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目前电力线缆是供电系统中的基础设施,主要用于传输电力,而电力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电力线缆进行布设,这时需要采用电力线缆支撑器械对线缆进行架设。
但是现有的线缆支撑装置在使用时,一方面高度难以调节,这就无法满足不同高度下线缆的支撑需要,而且现有的线缆支撑装置难以对支撑的线缆进行固定,容易造成线缆的松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线缆支撑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其既能够将线缆进行固定,又能对线缆的高度进行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其包括束线单元,包括第一卡板和设置在第一卡板正对位置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中央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末端延伸至连接第二卡板处,且通过轴承与其转动连接;固定单元,包括支撑杆、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一侧的若干个插桩,所述支撑杆与安装板远离插桩一侧的中心位置连接,所述支撑杆与第二卡板间通过升缩杆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若干个所述插桩等距离固接在安装板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相对侧均开设有四个卡槽,所述卡槽为半圆形,两两设置在第一螺纹杆左右两侧,且所述卡槽大小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间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在第一卡板两侧的插接柱和设在第二卡板两侧的限位环,所述插接柱的底端活动插接在限位环的内部,且所述插接柱和限位环均以第一卡板的中心点为基准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二卡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杆内与升缩杆连接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大小与升缩杆截面一致,所述升缩杆插接在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杆、升缩杆与凹槽的截面均为长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杆与升缩杆接触处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螺纹杆、紧固块、第二把手、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部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紧固块,且第二螺纹杆靠近升缩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升缩杆的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下方啮合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固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贯穿支撑杆并与支撑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下方啮合有第一锥齿轮,二者啮合方式为垂直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杆与安装板连接处设有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组件可以调节该支撑装置的整体高度,从而使该支撑装置可以满足不同高度下线缆的支撑需要,适用范围得到了提升,而且调节起来较为省时省力。
2、通过锁紧组件可以对线缆进行快速固定,防止线缆在支撑过程中出现的松动现象,保障了正常施工,同时该锁紧组件的松紧度可调,方便实际使用,本设计造价较低,实用性较强,具备一定的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中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通过加入束线单元100,将线缆束缚住,再加入固定单元200,将线缆的位置进行固定,实现电力施工时线缆的支撑。
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包括束线单元100,束线单元100包括第一卡板101和设置在第一卡板101正对位置的第二卡板102,第一卡板101与第二卡板102大小相同,均优选为长方体状,第一卡板101中央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3,第一螺纹杆103末端穿过第一卡板101,且延伸至连接第二卡板102处,并通过轴承与其转动连接,当转动第一螺纹杆103,由于第一螺纹杆103与第二卡板10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以二者位置不发生改变,但是由于第一螺纹杆103与第一卡板101间螺纹连接,当转动第一螺纹杆103时,第一卡板101的位置会发生移动,因此可通过第一螺纹杆103来控制第一卡板101与第二卡板102间的距离。
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还包括固定单元200,固定单元200包括支撑杆201、安装板202、设置在安装板202一侧的若干个插桩203,支撑杆201与安装板202远离插桩203一侧的中心位置连接,支撑杆201的内部设有凹槽,支撑杆201与第二卡板102间通过升缩杆204连接,可通过控制升缩杆204在凹槽内的插接深度,来控制第二卡板102的高度,从而控制线缆固定的高度,升缩杆204与支撑杆201间装设有海绵,所以能够保持固定的高度。
当对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进行使用时,首先转动第一螺纹杆103,将第一卡板101与第二卡板102间间隙调至一定距离,然后将需要支撑的线缆放在两个卡块间,再转动第一螺纹杆103,缩小两个卡板间的距离,直至将放置在其间的线缆卡住,再将插桩203插在泥土中,对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的位置进行固定,再调节升缩杆204插入支撑杆201内的深度,对第二卡板102的高度进行调节,将线缆调节至一个合适的高度,最终完成电力施工时线缆的支撑。
本实施例通过设计一种带有束线单元100和固定单元200的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方便电力施工时对线缆进行相应的支撑。
实施例2
参照图1~3,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通过加入限位组件101a和调节组件201b等结构,能够更好的对线缆的位置进行固定,以及对线缆的高度进行调节。
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还包括八个卡槽205,八个卡槽205中四个设在第一卡板101上,另外四个设在第二卡板102上,二者均设在第一卡板101与第二卡板102的相对侧,卡槽205为半圆形,两两设置在第一螺纹杆103左右两侧,且卡槽205大小相等,当第一卡板101与第二卡板102接触在一块时,两个卡槽205合成一个圆形;第一卡板101与第二卡板102间还包括限位组件101a,限位组件101a包括设在第一卡板101两侧的插接柱101a-1和设在第二卡板102两侧的限位环101a-2,插接柱101a-1的截面形状与限位环101a-2的内侧形状一致,插接柱101a-1的底端活动插接在限位环101a-2的内部,且插接柱101a-1和限位环101a-2均以第一卡板101的中心点为基准呈对称分布,该部件的加入,可以对第一卡板101的上下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第一螺纹杆103远离第二卡板102的一侧设有第一把手102a,方便对第一螺纹杆103进行转动;支撑杆201内与升缩杆204连接处设有凹槽201a,凹槽201a大小与升缩杆204截面一致,升缩杆204插接在凹槽201a内,方便调节升缩杆204在凹槽201a内的深度,从而对第二卡板102的高度进行调节。
