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锁具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门窗锁具中的执手底座。
背景技术:
在许多门及窗户上都要用到锁,以实现能够将门或窗户上锁固定。锁通常包括有执手底座,以便装配把手。执手底座一般包括有基座、底座上盖、执手转子和底座封盖,执手转子装配在基座中,并从底座上盖伸出,其可以旋转;于通过底座封盖与底座上盖一起将基座锁紧。传统的执手底座一般有采用全钢、不锈钢制作、全锌合金制作或全塑料制作,各自的优缺点比较明显,全钢、不锈钢成本高、全锌合金,重量大;及全塑料虽然成本较低,重量较小,但结构强度不够高,不耐用。另外,现有的执手底座在执手转子定位方面不够方便,并且定位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组装装配简便、定位实现简单、成本更低、重量更小、坚固耐用的执手底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执手底座,包括有底座上盖、执手转子、基座和底座封盖,底座上盖与基座及底座封盖结合固定,执手转子装配在基座中并从底座上盖伸出形成可旋转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盖采用钢板或不锈钢板冲压制成,而基座为采用塑胶材料注塑成形的塑胶基座,塑胶基座与底座上盖结合固定,并通过底座封盖锁紧。
进一步地,在塑胶基座中设置有弹簧固定槽,弹簧固定槽对着执手转子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在弹簧固定槽中设置有压簧和弹珠,弹珠由压簧压紧使弹珠从弹簧固定槽的开口中凸出一部分于用于安装执手转子的空间中;执手转子上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若干处定位槽,在旋转执手转子时通过弹珠卡入定位槽中形成执手转子的定位结构。
进一步地,在塑胶基座的底部设置有朝外围凸伸的一圈支撑翼边,在支撑翼边的两边各设有朝上伸出的卡扣;在底座上盖的侧壁两边各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的卡部,塑胶基座与底座上盖通过卡扣扣住卡部实现结合,并且结合后底座上盖的底部边缘压在支撑翼边上并将塑胶基座的主体部分盖在里面,而底座上盖的侧面与支撑翼边的侧面相互齐平,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在塑胶基座中设置有用于容置定位环的固定槽,在固定槽的两侧各设有一弹簧固定槽,并且两弹簧固定槽形成对称结构,以实现从定位环的两侧各有一弹珠卡入定位槽。当执手转子转动时,压簧及弹珠会不断压缩和释放,对应定位槽的凹进,从而实现执手在一定圆周角度上的定位效果。
优选地,在定位环外圆周面的定位槽共设置有8处,8处定位槽为均匀分布,相隔45度,并且每一定位槽均为小于半圆的圆弧形槽,执手转子每转45度即可实现一次定位。
进一步地,在底座上盖中设置有一圈凸起的支撑环,执手转子固定后其伸出于底座上盖的部分压在该支撑环上,使执手转子的安装结构更为稳固。
进一步地,在底座上盖的靠近两边位置各设有一沉头孔,而塑胶基座对应沉头孔的位置设有通孔,底座封盖对应沉头孔的位置则设有螺丝柱,螺丝柱插入在塑胶基座的通孔中,通过沉头螺丝穿过沉头孔及通孔与螺丝柱连接固定,使塑胶基座、底座上盖及底座封盖结合固定。
进一步地,塑胶基座的底面设置有一形状及尺寸与底座封盖相配的封盖槽,底座封盖嵌入在该封盖槽内;在底座封盖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圈朝上的凸环,该凸环伸入在塑胶基座的固定槽中压住定位环的底面,进一步使执手转子的装配结构更为稳固。
进一步地,在底座上盖的内部对应沉头孔的位置各形成有朝下凸伸的沉头凸出部,而塑胶基座的通孔上方设置有与沉头凸出部相配的沉头凹陷部,底座上盖与塑胶基座结合固定后,其沉头凸出部嵌入在沉头凹陷部中,从而能实现更为稳定的组合结构。
