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过线扣,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三孔合并过线扣,属于电动车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动车的使用中需要在头管处安装过线扣以便于更好的将导线进行固定,现有的过线无法多线导线合并固定,无法更加便捷的在头管上进行安装与拆卸,无法更便携将导线安装固定,功能单一且外表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三孔合并过线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拆装的三孔合并过线扣,包括过线扣本体,所述过线扣本体包括第一侧扣和第二侧扣,其中所述第一侧扣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一侧扣的底部开凿有若干第一过线槽,所述第一侧扣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过线槽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二侧扣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侧扣的底部开凿有若干第二过线槽,所述第二侧扣的底部且位于第二过线槽的两侧开凿有若干第二卡接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扣和第二侧扣通过第一卡接块和第一卡接槽进行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卡接块和第二卡接槽的尺寸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过线槽和第二过线槽为对称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扣或第二侧扣底部的尺寸大于其顶部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侧扣远离第一侧扣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卡接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扣或第二侧扣的底部均与地面呈四十五度夹角。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用性强,通过第一卡接块和第一卡接槽进行卡接便于提高设备整体的实用效果,通过第二卡接块和第二卡接槽便于使设备在使用时更加稳固,防止上下晃动,第一侧扣或第二侧扣底部的尺寸大于其顶部的尺寸,便于过线扣本体在外部结构上进行安装时起到限位作用,使其更加美观,同时便于过线扣本体的拆卸与安装,通过第三卡接块,便于更好的与电动车头管更好的进行卡接。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侧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侧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线扣本体;2、第一侧扣;3、第二侧扣;4、第一卡接块;5、第一过线槽;6、第二卡接块;7、第一卡接槽;8、第二过线槽;9、第二卡接槽;10、第三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三孔合并过线扣,包括过线扣本体1,其特征在于,过线扣本体1包括第一侧扣2和第二侧扣3,其中第一侧扣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4,第一侧扣2的底部开凿有若干第一过线槽5,第一侧扣2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过线槽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卡接块6,第二侧扣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7,第二侧扣3的底部开凿有若干第二过线槽8,第二侧扣3的底部且位于第二过线槽8的两侧开凿有若干第二卡接槽9。
进一步的,第一侧扣2和第二侧扣3通过第一卡接块4和第一卡接槽7进行卡接,通过第一卡接块4和第一卡接槽7进行卡接便于提高设备整体的实用效果。
进一步的,第二卡接块6和第二卡接槽9的尺寸相匹配,便于使设备在使用时更加稳固,防止上下晃动。
进一步的,第一过线槽5和第二过线槽8为对称性结构,便于第一侧扣2和第二侧扣3更好的进行配合将导线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侧扣2或第二侧扣3底部的尺寸大于其顶部的尺寸,便于过线扣本体1在外部结构上进行安装时起到限位作用,使其更加美观,同时便于过线扣本体1的拆卸与安装。
进一步的,第二侧扣3远离第一侧扣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卡接块10,便于更好的与电动车头管更好的进行卡接。
进一步的,第一侧扣2或第二侧扣3的底部均与地面呈四十五度夹角,便于使设备更加美观。
具体的,在使用时,将第一侧扣2与第二侧扣3分开,然后将三根导线依次置于第一侧扣2底部的第一过线槽5中,将导线铺设好后,将第二侧扣3底部的第二过线槽8与第一过线槽5对准,通过第一卡接块4和第一卡接槽7将第一侧扣2与第二侧扣3进行卡接,通过第二卡接块6和第二卡接槽9相配合可以防止第一侧扣2或第二侧扣3上下晃动,通过第三卡接块10可以将穿过线后的过线扣本体1与电动车头管进行卡接,第一侧扣2或第二侧扣3底部的尺寸大于其顶部的尺寸,便于过线扣本体1在电动车头管上进行安装时起到限位作用,使其更加美观,同时便于过线扣本体1的拆卸与安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便于拆装的三孔合并过线扣,包括过线扣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扣本体(1)包括第一侧扣(2)和第二侧扣(3),其中所述第一侧扣(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块(4),所述第一侧扣(2)的底部开凿有若干第一过线槽(5),所述第一侧扣(2)的底部且位于第一过线槽(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卡接块(6),所述第二侧扣(3)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7),所述第二侧扣(3)的底部开凿有若干第二过线槽(8),所述第二侧扣(3)的底部且位于第二过线槽(8)的两侧开凿有若干第二卡接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三孔合并过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扣(2)和第二侧扣(3)通过第一卡接块(4)和第一卡接槽(7)进行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三孔合并过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块(6)和第二卡接槽(9)的尺寸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三孔合并过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槽(5)和第二过线槽(8)为对称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三孔合并过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扣(2)或第二侧扣(3)底部的尺寸大于其顶部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三孔合并过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扣(3)远离第一侧扣(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卡接块(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三孔合并过线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扣(2)或第二侧扣(3)的底部均与地面呈四十五度夹角。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