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开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核酸提取处理仪、基因测序前处理仪、免疫印迹分析仪等医疗设备,通常采用的是旋转开门方式,开门时需要较大的拉力,且开门过程中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开门辅助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较为省力,门体打开和关闭过程中不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开门辅助装置,包括设备本体以及本体的门体,门体的两侧固定滑块,本体的门框两侧分别布置立式导轨,滑块和导轨一一对应构成上下方向的限位配合,还包括两个驱动机构,两个驱动机构对称固定在本体的两侧外壁上,驱动机构包括钢丝绳、底座、转轴、卷簧、滚轮状壳体和绕线滚轮,转轴的一端垂直安插固定在壳体的中心处,转轴的另一端可转动式固定在底座上,卷簧布置在壳体的内部腔室中,卷簧套设在转轴的外周,卷簧的内圈端部固定在转轴上,卷簧的外圈端部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底座固定在本体的外壁上,绕线滚轮通过中心轴可转动式固定在本体的外壁上,绕线滚轮布置在底座的斜上方,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钢丝绳搭置在绕线滚轮的轮面上,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块上,滑块沿导轨向上移动时,钢丝绳的一端卷绕在壳体的轮面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底座为l型角板,底座的其中一个板体固定在门体上,底座的另一个板体向外垂直悬伸,底座的另一个板体上开设两个间距布置的通孔一,钢丝绳自其中一个通孔一中穿过。

所述壳体包括腔室壳、盖板一和盖板二,腔室壳为筒状且一端设筒底、另一端敞口,敞口处通过盖板一盖住,筒底外表面贴靠固定盖板二,盖板一的四周边缘以及盖板二的四周边缘凸起在腔室壳的筒壁外,钢丝绳的一端卷绕在腔室壳的筒壁上,卷簧布置在腔室壳的内部,转轴的轴身自盖板一的中部、筒底的中部和盖板二的中部穿插而过。

所述盖板二的内板面上设有半圆环状的固定环,固定环为两个以上且沿腔室壳的周向间隔布置,钢丝绳的一端安插固定在固定环中。

所述底座的其中一个板体中部向盖板一所在侧凹陷形成凹陷部,凹陷部中部开设通孔二,转轴的另一端自通孔二中穿过并悬伸到凹陷部,转轴的另一端轴身上开设周向的限位槽,通孔二的孔壁卡在限位槽中,转轴的另一端旋拧螺母,螺母贴靠固定在凹陷部的底部。

