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包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5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箱包锁。



背景技术:

现有箱包锁,在人们忘记密码或忘带钥匙时,需要对锁进行破坏才能打开,等人们找到钥匙或想起密码时,锁已经被破坏不能继续使用。

因此如何制作一种箱包锁,其可以在人们忘记密码或忘带钥匙时,可以通过破坏性工具在不损坏箱包锁的情况下将其打开,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箱包锁,其可以在人们忘记密码或忘带钥匙时,可以通过破坏性工具在不损坏箱包锁的情况下将其打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包锁,包括分别用于固定在箱包开合处两侧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铰接有锁盖,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锁止所述锁盖转动的锁钩,所述锁盖滑动设置有供所述锁钩钩挂的钩板和使所述钩板处于与所述锁钩相锁止位置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锁盖还滑动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钩板滑动至其与所述锁钩相解锁位置的滑动件和使所述滑动件处于解锁所述钩板位置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锁盖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滑动件滑动的锁芯驱动结构,所述滑动件设置有拨动孔,所述锁盖与所述拨动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沿所述滑动件滑动轨迹延伸的通槽。

可选地,所述锁芯驱动结构设置为密码锁芯驱动结构,所述密码锁芯驱动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锁盖上的用于推动所述滑动件滑动的推板和使所述推板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锁盖上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套设有可绕其转动和沿其滑动的用于推动所述推板转动的内轮,所述内轮滑动套设有在联动位置同步转动、非联动位置可绕其转动的密码轮,所述固定轴还滑动套设有用于推动所述内轮滑动至非联动位置的推杆和使所述内轮恢复至联动位置的第四复位弹簧。

可选地,所述滑动件设置有与所述推板相接触的第三斜面。

可选地,所述内轮与所述推板相接触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推板在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第一凸起。

可选地,所述钩板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滑动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对应的第二凹槽。

可选地,所述锁钩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钩板在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

可选地,所述推杆设置有与所述推板处于解锁位置时相对正的第四凹槽。

可选地,所述密码轮外周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锁盖设置有用于锁止和解锁所述密码轮转动的弹性卡条,所述弹性卡条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匹配的第一卡块。

可选地,所述钩板上设置有按压板。

可选地,所述通槽处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卡接有装饰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动件,滑动件的位置决定锁钩与钩板相锁定与相脱离状态,并在滑动件上设置拨动孔,在锁盖上设置相对应的通槽,当人们忘记密码或忘带钥匙时,可通过尖锐的金属物件穿过通槽进而穿入拨动孔拨动滑动件使箱包锁解锁,如此可以不用尖锐的金属物件将锁或箱包破坏即可完成箱包锁的打开。待人们记忆起密码或找到钥匙时,箱包锁可以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些实施例中示出的箱包锁打开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一些实施例中示出的箱包锁闭合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图1的爆炸图;

图4是图2中箱包锁内部结构图;

图5是图1中上壳的透视图;

图6是图1中第二下壳的透视图;

图7是滑动件的透视图;

图8是钩板的透视图;

图9是内轮与密码轮的透视图;

图10是内轮与推板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另一个角度的透视图。

图中:1、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3、锁盖;4、推板;5、固定轴;6、推杆;7、内轮;8、密码轮;9、滑动件;10、第五复位弹簧;11、第四复位弹簧;12、第二复位弹簧;13、第一复位弹簧;14、第三复位弹簧;15、钩板;21、锁钩;31、上壳;32、第一下壳;33、第二下壳;41、第一凸起;42、推板轴;61、第四凹槽;71、第一凹槽;72、第三凸起;81、第一卡槽;82、第三凹槽;91、拨动孔;92、第三斜面;93、第二凹槽;151、第二斜面;152、第二凸起;153、按压板;211、第一斜面;311、通槽;312、第二卡槽;313、第一滑槽;314、第二滑槽;315、第一轴孔;316、第二轴孔;331、弹性卡条;3311、第一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具体的,“前”、“后”指的是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图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包锁,包括第一固定座1、第二固定座2和锁盖3,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分别固定在箱包开合处的两侧,锁盖3一端和第一固定座1均设置有轴孔,并通过铰接轴铰接,锁盖3与第一固定座1之间可设置有第五复位弹簧10。第二固定座2上固定设置有锁钩21,锁盖3另一端设置有钩板15,钩板15滑动设置在锁盖3上,并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3,当钩板15处于复位位置时,锁钩21钩挂住钩板15阻止锁盖3转动,箱包锁处于锁止状态,推动钩板15滑动可以使锁钩21脱离钩挂钩板15,此时可转动锁盖3,箱包锁处于打开状态。锁盖3还滑动设置有滑动件9,滑动件9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2,滑动件9的滑动轨迹与钩板15的滑动轨迹相交叉,当滑动件9处于复位位置时,滑动件9不会阻挡钩板15滑动至与锁钩21相脱离的位置,可以推动钩板15至与锁钩21相脱离。锁盖3还设置有锁芯驱动结构,可以为使用钥匙进行开合的锁芯驱动结构也可以为密码锁芯驱动结构,可将锁芯驱动结构拨动至锁定状态,其会推动滑动件9滑动至阻挡钩板15滑动的位置,以阻止钩板15滑动至与锁钩21相脱离的位置,对箱包锁进行锁定;或者将锁芯驱动结构拨动至解锁位置,使滑动件9在第二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复位,对箱包锁进行解锁。滑动件9上设置有拨动孔91,锁盖3在对应位置上设置有通槽311。滑动件9在滑动轨迹的两个端点为开锁状态,在中间位置为锁止状态,即:滑动件9处为复位位置(第一端点位置)时为开锁状态;拨动锁芯驱动结构至锁定状态,其将滑动件9推动至中间位置为锁定状态;此时若通过外力继续推动滑动件9滑动至轨迹的另一个端点位置(第二端点位置),则滑动件9处于开锁状态。如此在人们忘记密码或忘带钥匙时,可通过尖锐的锋利物穿过通槽311穿入拨动孔91拨动滑动件9滑动至第二端点位置,进行解锁。