支撑杆201与升缩杆204接触处设有调节组件201b,调节组件201b包括第二螺纹杆201b-1、紧固块201b-2、第二把手201b-3、第二锥齿轮201b-4和第一锥齿轮201b-5,第二螺纹杆201b-1的外部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紧固块201b-2,且第二螺纹杆201b-1靠近升缩杆204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升缩杆204的内部,第二螺纹杆201b-1的底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201b-4,第二锥齿轮201b-4的下方啮合有第一锥齿轮201b-5,第一锥齿轮201b-5的外侧固接有第二把手201b-3,第二把手201b-3贯穿支撑杆201并与支撑杆20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当转动第二把手201b-3会带动第一锥齿轮201b-5转动,第一锥齿轮201b-5转动会带动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01b-4转动,第二锥齿轮201b-4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201b-1转动,紧固块201b-2会对第二螺纹杆201b-1的位置进行固定,但由于第二螺纹杆201b-1与紧固块201b-2间设有轴承,第二螺纹杆201b-1可在位置固定的前提下进行自转,由于第二螺纹杆201b-1靠近升缩杆204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升缩杆204的内部,当第二螺纹杆201b-1转动时,又由于支撑杆201、升缩杆204与凹槽201a的截面均为长方形,所以能够实现升缩杆204的上升与下降;支撑杆201与安装板202连接处设有固定架201c,固定架201c优选为三角形状,设在支撑杆201的两侧。
当对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先将插桩203插入泥土中,然后将线缆放入第二卡板102上的卡槽205中,然后将插接柱101a-1和限位环101a-2对齐,并手握第一把手102a正转,此时可以带动第一卡板101下移,进而带动插接柱101a-1插入限位环101a-2中,直至线缆紧固即可,同理,使用者手握第一把手102a并反转,此时可以带动第一卡板101向上移动,此时对线缆的夹持力降低,由于第一卡板101的下表面和第二卡板10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四个卡槽205,所以利用八个卡槽205可以同时对四根线缆进行同时紧固,所以通过束线单元100可以对线缆进行快速固定,防止线缆在支撑过程中出现的松动现象,保障了正常施工,同时该束线单元100的松紧度可调,方便实际使用,而后使用者手握第二把手201b-3并正转,此时可以带动第一锥齿轮201b-5正转,由于第一锥齿轮201b-5和第二锥齿轮201b-4相互啮合,所以此时可以带动第二锥齿轮201b-4以及上方的第二螺纹杆201b-1正转,由于第二螺纹杆201b-1和升缩杆204螺纹连接,所以此时可以带动升缩杆204上升,此时该支撑装置的长度伸长,同理,使用者手握第二把手201b-3并反转,此时可以带动升缩杆204下降,此时该支撑装置的长度缩短,所以通过调节组件201b可以调节该支撑装置的整体高度,从而使该支撑装置可以满足不同高度下线缆的支撑需要,适用范围得到了提升,而且调节起来较为省时省力。
本实施例通过通过加入限位组件101a和调节组件201b等结构,可以快速并牢固固定线缆。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一种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束线单元(100),包括第一卡板(101)和设置在第一卡板(101)正对位置的第二卡板(102),所述第一卡板(101)中央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3),所述第一螺纹杆(103)末端延伸至连接第二卡板(102)处,且通过轴承与其转动连接;
固定单元(200),包括支撑杆(201)、安装板(202)、设置在安装板(202)一侧的若干个插桩(203),所述支撑杆(201)与安装板(202)远离插桩(203)一侧的中心位置连接,所述支撑杆(201)与第二卡板(102)间通过升缩杆(20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插桩(203)等距离固接在安装板(202)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101)与第二卡板(102)的相对侧均开设有四个卡槽(205),所述卡槽(205)为半圆形,两两设置在第一螺纹杆(103)左右两侧,且所述卡槽(205)大小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101)与第二卡板(102)间还包括限位组件(101a),所述限位组件(101a)包括设在第一卡板(101)两侧的插接柱(101a-1)和设在第二卡板(102)两侧的限位环(101a-2),所述插接柱(101a-1)的底端活动插接在限位环(101a-2)的内部,且所述插接柱(101a-1)和限位环(101a-2)均以第一卡板(101)的中心点为基准呈对称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103)远离第二卡板(102)的一侧设有第一把手(102a)。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1)内与升缩杆(204)连接处设有凹槽(201a),所述凹槽(201a)大小与升缩杆(204)截面一致,所述升缩杆(204)插接在凹槽(201a)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1)、升缩杆(204)与凹槽(201a)的截面均为长方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1)与升缩杆(204)接触处设有调节组件(201b),所述调节组件(201b)包括第二螺纹杆(201b-1)、紧固块(201b-2)、第二把手(201b-3)、第二锥齿轮(201b-4)和第一锥齿轮(201b-5),所述第二螺纹杆(201b-1)的外部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紧固块(201b-2),且第二螺纹杆(201b-1)靠近升缩杆(204)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升缩杆(204)的内部,所述第二螺纹杆(201b-1)的底端固接有第二锥齿轮(201b-4),所述第二锥齿轮(201b-4)的下方啮合有第一锥齿轮(201b-5),所述第一锥齿轮(201b-5)的外侧固接有第二把手(201b-3),所述第二把手(201b-3)贯穿支撑杆(201)并与支撑杆(20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锥齿轮(201b-4)的下方啮合有第一锥齿轮(201b-5),二者啮合方式为垂直啮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施工用线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1)与安装板(202)连接处设有固定架(201c)。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