第二铰接楔块03的外弧形面,其受力处的接触面积小,第一铰接楔块02和第二铰接楔块03受力不均衡,第二铰接楔块03的外弧形面容易受力后变形,部分受力点受压后由弧形面变为平面,致使第一铰接块02不能在第二铰接块03的凹形槽内顺利转动;

实际施工时线夹多为在高空作业,操作不便,c型结构体04的实际力矩值小,c型结构体04变形小,致使c型结构体04的弹性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失去了其弹性体的结构优势;

现有的c型结构体04一般为型材加工后喷砂或酸洗,其接触电阻较大,对铜铝过渡或不同材质导线与金具所产生的电化学腐蚀未能有效解决。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c型线夹的技术缺陷,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夹线卡,能够提高夹线卡和导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其适用的导线尺寸范围更广,导线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夹线卡,包括第一铰接块、第二铰接块、弹性体、弧形垫片、弧形垫、碟形弹簧垫圈和紧固件,其中:

所述第一铰接块的第一铰接端和所述第二铰接块的第二铰接端在铰接轴线处铰接,构成合页式结构,所述合页式结构的铰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弹性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置线槽和第二置线槽,第一置线槽和第二置线槽为开放式结构;所述弹性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置线槽和所述第二置线槽之间;

并且,所述第一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和所述弹性体满足关系式l1+l2+2r>s,其中,l1为所述第一铰接块的第一夹紧端到所述铰接轴线的距离,l2为所述第二铰接块的第二夹紧端到所述铰接轴线的距离,r为用于被所述夹线卡夹持的导线半径,s为所述第一置线槽内的导线圆心与所述第二置线槽内的导线圆心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在上述夹线卡中,所述第一置线槽和/或所述第二置线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尖齿状凸起;

和/或,所述第一置线槽和/或所述第二置线槽内涂有用于提高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的防护涂层。

优选地,在上述夹线卡中,还包括弧形垫片,其中:

所述第一铰接块的所述第一铰接端,和/或所述第二铰接块的所述第二铰接端,为与所述铰接轴线同轴的圆柱型侧壁;

所述弧形垫片的下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型侧壁适配的弧形凹槽;

所述弧形垫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贯穿所述弧形垫片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优选地,在上述夹线卡中,还包括碟型弹簧垫圈,所述碟型弹簧垫圈位于所述紧固件的调节端和所述弧形垫片的上侧平面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夹线卡中,所述弹性体为弓型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置线槽和所述第二置线槽均位于所述弓型结构的夹持侧,所述夹持侧的对面设置有弧形定位槽,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弧形定位槽内。

优选地,在上述夹线卡中,还包括第二弧形垫,其中:

所述第二弧形垫的上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定位槽适配的弧形凸面;

所述第二弧形垫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弧形垫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优选地,在上述夹线卡中,所述弹性体采用具有预设强度、预设导电率、预设弹性的铝合金材料制造而成。

优选地,在上述夹线卡中,所述紧固件为第一螺栓,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栓适配的第一螺母;

或者,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栓适配的第二螺母、第三螺栓、与所述第三螺栓适配的第三螺母;

或者,所述紧固件为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的两个竖直螺杆上分别设置有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夹线卡能够满足不同材质、不同尺寸的导线的接续或t型连接。而且,该夹线卡中,由于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构成合页式结构,从而不会彼此脱落,第一铰接块和第二铰接块分别可绕铰接轴线360°旋转,能够实现大角度灵活转动、所释放的空间更大、压紧导线时横向移动的范围更大,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铰接块、第二铰接块、弹性体和导线之间的压紧力,提高夹线卡和导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其适用的导线尺寸范围更广,导线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传统c型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在不同角度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的侧视图;

图8和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在不同角度的轴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线卡。

可参阅图2至图7,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在不同角度的轴测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的仰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主要包括弹性体7、第一铰接块5、第二铰接块8、弧形垫片4、弧形垫9、碟形弹簧垫圈3和紧固件。其中:

