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近年来是我国的龙头行业,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建筑建设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建筑施工中所需要的设备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多,拿基坑护栏为例,基坑护栏是对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及施工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的工具,在建筑施工工地处处可见,现有的建筑施工基坑护栏在使用中发现,大多配件繁多,导致施工人员组装护栏时,导致费时费力,并且由于基坑的形状与大小各种各样,从而使护栏具有就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解决了大多配件繁多,导致施工人员组装护栏时,导致费时费力,并且由于基坑的形状与大小各种各样,从而使护栏具有就局限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包括地脚、防护栏和加强块,所述地脚为梯形台状,并且地脚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设置有安装螺纹孔,所述防护栏包括框架、安装杆、连接块,所述框架包括左连接板、右连接板、顶连接板、底连接板和脚踏网,所述顶连接板的左端与所述左连接板的右端连接,并且顶连接板的右端与所述右连接板的左端连接,所述底连接板的左端与所述左连接板的右端连接,并且底连接板的右端与所述右连接板的左端连接,所述脚踏网的顶端与所述顶连接板的底端连接,并且脚踏网的底端与所述底连接板的顶端连接,脚踏网的左端与所述左连接板的右端连接,脚踏网的右端与所述右连接板的左端连接,所述框架的左端和右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连接块,每组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三个,并且连接块的顶端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杆的圆周外壁底端设置有安装螺纹,并且安装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安装杆的底端螺装至所述安装螺纹孔的底端,所述加强块的底端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与所述安装杆的圆周外壁顶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圆周外壁顶端和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防脱块。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圆周外壁中部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脚踏网上涂有荧光粉。

优选的,所述脚踏网的前端设置有警告牌。

优选的,所述左连接板、右连接板、顶连接板和底连接板的前端和后端均对称设置有反光条。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施工基坑护栏,通过设置地脚和防护栏,使施工人员能简单快捷的组装该护栏,并且框架便于以安装杆为轴心进行翻转,使该护栏能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基坑。

2、该建筑施工基坑护栏,通过设置加强块,对相邻防护栏的安装杆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从而使该护栏的整体连接强度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地脚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防护栏俯视示意图。

图中:1、地脚;2、加强块;3、安装螺纹孔;4、安装杆;5、连接块;6、左连接板;7、右连接板;8、顶连接板;9、底连接板;10、脚踏网;11、连接孔;12、防脱块;13、警告牌;14、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包括地脚1、防护栏和加强块2,地脚1为梯形台状,并且地脚1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设置有安装螺纹孔3,防护栏包括框架、安装杆4、连接块5,框架包括左连接板6、右连接板7、顶连接板8、底连接板9和脚踏网10,顶连接板8的左端与左连接板6的右端连接,并且顶连接板8的右端与右连接板7的左端连接,底连接板9的左端与左连接板6的右端连接,并且底连接板9的右端与右连接板7的左端连接,脚踏网10的顶端与顶连接板8的底端连接,并且脚踏网10的底端与底连接板9的顶端连接,脚踏网10的左端与左连接板6的右端连接,脚踏网10的右端与右连接板7的左端连接,框架的左端和右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块5,每组连接块5的数量为三个,并且连接块5的顶端设置有安装通孔,安装杆4的圆周外壁底端设置有安装螺纹,并且安装杆4的底端穿过安装通孔,安装杆4的底端螺装至安装螺纹孔3的底端,使施工人员能简单快捷的组装该护栏,并且框架便于以安装杆4为轴心进行翻转,使该护栏能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基坑,加强块2的底端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孔11,连接孔11的内壁与安装杆4的圆周外壁顶端接触,达到对相邻防护栏的安装杆4之间的连接进行加固的目的,从而使该护栏的整体连接强度提升,安装杆4的圆周外壁顶端和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防脱块12,防止安装杆4脱落,从而便于施工人员对防护栏的搬运,安装杆4的圆周外壁中部设置有防滑纹,便于施工人员螺装安装杆4,脚踏网10上涂有荧光粉,在夜间达到提示警告的作用,脚踏网10的前端设置有警告牌13,达到提示警告的作用,左连接板6、右连接板7、顶连接板8和底连接板9的前端和后端均对称设置有反光条14,达到在夜间提示和警告的作用。

在使用时,首先根据基坑的形状和大小对地脚1的位置进行摆放,然后通过螺装安装杆4组装该护栏,再后对相邻防护栏的安装杆4之间的连接加强块2,从而使该护栏的整体连接强度提升,其中由于框架便于以安装杆4为轴心进行翻转,所以该护栏在拼装时,能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基坑,并且地脚为金属材质,达到对护栏整体固定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脚(1)、防护栏和加强块(2),所述地脚(1)为梯形台状,并且地脚(1)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设置有安装螺纹孔(3),所述防护栏包括框架、安装杆(4)、连接块(5),所述框架包括左连接板(6)、右连接板(7)、顶连接板(8)、底连接板(9)和脚踏网(10),所述顶连接板(8)的左端与所述左连接板(6)的右端连接,并且顶连接板(8)的右端与所述右连接板(7)的左端连接,所述底连接板(9)的左端与所述左连接板(6)的右端连接,并且底连接板(9)的右端与所述右连接板(7)的左端连接,所述脚踏网(10)的顶端与所述顶连接板(8)的底端连接,并且脚踏网(10)的底端与所述底连接板(9)的顶端连接,脚踏网(10)的左端与所述左连接板(6)的右端连接,脚踏网(10)的右端与所述右连接板(7)的左端连接,所述框架的左端和右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一组所述连接块(5),每组所述连接块(5)的数量为三个,并且连接块(5)的顶端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杆(4)的圆周外壁底端设置有安装螺纹,并且安装杆(4)的底端穿过所述安装通孔,安装杆(4)的底端螺装至所述安装螺纹孔(3)的底端,所述加强块(2)的底端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孔(11),所述连接孔(11)的内壁与所述安装杆(4)的圆周外壁顶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4)的圆周外壁顶端和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防脱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4)的圆周外壁中部设置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网(10)上涂有荧光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网(10)的前端设置有警告牌(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板(6)、右连接板(7)、顶连接板(8)和底连接板(9)的前端和后端均对称设置有反光条(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基坑护栏,包括地脚、防护栏和加强块,地脚为梯形台状,并且地脚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对称设置有安装螺纹孔,防护栏包括框架、安装杆、连接块,框架包括左连接板、右连接板、顶连接板、底连接板和脚踏网,顶连接板的左端与左连接板的右端连接,并且顶连接板的右端与右连接板的左端连接,底连接板的左端与左连接板的右端连接,并且底连接板的右端与右连接板的左端连接,脚踏网的顶端与顶连接板的底端连接,解决了大多配件繁多,导致施工人员组装护栏时,导致费时费力,并且由于基坑的形状与大小各种各样,从而使护栏具有就局限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业;张文帅;李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8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