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112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



背景技术:

安全护栏是指工业用防护栏,安全护栏主要用于住宅、公路、商业区、公共场所等场合中对人身安全及设备设施的保护与防护,护栏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护栏根据高度的不同,每米长度的价格也会不同,护栏常用钢材所制,如:不锈钢,圆钢管,方钢管或压型钢板,铁丝。表面处理工艺:全自动静电粉末喷涂(即喷塑)或喷漆。近年来也较流行铝合金材质的插接。

传统的安全护栏一般都是进行焊接,虽然使用时十分稳定,但是建筑工地复杂的地形以及杂乱的环境使得整体形态以固定的传统安全护栏的使用十分受限制,且不好收纳,而一款可以随建筑工工地不同的使用地点而变换自身形态的新型安全护栏便可满足建筑工地的使用需求,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全护栏在设置时需要无法调整自身形态以适应建筑工地的复杂地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包括若干个单个的护栏组件,单个护栏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支撑柱、第一球铰链、第三连杆、底座以及第二球铰链,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支撑柱内腔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件,限位杆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件相适应的槽,支撑柱与限位杆可通过限位件与槽的配合在滑动连接与固定连接之间切换,限位杆的底部贯穿支撑柱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在竖直方向上呈均匀分布的球铰链组,球铰链组的组内包括两个第一球铰链且两个第一球铰链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柱的相同高度位置处,所有的球铰链组组内的两个第一球铰链均通过第三连杆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柱远离第三连杆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球铰链,两个第二球铰链中的一个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另一个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两个单个护栏组件可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配合转动连接。

优选的,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有若干个支撑板组,支撑板组的组内包括两个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分别在底座两侧的相对位置处与底座固定连接,若干个支撑板组在水平方向上横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第一连杆由第一杆身、凹槽以及连接块三部分组成,第一杆身靠近第二连杆的一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块。

优选的,第二连杆由第二杆身自锁钩两部分组成,第二杆身靠近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自锁钩,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可通过连接块与自锁钩的配合转动连接。

优选的,支撑柱由功能内腔、固定槽以及支撑主体三部分组成,支撑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功能内腔,支撑主体底部的相应位置处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应的通道,支撑主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放性固定槽,固定槽位于两个支撑柱内侧的若干个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所有的固定槽中仅有一个位于支撑主体的另一侧且位于功能内腔的顶部,所有的第一球铰链与第二球铰链均固定于固定槽的内部。

优选的,限位杆包括第三杆身、第一滑槽以及第二滑槽,第三杆身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件相适应的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呈竖直结构,第二滑槽呈半圆形结构且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此建筑用安全护栏由若干个单个的护栏组件组成,在使用此安全护栏时,由于单个护栏组件之间的是通过第二球铰链以及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连接的,因此,两个相邻的护栏组件可根据需求放置于不同的水平面上,使用完安全护栏后还可将整个按去哪护栏折叠收纳,与此同时单个护栏组件内部的两支撑柱是通过第一球铰链与第三连杆连接,而单个支撑柱可通过内腔固定连接的限位件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配合改变自身长度以及两个支撑柱的相对位位置以适应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局部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支撑柱与限位杆示意图;

图4为限位块使用示意图;

图5为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杆;101、第一杆身;102、凹槽;103、连接块;2、第二连杆;201、第二杆身;202、自锁钩;3、支撑柱;301、功能内腔;302、固定槽;303、支撑主体;4、第一球铰链;5、第三连杆;6、限位杆;601、第三杆身;602、第一滑槽;603、第二滑槽;7、底座;8、支撑板;9、第二球铰链;10、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5,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包括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包括若干个单个的护栏组件,单个护栏组件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支撑柱3、第一球铰链4、第三连杆5、底座7以及第二球铰链9,底座7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柱3,支撑柱3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6,支撑柱3内腔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件10,限位杆6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件10相适应的槽,支撑柱3与限位杆6可通过限位件10与槽的配合在滑动连接与固定连接之间切换,限位杆6的底部贯穿支撑柱3的底部与底座7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柱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在竖直方向上呈均匀分布的球铰链组,球铰链组的组内包括两个第一球铰链4且两个第一球铰链4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柱3的相同高度位置处,所有的球铰链组组内的两个第一球铰链4均通过第三连杆5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柱3远离第三连杆5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球铰链9,两个第二球铰链9中的一个远离支撑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1,另一个远离支撑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2,两个单个护栏组件可通过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的配合转动连接。

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在使用此安全护栏时,首先将折叠起的安全护栏运送至使用地点并展开,随后直接将护栏放置于使用地点,此时若地面不平整或存在拐角,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会自动相对转动并且调整自身与支撑柱3之间的角度以适应使用地点的地形,因此安全护栏不会因为地面不平整而出现安装不平稳的问题,于此同时,支撑板8也可帮助稳定安全护栏,待安全护栏放置在合适的地点后,即可根据需求调整各支撑柱3的高度,当使用者将支撑柱3向上拉起时,限位件10会在第一滑槽602内向上滑,当支撑柱3上拉至合适高度后,只需转动支撑柱3,限位件10即可卡入第二滑槽603,从而固定支撑柱3的高度已满足使用需求。

