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线片制造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



背景技术:

压线片作为电器元件中必不可少的器件,是用于限位线路的连接或固定导线的连接,压线片的形状为两条直边以及连接两条直边的弧形边,且压线片上有两个位置相对称的圆孔用于螺钉连接,而现有的压线片有金属材质的和塑料材质的,一般常见的以金属材质的为主,生产这类压线片的方式有注塑成型和压切成型,但目前大规模生产以注塑成型为主,注塑成型相对应的装置为注塑机,将液态的金属灌注至压线片的模具内一体成型,但这类成型后的压线片往往会存在外圈有毛刺或者多料,后续还需要人工手动在打磨机上打磨,人工打磨第一加大了人工的危险系数容易对人工的手造成伤害,第二降低了打磨的效率,第三提高了加工的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的就是打磨这个步骤,特此设计这种能自动精确标准打磨的压线片修边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方位一体自动打磨边料的压线片的修边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包括机台以及设置在机台上的多组修边装置,所述机台一侧设有用于控制多组修边装置单独运作或同时运作的控制箱,所述修边装置包括承载压线片的承载台、直边打磨机构以及弧形边打磨机构,所述承载台上设有用于压线片圆孔插入的两根插柱,所述插柱上设有承载片,所述直边打磨机构包括两组分别相对设置在承载台上压线片的两直边一侧,两组直边打磨机构分别用于打磨压线片的两条直边,所述弧形边打磨机构包括两组分别相对设置在承载台上压线片的两弧形边一侧,两组弧形边打磨机构分别用于打磨压线片的两条弧形边。

优选的,所述直边打磨机构包括纵向滑轨、支架、打磨带、转轮、第一平移动力源以及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纵向滑轨为两条且分别设置在承载台的两侧,所述纵向滑轨的行程路径与压线片直边垂直,所述支架为两个分别对应滑动设置在纵向滑轨上,所述转轮为两个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对应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转轴底端与支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打磨带套设在两个转轮上,所述第一平移动力源驱动所述支架沿纵向滑轨水平运动以使所述打磨带贴近或脱离压线片的直边,所述第一转动电机驱动所述转轮旋转。

优选的,所述弧形边打磨机构包括横向导轨、第二转动电机、转条、打磨轮、外罩、第三转动电机以及第二平移动力源,所述横向导轨垂直设置在两条纵向滑轨之间,所述第二转动电机为两个且分别滑动连接在横向导轨上,所述转条为两根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二转动电机的转子上,所述转条呈l型,所述外罩为两个分别对应设置在承载台的两侧,所述转条的竖直端连接在外罩上,所述打磨轮通过第二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外罩内,所述第二平移动力源驱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在横向导轨上水平运动以使所述打磨轮贴近或脱离压线片的弧形边,所述第二转动电机驱动所述转条往复转动以使所述外罩以压线片弧形边的圆心点为转动中心往复转动,所述第三转动电机驱动所述打磨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条静止状态时转条的横向端与压线片弧形边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时为第一位置,所述第二转动电机驱动转条往复转动的位置为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角度为30°-45°,所述第三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角度为30°-45°。