其中,锁芯驱动结构设置为密码锁芯驱动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锁盖3上的用于推动滑动件9滑动的推板4和使推板4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14,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锁盖3上的固定轴5,固定轴5套设有可绕其转动和沿其滑动的用于推动推板4转动的内轮7,内轮7滑动套设有在联动位置同步转动、非联动位置可绕其转动的密码轮8,固定轴5还滑动套设有用于推动内轮7滑动至非联动位置的推杆6和使内轮7恢复至联动位置的第四复位弹簧11。

具体地,锁盖3由上壳31和第一下壳32和第二下壳33扣合而成,上壳31如图5所示,设置有第一滑槽313、第二滑槽314,第二轴孔316,第一轴孔315,钩板15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314上,滑动件9设置在第一滑槽313上,如此滑动件9的滑动轨迹与钩板15的滑动轨迹相垂直,钩板15可设置有第二凸起152,滑动件9设置有与第二凸起152相对应的第二凹槽93,当滑动件在第二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处于复位位置时,第二凸起152与第二凹槽93相对正;推动滑动件9滑动至中间位置时,第二凸起152与第二凹槽93相错开,继续推动滑动件9滑动至第二端点位置时,第二凸起152与第二凹槽93相对正。固定轴5固定在第二轴孔316上,推板4通过推板轴42设置在第一轴孔315上,第一轴孔315为矩形槽,推板轴42的直径与矩形槽的宽度相匹配,可在矩形槽内转动并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推板4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14,用于使其恢复至复位位置。上壳31、第一下壳32和推板4均设置有供密码轮8的外周部分穿出的通孔,上壳31设置有供推杆6顶端露出的通孔,推杆6滑动套设在固定轴5的一端,并与内轮7的侧壁相接触,固定轴5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复位弹簧11,第四复位弹簧11与内轮7的另一侧壁相接触,内轮7滑动套设在固定轴5上也可绕其转动,内轮7设置有第三凸起72,密码轮8设置有与第三凸起72相匹配的第三凹槽82,当内轮7在第四复位弹簧11作用下沿固定轴5滑动至复位状态时,第三凸起72滑入第三凹槽82内,密码轮8与内轮7处于联动状态,同步转动。推动推杆6进而推动内轮7滑动(密码轮8受到上壳31上通孔壁的限制不会随之移动)使第三凸起72脱离第三凹槽82,此时可重新设定密码。滑动件9设置有第三斜面92,第三斜面92与推板4相接触,采用第三斜面92可将推板4的转动转化为滑动件9的滑动。

其中内轮7外周与推板4相接触的位置可设置有第一凹槽71,推板4在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凸起41,当转动密码轮8带动内轮7转动至第一凹槽71与第一凸起41相配合时,滑动件9可在第二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恢复至复位状态,此时处于解锁状态。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如内轮7外周设置有凸起,推板4设置有凹槽。

锁钩21可设置有第一斜面211,钩板15在对应位置上可设置有相匹配的第二斜面151。如此,在扣合锁盖3时,可直接下压,在第一斜面211和第二斜面151的作用下,钩板15会先向内滑动然后向外滑动与锁钩21相锁定。无需先向内按压钩板15待扣合锁盖3后再解除按压使其锁定。