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通过调整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间的夹角、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各自与支撑柱3之间的夹角以及支撑柱3的高度即可适应各类使用场地。

进一步的,底座7的两侧设置有有若干个支撑板组,支撑板组的组内包括两个支撑板8且两个支撑板8分别在底座7两侧的相对位置处与底座7固定连接,若干个支撑板组在水平方向上横向均匀分布,可帮助稳定安全护栏。

进一步的,第一连杆1由第一杆身101、凹槽102以及连接块103三部分组成,第一杆身101靠近第二连杆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102,凹槽102内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块103。

进一步的,第二连杆2由第二杆身201自锁钩202两部分组成,第二杆身201靠近第一连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自锁钩202,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可通过连接块103与自锁钩202的配合转动连接,则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可通过转动改变相互位置关系以适应需求。

进一步的,支撑柱3由功能内腔301、固定槽302以及支撑主体303三部分组成,支撑主体303的内部设置有功能内腔301,支撑主体303底部的相应位置处开设有与限位杆6相适应的通道,支撑主体303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放性固定槽302,固定槽302位于两个支撑柱3内侧的若干个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所有的固定槽302中仅有一个位于支撑主体303的另一侧且位于功能内腔301的顶部,所有的第一球铰链4与第二球铰链9均固定于固定槽302的内部。

进一步的,限位杆6包括第三杆身601、第一滑槽602以及第二滑槽603,第三杆身601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件10相适应的第一滑槽602与第二滑槽603,第一滑槽602呈竖直结构,第二滑槽603呈半圆形结构且第一滑槽602与第二滑槽603相连通,则支撑柱3可通过与限位件10与限位杆6的配合改变自身高度以适应使用需求。

综上所述,各部件件的配合使得在保证此安全护栏可以稳定放置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由于不同地形和环境而产生的不同的使用需求来改变自身的形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包括若干个单个的护栏组件,所述单个护栏组件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支撑柱(3)、第一球铰链(4)、第三连杆(5)、底座(7)以及第二球铰链(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6),所述支撑柱(3)内腔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件(10),所述限位杆(6)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件(10)相适应的槽,所述支撑柱(3)与限位杆(6)可通过限位件(10)与槽的配合在滑动连接与固定连接之间切换,所述限位杆(6)的底部贯穿支撑柱(3)的底部与底座(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在竖直方向上呈均匀分布的球铰链组,所述球铰链组的组内包括两个第一球铰链(4)且两个第一球铰链(4)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柱(3)的相同高度位置处,所有的所述球铰链组组内的两个第一球铰链(4)均通过第三连杆(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3)远离第三连杆(5)的一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球铰链(9),两个所述第二球铰链(9)中的一个远离支撑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1),另一个远离支撑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2),两个单个护栏组件可通过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的配合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两侧设置有有若干个支撑板组,所述支撑板组的组内包括两个支撑板(8)且两个支撑板(8)分别在底座(7)两侧的相对位置处与底座(7)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支撑板组在水平方向上横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由第一杆身(101)、凹槽(102)以及连接块(103)三部分组成,所述第一杆身(101)靠近第二连杆(2)的一端开设有凹槽(102),所述凹槽(102)内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块(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2)由第二杆身(201)自锁钩(202)两部分组成,所述第二杆身(201)靠近第一连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自锁钩(202),所述第一连杆(1)与第二连杆(2)可通过连接块(103)与自锁钩(202)的配合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由功能内腔(301)、固定槽(302)以及支撑主体(303)三部分组成,所述支撑主体(303)的内部设置有功能内腔(301),所述支撑主体(303)底部的相应位置处开设有与限位杆(6)相适应的通道,所述支撑主体(303)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放性固定槽(302),所述固定槽(302)位于两个支撑柱(3)内侧的若干个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所有的所述固定槽(302)中仅有一个位于支撑主体(303)的另一侧且位于功能内腔(301)的顶部,所有的所述第一球铰链(4)与第二球铰链(9)均固定于固定槽(30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6)包括第三杆身(601)、第一滑槽(602)以及第二滑槽(603),所述第三杆身(601)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件(10)相适应的第一滑槽(602)与第二滑槽(603),所述第一滑槽(602)呈竖直结构,所述第二滑槽(603)呈半圆形结构且所述第一滑槽(602)与第二滑槽(603)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全护栏在设置时需要无法调整自身形态以适应建筑工地的复杂地形的问题。一种建筑用安全护栏,包括若干个单个的护栏组件,单个护栏组件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支撑柱内腔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件,限位杆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件相适应的槽,支撑柱与限位杆可通过限位件与槽的配合在滑动连接与固定连接之间切换,限位杆的底部贯穿支撑柱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得可以在也存在高度差或拐角的位置轻松稳定地设置安全护栏。

技术研发人员:杨普荣;陈智宣;蓝宝凌;张杭功;谢建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2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