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夹弹性体和一种线夹装配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15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夹弹性体和一种设置有该线夹弹性体的线夹装配组件。



背景技术:

c型线夹是40.5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中绝缘导线、铝绞线、钢芯铝绞线和铜绞线非承力接续、t接或跳线用金具。

请参阅图1,传统c型线夹包括螺栓01和c型结构体04,以及两块成“人”字形的第一铰接楔块02和第二铰接楔块03,使用时,第一铰接楔块02和第二铰接楔块03之间通过圆弧型面配合,实现相对转动;并且,螺栓01将第一铰接楔块02和第二铰接楔块03在c型结构体04内压平撑开,以达到紧固导线的作用。

但是,上述c型线夹存在如下缺陷:

实际施工时线夹多为在高空作业,操作不便,c型结构体04的实际力矩值小,c型结构体04变形小,致使c型结构体04的弹性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失去了其弹性体的结构优势;

现有的c型结构体04一般为型材加工后喷砂或酸洗,其接触电阻较大,对铜铝过渡或不同材质导线与金具所产生的电化学腐蚀未能有效解决;

传统c型线夹中的螺栓01压紧第一铰接楔块02和第二铰接楔块03时,直接用螺母压紧第一铰接楔块02的外弧形面,其受力处的接触面积小,第一铰接楔块02和第二铰接楔块03受力不均衡,第一铰接楔块02的外弧形面容易受力后变形,部分受力点受压后由弧形面变为平面。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c型线夹的技术缺陷,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夹弹性体和一种设置有该线夹弹性体的线夹装配组件,能够提高其与和导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而且,适用的导线尺寸范围更广,导线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夹弹性体,所述线夹弹性体为弓型结构,所述弓型结构的内外两侧分别为用于夹紧导线的夹持面和用于连接紧固件的连接面,其中:

所述夹持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置线槽和第二置线槽,所述夹持面的中间位置为凸弧型面;所述第一置线槽和所述第二置线槽为开放式结构;

所述连接面中与所述凸弧型面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槽;

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紧固件的第一安装孔。

优选地,在上述线夹弹性体中,所述第一置线槽、所述第二置线槽和所述定位槽均为圆弧形槽。

优选地,在上述线夹弹性体中,所述凸弧型面的顶点低于所述弓型结构的两侧顶点。

优选地,在上述线夹弹性体中,所述第一置线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尖齿状凸起;

和/或,所述第二置线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尖齿状凸起;

和/或,所述第一置线槽内涂有用于提高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的防护涂层;

和/或,所述第二置线槽内涂有用于提高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的防护涂层。

一种线夹装配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块、第二铰接块、紧固件和弹性体,所述弹性体为如上文中所述的线夹弹性体,其中:

所述第一铰接块的第一铰接端和所述第二铰接块的第二铰接端在铰接轴线处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端和所述第二铰接端构成的铰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一铰接块、所述第二铰接块和所述弹性体满足关系式l1+l2+2r≥s,其中,l1为所述第一铰接块的第一夹紧端到所述铰接轴线的距离,l2为所述第二铰接块的第二夹紧端到所述铰接轴线的距离,r为用于被所述夹线卡夹持的导线半径,s为组装导线后且所述弹性体产生弹性变形时所述第一置线槽内的导线圆心与所述第二置线槽内的导线圆心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在上述线夹装配组件中,所述弹性体采用电镀锡层的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和/或,所述第一铰接块和所述第二铰接块采用电镀锡层的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在上述线夹装配组件中,还包括底部弧形垫,其中:

所述底部弧形垫的上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弧形凸面;

所述底部弧形垫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贯穿所述底部弧形垫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优选地,在上述线夹装配组件中,还包括压紧用弧形垫,其中:

所述压紧用弧形垫的下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铰接块的第一铰接端的弧形外壁适配的弧形凹槽;

所述压紧用弧形垫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贯穿所述压紧用弧形垫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优选地,在上述线夹装配组件中,还包括碟型弹簧垫圈,所述碟型弹簧垫圈位于所述紧固件的调节端和所述压紧用弧形垫的上侧平面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线夹装配组件中,所述紧固件为第一螺栓,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栓适配的第一螺母;

