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37


本实用新型属于客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客运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市场对公路客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客运市场的需求,客车的尺寸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旅游客车为了增加载客量,其车身长度不断增大,与此同时,客车的行李仓也需相应的增大以满足存放旅客行李。对于行李仓而言,现有的能自动开启的门结构有翻转型和外摆型两种结构,它们的共同缺点是开启时占用空间很大,往往需要500~1000毫米的空间才能把仓门打开。

此外,现有的国内外生产的六米以下的各种客车中有很多用的是手动外平移门和铰链式外拉门,例如:申请号为201520357087.8,名称为:平移转臂机构及包括其的客车仓门,其包括两转臂,两转臂的弯臂端部通过连轴连接在一起,两转臂的直杆端部通过连轴连接在一起,该连轴的两端均连接有球面轴承和轴承座,安装时,将弯臂端部连接的球面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到客车车身上,直杆端部连接的球面轴承和轴承座固定到仓门门体上,这种贯通轴式的转臂机构,自重较大,转动比较费力灵活性不够,不便于操作。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得车门的开启不便,而且影响了客车档次的提高,无法满足驾乘人员日益增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将机构轻量化,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还能够灵活的转动仓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转臂包括弯臂和直杆,所述弯臂和直杆固定连接;所述弯臂开放端的端部设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与所述弯臂开放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接座固定于与仓门同侧的仓体骨架上并与所述下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弯臂外弯曲处设有用于连接气弹簧的第一铰接座,该所述气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另一端与仓体骨架上的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直杆的端部与仓门铰接。

上述弯臂内弯曲处设有限位器,所述仓门打开后,所述限位器抵顶于所述上连接座下方。

上述限位器的顶端设有橡胶软垫。

上述弯臂与下连接座的转动连接处设有用于减少摩擦的铜制轴套。

上述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采用螺栓连接。

上述直杆长度能够调节。

上述转臂设置有两组,两组转臂通过连杆固定连接,该连杆固定于所述直杆之间。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弯臂端部设有转动装置,该转动装置包括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连接座固定于仓体上,下连接座与上连接座固定并与转臂的弯臂转动连接,该设置减轻转动机构的自重,同时保证转臂机构运动性能,而且安装便利,操作也轻便;

(2)弯臂内弯曲处设有限位器,所述仓门打开后,对仓门进行限位,防止仓门与仓体外壁碰撞;

(3)弯臂与下连接座的连接处设有用于减少摩擦的铜制轴套,增加转动的灵活性;

(4)两组转臂之间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可实现同步运动及稳定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臂和转动装置连接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臂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两组转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描述中的固定连接可为焊接、粘接、熔接等方式。术语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不是指示或暗示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转臂包括弯臂1和直杆2,所述弯臂1和所述直杆2固定连接,所述弯臂1开放端的端部设有转动装置3,弯臂1通过转动装置3与仓体骨架连接,并通过与该转动装置3转动连接实现弯臂转动操作;直杆2的端部与仓门10铰接进而通过弯臂1与转动装置3的连接实现仓门10平移打开。

所述转动装置3包括上连接座31和下连接座32,所述下连接座32与所述弯臂1开放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接座31固定于车身上并与所述下连接座32固定连接;具体的,下连接座32正面为“∏”型,弯臂1开放端的端部设有贯穿孔101,使用一螺栓依次贯穿下连接座32第一侧壁、弯臂1端部的贯穿孔101、下连接座32第二侧壁,使用相适应的螺母与螺栓前进端旋合,弯臂1则可以螺栓为轴进行转动;所述弯臂1与下连接座32的转动连接处即贯穿孔101内还可设有铜制轴套7,可用于减少转动中的摩擦。所述上连接座31正面为梯形面,底部为平板面,上连接座31与下连接座32连接时,上连接座31的梯形面与下连接座32的上侧板贴合,再使用螺栓螺母将上连接座31与下连接座32固定连接,由于使用螺栓螺母连接,还可根据所需精度,将上连接座31和下连接座32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再连接;所述上连接座31正面为梯形面,该梯形面上设有通孔311,使用螺钉通过该通孔311将上连接座31固定于与仓门10同侧的仓体骨架上。除此之外,弯臂1与下连接座32的连接可使用旋转销轴或者其他转动件进行连接实现转动操作,不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螺栓螺母连接。

