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11-16  89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及建设,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功能的要求、现有施工工艺的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临边、洞口和深坑,例如基坑、楼梯、阳台外缘以及电梯洞口等,都存在很高的安全隐患。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基坑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挖深超过地下水位的等工程。国家对此也有相关规定,即在临边、洞口和深坑的四周需要安装临时防护栏。

在公告号为cn20130585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坑临边防护栏,包括钢丝网片、角钢框、钢管框架,钢丝网片固定连接于角钢框内,角钢框固定连接于钢管框架内。钢管框架包括平行竖立的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以及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上的第二钢管和第四钢管。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连接部件,角钢框通过该连接部件与钢管框架相连接。连接部件设于角钢框的两侧边,角钢框通过该连接部件固定连接于钢管框架的第一钢管和第三钢管上。角钢框上固定有夹持钢丝网片的加强筋。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此种防护栏的钢丝网片、角钢框和钢管框架采固定连接的方式,在钢丝网片、角钢框和钢管框架任一损坏时,需要将上述防护栏整体进行更换,增加了施工成本,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其具有拆卸方便、更换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包括立柱以及横杆,所述立柱与横杆之间首尾相接形成框状,所述立柱与横杆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相互靠近的侧壁上以及横杆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防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立柱与横杆之间的首尾相接形成框状,其中立柱与横杆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使得防护栏的拆卸方便,立柱以及横杆上开设滑槽方便防护网的安装,只需将防护网沿着滑槽划入到相应位置,固定住立柱以及横杆即可将防护栏组装完毕,防护栏的拆卸与安装方便、更换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与横杆的首尾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与横杆的首尾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立柱与横杆之间的安装稳定且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润滑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滑槽内设置润滑层,使得防护网通过滑槽安装时阻力小,润滑效果好,确保防护栏的拆卸与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网设置为钢丝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网相对于普通的尼龙网强度要大,防护网的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网上设置有防锈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防护网上的防锈层能够保证防护网不会受到锈蚀,从而增加防护栏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网的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护网的扎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防护网周侧壁上的扎带能够用于固定防护网,通过扎带将防护网牢牢的固定在立柱以及横杆上,确保防护栏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脚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底部设置的底座能够增加立柱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防护栏的稳定性,设置在底部的脚针能够扎进底板,进一步增加防护栏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的周侧壁上设置有反光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立柱周侧壁上的反光条能够在夜晚反射光线,起到提示路人以及车辆的作用,确保防护栏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立柱与横杆之间的首尾相接形成框状,其中立柱与横杆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使得防护栏的拆卸方便,只需将防护网沿着滑槽划入到相应位置,固定住立柱以及横杆即可将防护栏组装完毕,防护栏的拆卸与安装方便、更换成本低;

立柱与横杆的首尾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立柱与横杆之间的安装稳定且拆卸方便;

通过在滑槽内设置润滑层,使得防护网通过滑槽安装时阻力小,润滑效果好,确保防护栏的拆卸与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局部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1、立柱;2、横杆;3、底座;4、脚针;5、反光条;6、凸柱;7、螺纹孔;8、滑槽;9、防护网;10、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包括立柱1以及横杆2。

立柱1以及横杆2均呈圆柱状,立柱1与横杆2之间首尾相接形成框状。立柱1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底座3,底座3呈矩形状,底座3的底部焊接固定有脚针4。立柱1的周侧壁上粘接固定反光条5,发光条可以在夜间反射周围的光线,从而对路人和司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从而确保防护网9的安全性。

参照图1和图2,立柱1与横杆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横杆2的两端一体成型有凸柱6,凸柱6上带有外螺纹,立柱1的两端开设有与凸柱6相配合的螺纹孔7,使得立柱1与横杆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且拆卸与安装方便。

立柱1之间相互靠近的侧壁以及横杆2之间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开设有滑槽8,滑槽8呈“凹”字状,滑槽8内喷覆有润滑层(图中未示出),润滑层是一种以石墨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固体润滑剂,其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滑槽8内滑移连接有防护网9,防护网9呈网状,防护网9为钢丝制成的钢丝网。防护网9的表面喷涂有除锈层(图中未示出),防锈层是一种超级高效的合成渗透防锈剂,其具有防止钢丝网生锈,保护钢丝网的性能。

防护网9的周侧壁上一体成型有扎带10,扎带10用于将防护网9固定在立柱1以及横杆2上,确保防护栏的稳定性。扎带10呈条状,扎带10共八条,分别位于防护网9周侧壁的两端。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立柱1与横杆2之间的首尾相接形成框状,立柱1与横杆2的首尾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拆卸安装方便;开设在立柱1以及横杆2上的滑槽8供防护网9滑移,防护网9周侧壁上的扎带10能够将防护网9牢牢的绑扎在立柱1以及横杆2上,确保防护栏的稳定性好。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以及横杆(2),所述立柱(1)与横杆(2)之间首尾相接形成框状,所述立柱(1)与横杆(2)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1)相互靠近的侧壁上以及横杆(2)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内滑移连接有防护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与横杆(2)的首尾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8)内设置有润滑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9)设置为钢丝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9)上设置有防锈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9)的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护网(9)的扎带(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脚针(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周侧壁上设置有反光条(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栏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临时防护栏,包括立柱以及横杆,立柱与横杆之间首尾相接形成框状,立柱与横杆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立柱相互靠近的侧壁上以及横杆相互靠近的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移连接有防护网。本实用新型具有拆卸方便、更换成本低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江;池小辉;林冬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富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3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xbbs.6miu.com/read-4785.html