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4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通线电缆是传输电话、电报、传真文件、电视和广播节目、数据和其他电信号的电缆。由一对以上相互绝缘的导线绞合而成。

现有的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使用过程不方便,同时无法满足对不同尺寸的线缆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使用过程不方便,同时无法满足对不同尺寸的线缆进行定位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的顶部接触有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板,立板的顶部开设有下槽,下板与下槽相卡装,底座上开设有腔体,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四个位移孔,位移孔内滑动安装有位移板,四个位移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相连板,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轴,调节轴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相连板的顶部开设有螺孔,调节轴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四个位移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顶板的底部接触有两个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板,顶板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上槽,上板与上槽相卡装,两个第一弧形板和两个第二弧形板的内侧紧密接触有同一个电缆,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操作槽,第一操作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操作板,第一操作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从动板,从动板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下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板与第一卡槽相卡装,第一操作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从动孔,立板的底部开设有与从动孔相连通的从动槽,从动板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焊接于从动槽的一侧内壁上,顶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操作槽,第二操作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操作板,第二操作板的底部焊接有两个配合板,第二操作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配合槽,配合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卡板,上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板与第二卡槽相卡装,配合板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焊接于配合槽的一侧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从动槽与下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配合槽与上槽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调节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通过旋钮带动调节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规格相同。

优选的,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将电缆放置于两个第一弧形板的内侧,然后转动旋钮,调节轴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带动相连板进行移动,上板带动顶板进行移动,顶板带动第二弧形板进行移动,使得两个第一弧形板和两个第二弧形板的内侧与电缆紧密接触,对电缆进行固定,使用过程简单便捷,当需要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进行固定时,拉动第一操作板,从动板挤压第一弹簧,从动板带动第一卡板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卡板移出第一卡槽,解除对下板的固定,然后拉动第二操作板,配合板挤压第二弹簧,配合板带动第二卡板进行移动,使得第二卡板移出第二卡槽,然后拆下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根据电缆尺寸需要选择合适的弧形板,然后将更换弧形板的下板和上板分别卡入下槽和上槽,再松开第一操作板和第二操作板,此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由于自身的弹力分别带动从动板和配合板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分别卡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从而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方便对电缆进行固定,使用过程简单便捷,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电缆尺寸的需要对弧形板进行更换,从而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板;3、第一弧形板;4、下板;5、位移板;6、顶板;7、第二弧形板;8、上板;9、相连板;10、调节轴;11、第一操作板;12、从动板;13、第一卡板;14、第一弹簧;15、第二操作板;16、配合板;17、第二卡板;1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2,立板2的顶部接触有第一弧形板3,第一弧形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板4,立板2的顶部开设有下槽,下板4与下槽相卡装,底座1上开设有腔体,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四个位移孔,位移孔内滑动安装有位移板5,四个位移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相连板9,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轴10,调节轴10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相连板9的顶部开设有螺孔,调节轴10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四个位移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6,顶板6的底部接触有两个第二弧形板7,第二弧形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板8,顶板6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上槽,上板8与上槽相卡装,两个第一弧形板3和两个第二弧形板7的内侧紧密接触有同一个电缆,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操作槽,第一操作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操作板11,第一操作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从动板12,从动板12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13,下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板13与第一卡槽相卡装,第一操作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从动孔,立板2的底部开设有与从动孔相连通的从动槽,从动板12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14,第一弹簧14的一端焊接于从动槽的一侧内壁上,顶板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操作槽,第二操作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操作板15,第二操作板15的底部焊接有两个配合板16,第二操作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配合槽,配合板16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卡板17,上板8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板17与第二卡槽相卡装,配合板16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的一端焊接于配合槽的一侧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从动槽与下槽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配合槽与上槽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调节轴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通过旋钮带动调节轴10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板3与第二弧形板7的规格相同。

本实施例中,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的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7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电缆放置于两个第一弧形板3的内侧,然后转动旋钮,旋钮带动调节轴10进行转动,调节轴10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带动相连板9进行移动,相连板9带动上板8进行移动,上板8带动顶板6进行移动,顶板6带动第二弧形板7进行移动,使得两个第一弧形板3和两个第二弧形板7的内侧与电缆紧密接触,对电缆进行固定,使用过程简单便捷,当需要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进行固定时,拉动第一操作板11,第一操作板11带动从动板12进行移动,从动板12挤压第一弹簧14,从动板12带动第一卡板13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卡板13移出第一卡槽,解除对下板4的固定,然后拉动第二操作板15,第二操作板15带动配合板16进行移动,配合板16挤压第二弹簧18,配合板16带动第二卡板17进行移动,使得第二卡板17移出第二卡槽,然后拆下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7,根据电缆尺寸需要选择合适的弧形板,然后将更换弧形板的下板4和上板8分别卡入下槽和上槽,再松开第一操作板11和第二操作板15,此时第一弹簧14和第二弹簧18由于自身的弹力分别带动从动板12和配合板16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卡板13和第二卡板17分别卡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从而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进行固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2),立板(2)的顶部接触有第一弧形板(3),第一弧形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板(4),立板(2)的顶部开设有下槽,下板(4)与下槽相卡装,底座(1)上开设有腔体,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四个位移孔,位移孔内滑动安装有位移板(5),四个位移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相连板(9),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内转动安装有调节轴(10),调节轴(10)的外侧开设有外螺纹,相连板(9)的顶部开设有螺孔,调节轴(10)上的外螺纹与螺孔螺纹连接,四个位移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6),顶板(6)的底部接触有两个第二弧形板(7),第二弧形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板(8),顶板(6)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上槽,上板(8)与上槽相卡装,两个第一弧形板(3)和两个第二弧形板(7)的内侧紧密接触有同一个电缆,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操作槽,第一操作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操作板(11),第一操作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从动板(12),从动板(12)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板(13),下板(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板(13)与第一卡槽相卡装,第一操作槽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从动孔,立板(2)的底部开设有与从动孔相连通的从动槽,从动板(12)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一弹簧(14),第一弹簧(14)的一端焊接于从动槽的一侧内壁上,顶板(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操作槽,第二操作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操作板(15),第二操作板(15)的底部焊接有两个配合板(16),第二操作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配合槽,配合板(16)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卡板(17),上板(8)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板(17)与第二卡槽相卡装,配合板(16)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的一端焊接于配合槽的一侧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槽与下槽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与上槽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板(3)与第二弧形板(7)的规格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的第一弧形板(3)和第二弧形板(7)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固定领域,尤其是一种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针对现有的通信工程用电缆固定装置使用过程不方便,同时无法满足对不同尺寸的线缆进行定位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的顶部接触有第一弧形板,第一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板,立板的顶部开设有下槽,下板与下槽相卡装,底座上开设有腔体,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四个位移孔,位移孔内滑动安装有位移板,四个位移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相连板。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方便对电缆进行固定,使用过程简单便捷,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电缆尺寸的需要对弧形板进行更换,从而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进行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鲜纬;刘盛雄;杨秀峰;谢国清;张海军;张强;陶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藏通建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