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门外拉手。
背景技术:
:随着客户对汽车驾乘舒适感、体验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其对汽车的外观造型及风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开发一种隐藏式汽车门外拉手,其能与汽车门外形保持一致且可完全隐入车门内,这样就可使汽车的整体外观造型更加美观且可减少风阻。然而,随着智能技术及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尚未有一种集手动和电动于一体的隐藏式汽车门外拉手。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手动或电动开启车门的隐藏式汽车门外拉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包括拉手底座、一端与拉手底座转动连接的拉手、固设于拉手上的带齿驱动块以及固设于拉手底座上的电驱动机构和拉索摇臂机构,所述电驱动机构可与所述带齿驱动块啮合传动且可驱动所述拉手转动以使所述拉手的另一端向外凸出所述拉手底座或完全收回至所述拉手底座内,所述带齿驱动块可抵靠在所述拉索摇臂机构的一端且可驱动所述拉索摇臂机构转动以使与所述拉索摇臂机构的另一端连接的车门锁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端与拉手底座转动连接的拉手、固设于拉手上的带齿驱动块、与带齿驱动块啮合传动的电驱动机构和可由带齿驱动块驱动的拉索摇臂机构,这样既可由电驱动机构带动拉手转动以使拉手的另一端弹出,继而通过手拉拉手的另一端带动拉索摇臂机构转动并解锁车门锁,又可通过按压拉手上可转动的一端使拉手的另一端弹出,继而通过手拉拉手的另一端带动拉索摇臂机构转动并解锁车门锁,从而可以达到手动或电动开启车门的目的。更进一步,所述带齿驱动块与所述拉手一体成型。更进一步,所述带齿驱动块包括可与所述电驱动机构啮合传动的轮齿部和可驱动所述拉索摇臂机构转动的延伸部。更进一步,所述电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连的齿条、与齿条及轮齿部啮合的中间齿轴以及固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的限位机构和固定架,所述限位机构可限位所述齿条的行程,所述固定架上滑动地安装有所述齿条。更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而另一端固设于所述齿条上。更进一步,所述汽车门外拉手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的盖帽和设于盖帽与拉手底座之间的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而另一端贯穿设于所述带齿驱动块上的限位孔。更进一步,所述拉索摇臂机构包括摇臂、拉索和第二扭簧,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拉手底座转动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拉索固连,所述第二扭簧靠近所述带齿驱动块且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与摇臂之间,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而另一端固设于所述摇臂上,所述拉索与车门锁连接。更进一步,所述汽车门外拉手还包括信号接收机构,所述信号接收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拉手内的信号接收器和与信号接收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可将钥匙靠近的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根据钥匙靠近的信号控制所述电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拉手向外凸出所述拉手底座或完全收回至所述拉手底座内。更进一步,所述汽车门外拉手还包括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的拉手销轴,所述拉手销轴靠近所述带齿驱动块且穿设在所述拉手上。更进一步,所述拉手底座固设于车门内侧,所述车门外侧设有完全容置所述拉手的安装槽,所述车门上固设有与所述拉索摇臂机构连接的所述车门锁。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一端与拉手底座转动连接的拉手、固设于拉手上的带齿驱动块、与带齿驱动块啮合传动的电驱动机构以及可由带齿驱动块驱动的拉索摇臂机构,这样当电驱动机构驱动带齿驱动块转动时可带动拉手一起转动,从而可使拉手的另一端弹出以向外凸出拉手底座,继而通过手拉拉手的另一端可使带齿驱动块驱动拉索摇臂机构转动,进而可使与拉索摇臂机构连接的车门锁达到解锁行程,实现解锁并开启车门的目的;或者,在断电或电驱动机构不工作时,通过按压拉手上可转动的一端也可使拉手的另一端因杠杆原理而弹出,继而通过手拉拉手的另一端也可实现解锁并开启车门的目的。2、通过设置与带齿驱动块连接的复位机构,这样当手松开拉手的另一端时可使带齿驱动块不再驱动拉索摇臂机构,从而可使拉索摇臂机构及车门锁复位,并使拉手的另一端恢复至弹出状态,进而当电驱动机构复位带动带齿驱动块转动时可带动拉手一起转动,直至拉手完全收回至拉手底座内,或者在断电或电驱动机构不工作时通过按压拉手的另一端也可使拉手完全收回至拉手底座内。