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护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护栏。
背景技术:
建筑小区、公路进行工程建设是需要设置临时护栏,在护栏是需要通过横杆和立柱穿插交错安装而成,最初的立柱和横杆是一体化焊接成型,但是,采用这种形式安装不方便,更无法利用之前的临时护栏的结构安装形成永久护栏,造成材料浪费。
现有授权公告号cn203594184u、名称为“一种新型护栏”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护栏,包括立柱和横杆,在立柱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并贯穿立柱的通孔,在所述的通孔内过盈配合有连接套,所述的横杆穿插在连接套内,所述的连接套内壁设有弹性凸起,在横杆侧壁上设有与连接套上的弹性凸起相匹配的卡孔,所述的连接套上的弹性凸起与所述的横杆上的卡孔卡接。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连接套为c型硬质塑料,连接套的横向部分较长,容易弯曲,并且弹性凸起与横杆的接触面为竖平面,缺乏导向面,在实际安装时,横杆在横向插入时会使连接套受挤压相互靠近变形形成o型,而不会使横杆卡入,从而无法使立柱和横杆整成装配。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连接套具有导向面,竖杆能顺利安装、连接稳定性高、结构简单的新型护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临时护栏与永久护栏相结合、方便安装竖杆、调节高度方便的新型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护栏,包括立柱和横杆,在立柱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并贯穿立柱的通孔,在所述的通孔内过盈配合有连接套,所述的横杆穿插在连接套内,所述连接套设置为c型,所述的连接套内侧内壁设有弹性凸起,在横杆侧壁上设有与连接套上的弹性凸起相匹配的卡孔,所述的连接套上的弹性凸起与所述的横杆上的卡孔卡接,所述连接套内侧端部设置倾斜设置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一锐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预先过盈固定在立柱的通孔中,当横杆插入通孔中时,横杆的端部先与连接套的斜面导向面相接触,倾斜的导向面会使c型的连接套端部受到斜向上的作用力,使c型的连接套微型形变张开,从而使横杆顺利进入连接套的内侧,然后直至横杆上的卡孔卡入弹性凸起中,连接套回复原有形状状态,限制横杆横向移动,再通过通孔平面对横杆的支撑力,使横杆稳定地安装在通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连接套设置为两个,开口方向相背紧靠过盈固定在通孔中心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过程中的安装方式是预先将连接套背靠背设置在通孔中,两边横杆插入通孔中实现立柱与两侧横杆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面设置在弹性凸起上,所述弹性凸起的横截面为锐角三角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导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卡孔为长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孔设置为长方形能防止横杆微小转动,提高横杆和立柱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连接套外侧侧壁上还粘接一层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套除了过盈配合在通孔中,还进一步设置有防滑垫,在受到连接套压力的同时更加提高了连接套的摩擦阻力,进一步防止连接套位置的稳定性,防止横杆用力安装入立柱时连接套的移动,提高护栏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连接套为通孔长度的四分之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相背离的连接套的长度总共为通孔的二分之一,一方面降低了c型的连接套的横向部分长度形变的概率,降低横杆插入时连接套开口处横向部分形变相互靠拢的概率,提高连接套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使横杆固定位置距离端部更近,再结合通孔的四向侧面支撑作用,进一步防止横杆受力发生的微小翘动,提高护栏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立柱上的通孔为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连接套为硬质塑料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连接套相背离靠近的侧面通过卡块和卡槽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两个连接套的连接稳定性,提高护栏整体的稳定性。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预先过盈固定在立柱的通孔中,当横杆插入通孔中时,横杆的端部先与连接套的斜面导向面相接触,倾斜的导向面会使c型的连接套端部受到斜向上的作用力,使c型的连接套微型形变张开,从而使横杆顺利进入连接套的内侧,然后直至横杆上的卡孔卡入弹性凸起中,连接套回复原有形状状态,限制横杆横向移动,再通过通孔平面对横杆的支撑力,使横杆稳定地安装在通孔中。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除了过盈配合在通孔中,还进一步设置有防滑垫,在受到连接套压力的同时更加提高了连接套的摩擦阻力,进一步防止连接套位置的稳定性,防止横杆用力安装入立柱时连接套的移动,提高护栏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为通孔长度的四分之一,两相背离的连接套的长度总共为通孔的二分之一,一方面降低了c型的连接套的横向部分长度形变的概率,降低横杆插入时连接套开口处横向部分形变相互靠拢的概率,提高连接套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使横杆固定位置距离端部更近,再结合通孔的四向侧面支撑作用,进一步防止横杆受力发生的微小翘动,提高护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护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护栏的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横杆,3、通孔,4、连接套,5、弹性凸起,6、卡孔,7、导向面,8、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护栏,包括立柱1和横杆2,在立柱1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并贯穿立柱1的通孔3,在所述的通孔3内过盈配合有连接套4,所述的横杆2穿插在连接套4内,所述连接套4设置为c型,所述的连接套4内侧内壁设有弹性凸起5,在横杆2侧壁上设有与连接套4上的弹性凸起5相匹配的卡孔6,所述的连接套4上的弹性凸起5与所述的横杆2上的卡孔6卡接,所述连接套4内侧端部设置倾斜设置的导向面7,所述导向面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一锐角。
具体的,连接套4设置为两个,开口方向相背紧靠过盈固定在通孔3中心处。
具体的,导向面7设置在弹性凸起5上,所述弹性凸起5的横截面为锐角三角形。
具体的,导向面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具体的,卡孔6为长方形,具体的,连接套4外侧侧壁上还粘接一层防滑垫8。
具体的,连接套4为通孔3长度的四分之一。具体的,立柱1上的通孔3为方孔。具体的,连接套4为硬质塑料材质制成。具体的,两个所述连接套4相背离靠近的侧面通过卡块和卡槽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4预先过盈固定在立柱1的通孔3中,当横杆2插入通孔3中时,横杆2的端部先与连接套4的斜面导向面7相接触,倾斜的导向面7会使c型的连接套4端部受到斜向上的作用力,使c型的连接套4微型形变张开,从而使横杆2顺利进入连接套4的内侧,然后直至横杆2上的卡孔6卡入弹性凸起5中,连接套4回复原有形状状态,限制横杆2横向移动,再通过通孔3平面对横杆2的支撑力,使横杆2稳定地安装在通孔3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护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新型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横杆(2),在立柱(1)上设有一横向设置的并贯穿立柱(1)的通孔(3),在所述的通孔(3)内过盈配合有连接套(4),所述的横杆(2)穿插在连接套(4)内,所述连接套(4)设置为c型,所述的连接套(4)内侧内壁设有弹性凸起(5),在横杆(2)侧壁上设有与连接套(4)上的弹性凸起(5)相匹配的卡孔(6),所述的连接套(4)上的弹性凸起(5)与所述的横杆(2)上的卡孔(6)卡接,所述连接套(4)内侧端部设置倾斜设置的导向面(7),所述导向面(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一锐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4)设置为两个,开口方向相背紧靠过盈固定在通孔(3)中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7)设置在弹性凸起(5)上,所述弹性凸起(5)的横截面为锐角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6)为长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4)外侧侧壁上还粘接一层防滑垫(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4)为通孔(3)长度的四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1)上的通孔(3)为方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4)为硬质塑料材质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护栏,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套(4)相背离靠近的侧面通过卡块和卡槽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