或者,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栓适配的第二螺母、第三螺栓、与所述第三螺栓适配的第三螺母;

或者,所述紧固件为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的两个竖直螺杆上分别设置有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夹弹性体组装到线夹装配组件中之后,安装导线时,在紧固件紧固过程中,第一铰接块、位于第一置线槽内的导线、第一置线槽之间的压力逐渐增加,同时,第二铰接块、位于第二置线槽内的导线、第二置线槽之间的压力也逐渐增加,从而,紧固件的压紧力转换成弹性体(即线夹弹性体)的弹性变形。安装完成后,线夹弹性体因自身储存的弹性能量对导线产生持续恒定的压力,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导线和线夹装配组件之间因热胀冷缩和导线蠕变等造成连接松动的现象。

其中,在正常安装力矩下,弓型结构的线夹弹性体能够更容易且效果更好地产生弹性变形,持续恒定的对导线产生压力,即使在高空作业施工用力不便的条件下,也能很好的夹紧导线,使其达到理想的弹性状态,确保导线与线夹装配组件接触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传统c型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在不同角度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轴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夹弹性体。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夹弹性体为弓型结构,该弓型结构的内外两侧(即图2中的上下两侧)分别为用于夹紧导线的夹持面和用于连接紧固件的连接面。其中:夹持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置线槽51和第二置线槽52,夹持面的中间位置为凸弧型面53;连接面中与凸弧型面5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槽54,从而定位槽54位于第一置线槽51和第二置线槽52之间;定位槽54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第一安装孔55。此外,第一置线槽51和第二置线槽52为开放式结构,以利于导线放置与安装操作。

该弓型结构的线夹弹性体为用于安装导线的线夹装配组件中的一个零件,其在线夹装配组件中的组装结构可参见下文中的第二具体实施例,以及图3。

安装导线时,在紧固件紧固过程中,第一铰接块3、位于第一置线槽51内的导线、第一置线槽51之间的压力逐渐增加,同时,第二铰接块4、位于第二置线槽52内的导线、第二置线槽52之间的压力也逐渐增加,从而,紧固件的压紧力转换成弹性体5(即线夹弹性体)的弹性变形。安装完成后,线夹弹性体因自身储存的弹性能量对导线产生持续恒定的压力,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导线和线夹装配组件之间因热胀冷缩和导线蠕变等造成连接松动的现象。

其中,在正常安装力矩下,弓型结构的线夹弹性体能够更容易且效果更好地产生弹性变形,持续恒定的对导线产生压力,即使在高空作业施工用力不便的条件下,也能很好的夹紧导线,使其达到理想的弹性状态,确保导线与线夹装配组件接触良好。

具体地,上述第一置线槽51、第二置线槽52和定位槽54均为圆弧形槽。

具体地,上述凸弧型面53的顶点低于弓型结构的两侧顶点。

具体地,第一置线槽51的内壁上,以及第二置线槽52的内壁上,还分别设置有尖齿状凸起,该尖齿状凸起能够在压力作用下轻易刺破导线表面氧化层,确保导线与线夹装配组件接触良好,从而有利于降低接触电阻,提高电气性能。

具体地,第一置线槽51内和第二置线槽52内分别涂有防护涂层,用于提高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并满足铜、铝导线间的过渡连接。

第二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夹装配组件。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块3、第二铰接块4、紧固件和弹性体5,弹性体5为上述第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弓型结构的线夹弹性体。

其中,第一铰接块3的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块4的第二铰接端在铰接轴线处铰接,第一铰接端和第二铰接端构成的铰接部设置有与紧固件适配的第二安装孔。

并且,第一铰接块3、第二铰接块4和弹性体5满足关系式l1+l2+2r≥s,其中,l1为第一铰接块3的第一夹紧端到铰接轴线的距离,l2为第二铰接块4的第二夹紧端到铰接轴线的距离,r为用于被夹线卡夹持的导线半径,s为组装导线后且弹性体5产生弹性变形时第一置线槽51内的导线圆心与第二置线槽52内的导线圆心之间的距离。

可见,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线夹装配组件,能够代替c型线夹使用,满足不同材质、不同尺寸的导线的接续或t型连接。而且,由于该线夹装配组件中采用弓型结构的弹性体5,从而能够具有很好的夹紧力,能够更好地确保导线与线夹装配组件接触良好。