优选的,所述外罩呈弧形状,所述打磨轮的外圈裸露在外罩的内弧边外侧。

优选的,所述横向导轨的中间处设有阻碍第二转动电机滑动距离过大的阻块。

优选的,所述打磨带的表面附有一层磨砂。

优选的,所述插柱的直径与压线片上的圆孔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承载台上设置于压线片的圆孔相匹配的插柱,压线片插在插柱上放置在承载片上,使得压线片高于承载台便于后续的打磨,在承载台的两侧分别设有直边打磨机构,通过滑动以及打磨带的运作有效的对压线片的两条直边进行精确高效的打磨,在承载台的另外两侧分别设有弧形边打磨机构,通过滑动带动电机以及通过打磨轮的转动有效的对压线片的两个弧形边进行精确高效的打磨,在打磨前通过控制箱的数据输入预设打磨推进的尺寸能实现自动对压线片的修边,且一个机台上设有多组排列均匀的修边装置,能实现单独修边或者同时进行修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修边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修边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中:1、机台;2、修边装置;21、承载台;211、承载片;22、直边打磨机构;221、纵向滑轨;222、支架;223、打磨带;224、转轮;225、第一平移动力源;226、第一转动电机;23、弧形边打磨机构;231、横向导轨;232、第二转动电机;233、转条;234、打磨轮;235、外罩;236、第三转动电机;237、第二平移动力源;3、控制箱;4、压线片;5、插柱;6、第一转轴;7、轴承;8、竖直端;9、横向端;10、第二转轴;11、内弧边;12、阻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由于目前大规模生产以注塑成型为主,注塑成型相对应的装置为注塑机,将液态的金属灌注至压线片的模具内一体成型,但这类成型后的压线片往往会存在外圈有毛刺或者多料,后续还需要人工手动在打磨机上打磨,人工打磨第一加大了人工的危险系数容易对人工的手造成伤害,第二降低了打磨的效率,第三提高了加工的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这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机台1以及设置在机台1上的多组修边装置2,机台1一侧设有用于控制多组修边装置2单独运作或同时运作的控制箱3,修边装置2包括承载压线片4的承载台21、直边打磨机构22以及弧形边打磨机构23,承载台21上设有用于压线片4圆孔插入的两根插柱5,插柱5上设有承载片211,在承载台21上设置于压线片4的圆孔相匹配的插柱5,压线片4插在插柱5上放置在承载片211上,使得压线片4高于承载台21便于后续的打磨,插柱5的直径与压线片4上的圆孔直径相同,因此压线片4套设在插柱5上后不会因为圆孔过大而导致打磨过程中压线片4跳出插柱5而掉落,直边打磨机构22包括两组分别相对设置在承载台21上压线片4的两直边一侧(如图1-3所示,由于压线片4本身就是长条状,两头具有弧度,因此对应的承载台21也将是长方形的,则两组直边打磨机构22分别对应设置在承载台21的两条长边一侧),两组直边打磨机构22分别用于打磨压线片4的两条直边,弧形边打磨机构23包括两组分别相对设置在承载台21上压线片4的两弧形边一侧(如图1-3所示,两组弧形边打磨机构23分别对应设置在承载台21的两条短边一侧),两组弧形边打磨机构23分别用于打磨压线片4的两条弧形边。

如图2所示,直边打磨机构22包括纵向滑轨221、支架222、打磨带223、转轮224、第一平移动力源225(气缸)以及第一转动电机226,纵向滑轨221为两条且分别设置在承载台21的两侧,纵向滑轨221的行程路径与压线片4直边垂直,支架222为两个分别对应滑动设置在纵向滑轨221上,转轮224为两个分别通过第一转轴6对应设置在支架222上,第一转轴6底端与支架222之间通过轴承7连接,打磨带223套设在两个转轮224上,第一平移动力源225(气缸)驱动所述支架222沿纵向滑轨221水平运动以使所述打磨带223贴近或脱离压线片4的直边,第一转动电机226驱动所述转轮224旋转;直边打磨原理为控制箱3控制气缸驱动支架222滑动的距离,第一转动电机226驱动转轮224的转动以使带动两个转轮224上的打磨带223运作,打磨带223的表面附有一层磨砂,打磨带223移动至压线片4的直边处进行打磨,当打磨完成后,气缸驱动支架222移回原来位置。