3、通过在带齿驱动块上设置可与电驱动机构啮合传动的轮齿部和可驱动拉索摇臂机构转动的延伸部,因齿轮传动的稳定性及轮齿部与延伸部的分离,这样可在拉手的另一端弹出时不会出现拉手回弹的危险,也不会在车门开启后松手的瞬间出现拉手快速回弹而夹伤手指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门外拉手的轴侧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门外拉手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门外拉手的后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门外拉手的前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去除拉手底座)的正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去除拉手底座)的后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去除拉手底座)的前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拉手的正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拉手底座的正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拉手底座1拉手销轴2拉手3带齿驱动块4轮齿部401延伸部402限位孔403电驱动机构5驱动电机51齿条52中间齿轴53拉伸弹簧54固定架55电机接插件56支架57拉索摇臂机构6摇臂61拉索62第二扭簧63第二固定板64复位机构7第一扭簧71盖帽72第一固定板73信号接收机构8信号接收器81接收器接插件82线束83车门9安装槽901车门锁1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汽车门外拉手的结构示意图,该汽车门外拉手集手动和电动于一体,即采用电动方式时可使拉手自动弹出,而采用手动方式时可通过按压拉手使拉手弹出,继而通过手拉拉手可解锁车门达到开启车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包括拉手底座1、拉手销轴2、拉手3、带齿驱动块4、电驱动机构5、拉索摇臂机构6、复位机构7和信号接收机构8。其中,拉手底座1固定安装在车门9的内侧,拉手3安装在设于车门9外侧的安装槽901内,拉手3的一端通过拉手销轴2与拉手底座1转动连接,在拉手3上靠近拉手底座1的一侧且靠近拉手销轴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带齿驱动块4,在拉手底座1上且在带齿驱动块4的一侧设置有与带齿驱动块4啮合的电驱动机构5,该电驱动机构5可与安装在拉手3上的信号接收机构8电性连接,在拉手底座1上且在带齿驱动块4的另一侧设置有可抵靠在带齿驱动块4上的拉索摇臂机构6,该拉索摇臂机构6可与安装在车门9上的车门锁10连接,在拉手底座1上还安装有与带齿驱动块4连接的复位机构7。本实施例中的汽车门外拉手,当电驱动机构5接收到信号接收机构8发来的开启车门9的信号时,电驱动机构5可通过带齿驱动块4驱动拉手3绕拉手销轴2转动,继而可使拉手3的另一端向外自动弹出而凸出拉手底座1,且当用手拉拉手3时,带齿驱动块4可驱动拉索摇臂机构6转动,继而可使与拉索摇臂机构6的另一端连接的车门锁10开启,完成解锁;同时,当手松开拉手3时,带齿驱动块4可在复位机构7的作用下复位且不再驱动拉索摇臂机构6,继而可使拉索摇臂机构7复位、车门锁10关闭,并使拉手3的另一端恢复至弹出状态,且当电驱动机构5接收到信号接收机构8发来的关闭车门9的信号时,电驱动机构5可通过带齿驱动块4驱动拉手3绕拉手销轴2转动,继而可使拉手3的另一端完全收回至拉手底座1内,完成落锁。或者,在断电或电驱动机构5不工作时,通过按压拉手3上靠近带齿驱动块4的一端也可使拉手3绕拉手销轴2转动,继而可使拉手3的另一端因杠杆原理而向外弹出,且当用手拉拉手3时,带齿驱动块4可驱动拉索摇臂机构6转动,继而可使与拉索摇臂机构6的另一端连接的车门锁10开启,完成解锁;同时,当手松开拉手3时,带齿驱动块4可在复位机构7的作用下复位且不再驱动拉索摇臂机构6,继而可使拉索摇臂机构7复位、车门锁10关闭,并使拉手3的另一端恢复至弹出状态,且在按压拉手3的另一端时可使拉手3完全收回至拉手底座1内,完成落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带齿驱动块4包括可与电驱动机构5啮合传动的轮齿部401和可驱动拉索摇臂机构6转动的延伸部402。具体来说,上述电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拉手底座1上的驱动电机51、与驱动电机5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的电机接插件56、与驱动电机5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齿条52、一端与齿条52啮合而另一端与带齿驱动块4上的轮齿部401啮合的中间齿轴53、用于限位中间齿轴53且固定安装在拉手底座1上的支架57、用于限位齿条52行程的限位机构以及固定安装在拉手底座1上的固定架55。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机构设置为拉伸弹簧54,该拉伸弹簧54的一端与拉手底座1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与齿条52的底面固定连接;上述固定架54上设置有与齿条52相适配的滑槽,以使齿条52可在固定架54上滑动。