所述通孔一的内部固定铜套,铜套贴附在通孔一的内壁,铜套的两端四周边缘分别向外平滑悬伸轴肩,两端的轴肩分别贴靠固定在通孔一的两个孔端面上。

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设有挂圈,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挂圈挂在滑块的挂钩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当需要关门时,向下拉动门体,门体拉动钢丝绳,钢丝绳被拉长,转轴转动,壳体转动释放钢丝绳,卷簧产生形变,门体自身重力克服钢丝绳的拉力而关闭;当开门时,向上拉动门体,钢丝绳的一端慢慢收卷在壳体上,卷簧因自身的恢复力,卷簧通过钢丝绳对门体有个向上的辅助拉力,辅助操作者向上提拉门体,使得提拉门体的过程较为省力,整个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门体为上下推拉式,打开和关闭过程中不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丝绳收卷在壳体上时的部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和转轴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卷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本体;11、导轨;20、门体;21、滑块;40、钢丝绳;50、底座;51、凹陷部;60、转轴;70、卷簧;80、壳体;81、腔室壳;82、盖板一;83、盖板二;84、固定环;90、绕线滚轮;100、螺母;110、铜套;120、挂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开门辅助装置,包括设备本体10以及本体10的门体20,门体20的两侧固定滑块21,本体10的门框两侧分别布置立式导轨11,滑块21和导轨11一一对应构成上下方向的限位配合,还包括两个驱动机构,两个驱动机构对称固定在本体10的两侧外壁上,驱动机构包括钢丝绳40、底座50、转轴60、卷簧70、滚轮状壳体80和绕线滚轮90,转轴60的一端垂直安插固定在壳体80的中心处,转轴60的另一端可转动式固定在底座50上,卷簧70布置在壳体80的内部腔室中,卷簧70套设在转轴60的外周,卷簧70的内圈端部固定在转轴60上,卷簧70的外圈端部固定在壳体80内壁上,底座50固定在本体10的外壁上,绕线滚轮90通过中心轴可转动式固定在本体10的外壁上,绕线滚轮90布置在底座50的斜上方,钢丝绳4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80上,钢丝绳40搭置在绕线滚轮90的轮面上,钢丝绳40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块21上,滑块21沿导轨11向上移动时,钢丝绳40的一端卷绕在壳体80的轮面上。当需要关门时,向下拉动门体20,门体20拉动钢丝绳40,钢丝绳40被拉长,转轴60转动,壳体80转动释放钢丝绳40,卷簧70产生形变,门体20自身重力克服钢丝绳40的拉力而关闭;当开门时,向上拉动门体20,钢丝绳40的一端慢慢收卷在壳体80上,卷簧70因自身的恢复力,卷簧70通过钢丝绳40对门体20有个向上的辅助拉力,辅助操作者向上提拉门体20,使得提拉门体20的过程较为省力,整个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门体20为上下推拉式,打开和关闭过程中不占用空间。

底座50为l型角板,底座50的其中一个板体固定在门体20上,底座50的另一个板体向外垂直悬伸,底座50的另一个板体上开设两个间距布置的通孔一,钢丝绳40自其中一个通孔一中穿过。因两个驱动机构对称固定在本体10的两侧外壁上,其中一个驱动机构的钢丝绳40自其中一个通孔一中穿过;另一个驱动机构的钢丝绳40自另一个通孔一中穿过,以保证两个驱动机构对称设置。

壳体80包括腔室壳81、盖板一82和盖板二83,腔室壳81为筒状且一端设筒底、另一端敞口,敞口处通过盖板一82盖住,筒底外表面贴靠固定盖板二83,盖板一82的四周边缘以及盖板二83的四周边缘凸起在腔室壳81的筒壁外,钢丝绳40的一端卷绕在腔室壳81的筒壁上,卷簧70布置在腔室壳81的内部,转轴60的轴身自盖板一82的中部、筒底的中部和盖板二83的中部穿插而过。盖板一82和盖板二83对钢丝绳40的卷绕起到限位作用,保证钢丝绳40卷绕在盖板一82和盖板二83之间的腔室壳81的筒壁上。

盖板二83的内板面上设有半圆环状的固定环84,固定环84为两个以上且沿腔室壳81的周向间隔布置,钢丝绳40的一端安插固定在固定环84中。利用固定环84对钢丝绳40直接进行压制固定,固定环84可以利用盖板二83的一小块板面直接冲压而成。

底座50的其中一个板体中部向盖板一82所在侧凹陷形成凹陷部51,凹陷部51中部开设通孔二,转轴60的另一端自通孔二中穿过并悬伸到凹陷部51,转轴60的另一端轴身上开设周向的限位槽,通孔二的孔壁卡在限位槽中,转轴60的另一端旋拧螺母100,螺母100贴靠固定在凹陷部51的底部。凹陷部51提供空间,以便转轴60进行转动。限位槽和通孔二构成限位配合,对转轴60的转动进行限位。

通孔一的内部固定铜套110,铜套110贴附在通孔一的内壁,铜套110的两端四周边缘分别向外平滑悬伸轴肩,两端的轴肩分别贴靠固定在通孔一的两个孔端面上。铜套110的两端和轴肩平滑过渡,对钢丝绳40起到保护的作用。

