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8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在人防工程中,电气专业有大量的管线需要穿越人防区,在穿越人防区时需要采用预留密闭套管的方式为穿越人防区的管线提供路径。但是设计时考虑到以后的增容、后期增加用电设备等因素,设计往往会多预留一些直径较大的人防密闭套管。不穿管线的人防预留套管的封堵通常采用管箍、管堵等进行封堵,但该施工方法需对热镀锌钢管进行套丝。对于直径大于80mm的镀锌钢管来说无法进行套丝,所以该部分管路往往为了验收通过进行了封死等措施,这样虽然满足了规范要求,但无法起到预留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要解决传统的方法将预留套管封死,无法起到套管预留的作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设置在防护密封墙中;包括有套管、内插管、环形封板、管箍和堵头;所述套管沿防护密封墙的厚度方向水平贯于穿防护密封墙,并且套管的两端分别超出防护密封墙对应一侧的侧面;在套管的外侧、对应防护密封墙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环形的肋板;所述内插管水平插设在套管中,并且内插管的两端分别超出套管的两端;所述环形封板封堵在套管端部与内插管侧壁之间的间隙处;所述堵头有两个,分别堵设在内插管的两端;所述管箍设置在内插管与堵头的连接位置处,并且管箍的一端箍设在内插管上,管箍的另一端箍设在堵头上。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端部超出防护密封墙对应一侧侧面的长度为不小于50mm。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直径大于100mm。

优选的,所述内插管超出套管部位的长度为不小于50mm。

优选的,所述环形封板的外边缘与套管的端部焊接连接,环形封板的内边缘与内插管的侧壁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插管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箍呈筒状,且在管箍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管箍与内插管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堵头插接在管箍中,且与管箍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传统的封堵方式时,由于大直径人防预留套管起不到预留作用;所以造成了材料、人工等的浪费;采用此种施工方式后解决了该问题,使投入到工程中材料、人工等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套管中穿设内插管,采用环形封板封堵套管与内插管之间的缝隙,同时采用堵头封堵内插管的端口;当验收通过后可以拆除封板,拿出内插管,从而起到了预留套管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封堵方式对原有的封堵方式进行了改进,即满足人防工程密闭的要求,也使套管起到了预留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设置在防护密封墙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套管、2-内插管、3-环形封板、4-管箍、5-堵头、6-防护密封墙、7-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设置在防护密封墙6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套管1、内插管2、环形封板3、管箍4和堵头5;所述套管1沿防护密封墙6的厚度方向水平贯于穿防护密封墙6,并且套管1的两端分别超出防护密封墙6对应一侧的侧面;在套管1的外侧、对应防护密封墙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环形的肋板7;所述内插管2水平插设在套管1中,并且内插管2的两端分别超出套管1的两端;所述环形封板3封堵在套管1端部与内插管2侧壁之间的间隙处;所述堵头5有两个,分别堵设在内插管2的两端;所述管箍4设置在内插管2与堵头5的连接位置处,并且管箍4的一端箍设在内插管2上,管箍4的另一端箍设在堵头5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1的端部超出防护密封墙6对应一侧侧面的长度为不小于5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1的直径大于10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插管2超出套管1部位的长度为不小于5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封板3的外边缘与套管1的端部焊接连接,环形封板3的内边缘与内插管2的侧壁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插管2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箍4呈筒状,且在管箍4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管箍4与内插管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堵头5插接在管箍4中,且与管箍4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肋板7与套管1之间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插管2为镀锌钢管。

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封板3采用6mm厚的钢板加工成而成,将固定好的管箍4采用堵头5进行封堵;封堵好后,并将焊接处做好防腐处理。

上述实施例并非具体实施方式的穷举,还可有其它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有由本实用新型简单变化而来的应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设置在防护密封墙(6)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套管(1)、内插管(2)、环形封板(3)、管箍(4)和堵头(5);所述套管(1)沿防护密封墙(6)的厚度方向水平贯于穿防护密封墙(6),并且套管(1)的两端分别超出防护密封墙(6)对应一侧的侧面;在套管(1)的外侧、对应防护密封墙(6)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环形的肋板(7);所述内插管(2)水平插设在套管(1)中,并且内插管(2)的两端分别超出套管(1)的两端;所述环形封板(3)封堵在套管(1)端部与内插管(2)侧壁之间的间隙处;所述堵头(5)有两个,分别堵设在内插管(2)的两端;所述管箍(4)设置在内插管(2)与堵头(5)的连接位置处,并且管箍(4)的一端箍设在内插管(2)上,管箍(4)的另一端箍设在堵头(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端部超出防护密封墙(6)对应一侧侧面的长度为不小于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直径大于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管(2)超出套管(1)部位的长度为不小于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封板(3)的外边缘与套管(1)的端部焊接连接,环形封板(3)的内边缘与内插管(2)的侧壁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插管(2)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箍(4)呈筒状,且在管箍(4)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管箍(4)与内插管(2)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堵头(5)插接在管箍(4)中,且与管箍(4)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大直径人防套管封堵结构,设置在防护密封墙中;包括有套管、内插管、环形封板、管箍和堵头;所述套管沿防护密封墙的厚度方向水平贯于穿防护密封墙,并且套管的两端分别超出防护密封墙对应一侧的侧面;在套管的外侧、对应防护密封墙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环形的肋板;所述内插管水平插设在套管中,并且内插管的两端分别超出套管的两端;所述环形封板封堵在套管端部与内插管侧壁之间的间隙处;所述堵头有两个,分别堵设在内插管的两端;所述管箍设置在内插管与堵头的连接位置处,并且管箍的一端箍设在内插管上,管箍的另一端箍设在堵头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方法将预留套管封死,无法起到套管预留的作用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龚勋;齐晓峥;陈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