推杆6可设置有第四凹槽61,当推板4处于解锁位置时,第四凹槽61与推板4相对正。此时才可拨动推杆6进行密码重设。当推板4处于锁定状态时,第四凹槽61与推板4向错开,无法推动推杆6,可以防止箱包锁在锁定状态时,被人恶意更改密码,使原所有人无法打开箱包锁。

密码轮8外周设置有第一卡槽81,锁盖3设置有弹性卡条331,弹性卡条331一端与第二下壳33的本体相连接,另一端悬空并设置有与第一卡槽81相匹配的第一卡块3311。如此,在调节密码轮8时,可将密码轮8固定在某一数字位置,第一卡块3311卡住第一卡槽81,需要稍微用力使弹性卡条331弯折发生弹性变形,才能转动密码轮8。如此设置,可以将密码轮8准确拨动至某一数码位,使第一凹槽71和第一凸起41相对正。同时可以防止在调节别的密码轮8时,已经调节好数码位的密码轮8自动轻微转动,使第一凹槽71和第一凸起41相错开。

钩板15设置有按压板153,方便按压开启箱包锁。

通槽311处还可设置有第二卡槽312,第二卡槽312内卡接有装饰盖。只有在人们忘记密码或者忘带钥匙时,可用尖锐的金属将装饰盖挑开,然后穿过通槽311伸入拨动孔91拨动滑动件9将箱包锁打开。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箱包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固定在箱包开合处两侧的第一固定座(1)和第二固定座(2),所述第一固定座(1)上铰接有锁盖(3),所述第二固定座(2)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锁止所述锁盖(3)转动的锁钩(21),所述锁盖(3)滑动设置有供所述锁钩(21)钩挂的钩板(15)和使所述钩板(15)处于与所述锁钩(21)相锁止位置的第一复位弹簧(13),所述锁盖(3)还滑动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钩板(15)滑动至其与所述锁钩(21)相解锁位置的滑动件(9)和使所述滑动件(9)处于解锁所述钩板位置的第二复位弹簧(12),所述锁盖(3)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所述滑动件(9)滑动的锁芯驱动结构,所述滑动件(9)设置有拨动孔(91),所述锁盖(3)与所述拨动孔(9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沿所述滑动件(9)滑动轨迹延伸的通槽(3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驱动结构设置为密码锁芯驱动结构,所述密码锁芯驱动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锁盖(3)上的用于推动所述滑动件(9)滑动的推板(4)和使所述推板(4)复位的第三复位弹簧(14),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锁盖(3)上的固定轴(5),所述固定轴(5)套设有可绕其转动和沿其滑动的用于推动所述推板(4)转动的内轮(7),所述内轮(7)滑动套设有在联动位置同步转动、非联动位置可绕其转动的密码轮(8),所述固定轴(5)还滑动套设有用于推动所述内轮(7)滑动至非联动位置的推杆(6)和使所述内轮(7)恢复至联动位置的第四复位弹簧(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9)设置有与所述推板(4)相接触的第三斜面(9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7)与所述推板(4)相接触的外周设置有第一凹槽(71),所述推板(4)在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第一凸起(4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板(15)设置有第二凸起(152),所述滑动件(9)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凸起(152)相对应的第二凹槽(9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21)设置有第一斜面(211),所述钩板(15)在对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211)相匹配的第二斜面(15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6)设置有与所述推板(4)处于解锁位置时相对正的第四凹槽(6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码轮(8)外周设置有第一卡槽(81),所述锁盖(3)设置有用于锁止和解锁所述密码轮(8)转动的弹性卡条(331),所述弹性卡条(3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槽(81)相匹配的第一卡块(33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板(15)上设置有按压板(15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311)处设置有第二卡槽(312),所述第二卡槽(312)内卡接有装饰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包锁,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包括分别用于固定在箱包开合处两侧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上铰接有锁盖,第二固定座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锁止锁盖转动的锁钩,锁盖滑动设置有供锁钩钩挂的钩板和使钩板处于与锁钩相锁止位置的第一复位弹簧,锁盖还滑动设置有用于阻挡钩板滑动至其与锁钩相解锁位置的滑动件和使滑动件处于解锁钩板位置的第二复位弹簧,锁盖还设置有用于推动滑动件滑动的锁芯驱动结构,滑动件设置有拨动孔,锁盖与拨动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沿滑动件滑动轨迹延伸的通槽。本实用新型可在人们忘记密码或忘带钥匙时,在不破坏箱包锁的情况下将其打开。

技术研发人员:曹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宽铂箱包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