钢丝绳40的另一端设有挂圈120,钢丝绳40的另一端通过挂圈120挂在滑块21的挂钩上。可以设计挂圈120的尺寸,使得挂圈120不能穿过通孔一,即使得挂圈120限位在底座50的外侧。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开门辅助装置,包括设备本体(10)以及本体(10)的门体(20),其特征在于:门体(20)的两侧固定滑块(21),本体(10)的门框两侧分别布置立式导轨(11),滑块(21)和导轨(11)一一对应构成上下方向的限位配合,还包括两个驱动机构,两个驱动机构对称固定在本体(10)的两侧外壁上,驱动机构包括钢丝绳(40)、底座(50)、转轴(60)、卷簧(70)、滚轮状壳体(80)和绕线滚轮(90),转轴(60)的一端垂直安插固定在壳体(80)的中心处,转轴(60)的另一端可转动式固定在底座(50)上,卷簧(70)布置在壳体(80)的内部腔室中,卷簧(70)套设在转轴(60)的外周,卷簧(70)的内圈端部固定在转轴(60)上,卷簧(70)的外圈端部固定在壳体(80)内壁上,底座(50)固定在本体(10)的外壁上,绕线滚轮(90)通过中心轴可转动式固定在本体(10)的外壁上,绕线滚轮(90)布置在底座(50)的斜上方,钢丝绳(4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80)上,钢丝绳(40)搭置在绕线滚轮(90)的轮面上,钢丝绳(40)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块(21)上,滑块(21)沿导轨(11)向上移动时,钢丝绳(40)的一端卷绕在壳体(80)的轮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0)为l型角板,底座(50)的其中一个板体固定在门体(20)上,底座(50)的另一个板体向外垂直悬伸,底座(50)的另一个板体上开设两个间距布置的通孔一,钢丝绳(40)自其中一个通孔一中穿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0)包括腔室壳(81)、盖板一(82)和盖板二(83),腔室壳(81)为筒状且一端设筒底、另一端敞口,敞口处通过盖板一(82)盖住,筒底外表面贴靠固定盖板二(83),盖板一(82)的四周边缘以及盖板二(83)的四周边缘凸起在腔室壳(81)的筒壁外,钢丝绳(40)的一端卷绕在腔室壳(81)的筒壁上,卷簧(70)布置在腔室壳(81)的内部,转轴(60)的轴身自盖板一(82)的中部、筒底的中部和盖板二(83)的中部穿插而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二(83)的内板面上设有半圆环状的固定环(84),固定环(84)为两个以上且沿腔室壳(81)的周向间隔布置,钢丝绳(40)的一端安插固定在固定环(84)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0)的其中一个板体中部向盖板一(82)所在侧凹陷形成凹陷部(51),凹陷部(51)中部开设通孔二,转轴(60)的另一端自通孔二中穿过并悬伸到凹陷部(51),转轴(60)的另一端轴身上开设周向的限位槽,通孔二的孔壁卡在限位槽中,转轴(60)的另一端旋拧螺母(100),螺母(100)贴靠固定在凹陷部(51)的底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一的内部固定铜套(110),铜套(110)贴附在通孔一的内壁,铜套(110)的两端四周边缘分别向外平滑悬伸轴肩,两端的轴肩分别贴靠固定在通孔一的两个孔端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40)的另一端设有挂圈(120),钢丝绳(40)的另一端通过挂圈(120)挂在滑块(21)的挂钩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开门辅助装置,其中门体的两侧固定滑块,本体的门框两侧分别布置立式导轨,滑块和导轨配合,两个驱动机构对称固定在本体的两侧,驱动机构中转轴的一端垂直安插固定在壳体的中心处、另一端可转动式固定在底座上,卷簧布置在壳体的内部腔室中,卷簧的内圈端部固定在转轴上,卷簧的外圈端部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底座固定在本体的外壁上,绕线滚轮通过中心轴可转动式固定在本体的外壁上,绕线滚轮布置在底座的斜上方,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钢丝绳搭置在绕线滚轮的轮面上,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向上拉动门体,卷簧通过钢丝绳对门体有个向上的辅助拉力,较为省力,打开和关闭过程中不占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谢俊;施洪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海普夫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1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