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锁。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钥匙意外丢掉而无法开门,及居心叵测的人捡到钥匙后盗窃,危及财产安全。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现今许多用户都是采用密码锁。现有的密码锁大多是配合指纹共同使用,在门锁包括锁体和执手,在锁体上设置有密码装置和指纹识别装置,通常是在输入正确的密码并且按压指纹之后,然后下压执手使门锁解锁,以打开户门。
但是,这种门锁结构复杂,而且开门过程中需要密码和指纹,操作比较繁琐;而且门体的结构体积比较大,比较占用空间。
因此,亟需一种门锁,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步骤减少,操作简单。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门锁,包括锁体组件和设置在所述锁体组件上的执手,还包括:
开锁按钮,其设置在所述执手内,所述开锁按钮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部和连接部,所述按压部部分外露于所述执手设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锁体组件传动连接;
连接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执手内,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执手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按压部;
密码组件,其设置于所述执手内,所述密码组件包括中心轴和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的多个密码环,所述密码环部分外露于所述执手设置;
密码错误时,所述中心轴能够对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限位;密码正确时,所述中心轴能够解除对所述连接杆第二端的限位。
作为一种门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中心轴二者中,其中一个上设置有限位槽,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作为一种门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执手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中心轴上设置有限位挡片,所述限位挡片位于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所述限位块用于对所述限位挡片限位。
作为一种门锁的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所述密码环并排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
作为一种门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码组件还包括设置键,其部分外露于所述执手设置,按压所述设置键能够设置开锁密码。
作为一种门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压部部分外露于所述执手的内侧设置,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按压部靠近所述连接杆的背面为倾斜面,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倾斜面。
作为一种门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按钮,所述设置按钮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连接杆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设置按钮上设置有拨动凸起,所述拨动凸起部位外露于所述执手设置,拨动所述拨动凸起,能够使设置按钮带动所述连接杆移动,以将所述连接杆锁定。
作为一种门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设置按钮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杆滑动且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轴上。
作为一种门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执手转动连接,所述锁体组件包括齿轮盘和齿轮,所述齿轮盘连接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按压部的一端连接在所述齿轮盘上,所述齿轮盘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按压所述按压部能够使所述连接部驱使所述齿轮盘移动,以带动所述齿轮转动。
作为一种门锁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执手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前侧,所述密码环和所述设置按钮均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所述开锁按钮和所述设置键均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二壳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门锁仅采用了密码进行锁定,锁定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密码和指纹配合锁定的门锁,结构简单,体积减小;开锁操作步骤减少,操作简单;该门锁的密码组件设置在执手内,可以使锁体的结构简单,以使整个门锁的结构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五。
图中:1、锁体组件;11、齿轮盘;111、齿条;12、齿轮;13、壳体组件;131、第三壳体;132、安装板;14、滑动板;
2、执手;21、第二壳体部;22、第一壳体部;221、第一壳体;222、第二壳体;23、限位块;
3、开锁按钮;31、按压部;311、倾斜面;32、连接部;
4、连接组件;41、连接杆;411、限位槽;412、限位部;42、设置按钮;421、拨动凸起;43、连接轴;
5、密码组件;51、中心轴;511、限位凸起;512、限位挡片;52、密码环;53、设置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门锁,包括锁体组件1、执手2、开锁按钮3、连接组件4及密码组件5。
执手2设置在锁体组件1上,开锁按钮3、连接组件4及密码组件5均设置在执手2内。执手2包括相互连接且垂直设置的第一壳体部22和第二壳体部21,第一壳体部22包括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2,第二壳体222位于内侧且与第二壳体部21一体成型,第一壳体221位于前侧。
开锁按钮3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部31和连接部32,按压部31部分外露于执手2设置,连接部32与锁体组件1传动连接,具体地,连接部32包括相互连接且垂直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位于第二壳体部21内,第二连杆位于第一壳体部22内,且通过连接销与第一壳体部22转动连接。按压部31部分外露于第二壳体222设置,手握执手2时,手指按压按压部31。
连接组件4设置于执手2内,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杆41、设置按钮42及连接轴43,连接轴43设置在执手2的第一壳体部22内。按压部31部分外露于执手2的内侧设置,连接杆41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部412,按压部31靠近连接杆41的背面为倾斜面311,限位部412抵接于倾斜面311。连接杆41与执手2转动连接,连接杆41的第一端抵接于按压部31,具体地,设置按钮42上设置有容纳槽,连接杆41部分位于容纳槽内,设置按钮42滑动地设置在连接轴43上,连接杆41滑动且转动地设置在连接轴43上。可以使连接杆41能够相对于连接轴43转动,及在连接轴43上滑动。设置按钮42上设置有拨动凸起421,拨动凸起421部位外露于执手2设置,拨动拨动凸起421,能够使设置按钮42带动连接杆41移动,以将连接杆41锁定。