同时,上述拉索摇臂机构6包括摇臂61、拉索62、第二扭簧63和第二固定板64,其中摇臂61的一端与拉手底座1转动连接而另一端与拉索62固定连接,拉索62可与车门锁10固定连接,第二扭簧63安装在拉手底座1与摇臂61之间且在远离拉索62的一端,第二固定板64固定安装在拉手底座1的另一侧且可进一步固定第二扭簧6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扭簧6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拉手底座1上而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摇臂62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带齿驱动块4上还设置有限位孔403,在拉手底座1上且在带齿驱动块4的一侧安装有上述复位机构7,该复位机构7包括固定安装在拉手底座1上的盖帽72、设置在盖帽72与拉手底座1之间的第一扭簧71以及固定安装在拉手底座1另一侧且可进一步固定第一扭簧71的第一固定板73,其中第一扭簧7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拉手底座1上而另一端贯穿带齿驱动块4上的限位孔40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信号接收机构8包括固定安装在拉手3内的信号接收器81和与信号接收器81通过线束83及接收器接插件82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图中未画出),其中信号接收器81可将钥匙靠近的信号发送至控制器,而控制器可根据钥匙靠近的信号控制电驱动机构5带动拉手3向外凸出拉手底座1或完全收回至拉手底座1内。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手底座、一端与拉手底座转动连接的拉手、固设于拉手上的带齿驱动块以及固设于拉手底座上的电驱动机构和拉索摇臂机构,所述电驱动机构可与所述带齿驱动块啮合传动且可驱动所述拉手转动以使所述拉手的另一端向外凸出所述拉手底座或完全收回至所述拉手底座内,所述带齿驱动块可抵靠在所述拉索摇臂机构的一端且可驱动所述拉索摇臂机构转动以使与所述拉索摇臂机构的另一端连接的车门锁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齿驱动块与所述拉手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齿驱动块包括可与所述电驱动机构啮合传动的轮齿部和可驱动所述拉索摇臂机构转动的延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连的齿条、与齿条及轮齿部啮合的中间齿轴以及固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的限位机构和固定架,所述限位机构可限位所述齿条的行程,所述固定架上滑动地安装有所述齿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而另一端固设于所述齿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门外拉手还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的盖帽和设于盖帽与拉手底座之间的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而另一端贯穿设于所述带齿驱动块上的限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摇臂机构包括摇臂、拉索和第二扭簧,所述摇臂的一端与所述拉手底座转动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拉索固连,所述第二扭簧靠近所述带齿驱动块且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与摇臂之间,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固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而另一端固设于所述摇臂上,所述拉索与车门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门外拉手还包括信号接收机构,所述信号接收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拉手内的信号接收器和与信号接收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可将钥匙靠近的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根据钥匙靠近的信号控制所述电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拉手向外凸出所述拉手底座或完全收回至所述拉手底座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门外拉手还包括设于所述拉手底座上的拉手销轴,所述拉手销轴靠近所述带齿驱动块且穿设在所述拉手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底座固设于车门内侧,所述车门外侧设有完全容置所述拉手的安装槽,所述车门上固设有与所述拉索摇臂机构连接的所述车门锁。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外拉手,包括拉手底座、一端与拉手底座转动连接的拉手、固设于拉手上的带齿驱动块以及固设于拉手底座上的电驱动机构和拉索摇臂机构,所述电驱动机构可与带齿驱动块啮合传动且可驱动拉手转动以使拉手的另一端向外凸出拉手底座或完全收回至拉手底座内,所述带齿驱动块可抵靠在拉索摇臂机构的一端且可驱动拉索摇臂机构转动以使与拉索摇臂机构的另一端连接的车门锁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既可由电驱动机构带动拉手转动以使拉手的另一端弹出,又可通过按压拉手上可转动的一端使拉手的另一端弹出,继而通过手拉拉手的另一端可带动拉索摇臂机构转动并解锁车门锁,从而可以达到手动或电动开启车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霞;蔡剑峰;单丰武;姜筱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