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03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是输送流体和粉状物体最常用的容器,为了保证输送介质的流畅性,需要提高钢管内壁的光滑度,需要对钢管的内壁进行磨光,目前对钢管内壁的打磨是:通过长杆固定砂轮,在钢管中进行轴向移动来进行打磨,这种打磨方式仅能沿轴向打磨,不能对内壁的周向进行打磨,光滑度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包括磨杆和杆支架,所述磨杆的前端设置有砂轮,磨杆的后端设置有移动座,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驱动移动座沿磨杆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驱动磨杆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座上沿磨杆设置有转套,所述磨杆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套中,所述转套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抵在杆支架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设置有可在杆支架上和钢管中移动的移动轮。

进一步,所述杆支架的前侧设置有管支架。

进一步,所述管支架包括若干个u形座,u形座的两个上端可转动的设置有托轴,u形座上还设置有驱动托轴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杆支架的上表面为与钢管内壁重合的弧面形,所述移动轮倾斜设置在支撑座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转套的前端设置有将砂轮下压的压环,压环的上侧左右对称设置有顶管机构,所述顶管机构包括轴承块,轴承块中可滚动的设置有滚珠,所述压环的上侧配合轴承块沿径向设置有滑道,所述轴承块通过弹簧连接在滑道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支撑座的上侧也对称设置有顶管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的前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移动座上垂直于磨杆可转动的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上配合主动轮设置有从动轮,传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通过皮带带动滚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座带动磨杆移动,同时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磨杆转动,使磨杆前端的砂轮对钢管内壁进行打磨,提高钢管的打磨效果,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环进入钢管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座进入钢管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管支架的侧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动座右侧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包括磨杆1和杆支架2,磨杆1的前端设置有砂轮11,磨杆1的后端设置有移动座3,移动座3的底部设置有滚轮31,移动座3上设置有驱动移动座3沿磨杆1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32和驱动磨杆1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33,移动座3上沿磨杆1设置有转套12,磨杆1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套12中,转套12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抵在杆支架2上的支撑座13,支撑座13的两侧设置有可在杆支架2上和钢管4中移动的移动轮131;第一驱动装置32驱动移动座3沿磨杆1移动,使砂轮11、磨杆1和支撑座13一起伸进钢管4中,第二驱动装置33驱动磨杆1转动,使砂轮11在钢管4中移动的同时转动打磨钢管4内壁,其中第二驱动装置33为伺服电机。

优选的,杆支架2的前侧设置有管支架5,管支架5将钢管4支撑起,钢管4与磨杆1在同一高度上;

优选的,管支架5包括若干个u形座51,u形座51的两个上端可转动的设置有托轴52,u形座51上还设置有驱动托轴52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53,第三驱动装置53为电机,电机可通过皮带带动托轴52转动,可使钢管4与砂轮11相对转动,进一步提高打磨效果。

优选的,杆支架2的上表面为与钢管4内壁重合的弧面形,移动轮131倾斜设置在支撑座13的两侧,方便移动轮131由杆支架2上移动到钢管4中。

优选的,转套12的前端设置有将砂轮11下压的压环14,压环14的上侧左右对称设置有顶管机构,顶管机构包括轴承块141,轴承块141中可滚动的设置有滚珠142,压环14的上侧配合轴承块141沿径向设置有滑道14a,轴承块141通过弹簧143连接在滑道14a的底部;

砂轮11与支撑座13进入钢管4中后,滚珠142顶在钢管4的内壁上,将轴承块141向下压缩弹簧143,使磨杆1的前端向下倾斜,将砂轮11压在钢管4的内壁底部进行旋转打磨,同时钢管4相对于砂轮11转动,实现对钢管4内壁周向的打磨,并且可通过弹簧143的伸缩使砂轮11一直保持压在钢管4内壁上进行打磨。

优选的,支撑座13的上侧也对称设置有顶管机构;可在砂轮11打磨钢管4时提高磨杆1的稳定性,减少晃动。

优选的,第一驱动装置32为电机,电机的前端设置有主动轮321,移动座3上垂直于磨杆1可转动的设置有传动轴322,传动轴322上配合主动轮321设置有从动轮3221,传动轴322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轮3222,传动轮3222通过皮带带动滚轮31转动;电机通过主动轮321带动传动轴322转动,传动轴322两端的传动轮3222通过皮带带动滚轮31转动,使移动座3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特征:

1.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磨杆和杆支架,所述磨杆的前端设置有砂轮,磨杆的后端设置有移动座,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驱动移动座沿磨杆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驱动磨杆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座上沿磨杆设置有转套,所述磨杆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套中,所述转套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抵在杆支架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设置有可在杆支架上和钢管中移动的移动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支架的前侧设置有管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支架包括若干个u形座,u形座的两个上端可转动的设置有托轴,u形座上还设置有驱动托轴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支架的上表面为与钢管内壁重合的弧面形,所述移动轮倾斜设置在支撑座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套的前端设置有将砂轮下压的压环,压环的上侧左右对称设置有顶管机构,所述顶管机构包括轴承块,轴承块中可滚动的设置有滚珠,所述压环的上侧配合轴承块沿径向设置有滑道,所述轴承块通过弹簧连接在滑道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上侧也对称设置有顶管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的前端设置有主动轮,所述移动座上垂直于磨杆可转动的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上配合主动轮设置有从动轮,传动轴的两端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通过皮带带动滚轮转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钢管内壁自动磨光装置,包括磨杆和杆支架,所述磨杆的前端设置有砂轮,磨杆的后端设置有移动座,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驱动移动座沿磨杆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驱动磨杆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座上沿磨杆设置有转套,所述磨杆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套中,所述转套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抵在杆支架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两侧设置有可在杆支架上和钢管中移动的移动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座带动磨杆移动,同时第二驱动装置带动磨杆转动,使磨杆前端的砂轮对钢管内壁进行打磨,提高钢管的打磨效果,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建;闫培庆;贾长友;张涛;王林;彭立山;从玉安;胡艳梓;李亚芳;曹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沧州隆泰迪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9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