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配电网设施也逐步得到完善,配电网架可通过接线结构来辅助搭线。

接线结构内中的绝缘子起到对线的传导作用,电缆在绝缘子侧面移动时,电缆外表面容易受到磨损,且接线结构内左右两端弧形板在与电线杆相连接时,需同时对左右弧形板拿持,且将丝杆与另一弧形板相连接,需耗费较多时间与人力,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解决了的接线结构内中的绝缘子起到对线的传导作用,电缆在绝缘子侧面移动时,电缆外表面容易受到磨损,且接线结构内左右两端弧形板在与电线杆相连接时,需同时对左右弧形板拿持,且将丝杆与另一弧形板相连接,需耗费较多时间与人力,降低工作效率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包括底板、左弧形板、右弧形板、绝缘子和调节机构,所述底板左端与左弧形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右端与右弧形板滑动连接,所述右弧形板右端设有绝缘子,所述调节机构固定安装于右弧形板右端,所述调节机构由移动机构、连接板、凹槽、连接轴、凸轮、滑杆、弹簧、滑板和推板组成,所述移动机构设于底板右端,所述连接板与右弧形板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凹槽设于连接板中端,所述连接轴与凹槽底部转动连接,并且连接轴上端与绝缘子构成一体,所述凸轮与连接轴下端同轴转动,所述滑杆左端与凸轮相互接触,并且滑杆左端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与滑杆右侧面相连接,所述滑板右侧面与推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由内螺纹套、滑槽、丝杆和手柄组成,所述内螺纹套与连接板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槽设于底板右端,所述丝杆与滑槽侧面转动连接,并且丝杆与内螺纹套下端滑动连接,所述手柄左侧面与丝杆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推板呈工形结构,且推板下端延伸至凹槽内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右端与滑板垂直连接,并且滑板底部连接有一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呈左高右底结构,且滑板右侧面表面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无外力迫使时,滑板顶端面与绝缘子下端相持平。

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套与连接板垂直连接,且连接板设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套呈l形结构,且内螺纹套下端设有螺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材质为铝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材质为琴钢丝。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通过设置了调节机构在右弧形板右端,在拉动绝缘子侧面的电缆时,绝缘子通过连接轴转动,并带动凸轮转动,凸轮通过滑杆间接带动推板向上移动,并带动电缆底部向绝缘子中端移动,使电缆整体位于绝缘子侧面中端,便于电缆的移动,降低对电缆表面的磨损,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且可大大减轻了人力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

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通过设置了移动机构在底板右端,左右弧形板与主体构成一体,在安装时,便于同时对左右弧形板的拿持,在将底板与电线杆相连接时,一人即可操作完成,提高安装速率,节约人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杆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左弧形板-2、右弧形板-3、绝缘子-4、调节机构-5、移动机构-51、连接板-52、凹槽-53、连接轴-54、凸轮-55、滑杆-56、弹簧-57、滑板-58、推板-59、内螺纹套-511、滑槽-512、丝杆-513、手柄-5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包括底板1、左弧形板2、右弧形板3、绝缘子4和调节机构5,底板1左端与左弧形板2固定连接,底板1右端与右弧形板3滑动连接,右弧形板3右端设有绝缘子4,调节机构5固定安装于右弧形板3右端,调节机构5由移动机构51、连接板52、凹槽53、连接轴54、凸轮55、滑杆56、弹簧57、滑板58和推板59组成,移动机构51设于底板1右端,连接板52与右弧形板3侧面固定连接,凹槽53设于连接板52中端,连接轴54与凹槽53底部转动连接,并且连接轴54上端与绝缘子4构成一体,凸轮55与连接轴54下端同轴转动,滑杆56左端与凸轮55相互接触,并且滑杆56左端与弹簧57固定连接,滑板58与滑杆56右侧面相连接,为滑板58滑动提供动力,滑板58右侧面与推板59滑动连接,可带动推板59移动。

其中,所述移动机构51由内螺纹套511、滑槽512、丝杆513和手柄514组成,内螺纹套511与连接板52前端面固定连接,滑槽512设于底板1右端,丝杆513与滑槽512侧面转动连接,并且丝杆513与内螺纹套511下端滑动连接,手柄514左侧面与丝杆513相连接。