为实现仓门10平移打开不落下,所述弯臂1外弯曲处还设有第一铰接座4,位于弯臂1上方的仓体骨架上设有第二铰接座9,两铰接座之间连接有一气弹簧5,该气弹簧5一端与第一铰接座4铰接,另一端与第二铰接座9铰接;打开仓门10时,向外向上拉动仓门10,此时转臂和气弹簧5受到外部拉力,门体产生向外、向上运动趋势,当达到气弹簧5向外伸出的临界值时即可松手,后续则由气弹簧5作用于弯臂1和直杆2,向外撑开平移仓门10;其中,还可以设有平衡杆11对打开的仓门10进行约束,平衡杆11一端铰接于仓体骨架上,另一端与仓门10铰接,仓门由气弹簧5向外推动,通过该平衡杆11的约束,使得仓门10向上举升直至打开。关闭仓门10时,拉住仓门10向下用力,外力克服气弹簧5的阻力,将仓门关闭。此外,弯臂1内弯曲处还可设有限位器6,限位器6用于防止气弹簧5过度作用于转臂,从而将仓门10过度向上推造成与仓体外壁的碰撞;仓门10打开后,该限位器6抵顶于上连接座31下方,产生相互轴向的力,从而对弯臂1产生轴向向下的力,进而对气弹簧5产生阻力,防止气弹簧5过度伸展;为更加精准限位,该上连接座31的下方可设有凹面,该凹面可为锯齿状曲面、弧形曲面等,所述限位器6抵顶于凹面内;限位器6的顶端还可设有橡胶软垫61,以减少限位器6与上连接座31相碰撞时产生的振动,起了缓冲的作用,也增加了限位器6的使用寿命。

另外,所述直杆2的长度为可调节的,可根据所需精度进行调节直杆2的长度;仓门10设有左右两组转臂,两组转臂通过连杆8进行固定连接,该连接连杆8固定于直杆2之间,以实现两组转臂同步运动及稳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转臂包括弯臂(1)和直杆(2),所述弯臂(1)和直杆(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臂(1)开放端的端部设有转动装置(3),所述转动装置(3)包括上连接座(31)和下连接座(32),所述下连接座(32)与所述弯臂(1)开放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接座(31)固定于与仓门(10)同侧的仓体骨架上并与所述下连接座(32)固定连接;所述弯臂(1)外弯曲处设有用于连接气弹簧(5)的第一铰接座(4),该所述气弹簧(5)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4)铰接,另一端与仓体骨架上的第二铰接座(9)铰接;所述直杆(2)的端部与仓门(10)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臂(1)内弯曲处设有限位器(6),所述仓门(10)打开后,所述限位器(6)抵顶于所述上连接座(31)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6)的顶端设有橡胶软垫(6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臂(1)与下连接座(32)的转动连接处设有用于减少摩擦的铜制轴套(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座(31)与下连接座(32)采用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2)长度能够调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设置有两组,两组转臂通过连杆(8)固定连接,该连杆(8)固定于所述直杆(2)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动平移仓门转臂机构,属于客车零部件的技术领域,转臂包括弯臂和直杆,所述弯臂和所述直杆固定连接,所述弯臂开放端设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与所述弯臂开放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接座固定于与仓门同侧的仓体骨架上并与所述下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弯臂外弯曲处设有用于连接气弹簧的第一铰接座,该所述气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另一端与仓体上的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直杆的端部与仓门铰接。此种机构减轻了自重,但又保证了转臂转动的灵活性,而且安装便利,提升了转臂安装时的工艺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夫;李文彪;陆海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紫琅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