第一铰接块5的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块8的第二铰接端在铰接轴线处铰接,构成合页式结构,第一铰接块5的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块8的第二铰接端为合页式结构的铰接部,合页式结构的铰接部设置有与紧固件适配的第一安装孔,即第一安装孔位于铰接轴线处;

弹性体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置线槽71和第二置线槽72,第一置线槽71和第二置线槽72为开放式结构,利于导线放置与安装操作;弹性体7上还设置有与紧固件适配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位于第一置线槽71和第二置线槽72之间;

并且,第一铰接块5、第二铰接块8和弹性体7满足关系式l1+l2+2r>s。其中,可参阅图4,l1为第一铰接块5的第一夹紧端到铰接轴线的距离,l2为第二铰接块8的第二夹紧端到铰接轴线的距离,r为用于被夹线卡夹持的导线半径,s为第一置线槽71内的导线圆心与第二置线槽72内的导线圆心之间的距离。

可见,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夹线卡,该夹线卡能够满足不同材质、不同尺寸的导线的接续或t型连接。而且,该夹线卡中,由于第一铰接块5和第二铰接块8构成合页式结构,从而不会彼此脱落,第一铰接块5和第二铰接块8分别可绕铰接轴线360°旋转,能够实现大角度灵活转动、所释放的空间更大、压紧导线时横向移动的范围更大,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铰接块5、第二铰接块8、弹性体7和导线之间的压紧力,提高夹线卡和导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其适用的导线尺寸范围更广,导线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具体地,请参阅图4,第一铰接块5的第一夹紧端设置有第一导线压紧圆弧,上述l1是指第一导线压紧圆弧的底部到铰接轴线的距离;第二铰接块8的第二夹紧端设置有第二导线压紧圆弧,上述l2是指第二导线压紧圆弧的底部到铰接轴线的距离。

具体地,上述合页式结构中还设置有销轴6,第一铰接块5的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块8的第二铰接端分别套设在销轴6上,从而,第一铰接块5和第二铰接块8分别可绕销轴6做360°旋转。

优选地,销轴6为弹性圆柱销,又称弹簧销,是一种中空的柱形体,其轴向开槽,两头端部有倒角,用于零件之间的定位、连接、固定等。销轴6具备良好的弹性及抗剪切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中,还设置有弧形垫片4。其中:第一铰接块5的第一铰接端,和/或第二铰接块8的第二铰接端,为与铰接轴线同轴的圆柱型侧壁;弧形垫片4的下侧面设置有与该圆柱型侧壁适配的弧形凹槽,弧形垫片4的上侧面为平面;弧形垫片4上设置有与紧固件适配的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贯穿弧形垫片4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从而,弧形垫片4可沿第一铰接块5的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块8的第二铰接端的圆柱形侧壁(即合页式结构的铰接部)自由转动。并且,弧形垫片4的下侧面的弧形凹槽与合页式结构的铰接部之间,能够始终保持最大的接触面积,而且,能够保证弧形垫片4的上侧面保持水平,以令紧固件的调节端(即螺母所在端)传递的压力始终与弧形垫片4的上侧平面垂直,从而有利于均衡受力,避免合页式结构变形。

进一步地,该夹线卡中还设置有碟型弹簧垫圈3,碟型弹簧垫圈3位于紧固件的调节端和弧形垫片4的上侧平面之间。碟型弹簧垫圈3在承受紧固件的紧固压力后可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以有效补偿在夹线卡和导线在运行过程中的热胀冷缩、弹性变形及蠕变产生的应力松弛,有效保证夹线卡与导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地,上述弹性体7的第一置线槽71和/或第二置线槽72为开放式结构,更利于导线放置与安装操作。而且,第一置线槽71和第二置线槽72的内壁上设置有尖齿状凸起,该尖齿状凸起能够在压力作用下轻易刺破导线表面氧化层,确保导线与夹线卡接触良好,从而有利于降低接触电阻,提高电气性能。而且,第一置线槽71和/或第二置线槽72内涂有防护涂层,用于提高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并满足铜、铝导线间的过渡连接。