具体地,请参阅图3,第一铰接块3的第一夹紧端设置有第一导线压紧圆弧,上述l1是指第一导线压紧圆弧的底部到铰接轴线的距离;第二铰接块4的第二夹紧端设置有第二导线压紧圆弧,上述l2是指第二导线压紧圆弧的底部到铰接轴线的距离。

进一步地,上述线夹装配组件中还包括底部弧形垫6。其中:底部弧形垫6的上侧面设置有与定位槽54适配的弧形凸面,下侧面为平面;底部弧形垫6上设置有与紧固件适配的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贯穿底部弧形垫6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并且,底部弧形垫6位于弹性体5的下侧面的定位槽54内,且可沿定位槽54的弧形截面自由转动,以令底部弧形垫6的下侧平面始终保持水平,从而确保紧固件、底部弧形垫6和弹性体5之间呈大平面积接触,确保受力均匀、连接可靠。而且,由于底部弧形垫6位于弓型结构下侧的定位槽54处,还能够对弹性体5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弹性体5更好的弹性形变。

具体地,弹性体5采用高强度、非磁性、高导电率的特种铝合金材料制造而成,即弹性体5采用具有预设强度、预设导电率、预设弹性的铝合金材料制造而成,具有优良弹性。而且,第一铰接块3、第二铰接块4、底部弧形垫6均为高强度、耐腐蚀性的铝合金材料。

而且,弹性体5、第一铰接块3、第二铰接块4,均经过特殊表面处理(例如电镀锡层),使弹性体与铰接块表面电极电位介于铜、铝电极电位之间,从而能够有效缓解铜铝过渡连接的电化学腐蚀,可满足不同材质导线连接,并且增强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此外,紧固件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强度高、耐腐蚀性好。

具体地,紧固件为第一螺栓1,以及与第一螺栓1适配的第一螺母2。对应地,第一铰接块3和第二铰接块4的铰接部设置有一个与第一螺栓1适配的第二安装孔,弹性体5上设置有一个与第一螺栓1适配的第一安装孔55。其中,第一螺栓1可采用半圆头方颈螺栓。

第三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夹装配组件。

请参阅图4至图8,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在不同角度的轴测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仰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在上述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基础上,增设压紧用弧形垫7。其中,压紧用弧形垫7的下侧面设置有与第一铰接块3的第一铰接端的弧形外壁适配的弧形凹槽;压紧用弧形垫7上设置有与紧固件适配的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贯穿压紧用弧形垫7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从而,压紧用弧形垫7下侧的弧形凹槽可沿第一铰接块3的第一铰接端的弧形外壁自由转动,以保证与其始终保持最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保证压紧用弧形垫7的上侧面保持水平,以令紧固件的调节端(即螺母所在端)传递的压力始终与压紧用弧形垫7的上侧平面垂直,从而有利于均衡受力,避免第一铰接块3和第二铰接块4发生结构变形。

进一步地,还增设有碟型弹簧垫圈8,碟型弹簧垫圈8位于紧固件的调节端和压紧用弧形垫7的上侧平面之间。碟型弹簧垫圈8在承受紧固件的紧固压力后可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以有效补偿在第一铰接块3、第二铰接块4、弹性体5和导线在运行过程中的热胀冷缩、弹性变形及蠕变产生的应力松弛,有效保证线夹装配组件与导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安装导线时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第一螺母2调整到第一螺栓1的调节端顶端,并且,将碟形弹簧垫圈8、压紧用弧形垫7、第一铰接块3、第二铰接块4均退至第一螺栓1的调节端顶端;

2)调整第一铰接块3(或第二铰接块4),并令第一置线槽51(或第二置线槽52)卡在主线(即一根导线)上;

3)调整第二铰接块4(或第一铰接块3),并将支线(即另一根导线)放入第二置线槽52(或第一置线槽51)中;

4)将第一铰接块3和第二铰接块4分别压在两根导线上,将第一弧形垫7压在第一铰接块3的第一铰接端的弧形外壁上,旋紧第一螺母2,从而,将线夹装配组件和两根导线在相应的力矩值下进行了紧固连接,至此完成线夹装配组件的安装。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通过结构、材料及工艺上的改进,可显著减少因热胀冷缩、导线蠕变产生的应力松弛,保证连接稳定可靠,而且能够有效缓解铜铝接触时产生的电化学腐蚀。而且,该产品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范围更广。

