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95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门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有关自动门窗的产品,绝大多数是外置式,如链条式自动开闭器、气液支撑杆式开闭器以及电动推杆式自动开闭器等,这些产品的缺陷是:占用空间大,不美观,仅仅适合于一些公共或办公场合,而不适用于居民家居;无法支持手动操作,一旦电机故障就无法开或关,需要专业人士维修,不但耽误使用,而且增加了用户的成本。现有技术自动门窗的产品不能手动打开,齿轮的设计机构无法支持手动模式,如果刮风或下雨出现故障或停电,窗户及无法打开和关闭,给使用户带来最大的头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换方便、使用安全的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包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一微电机,所述微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一涡轮,所述涡轮通过一传动齿轮连接一离合齿轮组,所述离合齿轮组传动连接一输出齿轮;

所述输出齿轮的轮轴下端穿出所述壳体底部,所述输出齿轮的轮轴下端连接一摆臂的一端,所述输出齿轮可带动所述摆臂以所述输出齿轮的轮轴为圆心进行一定弧度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输出齿轮的轮轴下端与所述摆臂之间还设置一摆臂座,所述摆臂座的上部形状与所述输出齿轮的轮轴下端形状相匹配,所述摆臂座的上部套设在所述输出齿轮的轮轴下端;所述摆臂座的下部设置一凹槽,所述摆臂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离合齿轮组包括一上齿轮、一下齿轮,所述上齿轮套设于所述下齿轮上;所述上齿轮下部设置有一凹腔,相应地,所述下齿轮上部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凹腔与所述凸起相配合,可扣合在一起,亦可脱开分离。

优选的,还包括一弹性件、一卡簧,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上齿轮上部;所述卡簧设置于所述弹性件上部。

优选的,所述卡簧与所述弹性件之间还设置一平垫片。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一波浪弹簧片。

优选的,所述凹腔与所述凸起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离合齿轮组与所述输出齿轮之间设置一个以上的减速齿轮。

优选的,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微电机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离合机构,随时可以手动开启,即使电机故障也可以正常手动开或关门窗;离合机构随时可以开关窗,无需其他操作,及时断电和电机故障,随时可以手动开关,智能与手动之间随时可以切换,这样就解决了普通的开闭机构不支持手动,比如在下雨天气电机突然故障或停电,专业维修人士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维修现场,只能眼看着雨水渐入室内造成损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离合齿轮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离合齿轮组中上齿轮的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壳体;2、微电机;21、涡轮;3、传动齿轮;4、离合齿轮组;41、上齿轮;411、凹腔;42、下齿轮;421、凸起;5、减速齿轮;6、输出齿轮;7、摆臂;8、摆臂座;81、凹槽;

9、波浪弹簧片;10、卡簧;11、平垫片;1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4所示,一种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微电机2,微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涡轮21,涡轮21通过传动齿轮3连接离合齿轮组4,离合齿轮组4通过三个减速齿轮5组合传动连接输出齿轮6;

输出齿轮6的轮轴下端穿出壳体1的底部,输出齿轮6的轮轴下端与摆臂7之间还设置摆臂座8;摆臂座8的上部形状与输出齿轮6的轮轴下端形状相匹配,摆臂座8的上部套设在输出齿轮6的轮轴下端;摆臂座8的下部设置凹槽81,摆臂7的一端设置于凹槽81内,摆臂7的另一端与门窗连接;输出齿轮6可带动摆臂7以输出齿轮6的轮轴为圆心进行一定弧度的往复转动,从而带动门窗打开或关闭。

如图3、4所示,离合齿轮组4包括上齿轮41、下齿轮42,上齿轮41套设于下齿轮42上;上齿轮41的下部设置有八个凹腔411,相应地,下齿轮42的上部设置有八个凸起421;八个凹腔411与八个凸起421相配合,一一对应,可扣合在一起,亦可脱开分离。

如图1、2所示,用手转动门窗,即可带动输出齿轮6通过减速齿轮5的传动,将转动力传输到离合齿轮组4;微电机2的动力输出通过涡轮21输出,具有自锁功能;如果转动力不够大,则传至涡轮21与下齿轮42的交接处时,由于“自锁功能”而无法再旋转,此时输出齿轮6将无法转动,即无法打开门窗;如果转动力足够大,即可使得离合齿轮组4中的上齿轮41、下齿轮42相互脱离,上齿轮41就可以自由转动,从而使得输出齿轮6转动;输出齿轮6转动,即可带动摆臂7转动,即可以实现手动打开门窗或关闭门窗。

如图3、4所示,还包括波浪弹簧片9、卡簧10,波浪弹簧片9设置在上齿轮4的上部;卡簧10设置于波浪弹簧片9的上部;卡簧10与波浪弹簧片9之间还设置平垫片11;控制器12与微电机2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包括一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一微电机,所述微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一涡轮,所述涡轮通过一传动齿轮连接一离合齿轮组,所述离合齿轮组传动连接一输出齿轮;

所述输出齿轮的轮轴下端穿出所述壳体底部,所述输出齿轮的轮轴下端连接一摆臂的一端,所述输出齿轮可带动所述摆臂以所述输出齿轮的轮轴为圆心进行一定弧度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的轮轴下端与所述摆臂之间还设置一摆臂座,所述摆臂座的上部形状与所述输出齿轮的轮轴下端形状相匹配,所述摆臂座的上部套设在所述输出齿轮的轮轴下端;所述摆臂座的下部设置一凹槽,所述摆臂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齿轮组包括一上齿轮、一下齿轮,所述上齿轮套设于所述下齿轮上;所述上齿轮下部设置有一凹腔,相应地,所述下齿轮上部设置有一凸起;所述凹腔与所述凸起相配合,可扣合在一起,亦可脱开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弹性件、一卡簧,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上齿轮上部;所述卡簧设置于所述弹性件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与所述弹性件之间还设置一平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一波浪弹簧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与所述凸起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齿轮组与所述输出齿轮之间设置一个以上的减速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微电机电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手自一体摆臂开闭门窗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微电机,微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涡轮,涡轮通过传动齿轮连接离合齿轮组,离合齿轮组传动连接输出齿轮;输出齿轮的轮轴下端穿出壳体底部,输出齿轮的轮轴下端连接摆臂的一端,输出齿轮可带动摆臂以输出齿轮的轮轴为圆心进行一定弧度的转动。其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离合机构,随时可以手动开启,即使电机故障也可以正常手动开或关门窗;离合机构随时可以开关窗,无需其他操作,及时断电和电机故障,随时可以手动开关,智能与手动之间随时可以切换,这样就解决了普通的开闭机构不支持手动,比如在下雨天气电机突然故障或停电,专业维修人士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维修现场,只能眼看着雨水渐入室内造成损失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潘文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迪麦格智能门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