优选地,塑胶基座、底座封盖采用pom工程塑料制成,底座上盖采用1.2毫米-1.5毫米厚度的冷扎板或不锈钢板制成,弹珠采用钢球制成。利用压簧和钢球来实现定位功能,原因是压簧的使用寿命到达几十万次,而钢球的滚动摩擦可减少对转子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通过采用塑胶材料制作对于强度要求较低的基座,而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上盖则采用钢板或不锈钢板制作,这样在确保强度足够高的前提下,可有效地降低底座的成本和重量;相较传统的锌合金底座和全塑料底座具有更强的耐腐蚀性、抗老化性、牢固性、安全性和耐用性,组装装配也较传统底座简化许多。第二,在执手转子中设置压簧+钢球+定位环的定位结构,由压簧将钢球压入定位环的定位槽中实现定位,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图(隐藏底座封盖)。
图中,1为底座上盖,11为支撑环,12为沉头孔,13为沉头凸出部,14为卡部,2为执手转子,21为定位环,22为定位槽,3为塑胶基座,31为弹簧固定槽,32为支撑翼边,33为卡扣,34为通孔,35为沉头凹陷部,36为封盖槽,37为固定槽,4为底座封盖,41为凸环,42为螺丝柱,5为压簧,6为弹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执手底座,包括有底座上盖1、执手转子2、基座和底座封盖4,底座上盖1与基座及底座封盖4结合固定,执手转子2装配在基座中并从底座上盖1伸出形成可旋转的结构;所述底座上盖1采用不锈钢制成,而基座为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的塑胶基座3,塑胶基座3与底座上盖1结合固定,并通过底座封盖4锁紧。
在塑胶基座3中设置有弹簧固定槽31,弹簧固定槽31对着执手转子2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在弹簧固定槽31中设置有压簧5和弹珠6,弹珠6由压簧5压紧使弹珠6从弹簧固定槽31的开口中凸出一部分于用于安装执手转子2的空间中;执手转子2上设置有定位环21,定位环21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若干处定位槽22,在旋转执手转子2时通过弹珠6卡入定位槽22中使执手转子2实现定位。
在塑胶基座3的底部设置有朝外围凸伸的一圈支撑翼边32,在支撑翼边32的两边各设有朝上伸出的卡扣33;在底座上盖1的侧壁两边各设有与所述卡扣33相配的卡部14,塑胶基座3与底座上盖1通过卡扣33扣住卡部14实现结合,装配更为方便;并且结合后底座上盖1的底部边缘压在支撑翼边32上并将塑胶基座3的主体部分盖在里面,而底座上盖1的侧面与支撑翼边32的侧面相互齐平,结构紧凑。
在塑胶基座3中设置有用于容置定位环21的固定槽37,在固定槽37的两侧各设有一弹簧固定槽31,并且两弹簧固定槽31形成对称结构,以实现从定位环21的两侧各有一弹珠6卡入定位槽22。当执手转子2转动时,压簧5及弹珠6会不断压缩和释放,对应定位槽22的凹进,从而实现执手在一定圆周角度上的定位效果。
在定位环21外圆周面的定位槽22共设置有8处,8处定位槽22为均匀分布,相隔45度,并且每一定位槽22均为小于半圆的圆弧形槽,执手转子2每转45度即可实现一次定位。
在底座上盖1中设置有一圈凸起的支撑环11,执手转子2固定后其伸出于底座上盖1的部分压在该支撑环11上,使执手转子2的安装结构更为稳固。
在底座上盖1的靠近两边位置各设有一沉头孔12,而塑胶基座3对应沉头孔12的位置设有通孔34,底座封盖4对应沉头孔12的位置则设有螺丝柱42,螺丝柱42插入在塑胶基座3的通孔34中,通过沉头螺丝穿过沉头孔12及通孔34与螺丝柱42连接固定,使塑胶基座3、底座上盖1及底座封盖4结合固定。
塑胶基座3的底面设置有一形状及尺寸与底座封盖4相配的封盖槽36,底座封盖4嵌入在该封盖槽36内;在底座封盖4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圈朝上的凸环41,该凸环41伸入在塑胶基座3的固定槽37中压住定位环21的底面,进一步使执手转子2的装配结构更为稳固。
在底座上盖1的内部对应沉头孔12的位置各形成有朝下凸伸的沉头凸出部13,而塑胶基座3的通孔34上方设置有与沉头凸出部13相配的沉头凹陷部35,底座上盖1与塑胶基座3结合固定后,其沉头凸出部13嵌入在沉头凹陷部35中,从而能实现更为稳定的组合结构。