优选地,上述弹性体7为弓型结构。其中,第一置线槽71和第二置线槽72均位于弓型结构的夹持侧,夹持侧的对面设置有弧形定位槽,第二安装孔设置在弧形定位槽内。

安装导线时,在紧固件紧固过程中,第一铰接块5、位于第一置线槽71内的导线、第一置线槽71之间的压力逐渐增加,同时,第二铰接块8、位于第二置线槽72内的导线、第二置线槽72之间的压力也逐渐增加,从而,紧固件的压紧力转换成弹性体7的弹性变形。安装完成后,弹性体7因自身储存的弹性能量对导线产生持续恒定的压力,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导线和夹线卡之间因热胀冷缩和导线蠕变等造成连接松动的现象。

其中,在正常安装力矩下,弓型结构的弹性体7能够更容易且效果更好地产生弹性变形,持续恒定的对导线产生压力,即使在高空作业施工用力不便的条件下,也能很好的夹紧导线,使其达到理想的弹性状态,且有利于第一置线槽71和第二置线槽72内的尖齿状凸起轻易刺破导线表面氧化层,确保导线与夹线卡接触良好。

进一步地,该夹线卡中还设置有第二弧形垫9。第二弧形垫9的上侧面设置有与弧形定位槽适配的弧形凸面;第二弧形垫9的下侧面为平面;第二弧形垫9上设置有与紧固件适配的第四安装孔,第四安装孔贯穿第二弧形垫9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并且,第二弧形垫9位于弹性体7的下侧面的弧形定位槽内,且可沿弧形定位槽的弧形截面自由转动,以令第二弧形垫9的下侧平面始终保持水平,从而确保紧固件、第二弧形垫9和弹性体7之间呈大平面积接触,确保受力均匀、连接可靠。而且,由于第二弧形垫9在弓型结构下侧的弧形定位槽内,从而能够对弹性件7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弹性体7更好的弹性形变。

具体地,弹性体7采用高强度、非磁性、高导电率的特种铝合金材料制造而成,即弹性体7采用具有预设强度、预设导电率、预设弹性的铝合金材料制造而成,具有优良弹性。而且,第一铰接块5、第二铰接块8、弧形垫片4、第二弧形垫9均为高强度、耐腐蚀性的铝合金材料。

而且,弹性体7、第一铰接块5、第二铰接块8,均经过特殊表面处理(例如电镀锡层),使弹性体与铰接块表面电极电位介于铜、铝电极电位之间,能够有效缓解铜铝过渡连接的电化学腐蚀,可满足不同材质导线连接,并且增强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此外,紧固件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强度高、耐腐蚀性好。

具体地,上述夹线卡中的紧固件为第一螺栓101,以及与第一螺栓101适配的第一螺母102。对应地,合页式结构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一螺栓101适配的第一安装孔,弹性体7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一螺栓101适配的第二安装孔。其中,第一螺栓101可采用半圆头方颈螺栓。

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安装导线时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第一螺母102调整到第一螺栓101的调节端顶端,并且,将碟形弹簧垫圈3、弧形垫3、第一铰接块5、第二铰接块8均退至第一螺栓101的调节端顶端;

2)调整第一铰接块5(或第二铰接块8),并令第一置线槽71(或第二置线槽72)卡在主线(即一根导线)上;

3)调整第二铰接块8(或第一铰接块5),并将支线(即另一根导线)放入第二置线槽72(或第一置线槽71)中;

4)将第一铰接块5和第二铰接块8分别压在两根导线上,将弧形垫片4压在合页式结构的铰接部,旋紧第一螺母102,从而,将夹线卡和两根导线在相应的力矩值下进行了紧固连接,至此完成夹线卡的安装。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通过结构、材料及工艺上的改进,可显著减少因热胀冷缩、导线蠕变产生的应力松弛,保证连接稳定可靠,而且能够有效缓解铜铝接触时产生的电化学腐蚀。而且,该产品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第二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线卡。