其中,所述推板59呈工形结构,且推板59下端延伸至凹槽53内下端,便于带动电缆移动。

其中,所述滑杆56右端与滑板58垂直连接,并且滑板58底部连接有一滑块,提高滑板58的移动效果。

其中,所述滑板58呈左高右底结构,且滑板58右侧面表面光滑,可带动推板59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弹簧57无外力迫使时,滑板58顶端面与绝缘子4下端相持平。

其中,所述内螺纹套511与连接板52垂直连接,且连接板52设有两个,可带动右弧形板3移动。

其中,所述内螺纹套511呈l形结构,且内螺纹套511下端设有螺纹槽,便于与丝杆513连接。

其中,所述凸轮55材质为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和耐蚀性好。

其中,所述弹簧57材质为琴钢丝,具有强度高,弹性、抗疲劳、抗蠕变和韧性好。

本专利所述的弹簧57材质为琴钢丝,琴钢丝是经铅浴淬火后冷拉而成,具有非常高的强度极限和弹性极限,是广泛应用的小弹簧材料,钢丝的质量、性能要求严格,除拉伸试验外,还需作扭转、腐蚀、脱碳等试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设备放置在工作区域中,在与电线杆固定连接时;

第二,通过把持底板1,并将电线杆放置在左弧形板2和右弧形板3中,然后通过转动手柄514,带动丝杆513转动,丝杆513带动内螺纹套511在滑槽512内移动,并带动右弧形板3向左端移动,并使右弧形板3夹紧电线杆,使主体1与电线杆固定连接;

第三,电缆可穿过两端绝缘子4的中间,电缆在需移动时,拉动电缆,电缆带动绝缘子4通过底端的连接轴54转动,连接轴54带动凸轮55转动,凸轮55通过滑杆56和弹簧57的配合,带动滑板58左右移动,并带动推板59上下移动;

第四,推板59在上下移动时,可带动电缆向绝缘子4侧面中端移动,便于电缆的移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包括底板(1)和绝缘子(4),所述底板(1)左端与左弧形板(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右端与右弧形板(3)滑动连接,所述右弧形板(3)右端设有绝缘子(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5)固定安装于右弧形板(3)右端,所述调节机构(5)由移动机构(51)、连接板(52)、凹槽(53)、连接轴(54)、凸轮(55)、滑杆(56)、弹簧(57)、滑板(58)和推板(59)组成,所述移动机构(51)设于底板(1)右端,所述连接板(52)与右弧形板(3)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凹槽(53)设于连接板(52)中端,所述连接轴(54)与凹槽(53)底部转动连接,并且连接轴(54)上端与绝缘子(4)构成一体,所述凸轮(55)与连接轴(54)下端同轴转动,所述滑杆(56)左端与凸轮(55)相互接触,并且滑杆(56)左端与弹簧(57)固定连接,所述滑板(58)与滑杆(56)右侧面相连接,所述滑板(58)右侧面与推板(59)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51)由内螺纹套(511)、滑槽(512)、丝杆(513)和手柄(514)组成,所述内螺纹套(511)与连接板(52)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槽(512)设于底板(1)右端,所述丝杆(513)与滑槽(512)侧面转动连接,并且丝杆(513)与内螺纹套(511)下端滑动连接,所述手柄(514)左侧面与丝杆(51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59)呈工形结构,且推板(59)下端延伸至凹槽(53)内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56)右端与滑板(58)垂直连接,并且滑板(58)底部连接有一滑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58)呈左高右底结构,且滑板(58)右侧面表面光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7)无外力迫使时,滑板(58)顶端面与绝缘子(4)下端相持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套(511)与连接板(52)垂直连接,且连接板(52)设有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套(511)呈l形结构,且内螺纹套(511)下端设有螺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配电网架接线结构,其结构包括底板、左弧形板、右弧形板、绝缘子和调节机构,通过设置了调节机构在右弧形板右端,在拉动绝缘子侧面的电缆时,绝缘子通过连接轴转动,并带动凸轮转动,凸轮通过滑杆间接带动推板向上移动,并带动电缆底部向绝缘子中端移动,使电缆整体位于绝缘子侧面中端,便于电缆的移动,降低对电缆表面的磨损,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且可大大减轻了人力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通过设置了移动机构在底板右端,左右弧形板与主体构成一体,在安装时,便于同时对左右弧形板的拿持,在将底板与电线杆相连接时,一人即可操作完成,提高安装速率,节约人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杨瓅;邓华寅;徐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技术研发日:2020.07.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