如图3所示,第三转动电机236以及第二平移动力源237(气缸),横向导轨231垂直设置在两条纵向滑轨221之间,第二转动电机232为两个且分别滑动连接在横向导轨231上,转条233为两根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二转动电机232的转子上,转条233呈l型,外罩235为两个分别对应设置在承载台21的两侧,转条233的竖直端8连接在外罩235上,打磨轮234通过第二转轴10分别转动连接在外罩235内,外罩235呈弧形状,打磨轮234的外圈裸露在外罩235的内弧边11外侧,外罩235的第一个作用是承载打磨轮234,第二个作用是打磨时起到一个防止金属屑飞出,第二平移动力源237(气缸)驱动第二转动电机232在横向导轨231上水平运动以使打磨轮234贴近或脱离压线片4的弧形边,横向导轨231的中间处设有阻碍第二转动电机232滑动距离过大的阻块12,第二转动电机232驱动转条233往复转动以使外罩235以压线片4弧形边的圆心点为转动中心往复转动,第三转动电机236驱动打磨轮234转动;在弧形边的打磨前需要是直边打磨结束,弧形边打磨原理为控制箱3控制气缸驱动第二转动电机232向压线片4处移动,第二转动电机232上的转条233以及外罩235和转轮224都向压线片4靠近,第三转动电机236转动带动打磨轮234转动,第二转动电机232转动作往返运动,转条233静止状态时转条233的横向端9与压线片4弧形边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时为第一位置,第二转动电机232驱动转条233往复转动的位置为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角度为30°-45°,第三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角度为30°-45°,第二转动电机232的转子转动为顺时针转30°-45°后逆时针转30°-45°,主要是为了防止转动太大而导致外罩235撞击在压线片4上。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包括机台(1)以及设置在机台(1)上的多组修边装置(2),所述机台(1)一侧设有用于控制多组修边装置(2)单独运作或同时运作的控制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边装置(2)包括承载压线片(4)的承载台(21)、直边打磨机构(22)以及弧形边打磨机构(23),所述承载台(21)上设有用于压线片(4)圆孔插入的两根插柱(5),所述插柱(5)上设有承载片(211),所述直边打磨机构(22)包括两组分别相对设置在承载台(21)上压线片(4)的两直边一侧,两组直边打磨机构(22)分别用于打磨压线片(4)的两条直边,所述弧形边打磨机构(23)包括两组分别相对设置在承载台(21)上压线片(4)的两弧形边一侧,两组弧形边打磨机构(23)分别用于打磨压线片(4)的两条弧形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边打磨机构(22)包括纵向滑轨(221)、支架(222)、打磨带(223)、转轮(224)、第一平移动力源(225)以及第一转动电机(226),所述纵向滑轨(221)为两条且分别设置在承载台(21)的两侧,所述纵向滑轨(221)的行程路径与压线片(4)直边垂直,所述支架(222)为两个分别对应滑动设置在纵向滑轨(221)上,所述转轮(224)为两个分别通过第一转轴(6)对应设置在支架(222)上,所述第一转轴(6)底端与支架(222)之间通过轴承(7)连接,所述打磨带(223)套设在两个转轮(224)上,所述第一平移动力源(225)驱动所述支架(222)沿纵向滑轨(221)水平运动以使所述打磨带(223)贴近或脱离压线片(4)的直边,所述第一转动电机(226)驱动所述转轮(224)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边打磨机构(23)包括横向导轨(231)、第二转动电机(232)、转条(233)、打磨轮(234)、外罩(235)、第三转动电机(236)以及第二平移动力源(237),所述横向导轨(231)垂直设置在两条纵向滑轨(221)之间,所述第二转动电机(232)为两个且分别滑动连接在横向导轨(231)上,所述转条(233)为两根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二转动电机(232)的转子上,所述转条(233)呈l型,所述外罩(235)为两个分别对应设置在承载台(21)的两侧,所述转条(233)的竖直端(8)连接在外罩(235)上,所述打磨轮(234)通过第二转轴(10)分别转动连接在外罩(235)内,所述第二平移动力源(237)驱动所述第二转动电机(232)在横向导轨(231)上水平运动以使所述打磨轮(234)贴近或脱离压线片(4)的弧形边,所述第二转动电机(232)驱动所述转条(233)往复转动以使所述外罩(235)以压线片(4)弧形边的圆心点为转动中心往复转动,所述第三转动电机(236)驱动所述打磨轮(234)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条(233)静止状态时转条(233)的横向端(9)与压线片(4)弧形边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时为第一位置,所述第二转动电机(232)驱动转条(233)往复转动的位置为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角度为30°-45°,所述第三位置与第一位置之间的角度为30°-4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235)呈弧形状,所述打磨轮(234)的外圈裸露在外罩(235)的内弧边(11)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轨(231)的中间处设有阻碍第二转动电机(232)滑动距离过大的阻块(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带(223)的表面附有一层磨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5)的直径与压线片(4)上的圆孔直径相同。

技术总结
一种压线片的修边装置,包括压线片的修边装置,包括机台以及设置在机台上的多组修边装置,所述机台一侧设有用于控制多组修边装置单独运作或同时运作的控制箱,所述修边装置包括承载压线片的承载台、直边打磨机构以及弧形边打磨机构,所述承载台上设有用于压线片圆孔插入的两根插柱,所述插柱上设有承载片,所述直边打磨机构包括两组分别相对设置在承载台上压线片的两直边一侧,两组直边打磨机构分别用于打磨压线片的两条直边,所述弧形边打磨机构包括两组分别相对设置在承载台上压线片的两弧形边一侧,两组弧形边打磨机构分别用于打磨压线片的两条弧形边;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实现自动修边且提高了打磨修边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汪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杭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