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盒,属于桌面电源盒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办公桌上使用电脑等办公设备,为了方便接线,通常会在办公桌上安装电源盒(电源盒内安装插座模块),以方便为各种办公设备就近提供电源。然而现有的电源盒安装接线时,需要将盒体拆开将内部的插座模块拆下接线,接线后再将插座模块安装在电源盒内,接线操作相对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接线操作的电源盒。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源盒,包括具有内腔的盒体,所述盒体的底部具有底板;
所述底板包括可左右移动设置在所述盒体底部的左底板和右底板,且所述左底板与所述右底板在所述内腔的深度方向上错位;
在所述左底板的左端设有左过线口,所述右底板的右端设有右过线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左底板上临近所述左过线口的位置和所述右底板上临近所述右过线口的位置均设有压线结构。
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线结构包括压线板和固定所述压线板的紧固螺丝。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盒体的内底壁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一上一下设置,所述左底板的侧边和所述右底板的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配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盒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左侧板和右侧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盒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凸台和卡台,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设有与相应定位凸台配合的定位孔和与相应卡台卡接配合的卡钩。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在接线时,直接将左底板和右底板通过在左右方向上滑移留出操作口,然后从盒体底部操作口处伸入连接导线,接线完成后将左底板和右底板滑动封闭操作口,导线由左过线口和右过线口处穿过,接线操作方便;通过设置所述左底板与所述右底板在所述内腔的深度方向上错位,从而避免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右移动时产生相互抵触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盒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源盒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左侧板的结构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盒体;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13-定位凸台;14-卡台;2-底板;21-左底板;211-左过线口;22-右底板;221-右过线口;3-压线板;4-左侧板;5-右侧板;6-定位孔;7-卡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盒的具体结构做以说明:
一种电源盒,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具有内腔的盒体1,所述盒体1的底部具有底板2;所述底板2包括可左右移动设置在所述盒体1底部的左底板21和右底板22,且所述左底板21与所述右底板22在所述内腔的深度方向上错位;在所述左底板21的左端设有左过线口211,所述右底板22的右端设有右过线口221。采用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在接线时,直接将左底板和右底板通过在左右方向上滑移留出操作口,然后从盒体底部操作口处伸入连接导线,接线完成后将左底板和右底板滑动封闭操作口,导线由左过线口和右过线口处穿过,接线操作方便;通过设置所述左底板21与所述右底板22在所述内腔的深度方向上错位,从而避免左底板21和右底板22左右移动时产生相互抵触干涉。
进一步,所述左底板21上临近所述左过线口211的位置和所述右底板22上临近所述右过线口221的位置均设有压线结构,通过设置压线结构将导线压紧,避免导线收到外力拉拽而出现松脱。
再进一步,所述压线结构包括压线板3和固定所述压线板3的紧固螺丝,通过拧紧紧固螺丝使压线板3压紧导线。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盒体1的内底壁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1和所述第二滑槽12一上一下设置,所述左底板21的侧边和所述右底板22的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5,通过左侧板4和右侧板5从左右两端对左底板21和右底板22起到抵挡限位作用。
进一步,所述盒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凸台13和卡台14,所述左侧板4和所述右侧板5上设有与相应定位凸台13配合的定位孔6和与相应卡台14卡接配合的卡钩7,在组装时通过定位凸台13与定位孔6配合起到定位作用,通过卡钩7与卡台14卡接配合,无需螺丝固定,组装更加方便,参看图3所示,左侧板与右侧板的结构相同。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电源盒,包括具有内腔的盒体(1),所述盒体(1)的底部具有底板(2);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包括可左右移动设置在所述盒体(1)底部的左底板(21)和右底板(22),且所述左底板(21)与所述右底板(22)在所述内腔的深度方向上错位;
在所述左底板(21)的左端设有左过线口(211),所述右底板(22)的右端设有右过线口(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板(21)上临近所述左过线口(211)的位置和所述右底板(22)上临近所述右过线口(221)的位置均设有压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结构包括压线板(3)和固定所述压线板(3)的紧固螺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盒体(1)的内底壁上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所述第一滑槽(11)和所述第二滑槽(12)一上一下设置,所述左底板(21)的侧边和所述右底板(22)的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定位凸台(13)和卡台(14),所述左侧板(4)和所述右侧板(5)上设有与相应定位凸台(13)配合的定位孔(6)和与相应卡台(14)卡接配合的卡钩(7)。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