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5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塑胶跑道、网球场、篮球场、室内球场的场地塑胶道,往往需要经过打磨处理,才能进行铺设的。传统塑胶打磨装置多采用砂纸片进行打磨,造成耗材多,成本高,同时频繁的更换砂纸片也降低了打磨效率,而且打磨后产生的碎屑无法很好的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两组电动伸缩轴传动经两组固定板和两组线轨滑动配合带动固定板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电机的高度位置,通过电机和主轴配合传动,使打磨盘进行跑道的打磨,提高打磨效率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一箱体、车架、电机、底座、固定板、主轴、打磨盘、两组线轨、两组电动伸缩轴、两组套块、两组固定板,第一箱体设置有腔室,第一箱体的底端与车架的连接,电机通过底座安装在固定板的底端上,固定板位于第一箱体的腔室内,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主轴与打磨盘传动连接,并且主轴穿过车架上下端,两组线轨安装在第一箱体的腔室两端上,两组电动伸缩轴的顶端与第一箱体的腔室顶端连接,两组电动伸缩轴的底端与两组套块固定连接,两组套块固定套装在两组固定板上,两组固定板与两组电动伸缩轴可滑动连接,两组套块的对置端与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二箱体、排气管、抽气泵、把手、输送管和底板,第二箱体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端连接,第二箱体设置有腔室,排气管与第二箱体的腔室连通,抽气泵安装在固定板的顶端上,并且抽气泵的输入端与第二箱体的腔室连通,把手安装在第二箱体上,抽气泵的输出端与输送管连通,并且输送管穿过底板的上下端,输送管设置有两组吸气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还包括两组固定柱,两组固定柱的顶端与固定板的底端连接,并且两组固定柱穿过车架的上下端与底板的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还包括两组过滤网,两组过滤网安装在第二箱体的腔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还包括两组车轮,两组车轮安装在车架的底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还包括推手,推手安装在第一箱体的左端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两组电动伸缩轴传动经两组固定板和两组线轨滑动配合带动固定板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电机的高度位置,通过电机和主轴配合传动,使打磨盘进行跑道的打磨,提高打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箱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第一箱体;2、车架;3、电机;4、底座;5、固定板;6、主轴;7、打磨盘;8、线轨;9、电动伸缩轴;10、套块;11、固定板;12、第二箱体;13、排气管;14、抽气泵;15、把手;16、输送管;17、底板;18、吸气罩;19、固定柱;20、过滤网;21、车轮;22、推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一箱体1、车架2、电机3、底座4、固定板5、主轴6、打磨盘7、两组线轨8、两组电动伸缩轴9、两组套块10、两组固定板11,第一箱体1设置有腔室,第一箱体1的底端与车架2的连接,电机3通过底座4安装在固定板5的底端上,固定板5位于第一箱体1的腔室内,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主轴6与打磨盘7传动连接,并且主轴6穿过车架2上下端,两组线轨8安装在第一箱体1的腔室两端上,两组电动伸缩轴9的顶端与第一箱体1的腔室顶端连接,两组电动伸缩轴9的底端与两组套块10固定连接,两组套块10固定套装在两组固定板11上,两组固定板11与两组电动伸缩轴9可滑动连接,两组套块10的对置端与固定板5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两组电动伸缩轴9传动经两组固定板11和两组线轨8滑动配合带动固定板5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电机3的高度位置,通过电机3和主轴6配合传动,使打磨盘7进行跑道的打磨,提高打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二箱体12、排气管13、抽气泵14、把手15、输送管16和底板17,第二箱体12的底端与固定板5的顶端连接,第二箱体12设置有腔室,排气管13与第二箱体12的腔室连通,抽气泵14安装在固定板5的顶端上,并且抽气泵14的输入端与第二箱体12的腔室连通,把手15安装在第二箱体12上,抽气泵14的输出端与输送管16连通,并且输送管16穿过底板17的上下端,输送管16设置有两组吸气罩18;通过抽气泵14传动经输送管16和吸气罩18配合输送,使打磨后产生的灰尘输送至第二箱体12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还包括两组固定柱19,两组固定柱19的顶端与固定板5的底端连接,并且两组固定柱19穿过车架2的上下端与底板17的顶端连接;通过两组固定柱19对底板17进行加固,提高底板17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还包括两组过滤网20,两组过滤网20安装在第二箱体12的腔室内;通过两组过滤网20对灰尘进行过滤,通过排气管13排出干净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还包括两组车轮21,两组车轮21安装在车架2的底端上;方便设备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还包括推手22,推手22安装在第一箱体1的左端上;方便推动设备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通过两组电动伸缩轴9传动经两组固定板11和两组线轨8滑动配合带动固定板5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电机3的高度位置,通过电机3和主轴6配合传动,使打磨盘7进行跑道的打磨,之后通过抽气泵14传动经输送管16和吸气罩18配合输送,使打磨后产生的灰尘输送至第二箱体12内,通过两组过滤网20进行过滤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的电机3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箱体(1)、车架(2)、电机(3)、底座(4)、固定板(5)、主轴(6)、打磨盘(7)、两组线轨(8)、两组电动伸缩轴(9)、两组套块(10)、两组固定板(11),第一箱体(1)设置有腔室,第一箱体(1)的底端与车架(2)的连接,电机(3)通过底座(4)安装在固定板(5)的底端上,固定板(5)位于第一箱体(1)的腔室内,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主轴(6)与打磨盘(7)传动连接,并且主轴(6)穿过车架(2)上下端,两组线轨(8)安装在第一箱体(1)的腔室两端上,两组电动伸缩轴(9)的顶端与第一箱体(1)的腔室顶端连接,两组电动伸缩轴(9)的底端与两组套块(10)固定连接,两组套块(10)固定套装在两组固定板(11)上,两组固定板(11)与两组电动伸缩轴(9)可滑动连接,两组套块(10)的对置端与固定板(5)的两端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箱体(12)、排气管(13)、抽气泵(14)、把手(15)、输送管(16)和底板(17),第二箱体(12)的底端与固定板(5)的顶端连接,第二箱体(12)设置有腔室,排气管(13)与第二箱体(12)的腔室连通,抽气泵(14)安装在固定板(5)的顶端上,并且抽气泵(14)的输入端与第二箱体(12)的腔室连通,把手(15)安装在第二箱体(12)上,抽气泵(14)的输出端与输送管(16)连通,并且输送管(16)穿过底板(17)的上下端,输送管(16)设置有两组吸气罩(1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固定柱(19),两组固定柱(19)的顶端与固定板(5)的底端连接,并且两组固定柱(19)穿过车架(2)的上下端与底板(17)的顶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过滤网(20),两组过滤网(20)安装在第二箱体(12)的腔室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车轮(21),两组车轮(21)安装在车架(2)的底端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手(22),推手(22)安装在第一箱体(1)的左端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跑道翻新打磨装置,其通过两组电动伸缩轴传动经两组固定板和两组线轨滑动配合带动固定板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电机的高度位置,通过电机和主轴配合传动,使打磨盘进行跑道的打磨,提高打磨效率;还包括第一箱体、车架、电机、底座、固定板、主轴、打磨盘、两组线轨、两组电动伸缩轴、两组套块、两组固定板,第一箱体设置有腔室,第一箱体的底端与车架的连接,电机通过底座安装在固定板的底端上,固定板位于第一箱体的腔室内,两组套块固定套装在两组固定板上,两组固定板与两组电动伸缩轴可滑动连接,两组套块的对置端与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武勇;涂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绿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