塑胶基座3和底座封盖4采用pom工程塑料制成,底座上盖1采用1.2毫米-1.5毫米厚度的冷扎板制成,弹珠6采用钢球制成。利用压簧5和钢球来实现定位功能,原因是压簧5的使用寿命到达几十万次,而钢球的滚动摩擦可减少对转子的磨损。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1.一种执手底座,包括有底座上盖、执手转子、基座和底座封盖,底座上盖与基座及底座封盖结合固定,执手转子装配在基座中并从底座上盖伸出形成可旋转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盖采用钢板或不锈钢板制成,而基座为采用塑胶材料制成的塑胶基座,塑胶基座与底座上盖结合固定,并通过底座封盖锁紧;在塑胶基座中设置有弹簧固定槽,弹簧固定槽对着执手转子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在弹簧固定槽中设置有压簧和弹珠,弹珠由压簧压紧使弹珠从弹簧固定槽的开口中凸出一部分于用于安装执手转子的空间中;执手转子上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若干处定位槽,在旋转执手转子时通过弹珠卡入定位槽中形成执手转子的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手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塑胶基座的底部设置有朝外围凸伸的一圈支撑翼边,在支撑翼边的两边各设有朝上伸出的卡扣;在底座上盖的侧壁两边各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的卡部,塑胶基座与底座上盖通过卡扣扣住卡部实现结合,并且结合后底座上盖的底部边缘压在支撑翼边上并将塑胶基座的主体部分盖在里面,而底座上盖的侧面与支撑翼边的侧面相互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手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塑胶基座中设置有用于容置定位环的固定槽,在固定槽的两侧各设有一弹簧固定槽,并且两弹簧固定槽形成对称结构,以实现从定位环的两侧各有一弹珠卡入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执手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定位环外圆周面的定位槽共设置有8处,8处定位槽为均匀分布,相隔45度,并且每一定位槽均为小于半圆的圆弧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手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盖中设置有一圈凸起的支撑环,执手转子固定后其伸出于底座上盖的部分压在该支撑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手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盖的靠近两边位置各设有一沉头孔,而塑胶基座对应沉头孔的位置设有通孔,底座封盖对应沉头孔的位置则设有螺丝柱,螺丝柱插入在塑胶基座的通孔中,通过沉头螺丝穿过沉头孔及通孔与螺丝柱连接固定,使塑胶基座、底座上盖及底座封盖结合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执手底座,其特征在于:塑胶基座的底面设置有一形状及尺寸与底座封盖相配的封盖槽,底座封盖嵌入在该封盖槽内;在底座封盖的中心处设置有一圈朝上的凸环,该凸环伸入在塑胶基座的固定槽中压住定位环的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执手底座,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上盖的内部对应沉头孔的位置各形成有朝下凸伸的沉头凸出部,而塑胶基座的通孔上方设置有与沉头凸出部相配的沉头凹陷部,底座上盖与塑胶基座结合固定后,其沉头凸出部嵌入在沉头凹陷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执手底座,其特征在于:塑胶基座、底座封盖采用pom工程塑料制成,底座上盖采用1.2-1.5毫米厚度的冷扎或不锈钢板制成,弹珠采用钢球制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