在第一壳体221上设置有拨动槽,拨动凸起421位于拨动槽内,且能够在拨动槽内移动。设置按钮42有两个模式,分别为常关模式和常开模式。拨动凸起421位于拨动槽的一端时,为常关模式;位于拨动槽的另一端时,为常开模式。
密码组件5设置于执手2内,密码组件5包括中心轴51和设置在中心轴51上的多个密码环52,多个密码环52并排设置在中心轴51上,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密码环52的数量为四个。密码环5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0-9十个数字,可以根据需要转动密码环52设置所需的密码。密码环52部分外露于执手2设置,具体部分外露于第一壳体221设置。密码错误时,中心轴51能够对连接杆41的第二端限位;密码正确时,中心轴51能够解除对连接杆41第二端的限位。
具体地,连接杆41和中心轴51二者中,其中一个上设置有限位槽411,另一个设置有与限位槽411相配合的限位凸起511。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511设置在中心轴51的端部,限位槽411设置在连接杆41的第二端,密码错误时,限位凸起511插于限位槽411内,使中心轴51对连接杆41限位;密码正确时,限位凸起511能够脱离限位槽411,解除对连接杆41的锁定。
执手2内设置有限位块23,中心轴51上设置有限位挡片512,限位挡片512位于限位块23远离连接杆41的一侧,限位块23用于对限位挡片512限位。优选地,密码组件5还包括设置键53,其部分外露于执手2设置,按压设置键53能够设置开锁密码。具体地,设置键53外露于第二壳体222设置,初始密码为四个零,按压设置键53,转动密码环52进行密码的设定;修改密码时,在正确的密码下,按压设置键53,转动密码环52进行密码的设定,以更改密码。
锁体组件1包括齿轮盘11和齿轮12,齿轮盘11连接在连接部32远离按压部31的一端,齿轮盘11上设置有齿条111,齿条111与齿轮12啮合,按压按压部31能够使连接部32驱使齿轮盘11移动,以带动齿轮12转动。锁体组件1还包括壳体组件13,其包括第三壳体131和安装板132,锁体组件1还包括滑动板14,滑动板14固定在安装板132上,齿轮12转动地设置在安装板132上,齿轮盘11滑动地设置在滑动板14上,且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杆上。齿轮盘11、齿条111及滑动板14均位于第三壳体131和安装板132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设置按钮42处于常关模式时,连接杆41会与中心轴51脱离,即使密码正确的情况下,按动开锁按钮3也无法开锁,可以避免误开锁的现象;设置按钮42处于常开模式时,连接杆41会与中心轴51连接,拨动至正确的密码,按动按压部31以进行开锁。
初始密码为四个零,四个密码环52转动至0,按压设置键53,设置所需的密码;转动所有的密码环52调节至正确的密码后,使中心轴51的限位凸起511脱离限位槽411,解除对连接杆41的锁定,使连接杆41在执手2内可以转动;按动开锁按钮3,按压部31执手2内运动,使第一连杆摆动,带动齿轮盘11沿滑动板14移动,使齿条111带动齿轮12转动,以使齿轮12转动至对应的开锁角度;齿轮12上的方孔连接有方条,齿轮12带动方条转动,以实现开锁。
如果密码错误,中心轴51的限位凸起511不会脱落限位槽411,连接杆41无法转动;按动按压部31,按压部31无法向执手2内运动,无法开锁。
该门锁仅采用了密码进行锁定,锁定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密码和指纹配合锁定的门锁,结构简单,体积减小;开锁操作步骤减少,操作简单;该门锁的密码组件5设置在执手2内,可以使锁体的结构简单,以使整个门锁的结构更加简单。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门锁,包括锁体组件(1)和设置在所述锁体组件(1)上的执手(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锁按钮(3),其设置在所述执手(2)内,所述开锁按钮(3)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部(31)和连接部(32),所述按压部(31)部分外露于所述执手(2)设置,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锁体组件(1)传动连接;
连接组件(4),其设置于所述执手(2)内,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与所述执手(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41)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按压部(31);
密码组件(5),其设置于所述执手(2)内,所述密码组件(5)包括中心轴(51)和设置在所述中心轴(51)上的多个密码环(52),所述密码环(52)部分外露于所述执手(2)设置;
密码错误时,所述中心轴(51)能够对所述连接杆(41)的第二端限位;密码正确时,所述中心轴(51)能够解除对所述连接杆(41)第二端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1)和所述中心轴(51)二者中,其中一个上设置有限位槽(411),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411)相配合的限位凸起(5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2)内设置有限位块(23),所述中心轴(51)上设置有限位挡片(512),所述限位挡片(512)位于所述限位块(23)远离所述连接杆(41)的一侧,所述限位块(23)用于对所述限位挡片(512)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密码环(52)并排设置在所述中心轴(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组件(5)还包括设置键(53),其部分外露于所述执手(2)设置,按压所述设置键(53)能够设置开锁密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31)部分外露于所述执手(2)的内侧设置,所述连接杆(41)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部(412),所述按压部(31)靠近所述连接杆(41)的背面为倾斜面(311),所述限位部(412)抵接于所述倾斜面(3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还包括设置按钮(42),所述设置按钮(42)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连接杆(41)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设置按钮(42)上设置有拨动凸起(421),所述拨动凸起(421)部位外露于所述执手(2)设置,拨动所述拨动凸起(421),能够使设置按钮(42)带动所述连接杆(41)移动,以将所述连接杆(41)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还包括连接轴(43),所述设置按钮(42)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轴(43)上,所述连接杆(41)滑动且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轴(4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2)与所述执手(2)转动连接,所述锁体组件(1)包括齿轮盘(11)和齿轮(12),所述齿轮盘(11)连接在所述连接部(32)远离所述按压部(31)的一端,所述齿轮盘(11)上设置有齿条(111),所述齿条(111)与所述齿轮(12)啮合,按压所述按压部(31)能够使所述连接部(32)驱使所述齿轮盘(11)移动,以带动所述齿轮(12)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执手(2)包括第一壳体部(22)和第二壳体部(21),所述第一壳体部(22)包括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2),所述第一壳体(221)位于前侧,所述密码环(52)和所述设置按钮(42)均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一壳体(221)设置,所述开锁按钮(3)和所述设置键(53)均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二壳体(222)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