第四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夹装配组件。

请参阅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轴测图。

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栓适配的第二螺母、第三螺栓、与第三螺栓适配的第三螺母。对应地,第一铰接块3和第二铰接块4的铰接部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两个第二安装孔分别与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适配;弹性体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两个第一安装孔分别与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适配。

第五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第五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夹装配组件。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的轴测图。

本实用新型第五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线夹装配组件,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紧固件为u型螺栓,u型螺栓的两个竖直螺杆上分别设置有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对应地,第一铰接块3和第二铰接块4的铰接部设置有两个第二安装孔,两个第二安装孔分别与u型螺栓的两个竖直螺杆部适配;弹性体5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用于穿过u型螺栓的两个竖直螺杆部适配。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线夹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弹性体为弓型结构,所述弓型结构的内外两侧分别为用于夹紧导线的夹持面和用于连接紧固件的连接面,其中:

所述夹持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置线槽(51)和第二置线槽(52),所述夹持面的中间位置为凸弧型面(53);

所述连接面中与所述凸弧型面(5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槽(54);

所述定位槽(54)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紧固件的第一安装孔(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置线槽(51)、所述第二置线槽(52)和所述定位槽(54)均为圆弧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弧型面(53)的顶点低于所述弓型结构的两侧顶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置线槽(51)的内壁上设置有尖齿状凸起;

和/或,所述第二置线槽(52)的内壁上设置有尖齿状凸起;

和/或,所述第一置线槽(51)内涂有用于提高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的防护涂层;

和/或,所述第二置线槽(52)内涂有用于提高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的防护涂层。

5.一种线夹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铰接块(3)、第二铰接块(4)、紧固件和弹性体(5),所述弹性体(5)为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线夹弹性体,其中:

所述第一铰接块(3)的第一铰接端和所述第二铰接块(4)的第二铰接端在铰接轴线处铰接,所述第一铰接端和所述第二铰接端构成的铰接部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第一铰接块(3)、所述第二铰接块(4)和所述弹性体(5)满足关系式l1+l2+2r≥s,其中,l1为所述第一铰接块(3)的第一夹紧端到所述铰接轴线的距离,l2为所述第二铰接块(4)的第二夹紧端到所述铰接轴线的距离,r为用于被所述线夹装配组件夹持的导线半径,s为组装导线后且所述弹性体(5)产生弹性变形时所述第一置线槽(51)内的导线圆心与所述第二置线槽(52)内的导线圆心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夹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5)采用电镀锡层的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和/或,所述第一铰接块(3)和所述第二铰接块(4)采用电镀锡层的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夹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弧形垫(6),其中:

所述底部弧形垫(6)的上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54)适配的弧形凸面;

所述底部弧形垫(6)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贯穿所述底部弧形垫(6)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夹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用弧形垫(7),其中:

所述压紧用弧形垫(7)的下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铰接块(3)的第一铰接端的弧形外壁适配的弧形凹槽;

所述压紧用弧形垫(7)上设置有与所述紧固件适配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贯穿所述压紧用弧形垫(7)的上侧面和下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夹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碟型弹簧垫圈(8),所述碟型弹簧垫圈(8)位于所述紧固件的调节端和所述压紧用弧形垫(7)的上侧平面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线夹装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第一螺栓(1),以及与所述第一螺栓(1)适配的第一螺母(2);

或者,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螺栓适配的第二螺母、第三螺栓、与所述第三螺栓适配的第三螺母;

或者,所述紧固件为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的两个竖直螺杆上分别设置有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夹弹性体和一种线夹装配组件。该线夹装配组件中采用了该线夹弹性体。该线夹弹性体为弓型结构,弓型结构的两侧分别为用于夹紧导线的夹持面和用于连接紧固件的连接面;夹持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置线槽和第二置线槽,夹持面的中间位置为凸弧型面;连接面中与凸弧型面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第一安装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其与导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而且,适用的导线尺寸范围更广,导线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文世彬;杨徽;吴许谦;黄其平;张军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文世彬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