请参阅图8和图9,图8和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在不同角度的轴测图。

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与上述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夹线卡的区别仅在于: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201、与第二螺栓201适配的第二螺母202、第三螺栓203、与第三螺栓203适配的第三螺母204;而且,合页式结构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两个第一安装孔分别与第二螺栓201和第三螺栓203适配;弹性体7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两个第二安装孔分别与第二螺栓201和第三螺栓203适配。

第三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线卡。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的轴测图。

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夹线卡,与上述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夹线卡的区别仅在于:紧固件为u型螺栓301,u型螺栓301的两个竖直螺杆上分别设置有第四螺母302和第五螺母303;而且,合页式结构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两个第一安装孔分别与u型螺栓301的两个竖直螺杆部适配;弹性体7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与用于穿过u型螺栓301的两个竖直螺杆部适配。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夹线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铰接块(5)、第二铰接块(8)、弹性体(7)和紧固件,其中:

所述第一铰接块(5)的第一铰接端和所述第二铰接块(8)的第二铰接端在铰接轴线处铰接,构成合页式结构,所述合页式结构的铰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一安装孔;

所述弹性体(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置线槽(71)和第二置线槽(72),所述弹性体(7)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位于所述第一置线槽(71)和所述第二置线槽(72)之间;

并且,所述第一铰接块(5)、所述第二铰接块(8)和所述弹性体(7)满足关系式l1+l2+2r>s,其中,l1为所述第一铰接块(5)的第一夹紧端到所述铰接轴线的距离,l2为所述第二铰接块(8)的第二夹紧端到所述铰接轴线的距离,r为用于被所述夹线卡夹持的导线半径,s为所述第一置线槽(71)内的导线圆心与所述第二置线槽(72)内的导线圆心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置线槽(71)和/或所述第二置线槽(72)的内壁上设置有尖齿状凸起;

和/或,所述第一置线槽(71)和/或所述第二置线槽(72)内涂有用于提高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的防护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垫片(4),其中:

所述第一铰接块(5)的所述第一铰接端,和/或所述第二铰接块(8)的所述第二铰接端,为与所述铰接轴线同轴的圆柱型侧壁;

所述弧形垫片(4)的下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型侧壁适配的弧形凹槽;

所述弧形垫片(4)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贯穿所述弧形垫片(4)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碟型弹簧垫圈(3),所述碟型弹簧垫圈(3)位于所述紧固件的调节端和所述弧形垫片(4)的上侧平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7)为弓型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置线槽(71)和所述第二置线槽(72)均位于所述弓型结构的夹持侧,所述夹持侧的对面设置有弧形定位槽,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弧形定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弧形垫(9),其中:

所述第二弧形垫(9)的上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定位槽适配的弧形凸面;

所述第二弧形垫(9)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弧形垫(9)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夹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第一螺栓(101),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栓(101)适配的第一螺母(10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夹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201)、与所述第二螺栓(201)适配的第二螺母(202)、第三螺栓(203)、与所述第三螺栓(203)适配的第三螺母(20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夹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u型螺栓(301),所述u型螺栓(301)的两个竖直螺杆上分别设置有第四螺母(302)和第五螺母(30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夹线卡,该夹线卡中:第一铰接块的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块的第二铰接端在铰接轴线处铰接,构成合页式结构,其铰接部设置有与紧固件适配的第一安装孔;弹性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置线槽和第二置线槽,弹性体上还设置有与紧固件适配的第二安装孔;第一铰接块、第二铰接块和弹性体满足关系式L1+L2+2r>S,其中,L1为第一铰接块的第一夹紧端到铰接轴线的距离,L2为第二铰接块的第二夹紧端到铰接轴线的距离,r为用于被夹线卡夹持的导线半径,S为第一置线槽内的导线圆心与第二置线槽内的导线圆心之间的距离。该夹线卡能够提高夹线卡和导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其适用的导线尺寸范围更广,导线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文世彬;杨徽;吴许谦;黄其平;张军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文世彬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